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外与放学后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转变,校外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儿童的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扩展;是整个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注重实践是校外教育的根本特性
实践是指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活动,实践性是校外教育的最重要特征。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是教师讲和学生听,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在校外教育的培训活动中,同学们亲自参加各种有利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和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实践性活动符合青少年儿童的特性。中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喜欢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成功的快感。他们喜欢快乐教育,乐于在“玩”中学习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本领、体验生活。
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心理飞跃发展的时期,实践性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儿童兴味盎然,增进知识,获得勇敢、团结、互助的品质,增强观察、想象、判断的能力。在实践性活动中,青少年儿童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寻找和学习有关的资料和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研究,或实验、或制作、或调查,最后归纳总结,获得成果。素质教育把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校外教育有充分的条件满足这些要求。“校外教育把实践性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育人模式的主要特征,最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创造精神的培养,这种特殊的功能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二、校外教育是个性培养和锻炼的主阵地
个性是指个体的差异性,是个体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性。个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校外教育具有实施个性教育的很多优势和条件,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校外教育通过发展少年儿童的兴趣和个性,使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的个性和能力,最终形成较全面的基本素质。
个性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这正是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在小组活动中,或因材施教,或个别指导;在群众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以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体现了个性教育的特征。个别活动中吸收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对他们施以早期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多种兴趣是个性教育的应有内容。校外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让青少年儿童自愿参加活动,自由选择项目,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同时,校外教育机构还采取按兴趣分班的方法,它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有利于学生的共同研讨,也有利于兴趣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三、校外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具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活动安排为校外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极其充裕的条件。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般都设有文艺、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活动项目。许多校外教育机构都根据当地的条件,设置有一定规模和数量、质量的游戏娱乐设施,以这些新颖、有趣的游戏设施吸引广大少年儿童,使之成为他们校外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为青少年儿童参加各种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了方便,它可以满足有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青少年儿童的需要,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沃土。校外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固定的教学活动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固定的教材。这是校外教育的一大特点。这不但不是校外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反而使活动计划更加灵活,可以使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安排给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它促进了校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校外教育机构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形成各自的特点,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无疑也为少年儿童发展兴趣、丰富自己的校外生活增加了选择的余地。
四、校外教育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只能乖乖地听老师的,不能违背老师的意愿,更不能和老师顶嘴。而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完全是由校外教育机构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首先,校外教育的培训和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渠道,他们在性质、内容、形式及要求上都存在着差别。由于校外教育培训及活动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有明确的目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且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教师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地位和作用与学校教育也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渴盼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教育形式决定了学生是校外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由于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学生和老师的作用发生了“位移”,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不再是被动地教课,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灌输,教师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改变。这种地位的改变,决定了老师变成了指导者、辅导者、知心朋友。
再次,素质教育的培训模式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校外教育采取的是素质教育的模式,不存在升学率的压力,摆脱了学校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尽情地享受快乐教育;老师也尽量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由意识、创造能力。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这种教育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这种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了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是少年儿童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它促进了青少年儿童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校外教育与学校内教育都是教育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为阵地,以培养孩子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活动育人为特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育人方面起着学校内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转变,校外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儿童的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扩展;是整个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注重实践是校外教育的根本特性
实践是指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活动,实践性是校外教育的最重要特征。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是教师讲和学生听,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在校外教育的培训活动中,同学们亲自参加各种有利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和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实践性活动符合青少年儿童的特性。中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喜欢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成功的快感。他们喜欢快乐教育,乐于在“玩”中学习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本领、体验生活。
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心理飞跃发展的时期,实践性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儿童兴味盎然,增进知识,获得勇敢、团结、互助的品质,增强观察、想象、判断的能力。在实践性活动中,青少年儿童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寻找和学习有关的资料和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研究,或实验、或制作、或调查,最后归纳总结,获得成果。素质教育把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校外教育有充分的条件满足这些要求。“校外教育把实践性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育人模式的主要特征,最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创造精神的培养,这种特殊的功能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二、校外教育是个性培养和锻炼的主阵地
个性是指个体的差异性,是个体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性。个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校外教育具有实施个性教育的很多优势和条件,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校外教育通过发展少年儿童的兴趣和个性,使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的个性和能力,最终形成较全面的基本素质。
个性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这正是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在小组活动中,或因材施教,或个别指导;在群众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以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体现了个性教育的特征。个别活动中吸收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对他们施以早期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多种兴趣是个性教育的应有内容。校外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让青少年儿童自愿参加活动,自由选择项目,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同时,校外教育机构还采取按兴趣分班的方法,它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有利于学生的共同研讨,也有利于兴趣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三、校外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具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活动安排为校外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极其充裕的条件。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般都设有文艺、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活动项目。许多校外教育机构都根据当地的条件,设置有一定规模和数量、质量的游戏娱乐设施,以这些新颖、有趣的游戏设施吸引广大少年儿童,使之成为他们校外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为青少年儿童参加各种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了方便,它可以满足有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青少年儿童的需要,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沃土。校外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固定的教学活动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固定的教材。这是校外教育的一大特点。这不但不是校外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反而使活动计划更加灵活,可以使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安排给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它促进了校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校外教育机构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形成各自的特点,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无疑也为少年儿童发展兴趣、丰富自己的校外生活增加了选择的余地。
四、校外教育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只能乖乖地听老师的,不能违背老师的意愿,更不能和老师顶嘴。而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完全是由校外教育机构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首先,校外教育的培训和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渠道,他们在性质、内容、形式及要求上都存在着差别。由于校外教育培训及活动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有明确的目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且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教师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地位和作用与学校教育也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渴盼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教育形式决定了学生是校外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由于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学生和老师的作用发生了“位移”,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不再是被动地教课,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灌输,教师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改变。这种地位的改变,决定了老师变成了指导者、辅导者、知心朋友。
再次,素质教育的培训模式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校外教育采取的是素质教育的模式,不存在升学率的压力,摆脱了学校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尽情地享受快乐教育;老师也尽量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由意识、创造能力。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这种教育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这种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了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是少年儿童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它促进了青少年儿童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校外教育与学校内教育都是教育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为阵地,以培养孩子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活动育人为特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育人方面起着学校内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