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九四年十月,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被宣布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次年就见到其作品的五部中译本摆满了国内街头的书摊。今年的《读书》连续两期发表了有关的“批评”文章,于是构成一幅有关该奖的完整场景:从评奖人到获奖人再到讲评人。
评奖人的说法(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颁奖辞为代表)是:大江文学具有把从萨特那里获得的人生悖谬、无可逃脱的责任和人的尊严等这些哲学要素贯彻始终的特征;并采用日本式的第一人称叙述技巧,通过“充满凝炼形象的诗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清除了日本和日本之外(欧洲)读者们之间的语言等障碍,从而使“我们”(主要是评委),“终于对作品中的人物感到亲切,惊讶其变化,理解作品关于真实与肉眼所见的一切均毫无价值的见解。”
获奖人大江本人的陈述是一篇数千字的自白《我在暖昧的日本》。其中除了说了一些有关日本与欧洲文学和文化间的影响关系外,主要就是对本国文学和历史的反思、批判乃至自赎。他说,作为站在日本“战后文学者”队伍中最末尾的一位作家,他希望的是通过小说这份工作,“能使那些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人及其接受者,从个人和时代的痛苦中共同恢复过来,并使他们各自心灵上的创伤得到医治。”
《读书》杂志的两篇文章角度不同,看法迥异,体现出“众人”中的多元立场。文洁若认为促使大江获奖的作品之一《万延元年的足球》,“融知识、激情、梦幻与野心于一炉,入木三分地描写了在混乱世界里人与人的关系”。并且作为一名战后民主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关心人类的前途,有着强烈忧患意识”。(《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八期)李长声则通过日本文艺界许多大江的“反对派”之口,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大江获奖的“阴暗面”,包括拉残疾儿子去领奖啦、为去哈佛演讲而“投机”学英语啦、以及通过使用版权经纪人而体现出其早已潜藏的“国际志向”啦,等等。而事实上获奖后一度在市场上出现的大江“书山”稍瞬即逝,“不是卖完了,是退回出版社仓库了”。而据说顾客买了其书的“主要是五十多岁的人”。他们硬起头皮,读的并不是大江文学,而是诺贝尔获奖小说。“讲评者”讥讽道:读不懂也要读,不正是大江文学的胜利么?更进一步,干脆连诺贝尔奖一块儿加以调侃,说此奖该进《魔鬼辞典》,因为它专奖给本国人读不懂的文学,“让他们狼狈不堪,而那位老诺贝尔在天堂里大笑”(《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四期)。同样的“事实”,针锋相对的观点。前一篇“讲评”却又指出,大江在获奖前的一九九三年便成为了“日本最受欢迎的十大作家的第五位”,而“这充分反映了大江从日本广大读者所得到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同时也说明了日本人民对正义感的重视”。
此外,董鼎山和资中筠的文章,把“讲评”的对象直接对准了诺贝尔文学奖及其评奖机构和程序。前者通过掌握的材料,指出了该奖的局限和偏见(《读书》一九九六年一期);后者则对其是否具有世界意义提出了质疑(《读书》,一九九六年七期)。资文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基本上是西方中心的产物,中国作家“大可不必对此桂冠钦羡向往”;董文则保留了与作家王蒙等人大体相同的看法,认为打铁还靠自身硬,“要获得荣誉,必得靠自己”;不能过于强调其它因素,“不能怪别人,也不能怪翻译”。几相比照,“说法”不一。从评奖到获奖再到讲评,真可谓各持一端,皆有道理。在我看来,这正是“讲评”的价值所在。我们现在见到的种种评奖,多半是有奖无评,有评无讲。一大堆评委,坐在台上或隐在台下,或“协商”,或“表决”(划圈、举手或“鼓掌通过”),反正见不到多少正二八经的深刻评语。
《读书》介绍了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获奖,并发表了有关诺贝尔奖的种种不同“讲评”,对人对事,各抒己见。我以为体现出一种真正“有意味的形式”。往后,对国内的这奖那奖们,是否也能作如是观呢?用咱们中国的说法,评奖的功能之一,是为了鼓励和肯定“千里马”的出现。可如今在大奖、重奖四处皆是的时代,“千里马”之所以依然那么难寻,有过多轻易滥竽充数的“伯乐”,看来不能不是原因之一吧。如果那样,说说也好。因为只奖不评,或有评无讲,岂不变为单纯的“赏”了么?至于重赏之下,到底能产生出什么样的“勇夫”,“夫”是否确有真“勇”,又还是个疑问。
评奖人的说法(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颁奖辞为代表)是:大江文学具有把从萨特那里获得的人生悖谬、无可逃脱的责任和人的尊严等这些哲学要素贯彻始终的特征;并采用日本式的第一人称叙述技巧,通过“充满凝炼形象的诗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清除了日本和日本之外(欧洲)读者们之间的语言等障碍,从而使“我们”(主要是评委),“终于对作品中的人物感到亲切,惊讶其变化,理解作品关于真实与肉眼所见的一切均毫无价值的见解。”
获奖人大江本人的陈述是一篇数千字的自白《我在暖昧的日本》。其中除了说了一些有关日本与欧洲文学和文化间的影响关系外,主要就是对本国文学和历史的反思、批判乃至自赎。他说,作为站在日本“战后文学者”队伍中最末尾的一位作家,他希望的是通过小说这份工作,“能使那些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人及其接受者,从个人和时代的痛苦中共同恢复过来,并使他们各自心灵上的创伤得到医治。”
《读书》杂志的两篇文章角度不同,看法迥异,体现出“众人”中的多元立场。文洁若认为促使大江获奖的作品之一《万延元年的足球》,“融知识、激情、梦幻与野心于一炉,入木三分地描写了在混乱世界里人与人的关系”。并且作为一名战后民主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关心人类的前途,有着强烈忧患意识”。(《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八期)李长声则通过日本文艺界许多大江的“反对派”之口,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大江获奖的“阴暗面”,包括拉残疾儿子去领奖啦、为去哈佛演讲而“投机”学英语啦、以及通过使用版权经纪人而体现出其早已潜藏的“国际志向”啦,等等。而事实上获奖后一度在市场上出现的大江“书山”稍瞬即逝,“不是卖完了,是退回出版社仓库了”。而据说顾客买了其书的“主要是五十多岁的人”。他们硬起头皮,读的并不是大江文学,而是诺贝尔获奖小说。“讲评者”讥讽道:读不懂也要读,不正是大江文学的胜利么?更进一步,干脆连诺贝尔奖一块儿加以调侃,说此奖该进《魔鬼辞典》,因为它专奖给本国人读不懂的文学,“让他们狼狈不堪,而那位老诺贝尔在天堂里大笑”(《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四期)。同样的“事实”,针锋相对的观点。前一篇“讲评”却又指出,大江在获奖前的一九九三年便成为了“日本最受欢迎的十大作家的第五位”,而“这充分反映了大江从日本广大读者所得到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同时也说明了日本人民对正义感的重视”。
此外,董鼎山和资中筠的文章,把“讲评”的对象直接对准了诺贝尔文学奖及其评奖机构和程序。前者通过掌握的材料,指出了该奖的局限和偏见(《读书》一九九六年一期);后者则对其是否具有世界意义提出了质疑(《读书》,一九九六年七期)。资文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基本上是西方中心的产物,中国作家“大可不必对此桂冠钦羡向往”;董文则保留了与作家王蒙等人大体相同的看法,认为打铁还靠自身硬,“要获得荣誉,必得靠自己”;不能过于强调其它因素,“不能怪别人,也不能怪翻译”。几相比照,“说法”不一。从评奖到获奖再到讲评,真可谓各持一端,皆有道理。在我看来,这正是“讲评”的价值所在。我们现在见到的种种评奖,多半是有奖无评,有评无讲。一大堆评委,坐在台上或隐在台下,或“协商”,或“表决”(划圈、举手或“鼓掌通过”),反正见不到多少正二八经的深刻评语。
《读书》介绍了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获奖,并发表了有关诺贝尔奖的种种不同“讲评”,对人对事,各抒己见。我以为体现出一种真正“有意味的形式”。往后,对国内的这奖那奖们,是否也能作如是观呢?用咱们中国的说法,评奖的功能之一,是为了鼓励和肯定“千里马”的出现。可如今在大奖、重奖四处皆是的时代,“千里马”之所以依然那么难寻,有过多轻易滥竽充数的“伯乐”,看来不能不是原因之一吧。如果那样,说说也好。因为只奖不评,或有评无讲,岂不变为单纯的“赏”了么?至于重赏之下,到底能产生出什么样的“勇夫”,“夫”是否确有真“勇”,又还是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