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周围的世界、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精神,开展和实现生活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充分利用生活中贴近知识点的不同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创新。教师应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负担和恐惧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311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其一,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理应做好备课工作,结合本堂课程的内容,搜索相关资料。以此保证本堂课程的知识点传递变得更具真实性,与学生们的生活有所联系,帮助其更好地完成理解。尤其是生活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物理现象,这些都是能够合理利用的重要素材。
例如,在进行“向心力”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是实验,直接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进行展示。通过观察,学生们便会对“向心力”的知识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看似十分抽象,与自己无关,但却在生活中时常能够见到。
其二,教师同样可以将一些社会现象引入进来。由于都是近期刚刚发生的事情,因此学生们往往会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在发射火箭的时候,为什么要竖直发射,不能有任何倾斜?为什么宇航员只能平躺?进而基于问题本身,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探究,相互交流意见,从而起到思维拓展的效果。
其三,教师还需要结合现象本身,安排学生们做题,以此能够起到思维发散的效果,加深知识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提供相关基础条件,让其按照一定的要求,自主展开实验。通过实际联系,学生们很快就能意识到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
二、合理设计集体活动
在进行活动内容设计的时候,理应保证其有着较强的丰富度,确保STS教育、知识传递、情感表达以及价值观塑造都能够整合在一起。一般来说,所谓重大科技事件,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之中,科学技术造成的重大事件。
例如,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们播放CCTV10的“探索发现”节目,共同收看一些与物理科学相关的典型节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一方面能够完成知识和技能掌握,另一方面还能明确相关知识内容的基本价值,并且知道如何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之中,合理利用这些学到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转变自身价值理念。
又如,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探究学习。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开端。基于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就可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问题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例如,在“圆周运动”教学中,教师就利用了生活中的洗衣机,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是如何进行脱水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参与到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讲解
相比于初中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更高,也更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下滑,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切实地体会到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实际联系。当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激发之后,自然会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积极探索,寻找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最终使得自身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例如,在对于“静电”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想一下,在脱针织类衣服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情况?当自己在梳头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们经过思考后不难发现,在脱这类衣服的时候,通常会有声响出现,并伴有蓝光。而在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飘起来。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静电”的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诸多联系。之后,再对于静电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静电进行认真讲解。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将会感到极为亲切,同样希望回到家中,探究一些其他的物理现象。长此以往,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理解水平与分析水平也会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为其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合生活开开展实验
物理实验一直都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实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设计相关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于其中的基本原理展开详细分析,以此加深理解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效果便会有所增强,课堂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对于“测定金属电阻率”知识学习的时候,早期教师往往都会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对此,教师可以在实验的时候,通过引入一些生活化知识,帮助学生们完成理解。诸如,在讲台上直接展示一些非常常见的电源线和开关,将其连接在一起之后,接通电源,对线路之中的金属展开测量,把握其电阻率以及电压的大小。之后,再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一组一组上台观察当前的数值,并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具体数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就能够明白,物理知识和生活本身有着诸多联系,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无需全部都采用专业工具,许多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材料都能够进行使用,并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此一来,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物理现象产生更高的认知度。
总之,生活化物理课堂的构建能将生活元素有效融入到科学探究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还能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构建生活化物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能力提升,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春光.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4):110-111.
[2]童树军.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34.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311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其一,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理应做好备课工作,结合本堂课程的内容,搜索相关资料。以此保证本堂课程的知识点传递变得更具真实性,与学生们的生活有所联系,帮助其更好地完成理解。尤其是生活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物理现象,这些都是能够合理利用的重要素材。
例如,在进行“向心力”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是实验,直接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进行展示。通过观察,学生们便会对“向心力”的知识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看似十分抽象,与自己无关,但却在生活中时常能够见到。
其二,教师同样可以将一些社会现象引入进来。由于都是近期刚刚发生的事情,因此学生们往往会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在发射火箭的时候,为什么要竖直发射,不能有任何倾斜?为什么宇航员只能平躺?进而基于问题本身,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探究,相互交流意见,从而起到思维拓展的效果。
其三,教师还需要结合现象本身,安排学生们做题,以此能够起到思维发散的效果,加深知识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提供相关基础条件,让其按照一定的要求,自主展开实验。通过实际联系,学生们很快就能意识到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
二、合理设计集体活动
在进行活动内容设计的时候,理应保证其有着较强的丰富度,确保STS教育、知识传递、情感表达以及价值观塑造都能够整合在一起。一般来说,所谓重大科技事件,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之中,科学技术造成的重大事件。
例如,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们播放CCTV10的“探索发现”节目,共同收看一些与物理科学相关的典型节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一方面能够完成知识和技能掌握,另一方面还能明确相关知识内容的基本价值,并且知道如何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之中,合理利用这些学到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转变自身价值理念。
又如,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探究学习。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开端。基于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就可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问题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例如,在“圆周运动”教学中,教师就利用了生活中的洗衣机,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是如何进行脱水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参与到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讲解
相比于初中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更高,也更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下滑,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切实地体会到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实际联系。当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激发之后,自然会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积极探索,寻找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最终使得自身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例如,在对于“静电”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想一下,在脱针织类衣服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情况?当自己在梳头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们经过思考后不难发现,在脱这类衣服的时候,通常会有声响出现,并伴有蓝光。而在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飘起来。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静电”的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诸多联系。之后,再对于静电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静电进行认真讲解。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将会感到极为亲切,同样希望回到家中,探究一些其他的物理现象。长此以往,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理解水平与分析水平也会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为其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合生活开开展实验
物理实验一直都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实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设计相关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于其中的基本原理展开详细分析,以此加深理解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效果便会有所增强,课堂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对于“测定金属电阻率”知识学习的时候,早期教师往往都会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对此,教师可以在实验的时候,通过引入一些生活化知识,帮助学生们完成理解。诸如,在讲台上直接展示一些非常常见的电源线和开关,将其连接在一起之后,接通电源,对线路之中的金属展开测量,把握其电阻率以及电压的大小。之后,再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一组一组上台观察当前的数值,并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具体数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就能够明白,物理知识和生活本身有着诸多联系,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无需全部都采用专业工具,许多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材料都能够进行使用,并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此一来,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物理现象产生更高的认知度。
总之,生活化物理课堂的构建能将生活元素有效融入到科学探究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还能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构建生活化物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能力提升,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春光.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4):110-111.
[2]童树军.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