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道德期许修正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喉舌论”的提出并非新闻理论的逆生长,恰恰相反,我们对新闻的道德期许需要纠正。唯有拓宽新闻的定义,新闻学的发展前景才会随之变得更加广阔。
  【关键词】新闻自由 客观性 喉舌论 道德期许
  新闻自由,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新闻自由源起于对出版自由的争取,在其概念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更多地也是偏重于对新闻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自由的描述,笼统地说,就是偏重于对出版自由的描述。
  一、新闻自由与客观性原则
  1974年11月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在耶鲁大学的一场演讲中提出第四权力理论。该理论最为闪光之处在于其跳出了出版自由的框架,不再偏于表述出版自由的合理性和必需性。在笔者看来,“新闻自由”被表意为“出版自由”时,不妨将“新闻自由”或“出版自由”看作一个符号,其具体内涵即为观点的自由表达、传播和交流,此处的“新闻”与现在大众理解中的“新闻”概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第四权力理论强调新闻媒体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为一种政府三权——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组织,用以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权。正因该理论强调的不是“出版自由”,而是在“出版自由”的环境下观点的自由表达、传播和交流所带来的积极监督效能,所以第四权力理论又称“监督功能理论”。学界对第四权力理论并非没有质疑,但这些质疑基本存在于法律层面,质疑的声音是因美国宪法的立法原意似乎并未就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做出区别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从未将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视为两种不同的基础权利而生发的。学术有对任何未做出区分的事物进行划分的自由,同时这种划分的尺度背后暗含的价值判断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较为正式的理念明确提出,实际上拖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在比较公认的是1900年美联社提出的‘报道事实,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宗旨,这是第一次以传媒‘社训’的形式明确提出客观性原则,当然,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1702年英国的第一张日报的告白。”①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要求价值中立的报道态度。具体来说,要求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内容——时间,地点,发生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真实准确。客观性与真实性不同,在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之外更强调记者与其新闻报道的关系,强调记者应做到新闻报道与作者观点的完全剥离。鉴于记者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不可能完全抛弃个人情感,倡导“零度写作”②就很有必要。零度写作或零度报道不是无序的无导向的机械陈述,而是在摒除了足以影响价值判断的情感因素后的客观叙述,而且这种叙述在表意方面应该是极为高效的。
  若是将客观性原则与其之前的诸多涉及新闻自由的理论联系在一起,不难发现,在西方的语境中对新闻抱有的道德期许越来越高,新闻在新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被赋予更多的神圣性,并且其神圣性的社会效能也在变得更加具体与实际。
  二、“喉舌”之辩
  随着“喉舌论”的发展与逐渐定调,质疑之声不断。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反对者未详究“喉舌论”内涵的发展沿革过程,见“喉舌”即大加批判;二是现阶段的“喉舌论”有所欠缺;三是社会公众,包括学界,对新闻的道德期许过高。
  1842年12月至1843年1月,马克思在其为抗议当局查封《莱比锡总汇报》所写的一系列报道和政论中提出:“假定所有这些指控都是有根有据的,那么试问这些指控是用来反对《莱比锡总汇报》任意行事的特性呢,还是用来反对刚刚崛起的,年轻的人民报刊即人民报刊的不存在呢?”马克思在此提出的“人民报刊”指的是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所谓的人民性便意味着人民报刊应代表人民,人民报刊应成为人民的喉舌。其实,没有一个新闻媒体不是某一特定群体的喉舌。即使是自诩公众代表的新闻媒体,其所能传递的也只是其所能代表的“公众”的声音而已。“喉舌论”并非新闻媒体的紧箍咒,而是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境的新闻理论。
  党报出于宣传党的思想、整合党的组织、监督党的工作的职能需要,必须是一个宣传机构。政党所办的非党报的报纸,“喉舌论”也是适用的。新闻媒体为政党发声并无过错,因为我们不能将政党妖魔化,不能否认政党也只是一种特定群体的事实。此外,我们也必须承认,现阶段的“喉舌论”有所欠缺。马克思提出的“喉舌”与梁启超提出的类似观点虽然性质有异,但同样强调“耳目喉舌”,即新闻的传播与意见的接收是同等重要的。如今的“喉舌论”却着重于新闻信息的传播而极少谈意见的接收,这是其一大欠缺。
  三、道德期许:新闻的巴别塔
  “任何自由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不存在绝对的毫无限制的‘新闻自由’。西方国家标榜的‘新闻自由’,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是金钱的自由,是以不损害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为前提的。”③
  当我们现代学术研究开始对西方学界亦步亦趋时,不知不觉中也就沾染了西方学术研究中一些无益的积习,对所研究领域报以极高的道德期许便是其中之一。如上段引文所述,“西方国家标榜的‘新闻自由’,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是金钱的自由,是以不损害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为前提的”。新闻学界对政治的讳莫如深是没有必要的,谈政色变的态度也理应摒弃。政治有其特殊性,却终究是社会的要素之一。真正的新闻,要对社会任何要素,或者说任何方面,都能做出客观的表达,对政治的回避乃至厌恶都是一种狭隘心态的表现。
  新闻的神圣性源于新闻人的骄矜,是我们为自己建造的巴别塔。
  四、自由的喉舌
  “喉舌论”指出了新闻的工具性,这也是在讨论与新闻相关的问题时不可忽略的前提。工具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所谓中国重视新闻的工具理性而西方重视新闻的价值理性,这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游戏,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新闻界,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最多也最能意识到其价值的,莫过于“新闻是工具”这样一个定义。
  喉舌即工具。每论及《纽约时报》对华报道渗透意识形态,调性多以负面报道为主,但《纽约时报》仍可称为一个新闻媒体,是因为其报道内容符合客观性原则。至于“调性”,本身就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变量。“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实?我们认为,总的说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方面是光明的,同时也存在着阴暗面,我们并不忽视阴暗面,但那究竟是次要的。所以,去年我们就同新闻界的同志们说过,报纸上,大体应当是八分讲成绩、讲光明、搞表扬,二分讲缺点、讲阴暗面、搞批评。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整觉,又合乎今天我们社会的实际。”④如果要求“调性”客观,那么新闻媒体上的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数量之比应大致等于社会正面事件数与负面事件数之比,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胡耀邦同志所说的“八分讲成绩、讲光明、搞表扬,二分讲缺点、讲阴暗面、搞批评”也不是指当时社会上的正面事件与负面事件的比例是八比二,而是这样的一个报道比例有利于社会整合,同时这样的比例也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态度的一种反映。
  意识形态、具体观点等完全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调性表现出来,它们的主观性质是无法摒除的,至于新闻报道则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甚至可以说,没有被灌注意识形态的新闻媒体是不存在的。新闻活动的根本动因也是某一个体或群体对特定利益的追求,不必将为政党发声的情况视为异数。新闻报道的声音必然是客观的,但新闻媒体作为“喉舌”,应享有发声的自由,也应享有为谁发声的自由。唯有如此,新闻研究的前景才会更加广阔,新闻媒体才成为自由的喉舌。□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6
  ②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三联书店,1988
  ③《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1991
  ④《关于党的新闻工作》,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7/content_2557568.htm
  (作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人人手持摄像机或手机的自媒体时代,影像从神坛走向人间,派生出除了记者之外的又一团体——拍客,他们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充当了现场记者的角色,弥补了新闻或信息转瞬即逝的弊端,有些图片或影像甚至作为一种史料被记录下来。伴随着拍客队伍的不断壮大,这种力量逐渐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并在提升文明、服务社会等方面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拍客群体也有很多弊端亟待解决。  【关键词】图像时代 拍客 全媒体
【摘 要】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研究标语口号的出现和发展规律,探寻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方法。奥巴马的竞选和连任成功,得益于对新媒体的运用,对符号的重视,对字体的选择,对色彩的调度,对时尚的强调,对多模态的规划,这些做法对中国标语广告如何在未来社会中和赢得发展空间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奥巴马 标语广告 发展空间  一、奥巴马的竞选策略分析  奥巴马的竞选成功,无疑得益于推广
目前市面上同一种药品做成不同剂型的有很多,現在简单介绍一下缓释制剂。缓释制剂是指口服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制剂,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次减少,从而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缓释制剂是利用制药技术把药物包裹在微球或包囊中,当药片进入胃中后,微球或包囊控制药物按一定的速度溶出,释药量先多后少,然后逐渐被人体吸收,药效可持续12小时。  因此,与普通制剂
罗伯特·巴尼教授(Robert Barney)出生于1932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萨拉门托分校、波士顿大学担任教职,现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荣誉教授。巴尼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奥林匹克专家,长期从事现代奥运史、奥林匹克商业化、奥运会与民族认同等领域的研究。他曾经担任北美体育史学会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史学会执委。他创建了世界首個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ICOS)并
【摘 要】新媒介带我们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里娱乐思维覆盖了一切公共话题和言论,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新闻也常以娱乐化形式呈现,人们在信息海洋中追逐娱乐快感。新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是否必然是负面的,该如何看待这种社会趋势,重读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新媒介 娱乐化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是作者尼尔波兹曼对美国文化的反思,那么今天的中国,
【摘 要】作为沟通中西的桥梁,CCTV News的新闻类节目已经成为“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的重要窗口。本文从传播模式切入,基于对《Dialogue》节目的考察,从“传播者”、“媒介”、“受众”和“讯息”等维度分析全球传播背景之于CCTV News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全球传播 主持人 跨文化传播  中国中央电视台英文国际频道(CCTV News)自开播以来奉行“让世界了
【摘 要】近几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现实表征日渐凸显。本文以“安阳摔婴案”为个案研究发现,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维稳压倒一切”和地方新闻媒体“新闻”、“旧闻”、“不闻”的角色错位折射出其风险沟通能力的不足,从而错失舆情引领主动权,还提出了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和媒体风险应对具体策略。  【关键词】突发事件 安阳摔婴案 应对策略  近年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现实表征日渐凸显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受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无论是教师教学能力还是学生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信息技术的运用特点,并针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展开了实例分析,旨在优化信息技术运用方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
【摘 要】 审计质量作为衡量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要素,长期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文章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从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两视角出发,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归纳,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视角; 企业视角    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是注册会计师的重要职责。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审计失效案件频发,注册会计师能否
【摘 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西部纪录片与少数民族婚约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着眼进行分析,认为西部文化为西部影像传媒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题材,西部影像传媒也应该立足于反映和传播西部文化,利用纪录片这一有效的影像形式,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形成一条西部影像传媒快速发展的具有西部特色之路。  【关键词】影像视角 西部文化传播 少数民族 婚约文化传播  历史上多民族聚居与变迁是西部民族结构的一大特色,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