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是应用型本科层次的会计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教学实训环节,具有综合性、仿真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对于这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转型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综合实训;考核方式
F230-4
应用型本科是近几年来高校转型的重点,其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本科规格,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就业潜力大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训实践类课程占比达总学分的40%以上,因此,对于这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转型的重点问题之一。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多沿用传统本科的期末考核制,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而实训类课程大多课程设计模块化、实训方式多样化,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对此类课程。
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此类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路。
一、应用型本科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项目化、模块化,传统期末考试的形式不适合考核此类实训课程。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会计学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运用会计虚拟实习软件和会计应用软件,仿真职业场景,让学生体验财务会计实务工作,熟悉企业内部的整体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账务处理,全面提升学生对企业财务环境、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角色分工、财务工作的认知及会计业务全盘账的操作。以岗位模拟实训为例,一般需模拟出纳、总账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费用会计、财务经理等多个角色进行实训,课程设计也根据不同岗位进行了模块化的分割,实训成果也多以模块的形式呈现,期末以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的传统测评方式不适用于此类实训课程。
2.部分实训软件难以量化学生实训成绩。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不断加深,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了更好地对接会计实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运用会计虚拟实习软件和会计应用软件进行实训。会计虚拟实训软件根据会计人员在实务中的不同岗位进行岗位业务模拟实训,实训内容模块化,此类软件部分配有考试及评分系统;会计应用软件是与实务中企业所用的财务软件类似的模拟应用软件,如金蝶、用友。这类的财务软件与企业实务中使用的财务系统几乎完全一致,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职业最需要的基本技能操作,但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考试评分系统,无法利用软件将学生的练习操作给出分数,老师在课程中如果使用传统考试方法评分,则无法检测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但技术手段暂时无法实现软件测评考试。
3.实训中多采用团队学的模式实训,但无法准确区分组内成员成绩。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多采用团队学、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由教师引导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一个小组为一个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各种业务的演练实训。教师根据不同业务的需要来设计不同的工作情境,由学生扮演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办理会计事务,完成工作任务;并让学生互换角色开展实训,使学生在实训中亲自体验会计工作实务,开展与会计工作岗位对接的会计模拟实训、仿真实训。
这种模式的实训任务考核时大多以小组实训作业或实训报告为依据,存在小组内搭便车、小组实训作业成绩无法在组内成员间有效区分等问题。
二、 解決思路
1.建立过程性考核体系,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不再以传统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由于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上项目化、模块化,每一个实训大多需要2-3周时间完成,以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在2小时内几乎无法对知识点进行较为完整的测评,因此,综合实训需建立过程化考核体系,实现项目制评分。期末成绩应由项目模块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到课率等)、期末实训报告总结构成,不再有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
以会计岗位模拟软件为主体的实训课程,因大多带有实训模块评分系统,可在一阶段的项目实训之后登记学生的模块实训成绩;以会计应用软件为主体的实训课程,因为软件缺乏实训评分系统,教师应对每一模块的实训设置考评点,每一个模块结束,都将学生各人的成绩记录在本模块的成绩当中,实现模块化打分。
2.考核方式多元化,其中包括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
评价方式多元体现在软件评分和教师考核点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主体的多元体现在除了传统的教师进行评分之外,引入学生互评的环节,包括小组内成员间互评和班级小组间的互评,通过此举极大提升了评价体系的完整性。评价内容的多元体现在实训的完成质量、实训报告的完成质量、课堂表现、小组课堂演示等多方面构成,这需要教师建立完整的学生实训档案,综合进行评价。
3.建立小组实训综合评价体系,有效杜绝小组实训中搭便车的现象。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项目实训,因此对个体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团队评价的基础之上,采取多方位的较为全面的全员评价体系。个人实训成绩由小组实训成绩、个人实训报告、平时成绩、小组成员互评、小组演讲成绩等多方面构成,其中小组长和小组实训汇报PPT演讲人酌情加分。
三、结语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实训质量决定了会计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适应性,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过程性、综合性、多元化的考核,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转型重要的课程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林怡.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转型研究与评价[J]. 高教学刊, 2016(17).
[2]滕晓梅.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 财会月刊, 2010(12):107-109.
[3]邹羚.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 计算机时代, 2011(1):55-56.
作者简介:康璇(1988—)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现为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会计学教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实践教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综合实训;考核方式
F230-4
应用型本科是近几年来高校转型的重点,其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本科规格,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就业潜力大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训实践类课程占比达总学分的40%以上,因此,对于这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转型的重点问题之一。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多沿用传统本科的期末考核制,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而实训类课程大多课程设计模块化、实训方式多样化,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对此类课程。
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此类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路。
一、应用型本科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项目化、模块化,传统期末考试的形式不适合考核此类实训课程。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会计学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运用会计虚拟实习软件和会计应用软件,仿真职业场景,让学生体验财务会计实务工作,熟悉企业内部的整体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账务处理,全面提升学生对企业财务环境、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角色分工、财务工作的认知及会计业务全盘账的操作。以岗位模拟实训为例,一般需模拟出纳、总账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费用会计、财务经理等多个角色进行实训,课程设计也根据不同岗位进行了模块化的分割,实训成果也多以模块的形式呈现,期末以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的传统测评方式不适用于此类实训课程。
2.部分实训软件难以量化学生实训成绩。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不断加深,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了更好地对接会计实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运用会计虚拟实习软件和会计应用软件进行实训。会计虚拟实训软件根据会计人员在实务中的不同岗位进行岗位业务模拟实训,实训内容模块化,此类软件部分配有考试及评分系统;会计应用软件是与实务中企业所用的财务软件类似的模拟应用软件,如金蝶、用友。这类的财务软件与企业实务中使用的财务系统几乎完全一致,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职业最需要的基本技能操作,但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考试评分系统,无法利用软件将学生的练习操作给出分数,老师在课程中如果使用传统考试方法评分,则无法检测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但技术手段暂时无法实现软件测评考试。
3.实训中多采用团队学的模式实训,但无法准确区分组内成员成绩。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多采用团队学、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由教师引导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一个小组为一个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各种业务的演练实训。教师根据不同业务的需要来设计不同的工作情境,由学生扮演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办理会计事务,完成工作任务;并让学生互换角色开展实训,使学生在实训中亲自体验会计工作实务,开展与会计工作岗位对接的会计模拟实训、仿真实训。
这种模式的实训任务考核时大多以小组实训作业或实训报告为依据,存在小组内搭便车、小组实训作业成绩无法在组内成员间有效区分等问题。
二、 解決思路
1.建立过程性考核体系,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不再以传统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由于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上项目化、模块化,每一个实训大多需要2-3周时间完成,以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在2小时内几乎无法对知识点进行较为完整的测评,因此,综合实训需建立过程化考核体系,实现项目制评分。期末成绩应由项目模块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到课率等)、期末实训报告总结构成,不再有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
以会计岗位模拟软件为主体的实训课程,因大多带有实训模块评分系统,可在一阶段的项目实训之后登记学生的模块实训成绩;以会计应用软件为主体的实训课程,因为软件缺乏实训评分系统,教师应对每一模块的实训设置考评点,每一个模块结束,都将学生各人的成绩记录在本模块的成绩当中,实现模块化打分。
2.考核方式多元化,其中包括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
评价方式多元体现在软件评分和教师考核点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主体的多元体现在除了传统的教师进行评分之外,引入学生互评的环节,包括小组内成员间互评和班级小组间的互评,通过此举极大提升了评价体系的完整性。评价内容的多元体现在实训的完成质量、实训报告的完成质量、课堂表现、小组课堂演示等多方面构成,这需要教师建立完整的学生实训档案,综合进行评价。
3.建立小组实训综合评价体系,有效杜绝小组实训中搭便车的现象。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项目实训,因此对个体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团队评价的基础之上,采取多方位的较为全面的全员评价体系。个人实训成绩由小组实训成绩、个人实训报告、平时成绩、小组成员互评、小组演讲成绩等多方面构成,其中小组长和小组实训汇报PPT演讲人酌情加分。
三、结语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实训质量决定了会计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适应性,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过程性、综合性、多元化的考核,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转型重要的课程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林怡.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转型研究与评价[J]. 高教学刊, 2016(17).
[2]滕晓梅.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 财会月刊, 2010(12):107-109.
[3]邹羚.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 计算机时代, 2011(1):55-56.
作者简介:康璇(1988—)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现为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会计学教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实践教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