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园积极开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皮影 陶艺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4-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的确,孩子们的想像力是惊人的!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活动中,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带给我们惊喜,让孩子们更多的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更多的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宝宝们更加自信、更加快乐!我园地处唐山,唐山素有“北方瓷都”、“皮影之乡”的美誉,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对于开拓幼儿视野,丰富幼儿体验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一、皮影戏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皮影戏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艺术内涵,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还能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1.知皮影
皮影艺术是一种地域文化,开展皮影活动前提要让幼儿走进皮影、了解皮影,喜欢皮影。因此,我园组织了看光盘、教师解说,合作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中不断建构丰富的知识、经验,对皮影戏产生兴趣。并利用假期组织幼儿参与皮影艺术活动,拜访皮影老艺人。例如:组织开展了一节艺术课舞蹈欣赏《俏夕阳》,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着舞蹈的欢快与诙谐以及综合的艺术美感,课后幼儿与老师之间交流感受,模仿《俏夕阳》老奶奶的动作,姿势。
2.做皮影
皮影是一种民间综合艺术,工序复杂,所以在我们选择皮影戏时,我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从众多的皮影戏知识中我再次分析,创造研究,其次我根据幼儿的特点,需要对皮影戏和制作过程进行了再创造。如:利用生活中比较容易收集到的材料绘画卡纸等替代制作皮影的牛皮,驴皮。用摁扣替代材料缝接的皮影等。幼儿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替代材料,探索自己能力所及的制作方法,分别在看一看、画一画、涂一涂、剪一剪、订一订、演一演系列活动中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3.演皮影
这是皮影活动的一次升华,幼儿根据做好的人物形象,编出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然后进行表演。“小小舞台展风采”。我们的皮影演出开始了。根据有趣的故事协商分配角色,练习对话,合作尝试操作。虽然幼儿表演的舞台很简单,但幼儿在探索如何合作将皮影动起来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表演的快乐。
一个小小的影人,经过幼儿的多双小手就这样制作出来了。每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培养了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看着这些影人在屏幕上表演,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感受着皮影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二、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美誉,陶艺文化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园陶艺活动不是培养陶艺家的教育,而是通过陶艺工具和材料的选择、设计与制作过程,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对陶艺作品的学习和欣赏,激发了幼儿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培养幼儿民族主义精神,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通过创作和展示,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增强自信心,养成做事“耐心”、干事“细心”、做人“诚心”的良好品质。
1.建——
爱美是人的天性,幼儿园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陶艺气息的美的环境:陶艺专用活动室、陶艺廊、小小陶艺博物馆、班级陶艺活动区域……环境中处处传递着民族的审美思想和情趣,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感受美、鉴赏美,陶冶了艺术情操。
2.融——
结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将幼儿陶艺活动与五大领域目标有机整合,让陶艺活动更加科学、有教育意义。例如:小班:小班是学习陶艺的基础阶段,我们在活动中,从最基本的陶艺技巧开始做起。比如:团圆、搓泥条、手捏法等等。这为以后的陶艺制作打下基础。比如,孩子们学会制作小辣椒的方法,以后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制作小雨滴、小花朵、小树叶等等;学会制作小蜗牛的方法,以后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制作茶杯、笔架、花篮、房子等等。不要小看孩子们的作品简单,在活动期间,孩子们要用眼睛看、脑子想、小手做。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就提高了手眼协调的准确度,小肌肉群也得到了锻炼,小手在制作的过程中,手部神经得到了按摩,从而刺激脑细胞的生长,而且泥巴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孩子常常玩泥巴还会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由于孩子们刚刚接触陶艺,我们在活动中会运用一些方法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观。比如在孩子制作好小蘑菇后,我们会用不同的工具在作品上加上不同的花纹,让孩子们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激发起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欲望。
【关键词】皮影 陶艺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4-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的确,孩子们的想像力是惊人的!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活动中,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带给我们惊喜,让孩子们更多的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更多的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宝宝们更加自信、更加快乐!我园地处唐山,唐山素有“北方瓷都”、“皮影之乡”的美誉,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对于开拓幼儿视野,丰富幼儿体验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一、皮影戏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皮影戏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艺术内涵,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还能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1.知皮影
皮影艺术是一种地域文化,开展皮影活动前提要让幼儿走进皮影、了解皮影,喜欢皮影。因此,我园组织了看光盘、教师解说,合作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中不断建构丰富的知识、经验,对皮影戏产生兴趣。并利用假期组织幼儿参与皮影艺术活动,拜访皮影老艺人。例如:组织开展了一节艺术课舞蹈欣赏《俏夕阳》,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着舞蹈的欢快与诙谐以及综合的艺术美感,课后幼儿与老师之间交流感受,模仿《俏夕阳》老奶奶的动作,姿势。
2.做皮影
皮影是一种民间综合艺术,工序复杂,所以在我们选择皮影戏时,我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从众多的皮影戏知识中我再次分析,创造研究,其次我根据幼儿的特点,需要对皮影戏和制作过程进行了再创造。如:利用生活中比较容易收集到的材料绘画卡纸等替代制作皮影的牛皮,驴皮。用摁扣替代材料缝接的皮影等。幼儿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替代材料,探索自己能力所及的制作方法,分别在看一看、画一画、涂一涂、剪一剪、订一订、演一演系列活动中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3.演皮影
这是皮影活动的一次升华,幼儿根据做好的人物形象,编出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然后进行表演。“小小舞台展风采”。我们的皮影演出开始了。根据有趣的故事协商分配角色,练习对话,合作尝试操作。虽然幼儿表演的舞台很简单,但幼儿在探索如何合作将皮影动起来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表演的快乐。
一个小小的影人,经过幼儿的多双小手就这样制作出来了。每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培养了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看着这些影人在屏幕上表演,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感受着皮影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二、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美誉,陶艺文化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园陶艺活动不是培养陶艺家的教育,而是通过陶艺工具和材料的选择、设计与制作过程,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对陶艺作品的学习和欣赏,激发了幼儿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培养幼儿民族主义精神,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通过创作和展示,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增强自信心,养成做事“耐心”、干事“细心”、做人“诚心”的良好品质。
1.建——
爱美是人的天性,幼儿园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陶艺气息的美的环境:陶艺专用活动室、陶艺廊、小小陶艺博物馆、班级陶艺活动区域……环境中处处传递着民族的审美思想和情趣,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感受美、鉴赏美,陶冶了艺术情操。
2.融——
结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将幼儿陶艺活动与五大领域目标有机整合,让陶艺活动更加科学、有教育意义。例如:小班:小班是学习陶艺的基础阶段,我们在活动中,从最基本的陶艺技巧开始做起。比如:团圆、搓泥条、手捏法等等。这为以后的陶艺制作打下基础。比如,孩子们学会制作小辣椒的方法,以后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制作小雨滴、小花朵、小树叶等等;学会制作小蜗牛的方法,以后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制作茶杯、笔架、花篮、房子等等。不要小看孩子们的作品简单,在活动期间,孩子们要用眼睛看、脑子想、小手做。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就提高了手眼协调的准确度,小肌肉群也得到了锻炼,小手在制作的过程中,手部神经得到了按摩,从而刺激脑细胞的生长,而且泥巴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孩子常常玩泥巴还会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由于孩子们刚刚接触陶艺,我们在活动中会运用一些方法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观。比如在孩子制作好小蘑菇后,我们会用不同的工具在作品上加上不同的花纹,让孩子们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激发起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