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己的快乐,把课上好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室上课,一直上到退休那一天,从没以上课为苦,从没感到厌倦,只是有时会感到疲惫而已。我能发现上课的乐趣,每天检验自己的思维,每节课都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下课铃响,会惊醒一些学生的沉思,有的学生会追着我提问,我有时会用一个反问让他们恍然大悟、载欣载奔……这些乐趣只有我最清楚。如果是无意义的劳役,我也许早就“誓将去汝”,溜之乎也。
  每次听到有人称赞我“坚守课堂”,我会觉得这个人好像没什么见识,至少,他不是“知道”的人。不要以为土地上只有农夫苦痛的呻吟,自由思想也能让一个人愉快地耕作、安静地生活。
  有时,我也会想到教育的意义有限,也会因为漫漫长夜而苦待黎明,但这时反而体会到人生挑战的价值——这件事我不去做,让别人来做,也许还不如我做得好呢!在黑暗中待久了,也可能有另一種结果,即对光明的期待和想象成就了良好的素养,孕育了美好的梦想,锻炼了超乎寻常的意志。航海的人,哪里能指望一帆风顺!
  我说,“中等的收入,朴素的生活,有趣的工作”,是人生的满足。这些,在当今并不难实现;难的是保持追求思想自由的品格。我做不到无私,我也没想过把教师职业当作奉献和牺牲,我的课是自己的思想活动,其间有我的智慧和真诚,体现了我的精神品质,我的课不是拷贝来的僵硬祭品,而是自由的生命吟唱。我花费心血把课上好,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也因为我能从中享受快乐。如果没有快乐,那只能是“牺牲”了。“牺牲”,多么崇高的一个词,可是,“牺牲”到底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不了解“牺牲”的本义,如果他们了解了,也许就未必愿意接受这种赞誉了。那些不顾一切地总是鼓励人们去“牺牲”的人,他们内心没有人的快乐和自由。
  教育是为了人能美好地生活,而不仅是“活着”。在课堂,学生需要看到思想之光,看到讲台前教师的智慧与情感;他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接受“奉献”的:讲台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中小学十二年的课堂上,他们肯定不愿、也不想每天看到“牺牲”。
  教育教学,要让学生能把学习经历当成生命礼物,存为生命记忆,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起始。如果学校教育把学生教到不想、不肯、不敢当教师,那就是教育的破产!可惜的是,几代教师辛辛苦苦地工作,换来的往往正是那样一颗苦果。
  退休时,我依然认为,这是一个适合我的职业,这是一项我有能力掌握的技术,这个工作让我享受思考和发现的乐趣,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教育教学,不但有灵魂的震撼,还是有血有肉的真正的生命活动。
  一名教师,在他有限的职业经历中,大约要上一万多节课,每上一节就会减少一节;在用生命上课,自然会把每一节课当作生命的一部分,珍惜这节课。如果浪费这节课,就是糟蹋了生命——我的,还有学生的。我得尽力,得用心。虽然每上一节课就少去一节,但每上一节,却有可能多积累一分智慧和一分情感。我至今不理解那些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的陈腐观念,那些不能正确认识教师职业价值的人,凭什么可以管教学?
  同时,我也努力让学生了解教师和教育,让他们明白,作为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必须有“热爱”的禀赋。当然,不必指望学生都能理解教师和教育。学生未必全都单纯,有些学生的社会经验远远超过他的老师。三十年前,有位毕业生回校访问,看到那些过于精明的学生,叹息道:“其实,学生也要有被老师教的资格。”退休多年,我才方便转述他的话。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不是一束鲜花可以代表的。学生也要不断反思自己对教育的认识。
  直到中年,我才真正体会庖丁解牛之后的那种“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感觉。每次下课离开教室时的那种愉悦(抑或失落),只有我自己知道,同事都未必能全明白,更不用说外行了。有谁知道我在第35分钟时为什么要说那两句话?有谁知道我在提问前并没有预期学生会有那样的解说?有谁知道我当时只不过是灵机一动?我根据经验,提问后多等待了十几秒,让大部分学生能延续思考;今天那位同学不再蹙眉,今天那位同学眼光炯炯有神……
  我期望在和谐的气氛中上出满意的课,也让学生轻松,虽然每节课都会有遗憾,虽然我经常会感到沮丧。每天我都能看到昨天的不足,每天继续着新的期待。我曾纠结于上不出最满意的课,后来才明白:不可能有最满意的课,因为所有听课人也和我一样,都在向前走。和读书一样,学养是有限的——教师对个人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学校,没有全知全能的人,只有富有学习意识、始终在学的教师。让学生看到一个虽然水平有限(或者水平很高)但一直在学习的人,正是有价值的“教”。
  “你的努力是没有尽头的,你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你何必去想那些呢?”我当然明白生有涯而知无涯,但我不会因为看不到某个结果就放弃自己的追求。我选择了适合我的职业,我从自己的劳动中有所收获,而且长久地感受到趣味,夫复何求?
  我估计,如果不是因为“为自己”,我可能不会选择当教师,如果不是“为自己”,我不会一直到退休那天还在教室里上课。
  这个问题已经思考很久,也比较有把握了。现在,我和中青年教师谈业务修养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说:“为了自己的快乐,把课上好。”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积累或技能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跨学科学习融通与应用的能力。教学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一课,尝试以生物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跨学科融合“四则运算”:做好“减法”,寻找融合的交汇点;做好“加法”,基于交汇点,弥补缺失;做好“乘法”,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除法”,精心选
期刊
摘要:活动型课程,就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课程化”。实施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可以设计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演绎中接纳抽象理论;设计评析活动,让学生在探讨中培育创新精神;设计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冲突中树立价值取向;设计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认同。  关键词: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活动化课程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
期刊
摘要:经典重读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重新阅读经典作品,再次开展对话,以获得新的提升的一种课型。曹勇军老师的《老王》一课,彰显了经典重读课的价值追求: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学生重读经典的引路人,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学生阅读经验的生长点,教学价值的指向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再提升。  关键词:经典重读课《老王》价值追求语文素养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写道:“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
期刊
翻到学生三十多年前的旧信件,我也跟着他们回到青年时代。  每回处理旧稿文件,丢弃哪些保留哪些,都不得不反复斟酌。其实我很清楚,除了我本人,以后可能没有什么人会对它们有兴趣,但我就是无法舍弃。翻看自己的旧文笔记,也会惊喜:没想到二十多年前就能做出那样的判断,没想到当年的表达那么单纯……我把这些经历说给学生听,他们似懂非懂。我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我们的文字记录着生命情感,也留下了思考的痕迹。  那些年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意识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摒弃教师掌控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尝试运用“计算、拆字、绘画”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人口问題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意识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学生的第一
期刊
摘要: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没有揭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结构,给出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策略)也比较“杂”。这就导致教学主线不清晰,学生学习(尤其是迁移运用)难度较大。研究教材中有关题目的特点后,发现:教学时,可以数量关系的结构变化为主线,调整题目顺序;以列表格、画线形图等核心方法为主线,聚焦数学建模;并基于教学主线,进行例题分析的呈现、例题拓展的思考、例题配套
期刊
摘要:社团式学习群是指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愿景,在学校的组织与指导下,自主选修课程,以学习群为单位,开展互助合作的社团式学习。社团式学习群的学习环节包括独学、合学、领学和研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社团式学习群提供了内容保障。  关键词:社团式学习群顶层架构课程开发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指向学生的主动学习。传统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无法高效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
期刊
摘要:以一道高二学业质量调研试题为例,说明高中数学“隐圆”(满足一定条件的动点轨迹是圆或圆弧)问题的特点:设计和求解可以联系的内容、想到的思路非常多,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内在联系以及多元表征、本质理解,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隐圆”问题的解法有:平面几何方法,解析几何方法中的直接法、向量法、解三角形法、面积法、三角变换法。由此得到教学启示:多元表征,丰富概念认识
期刊
摘要:教师秉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及方式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合理利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在现行教材中挖掘历史的深度,需要深度研究。教学中要突破思维定式,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开发有用资源,挖掘出历史的深度。  关键词:整合设计历史教材历史深度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按不同模块、不同主题编排,淡化了历史的时序性与整体性,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对历史全貌的整体认识。因此,对历史教材进行整合
期刊
摘要:教师需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及合作者等多重角色,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使学生“动”起来,教学就“活”起来了。结合《生物的变异》一课的教学片段,阐述让学生“动”起来的思考与实践:生动情境,激发“动心”;合作与竞争,促使“动手”;典型案例,唤醒“动脑”。  关键词:生物的变异情境合作竞争案例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活”,其实就是激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