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定量核磁共振(qNMR)技术常用来分析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和变化.qNMR中应用最多的是内标法,常见的水溶性内标易与血液中存在的大量蛋白结合,使其化学位移和线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代谢物定量的准确性,这是qNMR存在的重大挑战.采用对苯二甲酸二钠作为qNMR代谢组学在全血、血浆、血清样品中的内标,其信号峰为清晰稳定的单峰,并且与大多数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信号峰有着较好的区分.通过与常见qNMR内标的蛋白结合参数进行对比发现,对苯二甲酸二钠的蛋白结合程度更低,在血浆中半峰宽比值(内标/β-葡萄糖)仅为0.
【机 构】
: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量核磁共振(qNMR)技术常用来分析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和变化.qNMR中应用最多的是内标法,常见的水溶性内标易与血液中存在的大量蛋白结合,使其化学位移和线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代谢物定量的准确性,这是qNMR存在的重大挑战.采用对苯二甲酸二钠作为qNMR代谢组学在全血、血浆、血清样品中的内标,其信号峰为清晰稳定的单峰,并且与大多数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信号峰有着较好的区分.通过与常见qNMR内标的蛋白结合参数进行对比发现,对苯二甲酸二钠的蛋白结合程度更低,在血浆中半峰宽比值(内标/β-葡萄糖)仅为0.24.以代谢物乳酸为例,对20份肠癌患者的血液样品进行乳酸含量的定量测定,发现其血液样品中乳酸含量和淋巴结的受累程度呈正相关.该方法的发展为qNMR技术在代谢组学上的应用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有望应用于疾病诊断关键代谢物的发现和定量研究.
其他文献
针对多源异构点云融合中数据基准不一致、尺度和精度不同的问题,构建了测区地面控制、车载激光扫描、无人机建模一体化控制体系.以上海张江科学城为实验区域,利用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结合大疆M300无人机进行测区全息数据采集,通过一体化控制体系融合车载激光扫描地面点云和无人机密集匹配点云,生成城市空间各高度完整的点云模型.利用融合点云和倾斜摄影模型进行各类地物矢量特征提取,生产全要素地形图.结果表明,车载LiDAR和无人机一体化控制实现了多源异构点云高精度融合,生产的全要素地形图要素种类丰富,精度满足项目要求.车载Li
在不动产权籍调查过程中,如采用全站仪和GNSS-RTK进行单点测量的传统作业方法,会导致外业工作量大,生产效率较低,工期长等问题.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分别获取倾斜影像和点云数据,经解算、融合后,作业人员可以直接在三维模型和点云数据上采集矢量数据,将外业的工作量转移到内业,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经外业实地检测,对内业采集的矢量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效率高、精度高能满足不动产权籍调查测量要求.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单核铑负载的沸石催化剂(Rh1-ZSM-5)上铑活性氧(Rh-oxo)物种与CO和H2O的吸附行为及其催化的乙烷氧化反应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O和H2O可共吸附在Rh-oxo物种形成四配位铑配合物Rh(O)(CO)(H2O);与Rh-oxo物种催化甲烷氧化不同,在乙烷的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羰基化产物丙酸的生成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是不利的,反应产物是以乙醇为主的C2氧化产物.
考察了苯丙氨酸或柠檬酸与硝酸铕的摩尔比对燃烧法制备的Eu2O3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纯单斜和立方相的Eu2O3.以32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30℃和O2气氛下对单斜和立方Eu2O3上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情况进行比较考察,结果表明:经325 nm激光照射后,单斜和立方Eu2O3样品表面均检测到过氧物种的生成,但以柠檬酸为还原剂制备的单斜和立方Eu2O3均比以苯丙氨酸为还原剂制备的相应样品更易于生成过氧物种,其原因可能是前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两种方法制备的立方Eu2O3均比单斜Eu
搭建了一台大气压激光解吸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质谱(laser desorption coupl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LD-DBDI-MS),凭借DBDI源的高效、软电离特性,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利用该装置对苹果表皮的痕量农药残留进行原位定性和半定量检测.通过标准品加入法,建立了苹果表皮农药三环唑残留的标准定量曲线.苹果表皮三环唑的最低检测量低至1 ng(相当于130μg/kg),远低于国家标准GB 2763—
结合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CdSe量子点与富勒烯C60构成的模型太阳能电池体系中,荧光发射猝灭以及基态漂白恢复的动力学过程,发现二者间的荧光猝灭是由CdSe量子点与C60间的光致电子转移所引起的,并且电子转移的速率随着量子点粒径的增大而减小:4.3×109 s-1(3.0 nm),1.1×109 s-1(3.5 nm),0.60×109 s-1(4.0 nm).该结果为设计、构筑以CdSe量子点为中心的光电转化体系,以及提高其光电转化效率提供了实验依据.
类金刚石(DLC)薄膜因其硬度高、禁带宽度可调和抗辐射性好等优点成为空间太阳能电池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采用AFORS-HET v2.5,在AM1.5、功率密度100 mW/cm2的太阳光辐照条件下模拟DLC(P)/c-Si(n)/c-Si(n+)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通过改变P型DLC层和n型单晶硅层参数,得到太阳能电池输出性能的变化规律,并解释了性能变化的内在原因,为DLC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与指导.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20.07%(开路电压为695.5 mV,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涡轮机械设计中,为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需要研究转子风阻的变化规律.针对5 MPa二氧化碳工质在不同转速、不同间隙宽度与转子半径比值以及不同定子壁面换热系数的工况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间隙宽度与转子半径比值相同的情况下,转子风阻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间隙宽度与转子半径比值的增大,转子风阻先减小后增大,在其比值为0.20时转子风阻存在最小值;转子风阻受泰勒涡影响较大,泰勒涡强度越大,摩擦系数越小;转子风阻随定子壁面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定子壁面换热系
融合型变电站作为集成建设多种功能站的新型运营模式,为边缘数据中心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运行提出了新的方向;而作为典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其运行优化方法也有待深入研究.针对融合型变电站内各功能站协同优化问题,设计了涵盖数据中心、储能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融合型变电站运行架构,建立了以年净支出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站协同运行优化模型,提出了融合型变电站优化运行策略.通过模型的优化求解,确定多站协同运行最优方案.算例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曲线具有明显的峰谷特性,且与电网用电高峰时段相符,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融合型变
采用热处理方法,通过改变热处理时间和温度来调控氧化石墨烯(GO)薄膜的层间距,并考察了Cs+、K+、Na+、Li+、Sr2+、Mg2+和Al3+离子在不同层间距的GO薄膜中的渗透性.结果发现:热处理后得到的GO薄膜在湿润状态下的层间距范围为0.57~1.31 nm,当薄膜层间距在0.55 nm左右时,水分子很难在薄膜中输运;此外,在不同层间距的GO薄膜中离子渗透性除了与离子水合直径有关之外,还与离子所带电荷以及离子脱水作用有关.该方法实现了Li+/Mg2+和Na+/Sr2+的分离,为离子的精确筛分、促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