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竹沟根据地的卫生事业得以创建,其卫生设施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整体医疗卫生状况十分落后。为了发展竹沟的医疗卫生事业,根据地的卫生领导机构和卫生人员着力构建医疗卫生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医疗活动,对竹沟的卫生事业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竹沟根据地 卫生防疫
引言
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自抗日战争时期以来,就受到国内学术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这些专家学者对竹沟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尤其是竹沟对新四军四师、五师创建所作的贡献及竹沟事变等,做了大量细致的考证和研究。不过以往的研究大都注重革命史,而忽视了竹沟内部的社会史内容,比如竹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防疫活动,就很少为人提及。鉴于此,本文将从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流行疾病及原因、医疗卫生体系建构、相关医疗活动的开展和卫生事业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对竹沟卫生事业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一、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流行疾病及原因
竹沟位于豫南京广铁路西边的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之间,地处确山县最西部,周围与泌阳、桐柏、信阳为邻,属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区,四季温差较大,且夏季高温多雨易滋生蚊虫,所以疾病流行经年不断,尤以疟疾、痢疾、伤寒及疥疮等发病较多。如1938年春“竹沟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天花流行”,同年夏秋竹沟一带“又发生疟疾流行,加上肠道病人多,门诊最多达到(每天)100多至200人次,住院病人有时多达80至100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艰苦的生活环境和不良的卫生习惯是竹沟疾病流行的直接原因。竹沟根据地大多数居室室内阴暗潮湿,室外杂草丛生,粪便到处可见,多不做无害化处理,收集后直接施肥;居民一般以塘、河为饮用水源,水源常受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再加上夏秋季节蚊、蝇密度高,极易导致疟疾、痢疾等流行疾病的发生。居民普遍缺乏卫生常识,个人卫生习惯差,全家和用一盆、一巾洗脸,且没有刷牙和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大多数家庭无蚊帐,秋冬春三季很少洗澡和换洗内衣,容易滋生虱子、跳蚤等病媒,这就为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国民党军队又对竹沟进行连续不断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造成了大规模的人群移动和环境污染,导致疾病流行经年不断。1939年9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到达竹沟,分别召开军政干部和党内活动分子会议,作了《目前抗日形势与当前我们的任务》、《反动派进攻竹沟的重要形势与提高警惕防止突然事变的发生》等重要报告。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一个团及确山、信阳、汝南、泌阳等县常备队共1800多人,突然围攻驻竹沟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留守处,捕杀新四军伤病员及抗日群众200多人,制造了竹沟惨案①。战争造成民众流离失所、人口大量死亡、环境破坏、军营与难民营恶劣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军队和由战争引起的难民流动等,都非常有利于疾病的爆发和传播。
另外,灾情频发也是竹沟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1941年,确山“战旱雹”三灾并发;1942年,行将麦收之时,“大风横扫一周之久”,继之以“阴雨连绵”,农民坐视“麦实满地生芽”,造成了“收成不过三四成而已”的严重后果。秋收之后,八十余日,又“滴雨未见”,故“两季一无所收”,遂构成确山全县之严重灾难;1943年8月又发生蝗灾,“蔽日盈野,略河西飞”,“黄谷高粱玉谷多被食损”,且不数日“幼蝻即生”,出现“一禾之上,常聚数十啮食禾苗,顷刻立尽”的现象;1944年,确山“旱象又成”,且又发现蝗虫,“灾情很严重”②。频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消耗了社会财富,从而降低了民众对疾病的抵制和免疫能力。
二、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体系建构
(一)卫生队伍的组建和培训
1.卫生人员的分工和组织整顿
河南桐柏山区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底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八团在竹沟驻军期间,团的建制有了扩大,团下设营,团卫生所扩建为卫生队。卫生队建立了药房、医疗室,人员编制有看护、司务长、炊事员、运输队、通讯员、护士,总计约有二十余人,任卫生队长的是从延安来的红军朱直光③。卫生队担负医疗卫生任务的主要是西医,队长既是全团卫生工作的领导,也是技术水平最高者。在分工上医生也做护理工作,看护既做护理工作,又做部分医生的工作。
2.卫生人员的培训
1937年下半年,对卫生人员的培训是采用师傅带徒弟和能者为师共同提高的办法,其内容是战伤救护、消毒、灭菌,以对部队常见病的诊治护理为侧重。河南省委迁竹沟后,办了两期医训班。第一期办医训班的时间是1938年5月下旬,共抽调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二十多人,也有粗通文字的学员。学习内容主要是医学常识、急救知识、消毒、打针、药物、护理等,为了记药名还教拉丁文;无教材,没有课堂,主要是手把手地教,有时单个教练,边干边学。第二期医训班开班时间是1939年8月,共五十多个学员,李毅、钟华、钟毓等为老师。无课本,有油印小册子,讲课内容有护理学、解剖、药物、内外科、抢救知识、包扎止血等;无固定教室,在树林里或在搭的大棚下上课,坐在土坯上,双膝并起放一本书或放个背包当课桌;无教具,因纸张缺少,常拿起木棍在地上比划做练习;有考试制度,边学习边工作④。
3.重用卫生人才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⑤。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指示,根据地吸收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来参加抗日工作,其中有不少的医护工作者,不仅有国统区来的,而且有国外来的。如,薛漫锋经统战于竹沟参加革命后,始予优厚待遇,每月三十块光洋供给,使其发挥技术专长,传授培训技术。另,孙光珠,湖北安陆县人,南京国防医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到新四军五师参加革命,即受到重用,遂任五师卫生部医务主任。乔明志,东北人,大连医学院毕业,曾留学日本。为了抗日,1943年离乡奔赴抗日根据地湖北安陆县西白兆山。后到大悟县白果树沟蒋家楼村(时五师卫生部所在地),来时任外科医生,1944年即提升为卫生部医务处副主任(后任江汉军区卫生部部长)。在安全及待遇诸方面,他们有警卫员、有马骑。每月有猪肉猪油、鸡蛋、挂面营养补助⑥。 (二)根据地医疗设施的具体状况
1.医疗设备方面
当谈到一个医院的家产时,首先应该谈到床、被褥和简单用具等,但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医疗设备却非常简陋,可以说几乎是一无所有。伤病员每到一处就住在民房里,铺稻草睡地铺,自带饭具,穿的随身衣服有军服,有老百姓式样的便服,被褥五颜六色。条件允许的时候,托土坯当床架,上面铺秫秆麦草和席子。医疗器械仅有消毒盘、镊子、手术剪、小型手术包、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器、灌肠器、体温表及小型煮沸消毒器等。后来,钟华从延安来时带来一些医疗器械,有切断刀、锯子、皮肤抓钩、手术刀、探针等,常常生了锈磨光后经煮沸消毒再用。困难的时候用割脚刀磨利消毒后割脓疮,铁丝当探针,竹片削薄用火烤一烤,握成弓形代替金属镊子使用。用木工的锯、锉及屠刀做手术;用丝线代替肠线。
2.药品和医药书籍方面
常用药品数量不多,常常缺这少那,有西药、中药、自制药与代用药,土单药方与代用品。西药包括内科用药和外科用药:内科用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非那昔丁、硫酸镁、大黄末等约25种,外科用药有红汞、碘酒、凡士林等约12种。中药一般按实际需要进行配伍,可单味用,可以加工成丸散,制成酊水。选择广泛应用的土单验方,如用柴胡配常山再与其他药配伍制成柴胡丸、柴胡散治疟疾;用荆芽叶捣碎掺些食盐治小疖肿,有消炎止痛之功效。自制药与代用药,如用河沟野生毛腊烧成灰作止血药,纯奎宁粉制成注射剂治疟疾等。土单药方与代用品,如用小谷子作发汗药,代替阿司匹林;用鸡毛腿、辣面条、打手背的方法隔疟疾,代替奎宁;猪油加黄蜡代替凡士林等⑦。
医务书籍当时很少,全队仅有《军医提携》和《实用药物学》各一本。随后有林士笑带的《内科学》和《外科学》,钟华、杨铭从延安带来的《药物学》等,还有中药汤头歌。
3.药品与器械来源
由于抗战时期战争残酷、条件艰苦,因此药品与器械来源渠道极为稀少,且为数不多。竹沟卫生队刚成立时,工作人员来时带一部分,如汪毅1937年10月和邢和一起从驻河南的第十七陆军总医院来时就带有药品和医疗器械。同年12月,从延安来的朱直光也带一些。另外,也购买一部分⑧。随着根据地的发展,药品器械来源有所增多:有的是到国民党统治区买的,如到汝南、正阳、明港买过;有的是利用国民党统战关系补充的;有的是前方打仗缴获敌人的;也有的是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送过来的。
三、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相关医疗活动的开展
(一)火线抢救工作
1.火线抢救的主要力量
营、连卫生人员是火线抢救的骨干力量。在抗战前期,一个营只有一两个卫生人员,作战时就由他们担任全营火线抢救工作。在连队单独作战时,由营的卫生人员跟随或由团卫生队临时派人。任务完成后,又归还原建制。这时的火线抢救工作只有一级。在抗战后期,组织渐渐健全起来。连有卫生员,营有医务员,有的营部还配备一个卫生员。这时的火线抢救工作已分为连、营两级。通常由卫生人员完成,必要时,根据营、连首长的指示,由营、连的书记、文化教员或战士、通讯员等协助完成。
2.火线抢救的工作地点
在一般情况下,营医助和卫生员战斗过程中跟随营“指挥所”前进,采取行进间的工作方法,边前进、边救治,哪里有伤员,就在哪里开展工作。有时,根据需要,以营的卫生人员为基础,抽调营部其他人员参加,组成包扎所(救护所)。单独作战的营,还可得到团卫生队的加强。在拔除敌伪据点或攻坚战时,营包扎所常常有固定的位置(在营指挥所附近)⑨。在连队,通常只有连长、指导员,连首长加上通讯员就是连“指挥所”,连卫生员跟随连长行动。在战斗激烈时,有的连长把驳壳枪一拿,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就带着战士们向上冲,卫生员也紧跟上去,战斗在哪里,就紧跟到哪里。
3.火线伤员的救治情况
因为卫生员和连队战斗在一起,伤员又少,所以发现伤员并不困难。发现伤员后,有时是在受伤的地点紧急包扎,有时是搬到隐蔽的地方进行包扎。在夜间不能用灯光时,通常用询问伤员本人,借助月光和夜间微弱的光线观察或用手轻摸等方法判定伤口⑩。营包扎所对于连队下来的伤员,主要是补充或纠正包扎、止血、固定,必要时应用止痛药和强心剂。伤口的包扎,主要是用急救包。起先是把急救包打开后,倒上碘酒再包伤口,后来发现这样腐蚀性太大,改用酒精。对于出血,主要是采取加压止血或填塞包扎止血法;对于大出血,用绷带扎紧肢体的上端。连、营没有夹板,只是用木条、棍棒、枪托等临时固定,包扎后迅速把伤员送往营包扎所(救护所)。
(二)伤员后送工作
在抗战时期,我部没有担架编制。后送伤员主要靠人民群众的支援(在火线和战斗激烈地区主要靠军内力量)。根据敌情、地形、道路和运输力量等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多种运输工具,采取多种方法后送伤员。在团包扎所距营、连较近时,从火线下来的伤员,主要是人背和搀扶,或者伤员自己走下来;在团救护所距火线较远时,营、连也用“担架”后送伤员,团到旅(分区)也是这样。常用的后送工具主要有软床、门板、木板、毛驴、军马和大车(牛车)等。在河流、湖泊地区,还充分利用木船运送伤员{11}。运输工具和民工主要是就地动员,也有预先组织好跟随部队行动的。这项工作,在战斗部队通常是由政治机关负责或部队首长制定专人负责。
结语
全面抗战使国人对发展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有了痛切的认识。如《社会卫生》创刊辞指出:“我国过去因科学医药的落后,卫生设备的缺乏,国民卫生知识和习惯的缺如,以致疾病流行,死亡高超,民族的体格一天比一天衰弱,民族的精神也一天比一天萎靡,百年以来受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种现象如果不设法改善,则抗战胜利以后,也不能与欧美强大民族并驾齐驱,民族前途的隐忧,实莫此为甚。”{12}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全面抗战给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竹沟根据地军民在抗战时期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积极建构医疗卫生体系,并开展相关医疗活动,大大改变了根据地卫生面貌,对于减少疾病,保障军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实现中央军委提出的“保障部队之健康与伤病员的收容治疗,并迅速治愈归队,保持与增进战斗情绪”{13}的要求作出了贡献,从而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竹沟根据地的卫生防疫工作,也为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医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今天的卫生防疫工作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
注释:
①马云飞,等.刘少奇大辞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2.
②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545-593.
③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36-37.
④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49.
⑤丁名宝.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重温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卫生工作的指示.医学与社会,1995(2).
⑥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52-53.
⑦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47-48.
⑧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38.
⑨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1987:47.
⑩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1987:47.
{11}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1987:54.
{12}张玲.抗战时期国人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评议:以抗战时期卫生期刊上的言论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2).
{13}丁名宝.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重温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卫生工作的指示[J].医学与社会,1995(2).
参考文献:
[1]孙宗馨.竹沟卫生志[D].确山卫生志编辑室,1985.
[2]佚名.原河南省委机关在竹沟的医疗保健组织考察情况[A].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河南省卫生志参考资料:第二十四册(内部资料)[C].1984.
[3]涂通今,张立平.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4]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G].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
[5]佚名.革命根据地——竹沟——卫生战线老同志回忆部分史实[A].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河南省卫生志参考资料:第四十二册(内部资料)[C].1985.
[6]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A].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河南省卫生参考资料:第五十三册(内部资料)[C].1987.
[7]谢中锋.在新四军五师住院的日子[J].河南省信阳地区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编辑室,1985.
[8]谭友林.回忆新四军第六支队的创建和发展[J].星火燎原,1985(1).
[9]马焰,等.驰骋江淮河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老战友回忆录[D].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10]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1]马云飞,等.刘少奇大辞典[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2]佚名.确山文史资料第一辑[G].确山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
[13]郭超.驻马店通史[O].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14]傅梅.河南省预防医学历史经验[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5]丁名宝.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重温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卫生工作的指示[J].医学与社会,1995(2).
[16]张玲.抗战时期国人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评议:以抗战时期卫生期刊上的言论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竹沟根据地 卫生防疫
引言
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自抗日战争时期以来,就受到国内学术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这些专家学者对竹沟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尤其是竹沟对新四军四师、五师创建所作的贡献及竹沟事变等,做了大量细致的考证和研究。不过以往的研究大都注重革命史,而忽视了竹沟内部的社会史内容,比如竹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防疫活动,就很少为人提及。鉴于此,本文将从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流行疾病及原因、医疗卫生体系建构、相关医疗活动的开展和卫生事业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对竹沟卫生事业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一、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流行疾病及原因
竹沟位于豫南京广铁路西边的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之间,地处确山县最西部,周围与泌阳、桐柏、信阳为邻,属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区,四季温差较大,且夏季高温多雨易滋生蚊虫,所以疾病流行经年不断,尤以疟疾、痢疾、伤寒及疥疮等发病较多。如1938年春“竹沟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天花流行”,同年夏秋竹沟一带“又发生疟疾流行,加上肠道病人多,门诊最多达到(每天)100多至200人次,住院病人有时多达80至100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艰苦的生活环境和不良的卫生习惯是竹沟疾病流行的直接原因。竹沟根据地大多数居室室内阴暗潮湿,室外杂草丛生,粪便到处可见,多不做无害化处理,收集后直接施肥;居民一般以塘、河为饮用水源,水源常受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再加上夏秋季节蚊、蝇密度高,极易导致疟疾、痢疾等流行疾病的发生。居民普遍缺乏卫生常识,个人卫生习惯差,全家和用一盆、一巾洗脸,且没有刷牙和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大多数家庭无蚊帐,秋冬春三季很少洗澡和换洗内衣,容易滋生虱子、跳蚤等病媒,这就为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国民党军队又对竹沟进行连续不断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造成了大规模的人群移动和环境污染,导致疾病流行经年不断。1939年9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到达竹沟,分别召开军政干部和党内活动分子会议,作了《目前抗日形势与当前我们的任务》、《反动派进攻竹沟的重要形势与提高警惕防止突然事变的发生》等重要报告。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一个团及确山、信阳、汝南、泌阳等县常备队共1800多人,突然围攻驻竹沟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留守处,捕杀新四军伤病员及抗日群众200多人,制造了竹沟惨案①。战争造成民众流离失所、人口大量死亡、环境破坏、军营与难民营恶劣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军队和由战争引起的难民流动等,都非常有利于疾病的爆发和传播。
另外,灾情频发也是竹沟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1941年,确山“战旱雹”三灾并发;1942年,行将麦收之时,“大风横扫一周之久”,继之以“阴雨连绵”,农民坐视“麦实满地生芽”,造成了“收成不过三四成而已”的严重后果。秋收之后,八十余日,又“滴雨未见”,故“两季一无所收”,遂构成确山全县之严重灾难;1943年8月又发生蝗灾,“蔽日盈野,略河西飞”,“黄谷高粱玉谷多被食损”,且不数日“幼蝻即生”,出现“一禾之上,常聚数十啮食禾苗,顷刻立尽”的现象;1944年,确山“旱象又成”,且又发现蝗虫,“灾情很严重”②。频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消耗了社会财富,从而降低了民众对疾病的抵制和免疫能力。
二、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体系建构
(一)卫生队伍的组建和培训
1.卫生人员的分工和组织整顿
河南桐柏山区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底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八团在竹沟驻军期间,团的建制有了扩大,团下设营,团卫生所扩建为卫生队。卫生队建立了药房、医疗室,人员编制有看护、司务长、炊事员、运输队、通讯员、护士,总计约有二十余人,任卫生队长的是从延安来的红军朱直光③。卫生队担负医疗卫生任务的主要是西医,队长既是全团卫生工作的领导,也是技术水平最高者。在分工上医生也做护理工作,看护既做护理工作,又做部分医生的工作。
2.卫生人员的培训
1937年下半年,对卫生人员的培训是采用师傅带徒弟和能者为师共同提高的办法,其内容是战伤救护、消毒、灭菌,以对部队常见病的诊治护理为侧重。河南省委迁竹沟后,办了两期医训班。第一期办医训班的时间是1938年5月下旬,共抽调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二十多人,也有粗通文字的学员。学习内容主要是医学常识、急救知识、消毒、打针、药物、护理等,为了记药名还教拉丁文;无教材,没有课堂,主要是手把手地教,有时单个教练,边干边学。第二期医训班开班时间是1939年8月,共五十多个学员,李毅、钟华、钟毓等为老师。无课本,有油印小册子,讲课内容有护理学、解剖、药物、内外科、抢救知识、包扎止血等;无固定教室,在树林里或在搭的大棚下上课,坐在土坯上,双膝并起放一本书或放个背包当课桌;无教具,因纸张缺少,常拿起木棍在地上比划做练习;有考试制度,边学习边工作④。
3.重用卫生人才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⑤。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指示,根据地吸收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来参加抗日工作,其中有不少的医护工作者,不仅有国统区来的,而且有国外来的。如,薛漫锋经统战于竹沟参加革命后,始予优厚待遇,每月三十块光洋供给,使其发挥技术专长,传授培训技术。另,孙光珠,湖北安陆县人,南京国防医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到新四军五师参加革命,即受到重用,遂任五师卫生部医务主任。乔明志,东北人,大连医学院毕业,曾留学日本。为了抗日,1943年离乡奔赴抗日根据地湖北安陆县西白兆山。后到大悟县白果树沟蒋家楼村(时五师卫生部所在地),来时任外科医生,1944年即提升为卫生部医务处副主任(后任江汉军区卫生部部长)。在安全及待遇诸方面,他们有警卫员、有马骑。每月有猪肉猪油、鸡蛋、挂面营养补助⑥。 (二)根据地医疗设施的具体状况
1.医疗设备方面
当谈到一个医院的家产时,首先应该谈到床、被褥和简单用具等,但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的医疗设备却非常简陋,可以说几乎是一无所有。伤病员每到一处就住在民房里,铺稻草睡地铺,自带饭具,穿的随身衣服有军服,有老百姓式样的便服,被褥五颜六色。条件允许的时候,托土坯当床架,上面铺秫秆麦草和席子。医疗器械仅有消毒盘、镊子、手术剪、小型手术包、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器、灌肠器、体温表及小型煮沸消毒器等。后来,钟华从延安来时带来一些医疗器械,有切断刀、锯子、皮肤抓钩、手术刀、探针等,常常生了锈磨光后经煮沸消毒再用。困难的时候用割脚刀磨利消毒后割脓疮,铁丝当探针,竹片削薄用火烤一烤,握成弓形代替金属镊子使用。用木工的锯、锉及屠刀做手术;用丝线代替肠线。
2.药品和医药书籍方面
常用药品数量不多,常常缺这少那,有西药、中药、自制药与代用药,土单药方与代用品。西药包括内科用药和外科用药:内科用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非那昔丁、硫酸镁、大黄末等约25种,外科用药有红汞、碘酒、凡士林等约12种。中药一般按实际需要进行配伍,可单味用,可以加工成丸散,制成酊水。选择广泛应用的土单验方,如用柴胡配常山再与其他药配伍制成柴胡丸、柴胡散治疟疾;用荆芽叶捣碎掺些食盐治小疖肿,有消炎止痛之功效。自制药与代用药,如用河沟野生毛腊烧成灰作止血药,纯奎宁粉制成注射剂治疟疾等。土单药方与代用品,如用小谷子作发汗药,代替阿司匹林;用鸡毛腿、辣面条、打手背的方法隔疟疾,代替奎宁;猪油加黄蜡代替凡士林等⑦。
医务书籍当时很少,全队仅有《军医提携》和《实用药物学》各一本。随后有林士笑带的《内科学》和《外科学》,钟华、杨铭从延安带来的《药物学》等,还有中药汤头歌。
3.药品与器械来源
由于抗战时期战争残酷、条件艰苦,因此药品与器械来源渠道极为稀少,且为数不多。竹沟卫生队刚成立时,工作人员来时带一部分,如汪毅1937年10月和邢和一起从驻河南的第十七陆军总医院来时就带有药品和医疗器械。同年12月,从延安来的朱直光也带一些。另外,也购买一部分⑧。随着根据地的发展,药品器械来源有所增多:有的是到国民党统治区买的,如到汝南、正阳、明港买过;有的是利用国民党统战关系补充的;有的是前方打仗缴获敌人的;也有的是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送过来的。
三、抗战时期竹沟根据地相关医疗活动的开展
(一)火线抢救工作
1.火线抢救的主要力量
营、连卫生人员是火线抢救的骨干力量。在抗战前期,一个营只有一两个卫生人员,作战时就由他们担任全营火线抢救工作。在连队单独作战时,由营的卫生人员跟随或由团卫生队临时派人。任务完成后,又归还原建制。这时的火线抢救工作只有一级。在抗战后期,组织渐渐健全起来。连有卫生员,营有医务员,有的营部还配备一个卫生员。这时的火线抢救工作已分为连、营两级。通常由卫生人员完成,必要时,根据营、连首长的指示,由营、连的书记、文化教员或战士、通讯员等协助完成。
2.火线抢救的工作地点
在一般情况下,营医助和卫生员战斗过程中跟随营“指挥所”前进,采取行进间的工作方法,边前进、边救治,哪里有伤员,就在哪里开展工作。有时,根据需要,以营的卫生人员为基础,抽调营部其他人员参加,组成包扎所(救护所)。单独作战的营,还可得到团卫生队的加强。在拔除敌伪据点或攻坚战时,营包扎所常常有固定的位置(在营指挥所附近)⑨。在连队,通常只有连长、指导员,连首长加上通讯员就是连“指挥所”,连卫生员跟随连长行动。在战斗激烈时,有的连长把驳壳枪一拿,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就带着战士们向上冲,卫生员也紧跟上去,战斗在哪里,就紧跟到哪里。
3.火线伤员的救治情况
因为卫生员和连队战斗在一起,伤员又少,所以发现伤员并不困难。发现伤员后,有时是在受伤的地点紧急包扎,有时是搬到隐蔽的地方进行包扎。在夜间不能用灯光时,通常用询问伤员本人,借助月光和夜间微弱的光线观察或用手轻摸等方法判定伤口⑩。营包扎所对于连队下来的伤员,主要是补充或纠正包扎、止血、固定,必要时应用止痛药和强心剂。伤口的包扎,主要是用急救包。起先是把急救包打开后,倒上碘酒再包伤口,后来发现这样腐蚀性太大,改用酒精。对于出血,主要是采取加压止血或填塞包扎止血法;对于大出血,用绷带扎紧肢体的上端。连、营没有夹板,只是用木条、棍棒、枪托等临时固定,包扎后迅速把伤员送往营包扎所(救护所)。
(二)伤员后送工作
在抗战时期,我部没有担架编制。后送伤员主要靠人民群众的支援(在火线和战斗激烈地区主要靠军内力量)。根据敌情、地形、道路和运输力量等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多种运输工具,采取多种方法后送伤员。在团包扎所距营、连较近时,从火线下来的伤员,主要是人背和搀扶,或者伤员自己走下来;在团救护所距火线较远时,营、连也用“担架”后送伤员,团到旅(分区)也是这样。常用的后送工具主要有软床、门板、木板、毛驴、军马和大车(牛车)等。在河流、湖泊地区,还充分利用木船运送伤员{11}。运输工具和民工主要是就地动员,也有预先组织好跟随部队行动的。这项工作,在战斗部队通常是由政治机关负责或部队首长制定专人负责。
结语
全面抗战使国人对发展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有了痛切的认识。如《社会卫生》创刊辞指出:“我国过去因科学医药的落后,卫生设备的缺乏,国民卫生知识和习惯的缺如,以致疾病流行,死亡高超,民族的体格一天比一天衰弱,民族的精神也一天比一天萎靡,百年以来受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种现象如果不设法改善,则抗战胜利以后,也不能与欧美强大民族并驾齐驱,民族前途的隐忧,实莫此为甚。”{12}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全面抗战给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竹沟根据地军民在抗战时期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积极建构医疗卫生体系,并开展相关医疗活动,大大改变了根据地卫生面貌,对于减少疾病,保障军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实现中央军委提出的“保障部队之健康与伤病员的收容治疗,并迅速治愈归队,保持与增进战斗情绪”{13}的要求作出了贡献,从而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竹沟根据地的卫生防疫工作,也为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医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今天的卫生防疫工作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
注释:
①马云飞,等.刘少奇大辞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2.
②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545-593.
③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36-37.
④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49.
⑤丁名宝.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重温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卫生工作的指示.医学与社会,1995(2).
⑥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52-53.
⑦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47-48.
⑧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38.
⑨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1987:47.
⑩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1987:47.
{11}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1987:54.
{12}张玲.抗战时期国人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评议:以抗战时期卫生期刊上的言论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2).
{13}丁名宝.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重温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卫生工作的指示[J].医学与社会,1995(2).
参考文献:
[1]孙宗馨.竹沟卫生志[D].确山卫生志编辑室,1985.
[2]佚名.原河南省委机关在竹沟的医疗保健组织考察情况[A].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河南省卫生志参考资料:第二十四册(内部资料)[C].1984.
[3]涂通今,张立平.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4]佚名.竹沟——中原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史料汇编[G].确山县卫生局编辑室,1984.
[5]佚名.革命根据地——竹沟——卫生战线老同志回忆部分史实[A].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河南省卫生志参考资料:第四十二册(内部资料)[C].1985.
[6]佚名.新四军四师卫生工作回忆材料[A].河南省卫生志编辑室.河南省卫生参考资料:第五十三册(内部资料)[C].1987.
[7]谢中锋.在新四军五师住院的日子[J].河南省信阳地区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编辑室,1985.
[8]谭友林.回忆新四军第六支队的创建和发展[J].星火燎原,1985(1).
[9]马焰,等.驰骋江淮河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老战友回忆录[D].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10]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1]马云飞,等.刘少奇大辞典[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2]佚名.确山文史资料第一辑[G].确山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
[13]郭超.驻马店通史[O].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14]傅梅.河南省预防医学历史经验[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5]丁名宝.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重温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卫生工作的指示[J].医学与社会,1995(2).
[16]张玲.抗战时期国人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评议:以抗战时期卫生期刊上的言论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