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柴油机热力学计算分析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AVL-boost软件建立某型柴油机的热力学模型,对比柴油机脉冲转换排气方案、MPC排气方案两种排气系统的整机性能参数,优化出一种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同涡流比情况下的推进特性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参数,为气道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hermodynamic model of one diesel engin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VL-boost software, and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Pulse Conversion Exhaust System and MPC exhaust system are compared, a series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the thrust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swirl ratios, 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optimum design of the port.
  关键词:柴油机;热力学计算;推进特性
  Key words: diesel engine;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propulsive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U66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6-0079-02
  0  引言
  柴油机工作过程很复杂,其性能受进气流动、排气流动、缸内工质混合及燃烧过程等影响,并由其相互作用所决定。传统热力计算往往基于经验值,误差较大,不能全面反映柴油机实际工作情况,已经不能满足高增压柴油机越来越高的设计和控制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柴油机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比较成熟的性能分析软件,建立柴油机的热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柴油机综合参数以及整机性能,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本文利用奥地利AVL公司的boost软件建立某型柴油机的热力学模型,对比柴油机脉冲转换排气方案、MPC排气方案两种排气系统的柴油机整机性能参数,优化出一种方案,在优化出的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同涡流比情况下的推进特性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参数,为气道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1  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的理论基础
  柴油机进排气管系内及缸内的气体流动很复杂,具有明显的三维流动特征。在推导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时可以简化假定:当流动空间的轴向几何尺寸比径向几何尺寸大很多时,可以认为流动空间内气体流动是一维的,对于每一流体参量,均可用相应管截面上的平均值来代替。柴油机的一维整机模型主要包括缸内系统、进排气管道系统及增压系统。缸内系统的计算模型建模时为了描述气缸内工质状态变化,可视气缸为一个整体系统,系统的边界由活塞顶、气缸盖及气缸套诸壁面组成,边界因素通过边界条件进行控制;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计算时燃烧模型采用Vibe函数;柴油机模型参数主要设定温度、压力、流量系数和空燃比A/F等参数。
  2  柴油机仿真分析
  2.1 柴油机基本结构参数  柴油机气缸数、燃油消耗率、冲程、结构型式、缸径、冲程等基本结构参数见表1。
  2.2 排气方案对比  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基本型式有脉冲增压系统、定压增压系统及MPC增压系统,每一种增压系统都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具体场合选用。
  本文利用AVL公司的boost软件,分别建立脉冲转换排气方案和MPC排气方案两种排气方案的热力学计算模型。某型柴油机为16缸,V型夹角60°,将气缸上下两排布置,发火顺序按照实际发火顺序设定。进气过程:大气到压气机到气缸盖进气道到空冷器到进气管到气缸;排气过程:气缸到气缸盖排气道到排气管到涡轮机到大气。在所建立的两种排气方案模型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进气管路、排气管路、涡轮增压器、气缸、中冷器等。
  建模后,输入环境边界条件(温度、压力、空燃比等)、测点位置、柴油机基本参数以及零部件结构参数等。在规定工况下运行该模型,通过分析得到燃油消耗率、涡前排温、涡后排温、过量空气系数等性能参数。
  两种热力学计算模型排气方案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从表2中不难看出,MPC排气方案明显优于脉冲转换排气方案,原因是采用MPC排气方案时,排气能量利用率高,涡轮效率高,从而使得燃油消耗率下降,涡轮前后温差增大。
  2.3 推进特性计算  利用前面所建立的MPC排气方案模型进行某型16缸柴油机25%、50%、75%、100%、110%、120%工况下推进特性的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参数,具体参见图1~图4。
  3  结论
  本文利用AVL-BOOS软件建立模型,对比两种排气方案,在优选出的排气方案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涡流比的计算,最后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推进特性仿真分析。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某型柴油机在100%工况下燃油消耗率为202.5g/kWh,比目标值205 g/kWh低2.5g/kWh,经济性能较好,动力性有较大提高。120%工况时最大爆发压力为162bar,比限制值170 bar低8bar。只有对排气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才能保证柴油机具有更加良好的性能,BOOST计算结果从理论上证明MPC排气方案可以满足柴油机的性能要求,可以为后期该型柴油机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最终,需要结合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
  参考文献:
  [1]任素慧.机车柴油机的高原工作过程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7.
  [2]芮鹏.高强化柴油机性能优化及可调涡轮增压系统匹配的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3]郑清平,徐行军.天然气发动机冷却水套CFD分析.
  [4]趙以贤,毕小平,王普凯,刘西侠.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仿真[J].内燃机工程,2003,4(04):1-5.
  [5]高孝洪.内燃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
  [6]王伟涛.增压柴油机进气系统仿真研究.
其他文献
在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测量误差,由于测量误差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应加强误差控制,保证测量结果准确与真实。本文主要针对基于LabVIEW自动测试系统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及优化。首先对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进行介绍,并对基于LabVIEW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及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对自动测试系统随机误差及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传递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优化措施。最后以轨道交通装备基地现场测
摘要:为拓展海外市场,在现有左舵车型基础上进行右舵车型开发,为了控制零件成本、模具成本和开发费投入,实现经济性最优,本文根据新开发零件特点,通过小批量钣金零件多方案选择,综合考虑了某车型小批量项目的产量,并运用多方案经济性分析和比较,最终挑选出最优方案,相比较于备选方案,成本优化了37.34万元,满足了成本目标,为后续新车型的开发做了充足的经验和技术储备。  Abstract: To expand
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能源汽车空调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具体由系统的各检测模块向PLC反馈收集到的车内、外包括温度及空气质量在内的相关数据信息,由PLC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逻辑判断,并据此通过驱动控制机构实现空调空气循环模式的转换及车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实现了对汽车空调循环系统的智能控制过程,在降低空调能耗的同时减轻驾驶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了驾驶过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空气循环模式;智能控制系
摘要:智能化是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能有效提升机械装备的整体性能。本文在阐述机械装备制造中智能化技术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就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展开分析,并指出智能化技术在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期望能实现机械装备制造与智能化技术的有效融合,继而提升装备性能优势,促进机械制造产业的有序发展。  Abstract: Intelligence is the main directio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改革,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这个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且广泛关注着,这也给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转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是以自动化焊接设备为载体而进行的,由此可见,自动化焊接设备对于企业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篇文章以自动焊接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为框架,笔者分别从自动化焊接设备、自动化焊接专机与焊接机器人的比较分析、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数控机床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机器人群控智能制造系统,在实际案例中探究该系统的应用方式,最后提出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要点。该系统可通过检测台自动测量,将带有误差的工件传递到数控系统,由系统完成自动补偿,并利用机器人将工件抓取到指定位置,实现智能运输。在实际应用中,还应通过智能分类资源、强化创新思维、引入网络技术等方式,提高机械设计技术水平,以满足智能制造技术要求。  關键词:智能
摘要: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般为中高压状态,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风险因素,不仅会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还会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因此,保证机电设备在安全范围内运行以及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故障诊断;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工作   中图分类号:TV734.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精益生产管理是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降低成本,使企业以更少的投入达到利润最大化。对生产制造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可以消除生产中的浪费,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周期,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对精益生产方式的深入研究探讨,对每个企业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通过利用精益工具和管理方法,结合精益生产的思想,在复材制件压缩生产流程、精益化改善等方面持续改善,使产品
摘要:航空维修是保证飞行任务安全的关键环节,但航空维修人因失误有着巨大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综合分析法、文献法等方法,在个体论、组织论以及人机系统工程理论的支持下对人因失误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人因失误的具体表现与原因,并针对性地思考了控制措施。指出应围绕人机系统工程论,实现人、机器、环境、管理的匹配从而达到控制人因失误的目的。  关键词:航空维修;人因失误;控制;个体论;组织论   中图分类号:V26
摘要:针对当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等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研究,从教学手段、实验平台、考核模式等方面入手,采用能力培养导向式学习,该项目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该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我校及国内同类高校其他应用类课程的应用研究,将进一步推进各高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