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6月16日在爱奇艺首播的《隐秘的角落》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网络剧.该剧通过去符号化的人物刻画、叙事重心的结构性调整、去粗粝化的情节描写,以及开放式的意义衍生和确认,对原著的“爽感”叙事模式作了改造和超越,建构起网络文艺的新的美学形式,为罪案刑侦、惊悚悬疑题材网络剧乃至网络文艺精品生产提供了借鉴.
【机 构】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16日在爱奇艺首播的《隐秘的角落》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网络剧.该剧通过去符号化的人物刻画、叙事重心的结构性调整、去粗粝化的情节描写,以及开放式的意义衍生和确认,对原著的“爽感”叙事模式作了改造和超越,建构起网络文艺的新的美学形式,为罪案刑侦、惊悚悬疑题材网络剧乃至网络文艺精品生产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学者黄会林与绍武先生率先提出“第三极文化论”,转瞬十年了.他们站在时代思潮激荡的高端,对全球文化现代演进的总体趋势给出了十分锐敏的观察,前瞻性地建构了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第三极文化”理论范式.当今时代赋予中国电影创作与电影产业的一个重大使命是,如何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我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人文品格和尊严,如何以中国智慧之核来重塑“中国镜像”.“第三极文化”在这方面也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戏仿(parody)是重要的艺术创作手法之一.在文学上,戏仿是以模仿原作的内容,运用夸大或错配的方式呈现出滑稽效果,实现嘲讽文学效果,借由正反两面冲突制造矛盾,由作假的意味来影射真实的状况,更有助于反思.音乐上的戏仿,通常用作曲的手法来达到目的.1942年,74岁高龄的施特劳斯在其最后一部歌剧《随想曲》中,对发生在18世纪歌剧界的音乐与文学孰轻孰重的经典论战施以巧妙的嘲弄,采用的正是“戏仿”的作曲手法,成功地在舞台上还原了当年歌剧论战的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歌剧中借由戏仿手法创作的文本与原作的“对
中国诗歌“言志”与“缘情”的两大功能自《诗经》形成的时代就已发轫,并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诗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两大命题.然而从逻辑上看,“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却一直以来存在着某种隐约的张力.一方面,我们的古典诗歌史上并非只流传下来抒怀表志的诗作,这使得“诗言志”这个命题无法涵盖那些言志范围之外的作品;另一方面,诗人的情感经常会表现出挣脱严肃志趣而趋向行乐的倾向,这就使它很难保持与“诗言志”精神的相协一致.事实上,两者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言志”之作对“缘情”之作的内容起着制约性的作用,“缘情”
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下,哔哩哔哩网异军突起,从一个主打二次元文化的小众视频弹幕网站,逐渐向一个综合性的青少年社交视频网站发展转型,在国内视频网站市场站稳脚跟.哔哩哔哩网凭借其差异化的资源、活跃的社区氛围、稳定的内容生态以及有效的规则体系,在尽可能给予用户最大创作和参与容忍度的情况下维护了社区生态的有序健康发展.在转型过程中,哔哩哔哩网的媒介内容向多领域全面发展,生活化内容成为用户消费主流,可见哔哩哔哩网向综合性主流视频网站发展转型的决心.面对竞争对手日益猛烈的战略攻势,如何在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
史实中的慈禧丰富而复杂.何冀平所著剧作《德龄与慈禧》通过将慈禧回归人性,对其施以一定的积极眼光.联系《天下第一楼》观察,这既与何冀平关心大变革时代中人的多面性有关,也反映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通过历史叙述而力图完成的时代表达.至21世纪,嬉笑怒骂的《帝国专列》舞台版又展现出慈禧如今的“传奇化”.总之,无论是对何冀平还是对其他戏剧创作者而言,其笔下的慈禧都成为了作者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希望慈禧成为的样子.
不少评论者对音乐作品的评论习惯性地把笔墨落在一度创作(作曲)上,留给二度创作(表演)甚至三度创作(欣赏)的空间十分有限,容易造成大众对音乐作品整体性和相关创作主体的价值认知失衡问题.本文以钢琴曲《皮黄》的演奏技术处理为主线,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探讨“一度创作”留给“二度创作”的空间,进而探讨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演奏或者表演对于中西音乐元素与技法融合的可能路径和实现程度的影响,思考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钢琴艺术领域取得新突破的可能性和文化价值.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教育现代化目标相继出台多部纲领性文件,全国美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小学阶段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扬帆期”,在艺术教育发展的布局中处于关键位置.回顾2019年,我国小学艺术教育呈现出更为细致、更为科学的发展态势.rn一、重点政策解读rn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在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师资配备、教材编写等方面共同发力,打造富有中国特色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
李安导演在东西方电影思维融合、对电影“造梦”本质的拓展以及新技术的追寻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其高帧率沉浸式电影《双子杀手》并未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李安运用“梦”“镜像”与“凝视”的意象,结合现代电影理论试图补救这一缺失,但电影失利的核心原因在于缺少如游戏般实时存在的互动反馈机制.本文最后指出以“后人类”为主题并带有对人主体性思辨的电影是当下最适合高帧率沉浸式电影发展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