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阐述了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具体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一)水泥的因素:水泥的强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中水泥强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成正比,混凝土中水泥强度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而水泥混凝土的影响主要在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和水泥细度,水泥质量的波动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重要因素之一。水泥质量的波动,通常在混凝土强度上表现出来,水泥质量波动是由于水泥细度引起的。
(二)水灰比的因素:水灰比大小决定着混凝土强度,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孔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混凝土体积的大小与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密切相关,水灰比决定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程度下的毛细管空隙率。混凝土混合料越是充分捣实,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反而提高。在使用相同品种水泥的情况下,如果水灰比越小,则其与骨料粘结力越大,因此混凝土强度越高。
(3)粗集料的因素:形状、结构、尺寸、级配是集料最重要的的参数。集料强度一般都要比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高,所以集料本身的强度是次要的,因为混凝土中集料在承载时的承受的应力远远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基体和过渡区的强度比骨料颗粒强度小,大部分天然骨料的强度基本忽略不计,原因在于破坏力决定于水泥浆基体及过渡区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混凝土需要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的集料,但如果集料过强、过硬的可能适得其反,就可能在混凝土因湿度或温度等因素导致体积发生变化,使水泥石所受应力过大的而开裂。
二、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并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②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对于工程量较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3m)且浇筑能力不足时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②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③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②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平运输距离;③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在大體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泌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因为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比较大,泌水现象也比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的混凝土质量
(二)混凝土的养护。(1)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上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②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天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③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2)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灌层处理。
(3)塑料薄膜、草袋锯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4)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温性能好而又便宜的材料用作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中。
(三)混凝土振捣技术。混凝土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这三道设置的位置需符合要求,再经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在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层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40厘米左右,振捣棒需要快速插入、缓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而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板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四)混凝土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采用的箍筋施工方法,将全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梁板钢筋和整体沉梁。该方法有让钢筋运输、捆扎、堆放等较为安全的特点,并且作业量少,绑钢筋与支模不冲突,功效相对较高。但也存在箍筋间距难以保证、节点箍筋少放等问题。其解决方式是,在下料时将所有节点增设纵向短筋,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在柱纵筋上套入整体骨架,并搁置在楼板模板而上,进行穿梁钢筋、捆扎,为防止柱纵筋与附加纵同短筋的位置冲突,而导致的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需偏离其箍筋角部大约5厘米。因此,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情况而使用,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工程,采用此方法较为困难。
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比方说植筋的结构能否承受的了拉拔力度,清理钻孔同时确定钢筋是否合格,采用冲击电钻替代钻孔机钻孔,均匀搅拌植筋胶并且在植筋工作完成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胶固化。只有在严格遵守对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足够合理和规范,避免许多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
还要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设计要足够合理。并且,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分析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受力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混凝土材料的选购之上,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避免出现因为混凝土原材料本身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合理的检验程序以及抽检实验,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达标。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浇水、浇筑等多项工作。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以及散热工作,能够使混凝土的结构不会遭受到各种程度的破坏。最后,要准确把握好拆模的时间,从而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消除竣工后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目前,我们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是混凝土的搅拌还是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都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因此需要我们在施工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保证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晋 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 商品混凝土 2012(08)
【2】周彥 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6)
【3】曹建平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综述【J】 科技信息 2010(07)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一)水泥的因素:水泥的强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中水泥强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成正比,混凝土中水泥强度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而水泥混凝土的影响主要在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和水泥细度,水泥质量的波动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重要因素之一。水泥质量的波动,通常在混凝土强度上表现出来,水泥质量波动是由于水泥细度引起的。
(二)水灰比的因素:水灰比大小决定着混凝土强度,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孔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混凝土体积的大小与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密切相关,水灰比决定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程度下的毛细管空隙率。混凝土混合料越是充分捣实,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反而提高。在使用相同品种水泥的情况下,如果水灰比越小,则其与骨料粘结力越大,因此混凝土强度越高。
(3)粗集料的因素:形状、结构、尺寸、级配是集料最重要的的参数。集料强度一般都要比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高,所以集料本身的强度是次要的,因为混凝土中集料在承载时的承受的应力远远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基体和过渡区的强度比骨料颗粒强度小,大部分天然骨料的强度基本忽略不计,原因在于破坏力决定于水泥浆基体及过渡区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混凝土需要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的集料,但如果集料过强、过硬的可能适得其反,就可能在混凝土因湿度或温度等因素导致体积发生变化,使水泥石所受应力过大的而开裂。
二、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并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②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对于工程量较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3m)且浇筑能力不足时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②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③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②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平运输距离;③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在大體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泌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因为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比较大,泌水现象也比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的混凝土质量
(二)混凝土的养护。(1)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上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②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天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③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2)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灌层处理。
(3)塑料薄膜、草袋锯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4)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温性能好而又便宜的材料用作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中。
(三)混凝土振捣技术。混凝土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这三道设置的位置需符合要求,再经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在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层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40厘米左右,振捣棒需要快速插入、缓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而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板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四)混凝土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采用的箍筋施工方法,将全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梁板钢筋和整体沉梁。该方法有让钢筋运输、捆扎、堆放等较为安全的特点,并且作业量少,绑钢筋与支模不冲突,功效相对较高。但也存在箍筋间距难以保证、节点箍筋少放等问题。其解决方式是,在下料时将所有节点增设纵向短筋,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在柱纵筋上套入整体骨架,并搁置在楼板模板而上,进行穿梁钢筋、捆扎,为防止柱纵筋与附加纵同短筋的位置冲突,而导致的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需偏离其箍筋角部大约5厘米。因此,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情况而使用,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工程,采用此方法较为困难。
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比方说植筋的结构能否承受的了拉拔力度,清理钻孔同时确定钢筋是否合格,采用冲击电钻替代钻孔机钻孔,均匀搅拌植筋胶并且在植筋工作完成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胶固化。只有在严格遵守对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足够合理和规范,避免许多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
还要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设计要足够合理。并且,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分析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受力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混凝土材料的选购之上,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避免出现因为混凝土原材料本身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合理的检验程序以及抽检实验,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达标。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浇水、浇筑等多项工作。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以及散热工作,能够使混凝土的结构不会遭受到各种程度的破坏。最后,要准确把握好拆模的时间,从而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消除竣工后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目前,我们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是混凝土的搅拌还是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都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因此需要我们在施工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保证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晋 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 商品混凝土 2012(08)
【2】周彥 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6)
【3】曹建平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综述【J】 科技信息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