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演樊跃与北京电报大楼的“生日”在同一年,他从小在电报大楼附近长大,虽然后来搬过几次家,都没有离开电报大楼。在他眼里,电报大楼仿佛是他的好哥们儿,陪伴他成长。电报大楼的钟声则是他的一种寄托,是他青春岁月最动人的声音。
他说人生有两样东西最难忘,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味道。而这两点他都能从电报大楼找寻到,这也是这个建筑于他最特别的所在。
樊跃
樊跃,自幼学画,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舞美专业。樊跃是当今中国最有创新精神的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国内首屈一指的舞美设计大师,共执导舞台剧十余部,设计舞台美术作品近百部,多次荣获中国舞台剧舞台美术设计大奖,是以创新为毕生追求的艺术家。
北京电报大楼位于西长安街11号,是人民邮电事业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58年10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楼上装四面塔钟,气势恢宏,电报大楼的钟声曾是新中国新北京的重要标志。
樊跃,1958年生于北京,是当今中国最有创新精神的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
樊跃与电报大楼的缘分不难看出,他出生那一年也是电报大楼落成的时间,而且他的家就在电报大楼附近。电报大楼的钟声是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最难忘的记忆。
电报大楼在北京人心里的那份情愫,除了它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宏伟建筑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每当整点便回荡在长安街的钟声。五六十年代,城市的噪音还很少,清脆的钟声可以传得很远。清晨7点,伴着这钟声,北京人走出家门,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晚上10点,还是这钟声,又伴着北京人进入梦乡。特别是居住在西单附近的居民,早已把电报大楼的钟声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这一点,樊跃体会得特别深,他说钟声于他是一种陪伴。“它的声音太独特了,一个建筑可以发出声音,而且是用 《东方红》 的音乐报时,我觉得太神奇了。小时候我就是听着它的钟声长大的,听到这个声音就是一种安慰,好像是父母的一双手,抚慰着你进入梦乡,只要那个声音一响,就很踏实。”
这也是附近居民普遍的心声,据说,电报大楼维修的日子,钟声停了几天,结果很多居民竟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有人甚至因为没有听到钟声的召唤而上班迟到。
樊跃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北京也有震感,很多居民出来搭地震棚,他家的地震棚就在民族宫对面,那得以让他每天都看着电报大楼上的钟表。“以前那个钟表是黄色的,现在变了,但我还是喜欢以前的。”
其实应该是怀念从年的那份记忆。在樊跃眼里,电报大楼就像他的好哥们儿,每天见上几次面,并见证着他的成长。小时候,他家离电报大楼就五六分钟,上了初中,搬家了,但还在那周围。为了跟好兄弟每天都能打声招呼,他跟几个小伙伴宁愿绕路到电报大楼那儿再转弯回家,一边聊天一边跑,每天晚上几乎都是这样一个线路,成了一种习惯。
作为好哥们儿,电报大楼也分享着他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能消解他的负面情绪。比如不高兴的时候,路过它,站上一会,心情就平静很多。
久而久之,电报大楼成了樊跃心中另一个“家”。每次从外地出差回来,司机问他去哪儿,他说“电报大楼”。而且虽然期间搬了几次家,但都没离开电报大楼的周遭。“我家四代都住在那儿,它跟我同龄,陪我一起长大,所以,虽然它不属于我,也不能表达,但这哥们儿无声胜有声,一看到他,我的心就特别安定,就会觉得到家了。也会觉得它看我跟别的人不一样,这可能就是一种寄托吧!”
人到中年,现在电报大楼经常让樊跃回忆起峥嵘的青春岁月,仿佛家里的一个物件儿,看到它就想起许多故事。
“现在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但只要在家里,听到钟声还是觉得那么熟悉,它于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瞬间回到童年,仿佛电影镜头的切换,让自己重拾年轻的岁月和年轻的心态,五味杂陈。”
这也让樊跃对“时间”非常感慨,“时间对人的意味,是瞬时的。声音还是那个声音,但时代变了,人变了,北京变了,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惟独它没变,还保持固有的节奏,到整点就敲响”。
樊跃笑言有时候也觉得这哥们儿也有点冷酷无情,“不管我什么心情,也不管我多大年纪,他总是不紧不慢做着它的事。我特想问问,哥们儿我和你同岁,我一点点变老了,为何你却不显老?!也许当我都不在了,哥们儿你还是如此地报时!”
这正是建筑让人感怀的所在,就如樊跃所言,同样的钟声,小时候听特兴奋;现在听却有一抹心酸,抚今追昔,感伤油然而生。
“人在一生有两样东西挺厉害的,一个是声音一个是味道。”他说完,眼圈红了。
“以前胡同里的味道每一家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闭上眼睛都能知道走的是哪一户哪一条胡同,你根本不用看,你一闻就知道。”
小时候离电报大楼最近时,樊跃家住的是一个四合院。从小他就爱画画,而且经常喜欢坐在房顶上画。“在房顶上看电报大楼那个钟的时候,我一坐就能待半天,很特别。”
因为这份情愫,现在,偶尔樊跃还会特意去看看电报大楼,去听下它的钟声。他自认是个念旧的人。好几次的晚上,他骑上自行车去看电报大楼,也去看小时候住过的地方,虽然今非昔比,但心很近。
“人有的时候很需要怀旧,当过去的记忆都变成了传说,是很可怕的。幸运的是,建筑会把许多记忆留住。”所以,电报大楼在樊跃和别人眼里是不一样的,因为那里面有樊跃的故事。
TIPS关于钟声
建造电报大楼的时候,塔钟设备和扬声系统是从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口的。打响报时的前奏曲先期在该国用钢片琴演奏录制,原为两首,一首是 《赞美新中国》 的前几句,另一首是 《东方红》 的前两句。最初选用的是 《赞美新中国》,后来有时也用 《东方红》,上世纪60年代以后就只用 《东方红》 的前两句了。
电报大楼启用初期,塔钟每天24小时整点不间断报时。一个月后,根据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改为每天晚10时后至次日晨7时前停止打响报时。据说,那是周总理关心老百姓生活,怕夜间巨大的报时声影响居民休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原北京长途电信局对前奏曲进行再创造,请北京中央乐团施万春、中央音乐学院鲍蕙荞演奏钢琴式钢片琴,中央广播乐团民族乐队演奏打击式钢片琴,混声录制 《东方红》 前奏曲,并规定每天晨7时第一次报时播放前奏曲全曲,其他时间仅播放前奏曲前几小节,这项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于塔钟
电报大楼的塔钟直径为5米,钟上的长针1.9米,短针1.5米。我们现在看到的钟面是白底,指针是墨绿色的。刚建成时不是这样,那时塔钟的钟面是古铜色,指针是白色的。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崇尚红色,遂把钟面改成白色,指针改成红色。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塔钟更新改造,才改成了今天的样子。目前的颜色既庄重、醒目,也体现了邮电的标志色。邮电分营前,各大城市的邮电局大楼几乎都有一个塔钟,或许这都是从北京电报大楼得到的创意,塔钟已经成为那个时代邮电事业的一种象征。
他说人生有两样东西最难忘,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味道。而这两点他都能从电报大楼找寻到,这也是这个建筑于他最特别的所在。
樊跃
樊跃,自幼学画,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舞美专业。樊跃是当今中国最有创新精神的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国内首屈一指的舞美设计大师,共执导舞台剧十余部,设计舞台美术作品近百部,多次荣获中国舞台剧舞台美术设计大奖,是以创新为毕生追求的艺术家。
北京电报大楼位于西长安街11号,是人民邮电事业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58年10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楼上装四面塔钟,气势恢宏,电报大楼的钟声曾是新中国新北京的重要标志。
樊跃,1958年生于北京,是当今中国最有创新精神的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
樊跃与电报大楼的缘分不难看出,他出生那一年也是电报大楼落成的时间,而且他的家就在电报大楼附近。电报大楼的钟声是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最难忘的记忆。
电报大楼在北京人心里的那份情愫,除了它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宏伟建筑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每当整点便回荡在长安街的钟声。五六十年代,城市的噪音还很少,清脆的钟声可以传得很远。清晨7点,伴着这钟声,北京人走出家门,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晚上10点,还是这钟声,又伴着北京人进入梦乡。特别是居住在西单附近的居民,早已把电报大楼的钟声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这一点,樊跃体会得特别深,他说钟声于他是一种陪伴。“它的声音太独特了,一个建筑可以发出声音,而且是用 《东方红》 的音乐报时,我觉得太神奇了。小时候我就是听着它的钟声长大的,听到这个声音就是一种安慰,好像是父母的一双手,抚慰着你进入梦乡,只要那个声音一响,就很踏实。”
这也是附近居民普遍的心声,据说,电报大楼维修的日子,钟声停了几天,结果很多居民竟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有人甚至因为没有听到钟声的召唤而上班迟到。
樊跃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北京也有震感,很多居民出来搭地震棚,他家的地震棚就在民族宫对面,那得以让他每天都看着电报大楼上的钟表。“以前那个钟表是黄色的,现在变了,但我还是喜欢以前的。”
其实应该是怀念从年的那份记忆。在樊跃眼里,电报大楼就像他的好哥们儿,每天见上几次面,并见证着他的成长。小时候,他家离电报大楼就五六分钟,上了初中,搬家了,但还在那周围。为了跟好兄弟每天都能打声招呼,他跟几个小伙伴宁愿绕路到电报大楼那儿再转弯回家,一边聊天一边跑,每天晚上几乎都是这样一个线路,成了一种习惯。
作为好哥们儿,电报大楼也分享着他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能消解他的负面情绪。比如不高兴的时候,路过它,站上一会,心情就平静很多。
久而久之,电报大楼成了樊跃心中另一个“家”。每次从外地出差回来,司机问他去哪儿,他说“电报大楼”。而且虽然期间搬了几次家,但都没离开电报大楼的周遭。“我家四代都住在那儿,它跟我同龄,陪我一起长大,所以,虽然它不属于我,也不能表达,但这哥们儿无声胜有声,一看到他,我的心就特别安定,就会觉得到家了。也会觉得它看我跟别的人不一样,这可能就是一种寄托吧!”
人到中年,现在电报大楼经常让樊跃回忆起峥嵘的青春岁月,仿佛家里的一个物件儿,看到它就想起许多故事。
“现在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但只要在家里,听到钟声还是觉得那么熟悉,它于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瞬间回到童年,仿佛电影镜头的切换,让自己重拾年轻的岁月和年轻的心态,五味杂陈。”
这也让樊跃对“时间”非常感慨,“时间对人的意味,是瞬时的。声音还是那个声音,但时代变了,人变了,北京变了,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惟独它没变,还保持固有的节奏,到整点就敲响”。
樊跃笑言有时候也觉得这哥们儿也有点冷酷无情,“不管我什么心情,也不管我多大年纪,他总是不紧不慢做着它的事。我特想问问,哥们儿我和你同岁,我一点点变老了,为何你却不显老?!也许当我都不在了,哥们儿你还是如此地报时!”
这正是建筑让人感怀的所在,就如樊跃所言,同样的钟声,小时候听特兴奋;现在听却有一抹心酸,抚今追昔,感伤油然而生。
“人在一生有两样东西挺厉害的,一个是声音一个是味道。”他说完,眼圈红了。
“以前胡同里的味道每一家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闭上眼睛都能知道走的是哪一户哪一条胡同,你根本不用看,你一闻就知道。”
小时候离电报大楼最近时,樊跃家住的是一个四合院。从小他就爱画画,而且经常喜欢坐在房顶上画。“在房顶上看电报大楼那个钟的时候,我一坐就能待半天,很特别。”
因为这份情愫,现在,偶尔樊跃还会特意去看看电报大楼,去听下它的钟声。他自认是个念旧的人。好几次的晚上,他骑上自行车去看电报大楼,也去看小时候住过的地方,虽然今非昔比,但心很近。
“人有的时候很需要怀旧,当过去的记忆都变成了传说,是很可怕的。幸运的是,建筑会把许多记忆留住。”所以,电报大楼在樊跃和别人眼里是不一样的,因为那里面有樊跃的故事。
TIPS关于钟声
建造电报大楼的时候,塔钟设备和扬声系统是从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口的。打响报时的前奏曲先期在该国用钢片琴演奏录制,原为两首,一首是 《赞美新中国》 的前几句,另一首是 《东方红》 的前两句。最初选用的是 《赞美新中国》,后来有时也用 《东方红》,上世纪60年代以后就只用 《东方红》 的前两句了。
电报大楼启用初期,塔钟每天24小时整点不间断报时。一个月后,根据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改为每天晚10时后至次日晨7时前停止打响报时。据说,那是周总理关心老百姓生活,怕夜间巨大的报时声影响居民休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原北京长途电信局对前奏曲进行再创造,请北京中央乐团施万春、中央音乐学院鲍蕙荞演奏钢琴式钢片琴,中央广播乐团民族乐队演奏打击式钢片琴,混声录制 《东方红》 前奏曲,并规定每天晨7时第一次报时播放前奏曲全曲,其他时间仅播放前奏曲前几小节,这项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于塔钟
电报大楼的塔钟直径为5米,钟上的长针1.9米,短针1.5米。我们现在看到的钟面是白底,指针是墨绿色的。刚建成时不是这样,那时塔钟的钟面是古铜色,指针是白色的。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崇尚红色,遂把钟面改成白色,指针改成红色。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塔钟更新改造,才改成了今天的样子。目前的颜色既庄重、醒目,也体现了邮电的标志色。邮电分营前,各大城市的邮电局大楼几乎都有一个塔钟,或许这都是从北京电报大楼得到的创意,塔钟已经成为那个时代邮电事业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