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1-021-02
摘 要 高校体育场馆是为满足学校师生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日常的体育活动建设的体育场馆,随着高校的日益社会化,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逐渐多样化,在高校体育场馆作用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经营管理一系列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拟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分析各种经营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旨在探究高校体育场馆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其不足之处结合各种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势提出相应的运营与管理策略。研究得出以下对策:(1)整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进行理论创新;(2)增强经营管理培训,提高体育场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3)改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4)确定合适的收费标准,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5)须以长远的观点来经营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场馆 经营管理 模式
一、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基本模式
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或组织经营管理的方法论。是在企业或组织内,为使生产、营生、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够按照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活动的方法。目前总体来说,我国公共场馆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行政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的区别主要是行政型管理模式的经费来源是由国家统一下拨,而经营型管理的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业务活动由上级下达,经营管理模式是完成任务后可多种经营;行政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固定工资和福利,而经营型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工资加奖金等。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以满足学校师生教学、训练、竞赛的需要为前提,并不是单纯以经营为主体。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在行政管理模式下又主要分为体育部门管理模式、物业化管理模式、单位协作管理模式等多种方式。体育部门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部门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最大程度的满足部门教师的体育教学、运动队的专业训练以及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缺点,体育部门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训练任务之余,还要兼顾体育场馆和人员的管理,工作难度系数较大。
物业化管理机制,高校成立专门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实行专职人员负责制。这种管理机制同样首先把满足学校教学训练放在首位,然后适当的对外有偿开放。这种管理机制的优点是专业化、规范化;缺点是管理部门为了平衡体育场馆的运行成本,会进一步强调创收,与体育部门之间由于体育场馆的使用造成协调不顺的问题。
单位协作管理模式,也称混合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体育部门与物业共同管理高校体育场馆的一种模式。除了上述三种场馆管理模式之外,有些高校也釆用集体承包或者是个人承包的方式等,学校与承包方就体育教学与经营创收之间的问题进行协商沟通,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中的体育场馆相比较,资源较丰富,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人均占有率都较高。但是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较差,缺少专业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总体学历不高,对体育场馆管理缺少理论支撑,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场馆管理。第二,体育器材设施的耗损,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范围增加,会导致体育器材设施受损程度增加,运动器材的使用不当是很经常的问题,经常是修好后时间不长又被损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维护费用的增加。第三,经营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较差,虽然在体育场馆中都会有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的自主性较差、可操作性、规范性有待提高。第四,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较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校外的活动群体的复杂性,校外的社会人员自身人文素养、道德情感等等参差不齐,这样就会对校园文化和安全存在不好的影响。
三、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对策
(一)整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进行理论创新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应与体育场馆的作用相一致。高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学校师生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也应积极对外开放,满足社会成员需求,这应该是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一种基本功能。另外,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需要更为先进的理念,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念创新。
(二)增强经营管理培训,提高体育场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应该立足于科学规范的管理,这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场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好坏。基于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应该寻求一批能够兼容体育与管理的全方面的人才,采用专业的管理模式,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
(三)改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高校体育场馆中的管理制度应该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依托于体育法规制度,使得学校的体育场馆管理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结合学校的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考虑,多层次的分析,形成综合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对体育场馆进行经营管理。
(四)确定合适的收费标准,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
因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与社会中的商业经营存在很大的差别。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时应该考虑自身场地的基本情况、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面向社会群体成员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收费的标准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
(五)须以长远的观点来经营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体育场馆满足于学校正常的教学、训练、比赛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收益,做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同时还应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
四、小结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丰富,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充分的利用高校体育场馆,现行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亟待解决。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在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来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时,不能够主观的、机械的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而应该从体育体制、本地区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和场馆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从实情出发,找到符合规律、又尊重体育规律的管理模式,以求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04:413-415+460.
[2] 邱贵红.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 刘学谦,冯云辉.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J].体育学刊.2010,07:109-112.
[4] 傅振磊.绍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01:137-141+145.
[5] 王永伟.高校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9:96-97.
[6] 殷亮.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
[7] 马书伟,张文艳.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2010(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2010:6.
[8] 袁绍辉.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23:113.
摘 要 高校体育场馆是为满足学校师生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日常的体育活动建设的体育场馆,随着高校的日益社会化,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逐渐多样化,在高校体育场馆作用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经营管理一系列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拟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分析各种经营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旨在探究高校体育场馆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其不足之处结合各种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势提出相应的运营与管理策略。研究得出以下对策:(1)整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进行理论创新;(2)增强经营管理培训,提高体育场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3)改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4)确定合适的收费标准,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5)须以长远的观点来经营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场馆 经营管理 模式
一、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基本模式
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或组织经营管理的方法论。是在企业或组织内,为使生产、营生、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够按照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活动的方法。目前总体来说,我国公共场馆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行政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的区别主要是行政型管理模式的经费来源是由国家统一下拨,而经营型管理的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业务活动由上级下达,经营管理模式是完成任务后可多种经营;行政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固定工资和福利,而经营型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工资加奖金等。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以满足学校师生教学、训练、竞赛的需要为前提,并不是单纯以经营为主体。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在行政管理模式下又主要分为体育部门管理模式、物业化管理模式、单位协作管理模式等多种方式。体育部门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部门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最大程度的满足部门教师的体育教学、运动队的专业训练以及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缺点,体育部门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训练任务之余,还要兼顾体育场馆和人员的管理,工作难度系数较大。
物业化管理机制,高校成立专门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实行专职人员负责制。这种管理机制同样首先把满足学校教学训练放在首位,然后适当的对外有偿开放。这种管理机制的优点是专业化、规范化;缺点是管理部门为了平衡体育场馆的运行成本,会进一步强调创收,与体育部门之间由于体育场馆的使用造成协调不顺的问题。
单位协作管理模式,也称混合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体育部门与物业共同管理高校体育场馆的一种模式。除了上述三种场馆管理模式之外,有些高校也釆用集体承包或者是个人承包的方式等,学校与承包方就体育教学与经营创收之间的问题进行协商沟通,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中的体育场馆相比较,资源较丰富,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人均占有率都较高。但是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较差,缺少专业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总体学历不高,对体育场馆管理缺少理论支撑,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场馆管理。第二,体育器材设施的耗损,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范围增加,会导致体育器材设施受损程度增加,运动器材的使用不当是很经常的问题,经常是修好后时间不长又被损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维护费用的增加。第三,经营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较差,虽然在体育场馆中都会有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的自主性较差、可操作性、规范性有待提高。第四,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较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校外的活动群体的复杂性,校外的社会人员自身人文素养、道德情感等等参差不齐,这样就会对校园文化和安全存在不好的影响。
三、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对策
(一)整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进行理论创新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应与体育场馆的作用相一致。高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学校师生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也应积极对外开放,满足社会成员需求,这应该是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一种基本功能。另外,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需要更为先进的理念,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念创新。
(二)增强经营管理培训,提高体育场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应该立足于科学规范的管理,这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场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好坏。基于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应该寻求一批能够兼容体育与管理的全方面的人才,采用专业的管理模式,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
(三)改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高校体育场馆中的管理制度应该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依托于体育法规制度,使得学校的体育场馆管理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结合学校的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考虑,多层次的分析,形成综合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对体育场馆进行经营管理。
(四)确定合适的收费标准,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
因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与社会中的商业经营存在很大的差别。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时应该考虑自身场地的基本情况、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面向社会群体成员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收费的标准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
(五)须以长远的观点来经营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体育场馆满足于学校正常的教学、训练、比赛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收益,做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同时还应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
四、小结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丰富,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充分的利用高校体育场馆,现行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亟待解决。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在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来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时,不能够主观的、机械的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而应该从体育体制、本地区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和场馆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从实情出发,找到符合规律、又尊重体育规律的管理模式,以求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04:413-415+460.
[2] 邱贵红.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 刘学谦,冯云辉.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J].体育学刊.2010,07:109-112.
[4] 傅振磊.绍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01:137-141+145.
[5] 王永伟.高校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9:96-97.
[6] 殷亮.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
[7] 马书伟,张文艳.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2010(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2010:6.
[8] 袁绍辉.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