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5岁之间,正处于童年期和青年期的过渡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明确自身的教书育人职责,主动积极联系家长,探索家校沟通的实效性对策,寻求密切的家校合作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致力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家长沟通;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9-0060-02
引 言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力量的是学校教育,但学生的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也不是仅凭学校一方力量就可以完全培养。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品德良好的学生的养成过程总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培养,如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等,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或显性或隐性的作用。其中,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现状
与家长沟通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面对和学会的课题,但是在实际的家校沟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年轻的班主任囿于教学管理经验的缺乏、阅历的浅显,常常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第二种情况是,教龄长的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对一般的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已经可以轻松应对、游刃有余。但这也导致老教师依赖经验、经验至上,产生职业倦怠,没有动力去研究更高效的沟通策略,只是单纯地重复经验。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水平的提高,长此以往,会导致家校合作质量的下降。
二、概念界定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发挥家校之间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其中主要涉及三个构成部分:班主任、家长和沟通。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除了要完成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状况,定期开展德育工作,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积极支持、落实学校的工作,主动联系家长,密切家校合作关系。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是学生启蒙教育的第一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家长又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参与者,需要通过与教师的联系沟通、参加学校活动来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将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理念相融合,形成教育合力。而沟通是家校合作的桥梁,只有通过沟通交流,学校、教师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教育理念才能实现共享,达成共识,因此,沟通是形成双方教育合力的重要纽带。
三、实现双方有效沟通的前提
1.建立信任
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而信任的建立需要沟通。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初步建立在学校的建校水平、学校名声、班主任的信誉等方面,但是,如果学校并不是当地的一流学校,班主任也名不见经传,该如何建立信任呢?那么教師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实地家访、电话家访、短信沟通、微信交流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宗旨、看到班主任为孩子成长的点滴付出。家长只有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慢慢建立信任,为接下来的沟通、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2.增强沟通意识
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实际沟通中,班主任多采用短信和文件的形式,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沟通、互动,家长只是简单、机械地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真正地参与。而且,班主任一般只会与表现稍差的学生的家长沟通,对于优秀或者遵守纪律的学生,往往很少与他们的家长交流。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班主任都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与互动。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应当努力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学校和家长对话的机制;班主任要增强沟通意识,及时、准确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成长过程,同时耐心、谦虚地听取家长的观点、想法,学会从中获取资源。
3.科普家长的教育知识
沟通是双方共同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单向的学校、班主任传递信息,家长简单地认可、听从,如果家长没有基本的教育专业知识、没有相关的教育理念,是很难真正有效地参与学校的班级管理活动,很难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的。学校可以适度开展教育知识的科普工作,如在举办家长会的时候科普教育知识,向家长发放教育手册,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中渗透、传播教育专业知识等。家长有了一定的教育知识储备量后,才更明白家校合作的意义,才能真正参与班级活动和管理[1]。
四、改变沟通内容,转变沟通方式
1.定期开家长会
开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传统方式,也容易演变成教师台上做报告、家长们台下听的信息单向传递的沟通方式,甚至变成一种形式。班主任可以改变这种沟通方式,将家长置于家长会的主角地位。班主任在做整体报告之余,可以抽一段时间让优秀学生的家长到台上发言,说说他们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经验……这些发言的家长真诚恳切的心声、对孩子的殷殷期望更能激起其他家长的共鸣,具有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效,更能引起其他家长的认可。
2.采用多种沟通方式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面对面沟通、一对一沟通、一对多沟通等。其中书面沟通有它的优势:可以复制和广泛传播、降低被歪曲理解和讹传的概率、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微信和QQ的使用率很高,班主任在日常的家校合作中可以主要通过微信群和QQ群进行沟通,这样覆盖面广,能有效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效果。针对独特、典型的学生,班主任可采用单独、重点、反复沟通的方式,除了书面沟通外,还可以短信沟通、电话沟通、家访等,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双方积极配合,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措施。
3.区别对待不同家长
家长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视孩子教育,他们愿意听取学校、班主任、教师的建议,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另一类是不太重视孩子教育,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对于第一类家长,班主任要诚恳地指出学生当前的不足之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指明家长家庭教育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让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达成一致。对于第二类家长,班主任要耐心沟通,借助优秀学生、进步大的学生的例子进行现身说法,或者通过学生的自身情况向家长阐明家庭教育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肯定家长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明白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结 语
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目的在于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班主任既要承担管理、教育学生的重任,又要承担提醒家长的责任,指导、促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配合学校与班主任共同完成培养孩子的目标。班主任沟通任务复杂而繁重,需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家长、不同阶段采取不一样的沟通策略,进行实效性的沟通,这样才能促使家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性问题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
作者简介:金霞(1975.12—),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家长沟通;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9-0060-02
引 言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力量的是学校教育,但学生的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也不是仅凭学校一方力量就可以完全培养。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品德良好的学生的养成过程总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培养,如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等,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或显性或隐性的作用。其中,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现状
与家长沟通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面对和学会的课题,但是在实际的家校沟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年轻的班主任囿于教学管理经验的缺乏、阅历的浅显,常常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第二种情况是,教龄长的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对一般的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已经可以轻松应对、游刃有余。但这也导致老教师依赖经验、经验至上,产生职业倦怠,没有动力去研究更高效的沟通策略,只是单纯地重复经验。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水平的提高,长此以往,会导致家校合作质量的下降。
二、概念界定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发挥家校之间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其中主要涉及三个构成部分:班主任、家长和沟通。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除了要完成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状况,定期开展德育工作,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积极支持、落实学校的工作,主动联系家长,密切家校合作关系。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是学生启蒙教育的第一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家长又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参与者,需要通过与教师的联系沟通、参加学校活动来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将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理念相融合,形成教育合力。而沟通是家校合作的桥梁,只有通过沟通交流,学校、教师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教育理念才能实现共享,达成共识,因此,沟通是形成双方教育合力的重要纽带。
三、实现双方有效沟通的前提
1.建立信任
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而信任的建立需要沟通。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初步建立在学校的建校水平、学校名声、班主任的信誉等方面,但是,如果学校并不是当地的一流学校,班主任也名不见经传,该如何建立信任呢?那么教師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实地家访、电话家访、短信沟通、微信交流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宗旨、看到班主任为孩子成长的点滴付出。家长只有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慢慢建立信任,为接下来的沟通、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2.增强沟通意识
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实际沟通中,班主任多采用短信和文件的形式,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沟通、互动,家长只是简单、机械地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真正地参与。而且,班主任一般只会与表现稍差的学生的家长沟通,对于优秀或者遵守纪律的学生,往往很少与他们的家长交流。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班主任都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与互动。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应当努力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学校和家长对话的机制;班主任要增强沟通意识,及时、准确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成长过程,同时耐心、谦虚地听取家长的观点、想法,学会从中获取资源。
3.科普家长的教育知识
沟通是双方共同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单向的学校、班主任传递信息,家长简单地认可、听从,如果家长没有基本的教育专业知识、没有相关的教育理念,是很难真正有效地参与学校的班级管理活动,很难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的。学校可以适度开展教育知识的科普工作,如在举办家长会的时候科普教育知识,向家长发放教育手册,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中渗透、传播教育专业知识等。家长有了一定的教育知识储备量后,才更明白家校合作的意义,才能真正参与班级活动和管理[1]。
四、改变沟通内容,转变沟通方式
1.定期开家长会
开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传统方式,也容易演变成教师台上做报告、家长们台下听的信息单向传递的沟通方式,甚至变成一种形式。班主任可以改变这种沟通方式,将家长置于家长会的主角地位。班主任在做整体报告之余,可以抽一段时间让优秀学生的家长到台上发言,说说他们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经验……这些发言的家长真诚恳切的心声、对孩子的殷殷期望更能激起其他家长的共鸣,具有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效,更能引起其他家长的认可。
2.采用多种沟通方式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面对面沟通、一对一沟通、一对多沟通等。其中书面沟通有它的优势:可以复制和广泛传播、降低被歪曲理解和讹传的概率、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微信和QQ的使用率很高,班主任在日常的家校合作中可以主要通过微信群和QQ群进行沟通,这样覆盖面广,能有效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效果。针对独特、典型的学生,班主任可采用单独、重点、反复沟通的方式,除了书面沟通外,还可以短信沟通、电话沟通、家访等,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双方积极配合,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措施。
3.区别对待不同家长
家长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视孩子教育,他们愿意听取学校、班主任、教师的建议,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另一类是不太重视孩子教育,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对于第一类家长,班主任要诚恳地指出学生当前的不足之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指明家长家庭教育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让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达成一致。对于第二类家长,班主任要耐心沟通,借助优秀学生、进步大的学生的例子进行现身说法,或者通过学生的自身情况向家长阐明家庭教育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肯定家长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明白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结 语
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目的在于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班主任既要承担管理、教育学生的重任,又要承担提醒家长的责任,指导、促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配合学校与班主任共同完成培养孩子的目标。班主任沟通任务复杂而繁重,需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家长、不同阶段采取不一样的沟通策略,进行实效性的沟通,这样才能促使家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性问题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
作者简介:金霞(1975.12—),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