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13-16世纪用益权对英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积极影响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現代信托制度雏形的用益权,产生之后就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及后世产生重要影响。13-16世纪,用益权通过躲避封建领主在土地上的封建附属权利和促进土地流转及再分配的方式,引起了英国民众财产(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处分方式的巨大变化,这对当时英国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项重要积极作用就是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经济利益的保障以及对婚姻自由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有利于英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关键词】用益权;英国;13-16世纪; 弱势群体;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K133 【文献标识码】A
  英国著名的法律史学家梅特兰曾说过:“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理念。”信托理念的前身就是13世纪以来流行于英国社会的用益权(Uses)。用益权在其发展成为现代信托制度后的重要影响自是不言而喻,但用益权在中世纪的英国就是一项与人们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用益权的产生和发展
  (一)什么是用益权
  英国法律界一般认为:“用益权,指中世纪英格兰法中的一个概念,即某人可以为他人的利益而持有某项财产”。用益权最初所针对的“某项财产”一般指土地。为了容易理解,可以用这样一个基本格式来表达:委托人“以B为受益人转移给A”(to A, to the use of B),即B是土地的受益人,享有土地上的收益,A是受托人,为B的利益而占有土地(其中受益人可以是委托人本人也可以是委托人指定的其他人)。
  (二)用益权的产生背景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后,“征服者威廉将封建制度带到英国,因而改变了英国社会的性质”。英国建立了以土地为核心的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
  用益制的产生与英国当时的封建地产制度密切相关。在英国当时的封建土地制度下,全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各级封建主对土地缺乏纯粹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各级封建主和骑士对自己的采邑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不能自由转让。而且土地与各种封建义务联系在一起,土地的占有者要对上一级封建领主负担沉重的封建义务。封建主在自由保有土地上享有协助金、继承金、监护与婚姻权、先占权、没收与收回权等诸多权利。其中,继承金指的是封臣死后其继承人继承封土时,应向封君缴纳一大笔钱;先占权是指封臣死后其继承人如果未纳继承金,封君可以先行占有土地,直到继承金缴纳为止。如果封臣死后其继承人还未成年,“根据那土地上的法令,那未成年人和遗产应由那土地的领主来监护,直到那幼子长到21岁……出于土地原因,那未成年人要为那领主的军事效命,领主也享受那未成年人要提供的服役”。在被监护人长大成人后,领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决定被监护人的婚姻问题,如果被监护人不同意,则要“交付领主两倍之婚姻费,在此款未付之前,领主还可以占有土地。”由于英国封建地产上所承担的沉重的封建义务,各级封建主总是尽力规避其对上一级领主所承担的封建义务,实现其对土地的自由支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产生了用益制。
  (三)用益权的发展
  用益制(uses)在英国发展很快,很多学者认为这与英国教会的支持和政治形势相关,但最根本的还是英国封建地产制度的僵硬以及相关的婚姻、继承制度的严苛引起的社会大众的排斥和规避。虽然用益权最初并不被普通法所承认,但因用益权可为人们带来上述种种现实的好处,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到了15世纪,用益权在英国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以至于有人说在亨利五世时英格兰大部分土地都是为用益权占用的。
  二、用益权在保障弱势群体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用益权在当时是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由于用益权能实现事实上的土地流转和再分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给13-16世纪英国民众处理土地财产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捷巧妙的手段,在很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社会下层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有助于保障妇女的经济权益
  整体来看,中世纪的妇女在社会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下面从女性的嫁妆、婚前独立财产、寡妇产三个方面分析用益权在保障妇女经济权益方面的作用。
  1.嫁妆
  在1540年以前,普通法固守长子继承制,原则上妇女失去了继承权。因为女儿无法继承地产,唯有嫁妆能适当缓解这种残酷的现实情况。为了女儿将来的生活考虑,绝大多数父亲还是会把钱、珠宝、家具和其他有价物来当作嫁妆,一般不会把土地包括在内,但也有把土地作为嫁妆的情况。封建主借助用益权为女儿提供地产资助的事例不胜枚举:1121年封建主伯纳德委托亨利一世将其部分地产作为嫁妆分封给女儿西比尔;小贵族伍尔夫里克同大主教的妹妹定了婚,承诺给她奥尔顿和里贝斯福德的地产供她终生享用……并把艾尔顿的地产授权给了她。在地产作为嫁妆的例子中,绝大多数女性实际享有的是土地的用益权(实际上很多是与丈夫共享用益权),而不是直接占有土地。不管怎样,因为用益权在嫁妆中的运用,女儿的婚后生活有了一份保障。
  2.婚前独立财产
  根据当时的普通法,男女结婚之后,妻子的财产立即成为丈夫的财产,这不利于保护女性的经济权益。而用益权能让已婚妇女实现占有和支配财产的目标。已婚妇女可将婚前财产托管给受托人占有,并加以指示,指导受托人经营处置托管财产。通过施行托管,已婚妇女摆脱了“妻子财产在婚后皆归丈夫”的规定,切实避免了婚前财产落入丈夫之手,从而独立地控制了婚前财产。例如1587年,一个寡妇再婚之前将自己值钱的家当委托给一位好友,以防这些财产落入再婚丈夫之手;1582年,肯钦太太婚前就将所有珠宝首饰和价值500英镑的衣物托管出去,以保证将来能通过遗嘱处置这些财产。
  3.寡妇产   在中世纪,新婚夫婦举行婚礼时,新郎要在教堂门口当众宣布赠给新娘一笔财产(一般是土地)。倘若丈夫先离世,守寡(守寡期必须满1年以上)的妻子可以此作为生活的来源,享用终生。这就是寡妇产,或称遗孀产,份额一般为丈夫土地份额的1/3。
  贝内特发现,表面上看寡妇享有一种可终身持有土地的特权,然而中世纪英国所有的土地都是带有封建附属义务的,所以“事实上,寡妇会发现丈夫留给她的土地其实使她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她持有的土地面积很大,自己根本无力耕种,也不能对领主履行随行作战等义务,领主自然不会同意土地因无人耕种而抛荒,更不能同意她不履行相应的封建义务。所以该寡妇就面临土地被收回而无以为生的危险。而用益权的使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1285年黑尔斯的托马斯·勃德(ThomasBird)之寡妻阿格尼丝与儿子达成一项协议,根据协议,阿格尼丝向她的长子托马斯转让了“她在村里和其它地方持有的全部土地,托马斯就应诚心诚意地,毫无保留地按如下条件赡养她”这样一来,阿格尼丝既得到了赡养,又避免了土地被收回。有人说,寡妇产是中世纪妇女的一份保单,它为寡妇提供了经济和社会保障。在那个时代,土地是主要的生活来源,倘若守寡的妇女既不拥有属于她自己的土地,又不能取得其丈夫的土地上的收益,其经济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而寡妇产中用益权的运用使寡妇的经济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用益权的积极影响是有限的,仅凭用益权仍然无法改变英国中世纪女性经济权益处于弱势地位的处境。但用益权在妇女的嫁妆、婚前独立财产和寡妇产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妇女经济利益的保障。
  (二)用益权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
  1.未成年继承人
  中世纪的英国,土地上往往“凝固了多种权利义务,由于封土世代相袭,这种权利义务也依相同条件不断继承下去。”封建附属权利对领主来说意义重大,所以领主想极力保住它们,而封臣们则想自己掌握土地,少受领主的控制。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比如对终身地产的处理:如果某一终身地产持有人在临终之际,他的儿子还未成年,那么他是不能独立持有土地的,该地产就要归还给领主或领主的继承人。没有用益权的情况下,如果继承者是未成年人,由于一个孩童不能履行规定的跟随领主出征的军事义务,领主在这孩子成年以前要占有他的土地,而且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在这期间,领主往往滥用监护权,对被监护人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浪费和破坏。但用益权使人们相当灵活地处理了这个问题。1450年,罗彻斯特的一个名叫罗伯特·沃德·伍德的人就在遗嘱中规定他的“封地领受人持有他的土地和房产,为了他儿子的用益权,一直到他儿子长到21岁,然后将财产转移给他的儿子。”这样一来,通过用益权就防止了领主对未成年继承人权益的损害。
  2.未成年庶子和私生子
  根据中世纪英国普通法的继承规则,庶子和私生子没有继承权,因此一些未成年庶子和私生子的生活没有保障。而用益权让封建主为规避普通法继承规则而找到一种更为灵活的家产分配方案,使封建主更加自由地为弱势家庭成员提供资助。比如封建主把地产的占有权委托给受托人,自己仍保留受益权,同时授意受托人在他死后照其指示处置地产。通过这种迂回方式,封建主实际上拥有了用遗嘱处置地产的权力。封建主利用用益权为长子以外的其余子女、私生子女提供地产资助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爱德华·波宁斯爵士于1521年利用托管对4个私生子女的继承做如下安排:长子获所有购置地,两个余子获剩余家产,私生女获40英镑嫁妆;托马斯·怀亚特爵士因包养情妇而被惩处,在被关进伦敦塔之前,他利用托管为其私生子做了妥善安排。不管是庶子还是私生子,未成年子女都应该享有获得父母抚养的权利,所以用益权用在保障未成年庶子和私生子的基本生活,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人性关怀。
  (三)用益权用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赡养问题
  赡养关系一般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有非父母子女关系达成赡养协议的。人老迈时无法继续劳作则需要人赡养,为了确保自己得到赡养,一般会与承接自己财产的人签订赡养协议。戴尔在其书中记载了一份赡养协议:15世纪末,一名富有寡妇将自己的财产(包括土地)转让给赡养人,赡养人要为她提供居室、取暖的柴火,还要每星期供给烤好的面包以及奶酪、浓啤酒,另外还有每年一定数额的零用钱、布料以及果园里一半的水果。所以,年老者通过让渡土地的占有权,自己享受收益权,从而获得受赡养的保障。
  (四)用益权有助于下层社会妇女相对的婚姻自由
  前文已经述及,封君对于封臣还享有协助金、继承金以及监护和婚姻等权利。中世纪的英国妇女,在领主、父母的双重管辖下,大多数妇女不能自由选择她们的配偶。为了得到婚姻的许可仍然需向领主交纳罚金。有产阶层的女继承人为了能与自己所中意的人结婚,需要为此向领主支付婚姻费。对于贵族等富有阶层来说影响较小,他们大多能支付起给领主的婚姻费,她们可以用经济利益换取婚姻自由权。但对下层民众来说,婚姻自由权限制却相对更大,不少下层民众家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给领主的婚姻费而被迫与领主满意的人结婚。但随着用益权的广泛使用,封臣们开始有意地运用它来逃避封建附属义务和封建税费。他们将土地转移给别人,由于他们本人并不占有土地,所以当不履行义务时,领主也不能扣押其土地来迫使其履行义务,这样就避免了领主的监护,不仅减少了经济上的损失,其后代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婚姻的权利。
  三、结语
  用益权在中世纪的英国存在了几个世纪,曾被广泛运用于土地等财产的处理上,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用益权较为合理、公平地分配了社会资源,使个人正当利益和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保障等。但最重要的影响是用益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封建附属义务和封建税费的规避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轻松,特别是用益权在对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社会下层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方面的影响意义重大,对于维护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从深远意义上讲,特别是用益权的广泛使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性化,有利于英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 Meagher.R.P.,Gummon,W.M.C..Jacobs Lawof Trusts[M].Sydne:Butterworths,1986:3.
  [2][英]戴维·M·沃克,李双元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K].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148.
  [3]咸洪昌.英国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权为视角的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95.
  [4] ClaytonRoberts:DavidRoberts《英国史》贾士莆译,台湾王南图书出版公司(上册),1986:101.
  [5][英]约翰·福蒂斯丘,袁瑜琤译.论英格兰的法律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8.
  [6]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3.
  [7]余辉.英国信托法:起源、发展及其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5.
  作者简介:张静茹(1986-),女,汉,四川人,硕士,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其他文献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事权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支出责任是政府履行事权的财政支出义务。我国
Developments over the past year have led to serious,widespread conc that the world could be reting to a more isolationist stance.It is perhaps the greatest thre
公路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我国快速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为此,强化公路行业党建工作,可推动公路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促使新形势下公路行业建设目
摘要:进口中间货物作为集合的生产要素,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共同参与生产。文章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进口中间货物对装备制造业影响,发现进口中间货物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存在正面影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进口中间货物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建立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他指出,2016年,“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进取,更加自信,更加成熟”。  2016年,一个名字屡屡上热搜榜单,他正是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温文尔雅、临危不乱而又不怒自威、阐述深刻而不卑不亢的发言和表现令他被网友称为“王毅现象”、“男神”。  “金句”频出,尽显外长风采  王毅的“走红”除了完成一张张实实在在的外交答卷外,还离不开他的义正严辞,频出“金句”。  2015年3月,在回答日本记者关于“中
期刊
【摘 要】在桥梁施工中,尤其是大跨度桥梁建设过程中,悬臂挂篮技术常被用于跨河、山谷等施工环节,技术优势十分显著。基于此,本文就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流程,包括挂篮制作与安装、预压与荷载试验、钢筋混凝土施工等施工环节;进一步以工程实例为依据,对挂篮设计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悬臂挂篮;荷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