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形式在物理思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就对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谈一点体会。
  一、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思维的驱动力
  求知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追求真理。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首先在于是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问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大门
  问号更像种子,在未知的原野上开出一朵又一朵创造之花。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开始时,教师将一块黑板擦轻轻用手在讲台上推动,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会运动?”学生答:“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马上停止推动,黑板擦静止下来,又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停止了运动?”学生答:“因为它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再问:“空中飞行的子弹是否受到推力的作用?它为什么能继续飞行呢”……这样通过步步设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知慧的火花。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如关于浮力的问题,学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但常常认为木块浮在水面是由于木块受到浮力大,而铁块沉入水中是由于没有受到浮力或受到浮力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和巩固造成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司空见怪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画面。比如,针对上述学生对物体浮沉的错误认识,设计一个小实验,测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入水中铁块的浮力大小。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冲突的矛盾,将会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的美妙绝伦,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通过一个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成绚丽的七色,使无数初入物理学殿堂大门的学生如痴如醉;通过一个静电起电器,使人体的头发由于静电斥力而竖起,显示出电力线的形状,使学生惊叹不已;如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上,鸡蛋静止在瓶口上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使瓶中空气稀薄,再将那只鸡蛋置于瓶口,可观察鸡蛋慢慢地被“吞入”,最后落瓶中。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像力。
  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
  指导学生“重新发现”,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学习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我对教材作了创造性的处理。如在“直流电动机”这一节演示实验处理中,共进行了4个实验贯穿全课。首先演示设疑,使学生觉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会有力的作用,激起探究的兴趣,接下来用第二、三个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第四个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是有条件的。最后通过分析,用左手定则判定它们三者的关系,并提问:如果把通电直导线换成通电线圈放在磁场中它又将如何呢?这样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从演示设疑,分步研究,加深体验者去安排一系列实验,丝丝入扣,强烈地吸引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探究,去发现,发挥想象,当最后完整地得出结论时,学生心中洋溢的是发现者的自豪感,而不是被动吸收的厌倦情绪。
  不论教师的讲授,还是实验,都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将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将许多物理课移到实验室去上,也可将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学生实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材料,开展“低成本实验”,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发挥想象的强大动力。
  将验证性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调活动的探索性实验。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学习实验归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习用自身力量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指导思想是教师用科学方法教育意识,按照学生认知模式设计认识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三、竞争是创造思维的催化剂
  竞争,可以明确思维的动机,提高思维的力度和速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创造因子的能量,提高思维效率。竞争,还可以刺激信息交流与反馈,促进信息尽快地系统化,网络化,简化和优化,从而刺激灵感的出现,顿悟的产生。如在课堂教学中讲到“摩擦”这一节中,提问:“在水平地面上骑自行车时两个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分别属于摩擦中的哪一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大致分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自行车后轮胎受到地面给它向前的静摩擦力,前轮胎受到地面向后的滚动摩擦力;第二种认为自行车两轮胎都受到地面的向后的滚动摩擦力。将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抒已见,争论得十分热烈。教师给予引导,启发,问题在争论竞赛中圆满解决。不过,教师在表扬思考总是快而正确的同学的同时,不训斥那些思维不十分敏捷的同学,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相反要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猜想,养成善于提问题,敢干发表见解,能思善辩的好习惯。提倡学生争辩,竞争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快速决策的可行措施。在教学单元小结后,还可进行相关知识竞赛的各种测试和训练,还可组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物理教学中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只要我们根据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正确地应用科学的方法,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方面会有成效。
其他文献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一个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惧怕”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对他
期刊
【摘要】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力学部分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先隔离再整体,也可以先整体再部分隔离。这就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时,系统的运动情况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第二,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且无相对运动;第三,系统内部分平衡部分不平衡。  【关键词】 整体法;隔离法;力学    在力学中,解决力学问题时,往往遇到这样一类情况:题中被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
期刊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化学教学中不能机械地用一成不变的具有程式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地变换和改进教学方法,但始终不变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处处围绕这个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和学协同发挥最佳作用。怎样从实际出发,运用好教学原理、教学规律来选择好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将合作探究引进课堂  新课程理
期刊
所谓的素质教育从字面上看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具体而言,素质教育是指利用环境因素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人们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人们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
期刊
教学语言艺术正如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说的:它是专业语言,它集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语言学的规范,数学语言的精确,文学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群众语言的通俗于一身,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它向我们揭示了作为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教学。课堂教学由于其语言环境的特殊性更需要科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教师是一个集演员,编剧,导演于一身的全才,不仅要对“文学编著”(教材)有深刻的体验
期刊
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所谓 “ 单元自学 ”教学法,是以单元教学为基本结构,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安排课堂教学,辅之以经常的、及时的反馈、矫正措施,和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学习时间、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行之有效的学习帮助,使绝大数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下一单元的教学和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继续学习。 “ 单元自学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行,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方方面面都提出全新的挑战,全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主要倡导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应更加流行、生活化。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文字,运用中国文字,享受中国文字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流行化;生活化    一、前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
期刊
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  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操作中的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又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总之,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在生物实验中让学生熟悉基本功,培养动手能力  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亲自去做每一个实验,确保每
期刊
【摘要】 英语情境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利用真实的场景或者在人为创设出的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而作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能学以致用,比较自如地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本文仅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