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进行长跑时应如何把握好呼吸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长跑这个大众体育项目训练时,准确把握好呼吸的节奏、方法,提高长跑训练成绩,应从了解长跑整个过程呼吸的规律方法;长跑训练时呼吸所存在的问题;长跑中呼吸的训练方法等方面入手促进训练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长跑 呼吸 训练
  
  现代体育中,长跑是一个大众体育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各年龄段人们的喜爱。长期进行长跑训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而且可以振奋精神,锻炼意志。内脏器官长时间强有力工作和长时间紧张与放松互相交替的肌肉活动,是长跑的特点。因而加强耐力训练,发展内脏器官长时间的工作能力和肌肉耐力是长跑训练的重点。发展和提高内脏功能水平,主要以有氧代谢训练入手。在训练时,应当着重考虑练习的内容要能用以增强呼吸功能,使心肺达到最大工作量和长时间保持耗氧量的水平。由于长跑的距离长,能量消耗大,对速度、力量、人体心肺功能方面的要求较高,尤其是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如何合理运用呼吸、正确掌握呼吸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呼吸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绩。正确掌握跑步时的呼吸方法,是练好长跑的重要一环,也是掌握长跑的跑步节奏以及节省体力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了解长跑过程中呼吸的规律方法,使训练者心中有数
  
  长跑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参与人体各大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在跑的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要很好地注意呼吸节奏。一般情况下,可2-3步一呼气、2-3步一吸气,随着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有所加快,应着重将气呼出。如气温过低或顶风跑,可改用鼻吸气口呼气的方法。注意节奏不能起伏过大。吸气方式上,应采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吸,减小呼吸道阻力,着重将气呼出,只有充分呼出二氧化碳,才能吸进更多的氧气以保证对人体的供氧。可用舌抵住上颚,以避免冷空气直接大量吸入而造成对胸部的刺激。在长跑中,由于能量消耗大,加之比赛战术变化多,人体耗氧量大,肺部的通气量就增加。通气量的大小因人而异,肺活量的大小决定着所需氧的多少,一般是人体正常情况下的5-10倍,氧气供应落后于肌肉的活动需要,因此在跑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极点),使人感到腿发沉、胸发闷、呼吸困难和不想继续跑下去。这时,要适当降低跑速,调节好呼吸节奏,坚持跑下去。不久,困难就能克服。
  
  二、了解长跑训练时呼吸所存在的问题,使训练者有的放矢
  
  1、有意识地憋气,然后喘粗气
  在长跑训练中,笔者发现一些初练者,身体往往会出现无意识的紧张,从而导致呼吸不顺畅,并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紧张,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受到压迫,形成憋气,然后喘粗气跑步。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憋气、喘粗气会使胸内压增大,阻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而且由于憋气、喘粗气,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续紧张,限制了组织间的交换,尤其是在氧代谢不足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组织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浓度快速提高,导致身体过早产生疲劳,影响了训练的效果。另外,由于初练,很容易影响身体动作的规格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奔跑速度。
  2、步法与呼吸的节奏感差
  在训练过程中,大部分训练者在奔跑中呼吸与步子配合不起来,在练习时动作不协调,看上去十分吃力。跑步时呼吸的方法一般是利用鼻与半张开的口自然呼吸,2-3步一呼气2-3步一吸气的呼吸频率。这个动作就涉及到呼吸与步子之间的节奏是否一致,一些训练者由于初学不够熟练,节奏感较差,加上吸气不深,呼气不足,奔跑时就出现了吸气快,动作慢,从而造成步子与呼吸不能协调一致,最终导致喘粗气,失去了奔跑时的节奏。
  
  三、掌握长跑中呼吸的训练方法 ,促进训练者得心应手
  
  1、用鼻呼吸和口鼻同时呼吸
  鼻腔前部有鼻毛,能阻挡灰尘的吸入。鼻腔表面有层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粘膜时,散发热量,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粘膜还能分泌粘液,使鼻腔保持湿润,并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起清洁的作用。这样,干燥寒冷的空气进入鼻腔后,便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从而减少了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因此,从卫生角度来说,长跑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随着运动量的加大,单用鼻呼吸妨碍气体的进出,为保证较大的肺通气量,呼吸肌就得加强收缩,提高气体的流速。这种负担会导致呼吸肌较早疲劳,阻碍通气量的提高。适当张口协助呼吸不仅可使气体畅通,减少呼吸肌的负担,而且有利于散发运动时不断上升的体温。实验证明,运动时用口鼻同时呼吸,肺通气量可达180升,只用鼻呼吸则只有84升。但在严寒的冬季张口不宜过大,以免过冷的空气刺激咽喉和气管,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咽炎等,进而引发感冒、肺气肿等病症。
  2、调整适宜的呼吸深度
  跑动时注意呼吸的深度,能保证对人体充分的供氧。运动时训练者要根据自身对氧气的需求进行由浅到深的吸气,一般能使胸腔微微隆起,使肺部充分吸气。为了提高呼吸的深度,首先从增训练者的肺活量入手,可以通过“一口气吹气球”、“吹哨子”“吸管吸水”等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专门训练。以提高呼吸深度。
  跑动中呼吸的深度,可依照运动负荷与时间逐渐加深,吸气量如下表:
  


  跑动中出现“极点”时可加深吸气量。在整个跑动过程中呼气要有一定的深度,但无需将气体全部呼出。
  3、呼吸与步法配合
  ⑴、简单配合提前练
  在刚开始练习长跑时,先有意识的学会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练习呼吸的辅助方法,如肺活量练习等,并过渡到与手臂的摆动相配合,要求训练者一次或者两次手臂摆动做一次呼吸配合,在训练时要注意摆臂的速度刚开始不要过快,这样经常性的进行反复练习,呼吸与手臂的配合就会慢慢地协调起来,这个阶段是练习长跑的基础,所以要在这个阶段熟练掌握呼吸的要领,并时刻注意观察和纠正,然后短距离与步子配合练习,自我体会,教练从旁指导,通过反复地强化,加深训练者对奔跑节奏的感觉,为长跑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⑵、初练时要注意呼吸自然
  在进入长跑练习的初始阶段,应特别注意呼吸的自然性。因为在刚开始练习时,由于训练者还不熟练造成太在意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呼吸有些过于做作,导致动作僵硬,反而形成身体的不协调,呼吸不自然,上下难顾,这时根本谈不上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或呼吸的柔和细长。所以在刚练习时应时刻注意呼吸自然,心静体松,在这个基础上再强调与步子的配合,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⑶、熟练阶段应注意意识,突出呼吸与步法配合的训练
  当训练者逐步建立了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也已达到了长跑的技术要求,即动作规范,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协调、柔和,这时应强调呼吸的意识,突出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达到象武侠小说中所说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在这个阶段中,跑姿轻松自然,呼吸顺畅,长跑的测试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可见呼吸节奏的好坏对长跑成绩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跑成绩的提高,不容质疑呼吸与步法的紧密配合是关键的,但是还要与其它的手段相配合,包括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等,这样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4、处理好“极点”现象时的呼吸
  长跑过程中当全力跑出一段距离后,由于能量和氧气的大量消耗,人体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节奏紊乱等“极点”现象。产生“极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氧气供应落后于机体活动的需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极点”的反应程度与训练水平高低,运动强度大小、准备活动是否充分等有密切关系。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适应性强,“极点”现象出现的早,程度轻,持续时间短。跑的强度大,“极点”出现就早,准备活动充分,能缓和“极点”的反应程度,当“极点”产生时,一定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跑下去。针对“极点”,在训练中多次安排匀速跑、越野跑、上下坡变速跑,以及多次重复的快速跑,通过这些练习,不但能使训练者克服“极点”困难,还能改进他们负氧债的耐受力,使其在疲劳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快速地跑下去。比赛中出现“极点”时,应注意加深呼吸节奏尽量吸氧并以呼吸节奏来调整跑速,并采用集中注意力的办法克服困难,如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动作上,集中在战术上,集中在某部分肌肉放松上,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或集中到对手上等,使之顺利克服“极点”。“极点”的克服不仅是提高训练水平和锻炼效果的过程,也是培养顽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的过程。应该说长跑成绩的提高是不断地克服“极点”来实现的,而且“极点”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出现的“极点”反应也越来越小。
  总之,长跑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呼吸。呼吸肌的工作与保证跑的动作的肌肉工作有密切关系。长跑能量消耗大,机体要产生一定的氧债,为了保证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必须有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还必须与跑的节奏相配合,从而促进训练成绩的提高。
  (作者单位:214153江苏省无锡市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主题词】培养 地理 兴趣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适时巧妙插叙,激发情趣,运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古诗、成语、谜语等形象的语言描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
期刊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师应该突破过去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空、虚”的瓶颈,屏弃课堂上简单的说教。只有让儿童去切身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困惑,通过内化、外化,才能真正领悟做人的道理。而新课程《品德与生活》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个舞台呢?下面,我根据两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所做的一些尝试。 
期刊
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
期刊
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在教法上下功夫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中。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在不断摸索、探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轻松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 是轻松学习的前提    进入初三,学生学习一门新学科——化学,如果在一开始就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第一堂课上,没有急着去传授知识,而是讲一讲我国在化学领域取
期刊
【摘要】利用欧姆定律解决“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际问题,从不同角度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规律的能力;承上启下,不断完善,体现课程标准新理念。  【关键词】加深理解 提高能力 电阻    通过对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中“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教学,引发了几点思考,望与同行们一起商磋。    一、从不同方面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方法学习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教材从为什么常用导线是铜或铝制成的这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进而通过实验探究了什么是电阻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重点放在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这三个因素上,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主要的,但也只是限于定性说明。  二、设计思想  以新的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期刊
物理学科与其它各门学科一样,都有一系列作为理论出发点的基本概念,和由推理形式导出的定律理论。物理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求物理思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符合逻辑规律。物理思维的方法很多,这里仅就其中最典型的最常用的控制变量法来结合物理学的实际作粗浅探讨。  所谓控制变量,就是指适时地恰当地控制对我们所要研究的物理量相关的或会有影响的因素、条件,在众多会引起我们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因素中,只让要研究的因素
期刊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推动力。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以精彩的实验引人入胜,使学生
期刊
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阶段学习的化学,要使学生学好化学,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期刊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在高中化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而对此理论能否熟练的应用其关键是对基本概念要做到深刻的理解。由此可见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感受到,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有关概念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准确掌握四组概念的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反应,将其分为了氧化和还原两个方面。以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