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化与体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20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我国古代文化和体育的关系及不同时期文化对体育的影响作了详细的阐述,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不同时期文化对我国体育发展的作用,展现了文化和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古代文化 体育 时代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体育,这一概念来自西方,这一词汇则直接来源于日本。中国传统的概念里面没有体育一词,却有体育一事。体育,如果用最普遍的认知定义则叫身体活动,它是人类劳动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繁衍后代、强大民族,在同自然环境斗争中所练就的技能。它在历史的传承和进化中,逐渐被文明的进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文学的推进演变中,逐渐被拥有丰富文化知识涵养和深厚系统理论的学者将其概念化、规范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它生来就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要用中华历史发展的精髓和深刻内涵将其一一说明。而民族传统体育则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千帆竞流的舟,它吸收着传统文化每一条支流的营养,徜徉于传统文化每一根脉络,依托着传统文化扬帆向前。
  
  二 不同的历史时期体育产生的根源
  
  1 蛮荒时代——文化孕育中的体育
  任何一种文化作品的初始阶段,都是从本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开始的,即神话的创造。中华民族也不例外。“神话”作为古代文学中意识表现的一部分,固然有其虚构臆造的成分,但如果以当代学术的思维来审视,却又不得不提其蕴含的意义。
  古代文化中的体育不仅融入祭祀活动中,更是渗透到古代文学思想内涵最佳的表现形式——神话里。如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用当今体育理论和当代思想潮流来表达的话,夸父的“与日逐走”难道不是体育的长跑竞技思想吗?虽然与之竞技的是太阳而非人。它与古希腊马拉松长跑的渊源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国最早的诗歌《弹歌》这样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它的意思是:“砍下竹子做弓背,仅仅两端做弓弦,用力射出土弹丸,猎取野兽做美餐”。这首诗歌以生动形象的一系列动作,再现了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场景。它既是狩猎文明最真实的表现,也是原始社会体育活动真实的表现。这样的一首诗歌就已经表明狩猎文明时期,弓箭在生产劳动方面的运用,更不要提“后羿射日”的神话,运用弓箭来对抗自然,表达原始社会人民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2 争鸣时代——文学形成中的体育
  矛盾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内在动力。在这样一个思想价值体系争鸣的时代,每一位思想家和其代表的流派思想体系,都有可能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不断否定他人并积极表达自我,都只有一个目的:推销自己流派的文学思想并争取获得统治阶级的青睐,使之成为治国安邦的唯一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如儒家学派孔子为推广“仁、义、礼、智、信”的君子道德标杆而周游列国;道家老子崇尚无为而治而涵谷著书推广天下;墨家墨翟推广“兼爱”、“非攻”,主张“国事大同,务夺侵凌。”法家韩非推“刑名法术之学”,主张“严刑”、“重罚”治国。更不要提《战国策》浩浩百篇纵横家们激昂陈辞、智慧闪烁的辩论。这些思想家不仅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取长补短,努力完善,而且传统文化在他们不停地争鸣和辩论中,已经慢慢形成。
  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身体活动不仅作为军事技能的训练项目之一,更是开始以专业教育的雏形出现在私学里面。如儒家学说开山鼻祖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了私学这一“学在四夷”的新型教育模式。私学内容包含射箭这一身体活动,儒家并将其纳入文化意义的层面,称之为“礼射”。《论语·八佾》中有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说明这时候在私学里面的射箭,已经被儒家学说高度道德化,并作为非竞争的工具,作为修养提升的方式。《礼记·射义》则全面概括“礼射”:“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如此这般,射箭运动以儒家学说和理论为载体,在学校教育和贵族活动中开展起来。
  在贵族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时候,民间体育活动也发展起来。在争鸣时代最明显的民间体育活动则是——蹴鞠。据史书记载,蹴鞠出现于齐国故都临淄。司马迁的《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说明蹴鞠等运动在当时齐国的临淄普遍而且繁荣的景象。
  3 专制时代——文学传承中的体育
  秦建立统一大业后,仍然以法家思想为政治根基,并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来巩固中央政权。一方面,强化了统治阶级的中央集权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如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另一方面,阻碍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如销毁兵器,压制思想、泯灭文化、毁灭学术、“焚书坑儒”等。贾谊在《过秦论》中这样说道:“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民。”秦采取大量的措施来遏制其他思想文化的传播,妄图将所有对其有影响的思想文化统一在法家的文化体系中。秦的大一统时期,是历史上法家文化思想最鼎盛时期。
  战乱的结束,生活的稳定,思想的统一,促使文化在统一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稳定地向前发展。文化的发展带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在和平时期,安居乐业的人民在劳动的闲暇之余,更多关注娱乐活动。宽松的政治环境也带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体育娱乐活动的复苏和繁荣。投壶运动由贵族向民间发展。这一时期民间发展和繁荣最明显的当属蹴鞠运动。民间的蹴鞠运动蓬勃发展,甚至出现了我国第一部体育运动专注《蹴鞠二十五篇》,专门论述蹴鞠运动。而描写蹴鞠运动在西汉时繁荣景象的最著名例子,则是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公乘项处病,臣意诊脉,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得之内。臣意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后蹴 ,要蹶寒,汗出多,即呕血。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即死。”项处不听劝告也要蹴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蹴鞠运动在汉时的繁荣。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文化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没有改变,但是经过了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和农民起义的交替践踏,汉代兴起的五经儒学有了衰微之势。到了魏晋时期,为了弥补儒学走向衰微的形式,士大夫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可以继续争鸣之路的思辨哲学,他们的目光聚焦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哲学。“玄学”作为弥补儒学思想的不足而兴起的文化体系,正式进入历史思想文化系统。“玄学”取自《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名士注重把《老子》、《庄子》拿来注解《易经》,称之为“三玄”。“玄学”在魏晋时期被不断注解不断扩充,促使道家文化体系慢慢成长为和儒家文化体系、佛学文化体系共同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支柱之一。
  4 繁荣时代——文学兴盛中的体育
  经过了时间的积累,经过了无数的文人和学者们的不断反思,不断讨论,不断推陈出新;经过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分裂发展之后,中原再一次统一起来。隋唐在统一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政治制度上的改革,经济制度上的改善,促进了文化系统的一次大的飞跃。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促使人们将更多劳动之余的精力转投到丰富生活的活动中来。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与时令节气相融合。重阳登高,隋唐药学专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月令》中这样描述:“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说明当时的重阳登高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游玩的活动,在当代则以“体育旅游”的专项名称谓之。隋唐时期的龙舟竞渡,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和当代的龙舟竞渡已经相差无几。而隋唐的龙舟竞渡活动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仅平民参与其中,《旧唐书》中记载,唐穆宗等几个皇帝也有“观竞渡”之事。统治阶级积极参与,是推动端午龙舟竞渡活动发展的因素之一。隋唐时期改竹索为大绳,大大增强了拔河游戏的娱乐性和竞技性,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参与拔河的人竟多至千人。而民俗学家黄现 在其著作《唐代社会概略》中说道:“拔河之起源,本由于教战,故至唐代,兵士亦多以此为戏。”
  繁荣富强的时代,必然有积极开放的心态。隋唐时期更是积极对外交流的鼎盛期。马球就是作为对外交流传入唐朝,受到统治阶级热烈追捧的娱乐活动项目。马球,又叫“击鞠”,唐初由西域传入中原。马球由于其激烈的对抗性,强烈的娱乐性,不同于狩猎的新颖性,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青睐和追捧。根据《旧唐书》记载,大唐历代皇帝都是马球的提倡者、参与者和拥护者。唐玄宗更是颁布诏书,将马球作为军事训练课程列入军队训练体系。唐代诗人王建作《宫词》中有:“新调白马怕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说明了马球在宫廷中兴盛的程度。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中,也有“上好击球,由此,通俗相尚。”以此表明统治阶级推广马球的热切之心。
  隋唐时期,众多的体育项目都是统治阶级大力推广,下层阶级积极参与从而造就的繁荣局面。“上行下效”政策是推动体育娱乐活动在这样一个文化大繁荣时代多样化发展的有力因素。文化繁荣也使得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涵义。从繁荣时代开始,体育娱乐活动与民俗时令节气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5 衰落时代——文化完善中的体育
  朝代的不断更迭,南北不断战争和统一,也使得宋元明清这一时代,在文化系统内部不断完善的同时,民族融合也不断加剧,慢慢体现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民族的融合,文化系统的完善,促使体育的地域性特征逐渐显现出来。而元和清两次少数民族统一中国,也使得骑射文化这种普遍于军中的体育,慢慢推广至全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运动,在这一时期的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文化系统的完善,促使大量的武术专著的出现,武术专著的出现使得武术逐渐脱离了只注重技巧而理论空白的局面,也是武术和民族传统文化合流的标志。这时期出现的专著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俞大猷的《剑经》等。武术理论化,推动了武术广泛的吸收传统文化的养料,使之逐渐建立起基于传统文化,却相对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
  马克思主义说世界上一切事物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宋元明清固然制度上开始衰落,或多或少影响到文化的发展,但是中华文化已经扎根于五千年文明的土壤中,已经发展成熟,不断自新,不断完善,不断前进。而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体育,也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自成体系,并发挥其民族文化包容性和自省性的特点,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营养,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时间推进到当代,经过了百年的耻辱,百年的征战,百年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华民族以全新的方式站立起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华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民在崇拜西方文化的同时,将传统文化逐渐抛诸脑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依然在民间。民间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土壤,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有了民间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传统体育依附于传统文化,将会在现代社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瑶:《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唐明燕:《民族精神的一般含义、演进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刍议》,《理论学刊》,2005年第10期。
  [3] 邱丕相、杨建营:《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体育学刊》,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刘文通,男,1979—,山东滨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工作单位:滨州职业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
其他文献
正手截击的很多原理同样适用于反手截击。在反手侧使用大陆式握拍让你的手腕产生杠杆结构更加重要。有力的手腕位置以及球拍和胳膊形成的L形,有力的手腕位置(如右图)为各种类
在赵家蓬区,百十个村庄的老老少少,不晓得他的人很少。在山村的土坑头上,听人们拉呱着他的事迹。他,就是涿鹿县赵家蓬区武装部长王殿兴。1978年,王殿兴转业回到故里,携家带
当普通人通过电视观看混合式格斗比赛时,他们会被现代格斗士们精彩的打斗所吸引。但是,当武术家看到这些比赛时,他们的感受又会有所不同。武术家们会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些竞技
君秋同志是我国很著名的艺术家,我和君秋同志相识多年。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几十年来他把全部智慧才能贡献给京剧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艺术成就。我喜
Based on a self-developed AlGaN/GaN HEMT with 2.5 mm gate width technology on a SiC substrate,an X-band GaN combined solid-state power amplifier module is fabri
元素有机化学实验室是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及南开大学化学系金属有机研究实验室基础上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和南开大学大力支持于1985年创建,1987年通过验收,198
广州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学共同自主研发的OED电子纸,是一种反射性的阅读器,其特点是薄如纸,特别轻,能省电,耐用可弯曲。这是一项环保和节能的新技术,故被称做“绿
一、宜一般性游戏和集体活动性游戏结合进行,不宜游戏、活动简单化游戏是体育课常用的一种练习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冬季体育课中,选用游戏作为热身练习更实用,但
4月20日下午6时30分,江西南昌县的新联、塘南等乡遭受冰雹和龙卷风的突然袭击。受灾农户5787户,灾民25839人,造成房屋受损887户,房屋倒塌24栋,损坏农作物13114亩,40000多亩
多人双向行走条件下人行桥的随机振动对城市大跨梁式人行桥的竖向振动估计及其控制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桥上人群双向行走的交通流特征,利用随机振动的基本理论和虚拟激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