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共享”打劫,实体经济失去了对消费市场的话语权

来源 :商业价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小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除了已被资本推到前台的这些品类外,我相信还有一大波实体产品正在被各路“小英雄”琢磨着走在共享的路上。
  当移动互联网的流量与实体产品结合,短期带来的爆发式增长犹如一剂春药搅动着参与各方利益的神经。
  从需求判定,资本助推下的野蛮生长,到泡沫破灭,行业整合,巨头产生,流量垄断……
  以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去重构硬件市场,看似在相对分散的传统市场里塑造出了一个单级的新蓝海,实质上仍然是在存量市场里的直接替代。
  《人民的名义》里大风厂的蔡成功其实是诸多实体经营者的真实写照。在目前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实体经营者们为了微薄的利润在钢丝上起舞,一大批传统制造加工厂还能活着就是胜利,它们那里能抵挡互联网烧钱模式的冲击。
  实体经济的多样性,反应的是人性的多样性。之前移动互联网与实体的融合还是相对有机的,流量与实体产品和服务之间是共生关系。共享经济出现后,移动互联网直接涉足硬件产品,以线上产品野蛮生长的方式在线下野蛮扩张,背后是对单级生态话语权的争夺和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移动互联网对人性的极端迎合之前都发生在封闭的隐私空间里,90%以上的行业淘汰率随着一指卸载不留半点痕迹。共享经济产品在存量市场里的野蛮生长,意味着一大批实体企业和从业者的倒下,共享经济在实体空间里对人性贪婪的迎合和对实体经济的压榨正在破坏式的创造一个现实空间中的单级生态。
  当我们不再为兴趣付费,不再为爱好买单,在一致化的选择中便宜的活着,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在变得美好?共享经济按照现在的套路终将有巨头诞生的一天,大量淘汰出局的创业者留下的实体垃圾,既是一种重复建设的浪费,又应该由谁来买单?
  被流量遮断的实体经济
  现在,大家都流行谈实体经济的困境,除了传统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增长乏力之外,归根结底还是实体经济失去了对消费市场的话语权。移动互联网对个人碎片化时间的圈占,信息流的填塞和人群標签化细分让传统营销手段基本失效。信息差时间的大幅压缩和互联网习惯的扁平化又进一步压缩了实体经济的可回旋空间,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困境。
  电商时代,渠道的扁平化助推了整个消费市场话语权的迁移。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渠道话语权的变更和信息流的兴趣化、分散化带来的传统营销手段的失效,开始真正掐断了实体经济与消费市场的直接联系。O2O带动下的流量与实体经济的首次结合,让分散的实体经济链条彻底沦为了打工仔。
  移动互联网对线上流量的垄断和对用户行为的牵引开始掌握分散的实体产业链条的生杀大权。我们对实体商品与服务的选择早已不再依赖地域的便利性和产品的丰富度,互联网标签决定着人流的导向。吃一顿饭不通过大众点评等看一下口碑指数和用户评价就会出现选择困难症,没有优惠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如日中天的百货商场最近几年迎来了残酷的倒闭潮,仅2015年就有17个省市自治区、14个品牌的63家百货门店关门歇业。从关店品牌来看,万达百货以关店35个门店居首位,其次为天虹百货(5家)、玛莎百货(5家)、金鹰百货(5家)。关店的百货不仅包括万达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全国性百货品牌,还包括百盛、华堂商场(伊藤)、玛莎百货等外资品牌也难逃关店命运。
  去年,关店潮进一步加剧,百货、超市、便利店、餐饮、购物中心全都无一幸免。深圳1995年成立的民营领军企业新一佳疑似资金链断裂全国多家门店歇业,被供货商讨要货款。玛莎百货则关闭了中国的全部实体店。上海商业中心区老牌高端商场太平洋百货淮海店的关店歇业成为了实体店面衰退的标志性事件。
  仅去年上半年,在单体百货、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15家,歇业店铺的营业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被关店铺持续经营时间平均为6.84年,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为8.67年。
  比大型经营实体日子更难过的是小微商户。逐年上涨的门店租金、人工成本对应的是实体经营与区域性市场的脱节,零售毛利的大幅下滑,销售提升对互联网流量的依赖,融资困难。在一、二线移动互联网发达的城市,经营不满一年即倒闭的小微商户占比超过40%。铁打的门面流水的店,小微商户经营参与的门槛没有提高,生存的门槛却被大幅提高。
  实体经济在面对全球消费市场疲软和国内传统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大环境下,困境进一步加深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商业模式之争。实体经济本身分散的特性,实物成本、空间成本有着天然的人群覆盖局限,盈利完全依赖于商品价值本身。移动互联网结合物流在迎合人性,聚拢流量的过程中,省去了实体经营大部分厚重的环节,将节省的成本全部反哺用户,甚至贴钱来迎合人们的贪癫痴实现野蛮生长。
  实体商品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不过是在新的领域拓展流量的工具,可计入渠道成本来大规模的补贴运营,流量永远是经营的核心。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越紧密,渗透的越深,对实体经济生态的改变就会越剧烈。
  一个不计利润求人气和一个追求商品利润最大化的新旧模式在存量市场相互交织,实体经济的雪上加霜是必然的。对于新的变种共享经济而言,它则更像是实体经济上的癌症。
  以共享的名义“打劫”
  无论是O2O模式让流量与分散的实体经济链条有机整合,还是目前热闹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对实体经济市场份额的直接替代,互联网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都没有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品类、新的附加值、新的增量市场,以及新的利润空间。更多的是借助新的模式,资本助力与实体经济在中低端存量市场进行着直接的份额替代。
  实体经济承担着整个社会分工、生产制造、物流、人力与物理空间成本,依赖于商品价值创造的利润保证良性循环。共享经济的不对称模式和反传统的游戏规则只能寄生于实体经济的母体当中,其自身的疯狂成长,是以消耗母体的生命值为代价。   中低端大众市场是实体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诸多实体共享产品在公共空间里,同质化便宜的充斥着,正在变向的压缩个人性化消费的需求,对多样化的市场空间进行着直接的摧毁。以共享单车为例,以前街头林立的各种单车店铺售卖着不同品牌价格6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单车产品,骑行爱好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骑行路线选装个性化的配件。不同价位的产品从材料、工程力学设计上兜售着更有附加值的卖点。每个单车店铺还在广泛组织骑行爱好俱乐部以兴趣为链接打造骑行文化。
  共享单车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摧毁了沉淀多年的自行车产业生态。硬件几乎免费,只收相当低的使用费,仅这一点就让绝大多数单车店铺关门大吉。公共空间千篇一律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让个人购买一辆单车显得十分多余,愿意花更高的价格去为更具体验附加值的产品买单的高净值人群大幅下降,因为骑行文化随着线下实体店的缺失而消逝。
  中低端的不对称替代和高端市场的根基的动摇,正潜移默化的大幅压缩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
  很多人认为,消费市场的工具化和单级化短时间内正在创造大量新增的中低端产品需求,至少实体生产制造链条能充分获益。从共享单车下游制造商的业绩报表来看,还远不够乐观。以信隆健康为例,这家全球知名的自行车配件生产企业,因为是摩拜单车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共享单车概念的拉動下股票一度飙升至15元。然而一年多来,共享单车并未给信隆健康带来经营业绩实质性的提升,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在共享单车大势下出现了大幅下滑,股价也几近腰斩跌入8元以下。
  以互联网模式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虽然短期内释放了大量的产品需求,但是不计利润烧钱补贴的市场拓展方式,必然会将苛刻的条件传导到下游供应链环节。对于代工厂而言,中低端产品本身利润率就低,在苛刻的条件和规模效应的压榨下也只是扮演者共享单车供应链条的苦力角色。
  共享经济将移动互联网对人性贪癫痴深度迎合的模式导入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另一个冲击就是正在改变中国消费市场的习惯。从低价、微利、免费使用甚至到使用补贴钱,共享经济正在逐步降低消费个体的付费意愿。
  如果任由共享经济在资本驱动下破坏式的野蛮发展,实体经济在未来将逐渐丧失造血的能力,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沦为依附于风险资本短期驱动的管道。风险资本对利润天生的嗜血基因,必将会通过虚拟与实体的垄断加大对消费个体的掠夺和盘剥。
  一个更便宜、更便利的社会里,我们将丧失的是更多的个性化,自由与选择权。只是依赖于外在输血的共享经济,从一开始可能就是个死循环。
  共享经济的未来,谁买单?
  共享经济正在为我们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共享世界,随着更多共享产品的面市,我们未来出门似乎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只要与移动互联网相连衣食足行花点零钱就行,吃不完的优惠,占不完的便宜,不用努力工作就能过的从容,世界突然变得如此美好,真想再活500年。
  拨开共享经济的面纱,它终究依附在庞大体量的实体经济之上,吮吸着实体经济上百年发展沉淀的红利。共享经济也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在下半场的终极表现和最后的疯狂,它并不能为我们创造新的附加值,新的增长空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在资本的簇拥下,共享经济像一个暴发户家的无所事事的“富二代”,让所有人艳羡那不劳而获的丰盛,年轻气盛的用组合拳欺负着老弱病残孕,宣誓着这是“富二代”的时代。
  在目前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因为新的技术革命产生质的飞跃,人工智能还未在人类社会全面普及替代人类从事基础生产劳动的前提下,人依然还是现有社会劳动生产的主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场的增长仍然需要依靠新的技术革命、新形态的产品,更具附加值的体验来实现。
  现有社会条件下,大规模推进共享经济,靠消耗经济存量红利来实现野蛮替代,实体经济终究会有承受不了共享经济裂变的一天。当实体经济怦然倒下,习惯了便宜,不付费,不符合商业规则消费的我们和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将为这场疯狂的快感买单。
其他文献
2015年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Mobile Internet Innovation Conference,MIIC)的主题是“新生代”,我们把焦点放在所有的变量公司上,他们是新一代移动互联网领袖,也是传统公司中率先变革的那一拨人。  我们试图从这拨儿最有创造力的人的头脑中回答:当互联网、新技术如同一把利剑无往不破,更成为一种信念开始长驱直入传统企业,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企业和人在新趋势下何去何从? 
期刊
在谷歌无人驾驶独立公司Waymo轮番的司法施压之下,Uber似乎有些扛不住了。  据《纽约时报》周二报道,美国打车服务Uber已经解聘了安东尼-莱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他是该公司与谷歌旗下Waymo部门之间司法“战争”的中心人物,也是Uber的技术副总裁,负责Uber无人驾驶汽车研发。  莱万多斯基此前供职于谷歌,曾在多年时间里参与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也就是现在的
期刊
人,说到底,要靠股权跟公司连接起来。首先遇到的是股权怎么办的问题,所以,我们主张当创业团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发现初始的股权分配不科学、不合理,创业团队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重新讨论股权分配模式。  关于公司股东离职以后股权的回收,实际上可以在创业初期的股权分配协议当中明确的予以约定,并且可以事先确定回购价格,事实上这个条款是事先锁定未来类似风险的条款。  分股权的时候,5:5或者3:3:3的模式
期刊
“你见过10年前的豪车吗?你要是回到十年前打开那些奔驰宝马的车门一看,一定会觉得low。可现在的办公室和十年前的办公室比呢?没什么区别——都是格子间。”说这番话的人是梦想加的联合创始人王晓鲁,那天下午他们刚刚宣布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融资,工作人员正带着媒体和投资人参观梦想加位于歌华大厦13层的新分店:“我们这开业2周就满租了”。  在经过去年联合办公们的一波倒闭合并潮之后,所有人都在好奇一件事,
期刊
多年来,投资者和董事心心念念的是公司每季度的利润,如今,他们苦苦寻找的领导者,是那些能快速决策,大胆出击,并带领公司抵御野心勃勃的初创公司的人。  简单的说就是,他们在寻找既能迅速抵御初创公司挑战,又能大手笔投资颠覆性科技的企业掌门人。  福特汽车公司最近炒了为公司效力28年的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兹,成为美国大企业工作重心转变的最新实例。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在这个被软件和科技业迅速颠覆
期刊
人机大战最后一场比赛没有出现意外。比赛从上午10:30开始,一直激战至下午14:08,最终以柯洁投子认输结束。  今日比赛一开始,AlphaGo又一次将第一步棋下在自己的右下角,在前天的第二局比赛中AlphaGo也是将第一步棋下在自己的右下角。但按照人类习惯,黑棋第一步应该走自己的右上角,以表示对对手的尊敬。  Deepmind创始人Demis Hassabis在25日赛后对此表示抱歉,称因为 A
期刊
最近,王自如对华为P10的测评视频引来网友的不少热议,知乎上,对他和ZEALER的批判已经是毫不留情面了,正如有人调侃:“王自如用一期视频洗白了华为P10,也洗清了自己跟雷军的关系”。只能说王自如现在的测评似乎已经缺乏信服力了。  我们都知道,华为P10的混用闪存事件给华为手机带来不少的争议,让许多消费者感到失望,也对整个华为P系列产品的声誉都产生不小的创伤。那么针对此次事件,一向客观公正的王自如
期刊
7月2日晚上,优酷土豆集团CEO古永锵正在为电视剧版《小时代》发布会做准备,还是穿橙色衬衫,是他这两年里在公开场合出现的时候最常见的穿着,上衣非蓝即橙,分别代表着优酷和土豆。  采访开始之前,古永锵向大家展示手机里7岁儿子的照片。现在古永锵更注意养生,更多陪家人,周末会陪儿子踢球。在优酷总裁魏明和土豆总裁杨伟东分别带领各自团队之后,古永锵则更专注于产品、内容的整体方向发展,许多的具体业务都放手给相
期刊
AlphaGo三番棋对决中的第二盘昨日打响,最终柯洁不敌阿尔法围棋,第二盘告负,目前双方比分0:2。  随后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在知乎上发布评论文章称,2017人机大战的意义在于它重演一部进化史,重新认识智慧的边界。王小川表示,“AlphaGo2.0 告诉我们:如果有合适的条件,完全可能有其他的生命进化路径,以及更不一样的进化结果。”  王小川认为,AlphaGo 2.0与1.0已大不相同,新的算
期刊
日前,联想宣布刘军回归的同时,其还重组了中国区业务,即成立相互独立的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集团(简称PCSD)和数据中心业务集团(简称DCG),其中刘军将担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领导中国区PCSD业务。  童夫尧担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负责DCG中国的端到端业务以及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业务。那么此次联想中国区两大业务的重组,尤其是刘军的回归,对于联想意味着什么?  其实,当业内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