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正变得日益复杂,他们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以及源源不断的挑战,例如各种自然灾害、各种诱惑、身体的发展发育、考试择业竞争……等等。为了能利用自己的能力适应环境,为了在竞争和挑战面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生们必须具备过硬的身体、心理条件和各种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品行教育、性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网络教育等四项心理教育势在必行,有着独特优势的学校教育及重要角色的老师应承担起对学生的这四项心理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品行教育 性教育 自我保护教育 网络教育
当前世界正处于一种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状态: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愈演愈烈,自然资源逐渐匮乏,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因素的影响:意外事故的伤害,人际关系的困惑,身心变化的迷茫,以及学业就业的竞争压力……等等。如果学校仅仅在乎学生的学业而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远远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种种问题,度过重重难关。关键还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显得弥足珍贵。面对当前社会局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以下四项内容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点滴的品行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一百个人就会给出一百个答案:优越的家庭背景;非凡的个人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幸运的机遇;完善的人际关系……成功的因素枚不胜举,有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有些东西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取。例如点滴的思想教育就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其中礼仪教育,美德教育应该引起学校教育的重视。
﹙一﹚礼仪教育造就一个人优雅﹑高尚的气质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崇尚知礼、讲礼、用礼,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东汉末年,四岁的孔融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注重兄弟之礼,吃梨时,主动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把大梨让给兄长。“孔融让梨”的典故从侧面反映出古代人民已注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而现代学校及家庭却有忽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现象,甚至纵容青少年有悖礼仪的不雅举止,所以,孩子坐没坐像,走没走姿,举止轻佻,缺乏教养等随处可见,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会有怎样的未来?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规矩、没有教养、不懂礼仪的人在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就会完全处于劣势。
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尽管是举手之劳,却让孩子受益终身。我们不是培养礼仪大使,也许给孩子讲不出太多的礼仪大道,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礼小节着手,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让孩子明白:男女着装的礼仪,公共场合的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的小礼仪等等。总之,从小接受礼仪教育,让孩子拥有优雅、高尚的气质,让你的孩子成为窈窕淑女,谦谦君子,这样,孩子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容易处于优势地位,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就会少走弯路,少碰壁,更易成功。
﹙二﹚通过品行教育让孩子明白生活之道
现在很多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唯一的孩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的时候受过的罪决不能在后代身上发生,况且只有一个孩子,一定给他们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滋长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父母的这种观念是极端错误的,首先你家庭生活条件的富足,不代表社会资源的富足,还不容许我们奢华浪费;其次这种大包大揽、衣食无忧的教育方式表面看起来是给孩子铺路,但实际上你铺的是一条没有远方的路,不久孩子就会迷失自己,走投无路。所以你最好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铺路,自己走路,懂得生活之道,让孩子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拥有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教给孩子哪些生活之道呢?例如: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美德:让孩子明白世上的任何资源都很珍贵,很贫乏,而且越来越稀少,不能浪费,要明白珍惜资源,物尽其用。有很多的美德都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如:真诚,守信,宽容,博爱等等,从小及时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切受益终身。
二、正确的性教育能有效缓解孩子的青春期困惑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性发育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孩子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生理上的变化,一定会有许多的好奇与困惑。许多成年人甚至包括有些老师也认为孩子没必要接受性教育,他们可以不学自通。这个想法法显然带有很大的偏面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要求进行变性手术的人达20万之多,这里面有不少人可能是因为早期缺乏性教育所至。许多“血”的事实证明:青春期教育刻不容缓!但实际上有些学校青春教育依然空白,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青春期教育,但内容空洞乏力,针对性不强、没有专门的中学教材,有关青春期的知识分散到其他课本或读物中;而有的学校定期进行的青春期讲座往往比较空谈,抽象,枯燥,不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收效甚微。
性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教育系统,它包括性别教育、性健康教育、性心理教育、性美感教育、性道德教育等等。通过性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尊重和了解异性,懂得怎样正确认识性活动:懂得怎样保持性心理的健康。老师应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例如人体美、异性美、服饰美。让女孩了解青春期会发生哪些身心方面的变化,例如少女初潮的知识;让男孩明白男性进入青春期会有哪些生理上的变化,及时的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孩子的敏感及好奇,避免焦虑和尴尬。另外教给学生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及简单的身体护理知识也非常必要。
三、自我保护教育让学生远离意外侵害
当天真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对父母都对他们充满了喜悦、期待以及爱,期盼他能健康成长,一生平安。但是成长的孩子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可能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如地震、雪灾、洪水),意外事故(如车祸、烫伤、运动损伤等),和社会不良行为(如暴力、性侵害、恐吓等)的侵害,这些侵害可以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为了尽可能避免孩子遭受意外伤害,学校的自我保护教育迫在眉睫。自我保护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有颗提防的心,掌握一些自救小常识,学会保护自己。下面提供一些自我保护策略,仅供参考:
(一)紧急情况下学会求助
提醒学生要时刻记住重要的几个求助电话号码,教会学生在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下,要学会求助:求助身边的人,求助父母、亲人、老师或同学;
(二)遇险时学会自救
告诉学生们,当灾难突如其来时,不要恐慌,学会自救。利用课堂教给孩子一些常规的自救方法:如地震时,要双手抱头,蹲在桌子下;用电器漏电时,要拉下电闸;被犬猫爪、咬伤时要及时注射疫苗;不经允许,不能乱吃药……。
(三)经常提醒学生,提高防患意识。
要经常提醒学生无论何时要有一颗警惕的心,所以经常“敲打”着学生防患于未然;各种安全小忠告“不厌其烦”地提醒着你的学生:如过马路时左右看:不要到人稀少的地方玩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女孩不要单独和男性在一起;当有陌生人接近你时,你要及时来到家人或人多的地方……。
四、网络教育擦亮学生的的眼睛,让孩子看透虚拟的网络世界
当今社会网罗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现代生活已和网络息息相关,但同时网络也因为其离奇刺激的内容,丰富有趣的游戏,虚拟的人际关系等深深的吸引着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为孩子比较贪玩,喜欢探索未知世界,网络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加上学校家庭对孩子疏于管理、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有些孩子便到网上寻求稀奇刺激的东西。有许多孩子整天沉溺于网络,不思茶饭,不管学习,让父母伤透了心。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网瘾?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网络中的暴力色情内容迎合青少年猎奇的心理;还有一些内容很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网上游戏就是其中一种,例如有些游戏采取积分上层次的方式,上了层次其功能和能力就会更高更远,这种游戏像赌博,孩子很容易玩上瘾。另外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青少年能找朋友聊天,能找到“奋斗目标”(例如闯关游戏),能看到现实看不到的东西(例如暴力、色情内容)。这里不需要“付出”,没有“压力”,排除“冷漠”。孩子们会觉得网络是一个比现实社会更有意思的社会。完全杜绝孩子不接触网络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防止他们沉迷于网络。怎么才能防止孩子们产生网瘾呢?
首先对孩子上网要积极管理。督促家长要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地点、涉及的网上内容。家长必须行使自己的管理权,以便让孩子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其实杜绝孩子上网成瘾,防患更重要!
其次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真实世界。我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特别爱进网吧上网,几乎不分白天黑夜的沉溺于网络中,身上的钱花的净光,还偷鸡摸狗的想方设法弄钱上网。甚至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全家人准备吃团圆饭的时候,孩子也不辞而别,溜进他家附近的网吧里。父亲火冒三丈,揪出孩子一顿暴打……。后来我接触了这个男孩,了解了他的情况,搞清楚了上网的缘由:原来孩子的父母离异,生活在这种重组的家庭里,继母冷眼相待,父亲又恨铁不成钢,孩子不愿意生活在这种冰冷的气氛里,更愿意躲在网吧里,至少那里有他想要的东西。因此,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如打球、唱歌、旅游等,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快乐的成长。
再次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正确看待网络。现在有不少人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体上网聊天、交友、购物经常会上当受骗:骗钱骗物,更有甚者会引来杀身之祸。家长一定要多教育子女网络的内容不可多信,让孩子擦亮眼睛,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以免上当受骗。
以上四项内容是学校不容忽视的对学生进行的四项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学校教育应主动激发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幼年受于家庭的教育,虽微薄细致,往往终身不忘。”而子女和父母的亲情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父母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两种教育双管齐下,让孩子朝着健康、愉快、积极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全能型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品行教育 性教育 自我保护教育 网络教育
当前世界正处于一种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状态: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愈演愈烈,自然资源逐渐匮乏,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因素的影响:意外事故的伤害,人际关系的困惑,身心变化的迷茫,以及学业就业的竞争压力……等等。如果学校仅仅在乎学生的学业而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远远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种种问题,度过重重难关。关键还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显得弥足珍贵。面对当前社会局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以下四项内容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点滴的品行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一百个人就会给出一百个答案:优越的家庭背景;非凡的个人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幸运的机遇;完善的人际关系……成功的因素枚不胜举,有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有些东西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取。例如点滴的思想教育就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其中礼仪教育,美德教育应该引起学校教育的重视。
﹙一﹚礼仪教育造就一个人优雅﹑高尚的气质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崇尚知礼、讲礼、用礼,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东汉末年,四岁的孔融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注重兄弟之礼,吃梨时,主动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把大梨让给兄长。“孔融让梨”的典故从侧面反映出古代人民已注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而现代学校及家庭却有忽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现象,甚至纵容青少年有悖礼仪的不雅举止,所以,孩子坐没坐像,走没走姿,举止轻佻,缺乏教养等随处可见,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会有怎样的未来?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规矩、没有教养、不懂礼仪的人在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就会完全处于劣势。
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尽管是举手之劳,却让孩子受益终身。我们不是培养礼仪大使,也许给孩子讲不出太多的礼仪大道,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礼小节着手,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让孩子明白:男女着装的礼仪,公共场合的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的小礼仪等等。总之,从小接受礼仪教育,让孩子拥有优雅、高尚的气质,让你的孩子成为窈窕淑女,谦谦君子,这样,孩子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容易处于优势地位,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就会少走弯路,少碰壁,更易成功。
﹙二﹚通过品行教育让孩子明白生活之道
现在很多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唯一的孩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的时候受过的罪决不能在后代身上发生,况且只有一个孩子,一定给他们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滋长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父母的这种观念是极端错误的,首先你家庭生活条件的富足,不代表社会资源的富足,还不容许我们奢华浪费;其次这种大包大揽、衣食无忧的教育方式表面看起来是给孩子铺路,但实际上你铺的是一条没有远方的路,不久孩子就会迷失自己,走投无路。所以你最好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铺路,自己走路,懂得生活之道,让孩子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拥有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教给孩子哪些生活之道呢?例如: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美德:让孩子明白世上的任何资源都很珍贵,很贫乏,而且越来越稀少,不能浪费,要明白珍惜资源,物尽其用。有很多的美德都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如:真诚,守信,宽容,博爱等等,从小及时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切受益终身。
二、正确的性教育能有效缓解孩子的青春期困惑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性发育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孩子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生理上的变化,一定会有许多的好奇与困惑。许多成年人甚至包括有些老师也认为孩子没必要接受性教育,他们可以不学自通。这个想法法显然带有很大的偏面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要求进行变性手术的人达20万之多,这里面有不少人可能是因为早期缺乏性教育所至。许多“血”的事实证明:青春期教育刻不容缓!但实际上有些学校青春教育依然空白,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青春期教育,但内容空洞乏力,针对性不强、没有专门的中学教材,有关青春期的知识分散到其他课本或读物中;而有的学校定期进行的青春期讲座往往比较空谈,抽象,枯燥,不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收效甚微。
性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教育系统,它包括性别教育、性健康教育、性心理教育、性美感教育、性道德教育等等。通过性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尊重和了解异性,懂得怎样正确认识性活动:懂得怎样保持性心理的健康。老师应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例如人体美、异性美、服饰美。让女孩了解青春期会发生哪些身心方面的变化,例如少女初潮的知识;让男孩明白男性进入青春期会有哪些生理上的变化,及时的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孩子的敏感及好奇,避免焦虑和尴尬。另外教给学生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及简单的身体护理知识也非常必要。
三、自我保护教育让学生远离意外侵害
当天真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对父母都对他们充满了喜悦、期待以及爱,期盼他能健康成长,一生平安。但是成长的孩子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可能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如地震、雪灾、洪水),意外事故(如车祸、烫伤、运动损伤等),和社会不良行为(如暴力、性侵害、恐吓等)的侵害,这些侵害可以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为了尽可能避免孩子遭受意外伤害,学校的自我保护教育迫在眉睫。自我保护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有颗提防的心,掌握一些自救小常识,学会保护自己。下面提供一些自我保护策略,仅供参考:
(一)紧急情况下学会求助
提醒学生要时刻记住重要的几个求助电话号码,教会学生在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下,要学会求助:求助身边的人,求助父母、亲人、老师或同学;
(二)遇险时学会自救
告诉学生们,当灾难突如其来时,不要恐慌,学会自救。利用课堂教给孩子一些常规的自救方法:如地震时,要双手抱头,蹲在桌子下;用电器漏电时,要拉下电闸;被犬猫爪、咬伤时要及时注射疫苗;不经允许,不能乱吃药……。
(三)经常提醒学生,提高防患意识。
要经常提醒学生无论何时要有一颗警惕的心,所以经常“敲打”着学生防患于未然;各种安全小忠告“不厌其烦”地提醒着你的学生:如过马路时左右看:不要到人稀少的地方玩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女孩不要单独和男性在一起;当有陌生人接近你时,你要及时来到家人或人多的地方……。
四、网络教育擦亮学生的的眼睛,让孩子看透虚拟的网络世界
当今社会网罗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现代生活已和网络息息相关,但同时网络也因为其离奇刺激的内容,丰富有趣的游戏,虚拟的人际关系等深深的吸引着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为孩子比较贪玩,喜欢探索未知世界,网络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加上学校家庭对孩子疏于管理、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有些孩子便到网上寻求稀奇刺激的东西。有许多孩子整天沉溺于网络,不思茶饭,不管学习,让父母伤透了心。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网瘾?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网络中的暴力色情内容迎合青少年猎奇的心理;还有一些内容很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网上游戏就是其中一种,例如有些游戏采取积分上层次的方式,上了层次其功能和能力就会更高更远,这种游戏像赌博,孩子很容易玩上瘾。另外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青少年能找朋友聊天,能找到“奋斗目标”(例如闯关游戏),能看到现实看不到的东西(例如暴力、色情内容)。这里不需要“付出”,没有“压力”,排除“冷漠”。孩子们会觉得网络是一个比现实社会更有意思的社会。完全杜绝孩子不接触网络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防止他们沉迷于网络。怎么才能防止孩子们产生网瘾呢?
首先对孩子上网要积极管理。督促家长要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地点、涉及的网上内容。家长必须行使自己的管理权,以便让孩子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其实杜绝孩子上网成瘾,防患更重要!
其次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真实世界。我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特别爱进网吧上网,几乎不分白天黑夜的沉溺于网络中,身上的钱花的净光,还偷鸡摸狗的想方设法弄钱上网。甚至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全家人准备吃团圆饭的时候,孩子也不辞而别,溜进他家附近的网吧里。父亲火冒三丈,揪出孩子一顿暴打……。后来我接触了这个男孩,了解了他的情况,搞清楚了上网的缘由:原来孩子的父母离异,生活在这种重组的家庭里,继母冷眼相待,父亲又恨铁不成钢,孩子不愿意生活在这种冰冷的气氛里,更愿意躲在网吧里,至少那里有他想要的东西。因此,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如打球、唱歌、旅游等,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快乐的成长。
再次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正确看待网络。现在有不少人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体上网聊天、交友、购物经常会上当受骗:骗钱骗物,更有甚者会引来杀身之祸。家长一定要多教育子女网络的内容不可多信,让孩子擦亮眼睛,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以免上当受骗。
以上四项内容是学校不容忽视的对学生进行的四项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学校教育应主动激发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幼年受于家庭的教育,虽微薄细致,往往终身不忘。”而子女和父母的亲情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父母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两种教育双管齐下,让孩子朝着健康、愉快、积极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