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音乐是电影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之一,从有声电影诞生以来,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高。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影和音乐相结合的历史过程,随后分析了电影音乐的功能,如满足观众对电影中人物情感的立体掌握,能够准确地渲染气氛,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推动剧情的发展,提高电影的品味等。最后分析了电影音乐的表现特征:内容决定了音乐表现的特定性;审美主体对电影音乐表现的认知趋同性;电影音乐表现的抒情性等。
关键词: 电影音乐 表现特征 抒情 气氛渲染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作为人类一种蕴涵形式最广阔最丰富的综合性艺术,它吸纳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要素。它以其直观的表现力,将其他艺术融合展现,表达了艺术之间深刻的关联。在这些艺术要素中,每一种要素对电影都具有特有功能,缺少任何一种,电影都不可能存在。
电影中,音乐作为重要的元素而存在,它是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音乐的电影就不会富有活力,也缺乏了其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音乐对于电影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一 电影与音乐的结合
电影音乐,是音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电影与音乐的结合,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它是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它包含着一般音乐缺少的视觉信号,是一种新的音乐艺术体裁。但是电影和音乐的结合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最初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即所谓的无声电影,也无从谈起音乐。尽管其后音乐逐渐走入电影,但其本质上还是脱节的,它是在放映的时候请钢琴师和小提琴师的即兴伴奏,这使得音乐与电影的表现,语言对白经常是不相符的。因此,电影在发展史上从无声电影变成有声电影本身就遇到了很大的阻碍,这种阻碍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们对无声电影的习以为常和对电影习惯的艺术表达方式的接受。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当时的音像技术水平较低,声音的加入从某种程度上反而让电影的艺术水平有所下降。正如贝拉·巴拉兹在他的《电影精神》一书中所说:“还不发达的新技术把已有相当变化的旧技术抛回到一个十分初级的水平上。内容的水平也与表现水平一块降得更低了”。声音对无声电影的冲击以及电影在艺术创造上的倒退引发了众多默片艺术大师的顽强抵制和激烈反对,相应地在这些讨伐声中,也开启了对有声电影艺术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伴随着音像技术水平的提高,音乐和电影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影音乐是一种片段的、不连贯的、非独立存在的音乐,它需要遵循电影叙事的时空关系,与电影画面紧密结合,因此这对音乐的制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的音乐技术足以使用音乐来复述、强调画面的视觉内容,使音乐与画面的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变得更加容易。
二 电影音乐的功能
现代人很难适应只有文字对白,不存在音乐的电影,可以说音乐对于电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一部优秀的电影也是音乐,剪辑,摄影,服装等多要素得到肯定的电影。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满足观众对电影中人物情感的立体掌握。现代电影是直接诉诸观众听觉与视觉的音画艺术,这有别于无声电影时代的仅仅以视觉来影响观众的艺术。观众对电影的一个基本需求就是艺术本身能直达观众的心灵深处,因此电影的具体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必须在第一时间直接诉诸观众的眼睛与耳朵这两个视觉、听觉感官。这种以音乐为载体,传递电影情感正是满足了人们对电影动效和声音的需求。
2 电影音乐能够准确地渲染气氛,能为影片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环境气氛,时代气氛,地方色彩或民族特点等等。比如印度电影,以《阿育王》为例,其音乐歌舞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而即使非印度电影,但凡在电影中有与印度相关的电影,也会以印度的民族歌舞为载体,向观众表明这是印度背景,如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尽管不是印度电影,但其音乐,服装,建筑等无不彰显着印度特色,且这些特色无需任何的语言提示或其他暗示。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经过音乐的合理表达,既表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范,又彰显了电影人物与构思在电影中的推进作用,因此可以说,在电影中,音乐成就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其表现氛围。
3 音乐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电影是一种艺术作品,创作者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对作品所展示的现实生活、人物命运,阐述自己的思想立场、感情态度。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靠音乐来隐射人物复杂的内心,通过音乐的表达使得人物内心情感更加直观化,真实化,同时又以朦胧的姿态蕴涵了无尽的情感空间。如电影《梅兰芳》,其音乐随着主人公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时代气息中,发生不同的变化:第一次遇见孟晓冬的惊喜,出演美国的忧郁,面对日本军队的镇定,都是以不同的音乐来表现的。当然,不同的艺术作品阐述的方式不同,但总体而言,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最适于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在情绪和感情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的艺术所不能及的。
4 音乐可以对电影的整个剧情起到推动及调节的作用。一部动作片不会全片都有震撼力和张扬力的音乐,而必定是伴随平缓,高潮,降落,再高潮直至结束等多个过程的。这些通过音乐效果将剧情表现得更加扣人心弦,使整部电影剧情节奏明朗,更加具有表现力。以经典大片《泰坦尼克号》为例,片中男女主角从相识到船只遇险的时间段,影片大都是用优雅,舒适的音乐作为背景,船只遇险后,那种极具节奏感和震慑力的音乐,不断滞涨着观众的心,观众也容易将自己融入到电影的环节中,最后,男女主角的对话直至男主角的沉落,音乐变得委婉凄凉,撕人心肺。整部电影在音乐的这种舒缓,紧张有序的调解下,让观众深深地领会了电影的内涵。电影《金刚》同样如此,金刚出现之前,整个电影在较为平和的环境中度过,音乐背景透露出温馨的背景,很多观众并未体会到电影庞大的气势,但金刚出现之后,通过气势磅礴的音乐立即将观众的目光吸引住了,而伴随着这种极具震撼力的音乐出现的是与音乐较为相符的金刚庞大的形象和震撼人心的画面。
5 音乐可以提高电影的品味。音乐与电影画面组合成不同的音画关系,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一部影片,音乐、音效、语言的有机结合,交替互补,可以形成单一声音元素所没有的张力和强烈的震撼力。通过两元素的结合,传达给了观众在视觉与声音上的艺术效应,使得电影作品饱满鲜活,并富有艺术力。由此可见,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能给受众带来完美的享受,对观众进行艺术熏陶。
三 电影音乐的表现特征
作为电影中鲜活生命力的组成部分,电影音乐对音乐和影视的促进都具有极强的功能性。探究电影音乐的特征对其的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电影音乐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内容决定了音乐表现的特定性
音乐是电影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观众首先关注的是剧情,演出水平,音乐是对剧情、演员起烘托作用的关键元素,它不能作为主体出现,相反它是促进电影和谐,配合电影的表现而出现的。通过音乐可以将电影更加鲜明化,能诠释电影鲜明的表现力,因此音乐是由内容决定的,是根据剧情的变化,演员的表情,语言变化而变化的。在电影中由于画面是稳定的,而音乐所描绘的只能是画面的内容,当音乐再次出现时,审美主体回想的就是画面带给的特定形象,而不是音乐本身。脱离了画面、语言和具体的情节,电影音乐和其他音乐并没有多大区别,因为对观众而言,他们是很难从音乐中体会到具体的内容的。因此,电影音乐中,音乐不是鼓励存在的。比如一部恐怖电影,首先只看画面不听音乐,观众往往会体会到电影本身的“恐怖”味道,而随着和音乐的结合,审美主体看到音乐描绘的就是画面上惊悚、刺激的场景,这说明在电影中,音乐的具体内容是画面赋予的,具有特定性。因为反过来,只听音乐,观众只能对音乐的轻重缓急,悠扬激扬等基本特征进行判断。
2 审美主体对电影音乐表现的认知趋同性
以《辛德勒的名单》和《南京!南京!》为例,这两部反映二战时的悲剧电影题材,其音乐表现对观众的感官刺激有很大的趋同感。这两部影片基本都是以灰色调示人,《辛德勒的名单》在最后出现了彩色画面,让我们对前者音乐的表现进行分析:辛德勒在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过程中,由一个投机取巧只为发战争财的商人逐渐转变为挽救犹太人生命的救护者。影片的灰色、压抑的基调使观众充满了对被残害犹太人的深深同情,这就决定了音乐要体现这种悲伤的风格,而且能让所有的观众都感知这一点,此时的音乐,一般而言,旋律是暗淡忧郁的,节奏是规整单一的,同时有大量的同音反复,造成强烈心理压抑和悲痛感。电影快结束时,被送往焚尸炉的小女孩的红色衣服,在无限悲哀的音乐背景的刺激下,更为显眼。在影片的末尾部分,画面上是人们在辛德勒的墓前默默向他致敬,这段音乐再次出现,无限辛酸、感慨的情绪涌上心头,以至于观看完影片再听到这段音乐时,也会不禁产生同样的感受。
对电影音乐的认知趋同性,主要体现在与非电影音乐的对比上。不同年代的人听流行歌曲和革命歌曲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对审美主体而言,普通音乐在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上具有总体的概括性和不确性,不具有具体的指向性。而电影音乐则不一样,不仅仅是《辛德勒的名单》,还有如《指环王》,《金刚》,《变形金刚》莫不如此。在画面内容一致的情况下,它限定了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此时音乐抒发的感情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有所指的。音乐不再独立存在,而是作为电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抒发的感情是电影中的特定感情,其基调与电影内容一致。
3 电影音乐表现的抒情性
音乐既然为电影服务,就必然有它的使命,而不是单独的以音乐的艺术生命力出现。从电影音乐出现开始,它所肩负的主要使命就是“抒情性”,这里的抒情是广泛的,如抒发导演的情感,抒发电影主角的情感,展现时代背景等。如电影角色的悲哀用低长的音乐烘托,电影场景中的码头车站用欢快的节奏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电影的开头,往往用嘈杂的音乐拉开整部电影的序幕。可以说,抒情是电影音乐最重要的功能,抒情既表达了电影音乐的内涵,又展现了饱满的艺术情感。抒情性音乐在影片中,除了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外,还善于刻画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这使得音乐在电影艺术的情感刻画与表达上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有些电影,本身就是以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音乐之声》,将奥地利军官对女主角的爱,对国家的爱,以及在两种爱之间进行取舍的矛盾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女主角内心的变化也通过不同的音乐变化表现得非常详细。
四 结语
电影音乐具有一般音乐的共性:善于表达感情,通过听觉来感受,用时间来展示形象。但电影音乐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它的创作和构思必须以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基础,必须考虑与画面和其他声音艺术的相互融合。将音乐融入到电影中,是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录音师,导演等合作的结晶。在当今的电影中,音乐元素的存在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发展,也使音乐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舞台。电影音乐的功能和表现特征是相互依存的,挖掘其功能需要提高其表现能力,反过来,提高其表现能力又能增强其艺术表现功能。
参考文献:
[1] [匈]贝拉·巴拉兹,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2]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
[3] 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4] 马宇清:《音乐与电影关系浅谈》,《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
[5] 翟建农:《什么是电影音乐——关于电影音乐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辩》,《当代电影》,1990年第10期。
作者简介:段传娅,女,1971—,湖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与合唱指挥法研究,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电影音乐 表现特征 抒情 气氛渲染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作为人类一种蕴涵形式最广阔最丰富的综合性艺术,它吸纳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要素。它以其直观的表现力,将其他艺术融合展现,表达了艺术之间深刻的关联。在这些艺术要素中,每一种要素对电影都具有特有功能,缺少任何一种,电影都不可能存在。
电影中,音乐作为重要的元素而存在,它是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音乐的电影就不会富有活力,也缺乏了其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音乐对于电影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一 电影与音乐的结合
电影音乐,是音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电影与音乐的结合,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它是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它包含着一般音乐缺少的视觉信号,是一种新的音乐艺术体裁。但是电影和音乐的结合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最初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即所谓的无声电影,也无从谈起音乐。尽管其后音乐逐渐走入电影,但其本质上还是脱节的,它是在放映的时候请钢琴师和小提琴师的即兴伴奏,这使得音乐与电影的表现,语言对白经常是不相符的。因此,电影在发展史上从无声电影变成有声电影本身就遇到了很大的阻碍,这种阻碍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们对无声电影的习以为常和对电影习惯的艺术表达方式的接受。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当时的音像技术水平较低,声音的加入从某种程度上反而让电影的艺术水平有所下降。正如贝拉·巴拉兹在他的《电影精神》一书中所说:“还不发达的新技术把已有相当变化的旧技术抛回到一个十分初级的水平上。内容的水平也与表现水平一块降得更低了”。声音对无声电影的冲击以及电影在艺术创造上的倒退引发了众多默片艺术大师的顽强抵制和激烈反对,相应地在这些讨伐声中,也开启了对有声电影艺术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伴随着音像技术水平的提高,音乐和电影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影音乐是一种片段的、不连贯的、非独立存在的音乐,它需要遵循电影叙事的时空关系,与电影画面紧密结合,因此这对音乐的制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的音乐技术足以使用音乐来复述、强调画面的视觉内容,使音乐与画面的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变得更加容易。
二 电影音乐的功能
现代人很难适应只有文字对白,不存在音乐的电影,可以说音乐对于电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一部优秀的电影也是音乐,剪辑,摄影,服装等多要素得到肯定的电影。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满足观众对电影中人物情感的立体掌握。现代电影是直接诉诸观众听觉与视觉的音画艺术,这有别于无声电影时代的仅仅以视觉来影响观众的艺术。观众对电影的一个基本需求就是艺术本身能直达观众的心灵深处,因此电影的具体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必须在第一时间直接诉诸观众的眼睛与耳朵这两个视觉、听觉感官。这种以音乐为载体,传递电影情感正是满足了人们对电影动效和声音的需求。
2 电影音乐能够准确地渲染气氛,能为影片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环境气氛,时代气氛,地方色彩或民族特点等等。比如印度电影,以《阿育王》为例,其音乐歌舞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而即使非印度电影,但凡在电影中有与印度相关的电影,也会以印度的民族歌舞为载体,向观众表明这是印度背景,如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尽管不是印度电影,但其音乐,服装,建筑等无不彰显着印度特色,且这些特色无需任何的语言提示或其他暗示。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经过音乐的合理表达,既表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范,又彰显了电影人物与构思在电影中的推进作用,因此可以说,在电影中,音乐成就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其表现氛围。
3 音乐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电影是一种艺术作品,创作者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对作品所展示的现实生活、人物命运,阐述自己的思想立场、感情态度。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靠音乐来隐射人物复杂的内心,通过音乐的表达使得人物内心情感更加直观化,真实化,同时又以朦胧的姿态蕴涵了无尽的情感空间。如电影《梅兰芳》,其音乐随着主人公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时代气息中,发生不同的变化:第一次遇见孟晓冬的惊喜,出演美国的忧郁,面对日本军队的镇定,都是以不同的音乐来表现的。当然,不同的艺术作品阐述的方式不同,但总体而言,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最适于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在情绪和感情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的艺术所不能及的。
4 音乐可以对电影的整个剧情起到推动及调节的作用。一部动作片不会全片都有震撼力和张扬力的音乐,而必定是伴随平缓,高潮,降落,再高潮直至结束等多个过程的。这些通过音乐效果将剧情表现得更加扣人心弦,使整部电影剧情节奏明朗,更加具有表现力。以经典大片《泰坦尼克号》为例,片中男女主角从相识到船只遇险的时间段,影片大都是用优雅,舒适的音乐作为背景,船只遇险后,那种极具节奏感和震慑力的音乐,不断滞涨着观众的心,观众也容易将自己融入到电影的环节中,最后,男女主角的对话直至男主角的沉落,音乐变得委婉凄凉,撕人心肺。整部电影在音乐的这种舒缓,紧张有序的调解下,让观众深深地领会了电影的内涵。电影《金刚》同样如此,金刚出现之前,整个电影在较为平和的环境中度过,音乐背景透露出温馨的背景,很多观众并未体会到电影庞大的气势,但金刚出现之后,通过气势磅礴的音乐立即将观众的目光吸引住了,而伴随着这种极具震撼力的音乐出现的是与音乐较为相符的金刚庞大的形象和震撼人心的画面。
5 音乐可以提高电影的品味。音乐与电影画面组合成不同的音画关系,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一部影片,音乐、音效、语言的有机结合,交替互补,可以形成单一声音元素所没有的张力和强烈的震撼力。通过两元素的结合,传达给了观众在视觉与声音上的艺术效应,使得电影作品饱满鲜活,并富有艺术力。由此可见,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能给受众带来完美的享受,对观众进行艺术熏陶。
三 电影音乐的表现特征
作为电影中鲜活生命力的组成部分,电影音乐对音乐和影视的促进都具有极强的功能性。探究电影音乐的特征对其的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电影音乐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内容决定了音乐表现的特定性
音乐是电影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观众首先关注的是剧情,演出水平,音乐是对剧情、演员起烘托作用的关键元素,它不能作为主体出现,相反它是促进电影和谐,配合电影的表现而出现的。通过音乐可以将电影更加鲜明化,能诠释电影鲜明的表现力,因此音乐是由内容决定的,是根据剧情的变化,演员的表情,语言变化而变化的。在电影中由于画面是稳定的,而音乐所描绘的只能是画面的内容,当音乐再次出现时,审美主体回想的就是画面带给的特定形象,而不是音乐本身。脱离了画面、语言和具体的情节,电影音乐和其他音乐并没有多大区别,因为对观众而言,他们是很难从音乐中体会到具体的内容的。因此,电影音乐中,音乐不是鼓励存在的。比如一部恐怖电影,首先只看画面不听音乐,观众往往会体会到电影本身的“恐怖”味道,而随着和音乐的结合,审美主体看到音乐描绘的就是画面上惊悚、刺激的场景,这说明在电影中,音乐的具体内容是画面赋予的,具有特定性。因为反过来,只听音乐,观众只能对音乐的轻重缓急,悠扬激扬等基本特征进行判断。
2 审美主体对电影音乐表现的认知趋同性
以《辛德勒的名单》和《南京!南京!》为例,这两部反映二战时的悲剧电影题材,其音乐表现对观众的感官刺激有很大的趋同感。这两部影片基本都是以灰色调示人,《辛德勒的名单》在最后出现了彩色画面,让我们对前者音乐的表现进行分析:辛德勒在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过程中,由一个投机取巧只为发战争财的商人逐渐转变为挽救犹太人生命的救护者。影片的灰色、压抑的基调使观众充满了对被残害犹太人的深深同情,这就决定了音乐要体现这种悲伤的风格,而且能让所有的观众都感知这一点,此时的音乐,一般而言,旋律是暗淡忧郁的,节奏是规整单一的,同时有大量的同音反复,造成强烈心理压抑和悲痛感。电影快结束时,被送往焚尸炉的小女孩的红色衣服,在无限悲哀的音乐背景的刺激下,更为显眼。在影片的末尾部分,画面上是人们在辛德勒的墓前默默向他致敬,这段音乐再次出现,无限辛酸、感慨的情绪涌上心头,以至于观看完影片再听到这段音乐时,也会不禁产生同样的感受。
对电影音乐的认知趋同性,主要体现在与非电影音乐的对比上。不同年代的人听流行歌曲和革命歌曲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对审美主体而言,普通音乐在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上具有总体的概括性和不确性,不具有具体的指向性。而电影音乐则不一样,不仅仅是《辛德勒的名单》,还有如《指环王》,《金刚》,《变形金刚》莫不如此。在画面内容一致的情况下,它限定了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此时音乐抒发的感情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有所指的。音乐不再独立存在,而是作为电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抒发的感情是电影中的特定感情,其基调与电影内容一致。
3 电影音乐表现的抒情性
音乐既然为电影服务,就必然有它的使命,而不是单独的以音乐的艺术生命力出现。从电影音乐出现开始,它所肩负的主要使命就是“抒情性”,这里的抒情是广泛的,如抒发导演的情感,抒发电影主角的情感,展现时代背景等。如电影角色的悲哀用低长的音乐烘托,电影场景中的码头车站用欢快的节奏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电影的开头,往往用嘈杂的音乐拉开整部电影的序幕。可以说,抒情是电影音乐最重要的功能,抒情既表达了电影音乐的内涵,又展现了饱满的艺术情感。抒情性音乐在影片中,除了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外,还善于刻画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这使得音乐在电影艺术的情感刻画与表达上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有些电影,本身就是以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音乐之声》,将奥地利军官对女主角的爱,对国家的爱,以及在两种爱之间进行取舍的矛盾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女主角内心的变化也通过不同的音乐变化表现得非常详细。
四 结语
电影音乐具有一般音乐的共性:善于表达感情,通过听觉来感受,用时间来展示形象。但电影音乐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它的创作和构思必须以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基础,必须考虑与画面和其他声音艺术的相互融合。将音乐融入到电影中,是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录音师,导演等合作的结晶。在当今的电影中,音乐元素的存在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发展,也使音乐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舞台。电影音乐的功能和表现特征是相互依存的,挖掘其功能需要提高其表现能力,反过来,提高其表现能力又能增强其艺术表现功能。
参考文献:
[1] [匈]贝拉·巴拉兹,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2]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
[3] 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4] 马宇清:《音乐与电影关系浅谈》,《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
[5] 翟建农:《什么是电影音乐——关于电影音乐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辩》,《当代电影》,1990年第10期。
作者简介:段传娅,女,1971—,湖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与合唱指挥法研究,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