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扬琴的音色具有比较好的融合性,既可以用来演奏旋律声部,也可以用来演奏伴奏声部,这些优势使得扬琴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就能被迅速地接纳和吸收,结合自身演奏实践,对扬琴传统技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扬琴创新技法,颂扬扬琴的演奏技法和创新。
【关键词】扬琴;演奏;技法
1 扬琴传统的演奏技法
1.1 击弦
演奏技法是展现扬琴音乐风格和内涵的重要手段。扬琴在我国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演奏技法。其中,用于单旋律的基本演奏技法有单竹、齐竹、轮竹、颤竹等。作为一种击奏弦鸣乐器,扬琴最为重要的击弦工具是琴竹, “单竹、齐竹、轮竹、颤竹”通称为“击弦”一类。其中,只是用一只琴竹来演奏的技法,称之为单竹,单竹又分为左竹和右竹。由于单竹演奏的时候一只手就可以演奏,两手还可以分工合作,因此在民间曲艺音乐演奏中运用比较广泛。齐竹是指演奏者双手同时击弦。
在扬琴演奏技法中,轮竹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技法,它是指琴竹快速击弦进而发出连续的、密集的、均匀的一串音。而轮音则是扬琴另一种常见的演奏技法,其特点是击点成线,该技法在传统扬琴演奏中以双手交替演奏为主,常常应用于歌唱性的旋律或长时值音符。润饰旋律、柔化音色的作用。
颤竹(包括单颤、叠颤、双颤),是指用琴竹头颤动击弦。颤竹技法在营造活跃、轻快的气氛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时候,还可以用来表达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这种富于变化的特点使得颤竹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奏技法,广泛运用于各个流派。例如,在广东音乐中,扬琴的单颤技法的运用比较常见。大多数情况是用在后半拍、休止符后等位置,它能够使得音乐更加富有华丽的色彩,节奏更加欢快。
1.2 加花
在扬琴演奏中运用“加花”这一织体化的演奏技法,有助于增强演奏的音响效果。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齐竹、轮竹、颠竹以外,常见的加花技法还有衬音、座音、插入音、经过音、辅助音等。其中,衬音是指在原来旋律音分奏过程中,使用高(或低)八度的衬音来替代其中的音,作为一种衬托。根据衬音所使用的位置的差异,我们又将其分为第一衬音、第二衬音、第三衬音和第四衬音。在乐曲的演奏中,适当加入衬音,既能够让曲调丰满而流畅,又能够让音色的变化更加丰富。当然,在不同的位置,衬音所产生的韵味是有差异的。譬如,在演奏广东音乐的时候,衬音一般在第二个音上。这也是我们区分广东扬琴与其他流派扬琴的重要参考点。
扬琴演奏技法中的花音,是指在原来的曲调中,在保持节拍时值不变的情况下加入衬音、辅助音、经过音等,能够产生一种装饰性变奏的效果。同时,花音演奏技法加入了很多辅助音和衬音,使得演奏更加富有表现力,韵味更加浓厚。
1.3 拨弦
拨弦是扬琴演奏的共性。扬琴的前身是萨泰里琴,萨泰里琴是通过羽管拨弦或指拨而发音,最终形成了两类扬琴,它们分别以击奏、拨奏为主。在演奏中,巧妙地运用拨弦技法,往往能够产生非常明亮、清脆的音色。在演奏一些民族歌曲的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上滑拨、下滑拨,使得演奏更加具有民族韵味。
使用琴竹头的背面来击打琴弦(反竹技法)。所发出的音色清脆而明亮。这种演奏技法的音色与传统扬琴的音色是最相近的。由于传统扬琴的琴竹头上没有包裹其他材料,反竹技法在表现一些变化音色时更为直接,更为方便,因此这种技法广泛运用于现代扬琴作品中。
演奏者使用右手琴竹来击打琴弦,左手马上按住余音,进而发出一种非常有弹性且短促的声音(顿音技法)。这种音色是广东音乐中扬琴所独有的。在作品《雨打色蕉》的演奏中,通过巧妙地运用顿音,不仅能够让乐曲抑扬顿挫的感觉更加鲜明,还能使整个音乐的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
演奏者在击打琴弦之后,琴竹不马上离开琴弦,而是直接使用琴竹头来闷压琴弦(闷竹技法)。在现代扬琴作品的演奏中,要想实现这种演奏效果,可通过制音器的半止音效果来进行替换。
1.4 浪竹和揉弦
传统的演奏技法中还有浪竹和揉弦。其中,浪竹是四川扬琴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在演奏中给人一种激昂热烈、粗犷豪放的感觉。
揉弦,是指演奏者一只手来演奏某一个音,另外一只手在琴弦的另外一侧上下按动琴弦,这种演奏技法是通过揉动琴弦时琴弦张力的变化而让音高发生变化,代表作品有《苏武牧羊》。
通过巧妙运用揉弦,能够让音乐带有一种凄凉和深沉的情绪,这种独特的效果很好地契合了苏武被扣在匈奴时心中无限的苦闷以及他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2 扬琴演奏技法的创新
2.1 连续颤竹
如前所述,颤竹在营造热烈、轻快的气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在表达细腻、深沉的情感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多种颤竹技法中,左颤和左滑颤在传统作品中使用最多,连续颤竹较少。在第一首现代意义上的扬琴作品《觅》中,连续颤竹得以大量运用,充分展示了扬琴在不同音区上的出色表现,这种技法的运用使得其对比度大大增加,让音乐更加富有表现力。
在传统扬琴作品的演奏中,颤竹很多情况是运用在润饰旋律的音腔上,主要作用是增加作品的韵味。在保留和传承其传统特色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对时代所赋予的‘新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发挥其技法特色,丰富其音乐语言,进而更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奏。
2.2 连竹技法
在传统扬琴演奏技法中,连竹是不允许使用的,尤其是一只手连续击打两下琴弦的做法是绝对禁止的。然而,随着扬琴演奏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时代的发展,连竹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通过不同的竹序安排,能够创造一些独具魅力的律动,大大丰富了扬琴演奏的表现力。要实现“顺竹法”理念,连竹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随着扬琴艺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仅限于使用的单一的“左竹法”或“右竹法”的傳统竹法已经难以满足扬琴演奏技术的要求。在演奏现代扬琴音乐作品的时候,通过使用同音连竹、异音连竹等技法,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和大跳,有效地较低演奏的难度,增强音乐的流畅性。
2.3 组合技法
现代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丰富。一些作曲家大胆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如,主调、复调、多声部、多声织体等。多织体的运用,也使得扬琴的演奏需要开发一些不同的技法。通过将不同的技法进行巧妙的组合,形成组合技法,能够大大增强扬琴音乐作品的音乐表现力。目前作曲家对组合技法有研究的少,精通扬琴演奏法专业的作曲家还比较少,这就使得演奏者本身在扬琴艺术的传播中必须担负起重要的使命。由于他们每天都在和演奏打交道,因此,相对于作曲家而言,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扬琴,进而充分地挖掘和展现扬琴演奏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1.辽宁歌舞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2.辽宁民族乐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关键词】扬琴;演奏;技法
1 扬琴传统的演奏技法
1.1 击弦
演奏技法是展现扬琴音乐风格和内涵的重要手段。扬琴在我国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演奏技法。其中,用于单旋律的基本演奏技法有单竹、齐竹、轮竹、颤竹等。作为一种击奏弦鸣乐器,扬琴最为重要的击弦工具是琴竹, “单竹、齐竹、轮竹、颤竹”通称为“击弦”一类。其中,只是用一只琴竹来演奏的技法,称之为单竹,单竹又分为左竹和右竹。由于单竹演奏的时候一只手就可以演奏,两手还可以分工合作,因此在民间曲艺音乐演奏中运用比较广泛。齐竹是指演奏者双手同时击弦。
在扬琴演奏技法中,轮竹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技法,它是指琴竹快速击弦进而发出连续的、密集的、均匀的一串音。而轮音则是扬琴另一种常见的演奏技法,其特点是击点成线,该技法在传统扬琴演奏中以双手交替演奏为主,常常应用于歌唱性的旋律或长时值音符。润饰旋律、柔化音色的作用。
颤竹(包括单颤、叠颤、双颤),是指用琴竹头颤动击弦。颤竹技法在营造活跃、轻快的气氛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时候,还可以用来表达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这种富于变化的特点使得颤竹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奏技法,广泛运用于各个流派。例如,在广东音乐中,扬琴的单颤技法的运用比较常见。大多数情况是用在后半拍、休止符后等位置,它能够使得音乐更加富有华丽的色彩,节奏更加欢快。
1.2 加花
在扬琴演奏中运用“加花”这一织体化的演奏技法,有助于增强演奏的音响效果。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齐竹、轮竹、颠竹以外,常见的加花技法还有衬音、座音、插入音、经过音、辅助音等。其中,衬音是指在原来旋律音分奏过程中,使用高(或低)八度的衬音来替代其中的音,作为一种衬托。根据衬音所使用的位置的差异,我们又将其分为第一衬音、第二衬音、第三衬音和第四衬音。在乐曲的演奏中,适当加入衬音,既能够让曲调丰满而流畅,又能够让音色的变化更加丰富。当然,在不同的位置,衬音所产生的韵味是有差异的。譬如,在演奏广东音乐的时候,衬音一般在第二个音上。这也是我们区分广东扬琴与其他流派扬琴的重要参考点。
扬琴演奏技法中的花音,是指在原来的曲调中,在保持节拍时值不变的情况下加入衬音、辅助音、经过音等,能够产生一种装饰性变奏的效果。同时,花音演奏技法加入了很多辅助音和衬音,使得演奏更加富有表现力,韵味更加浓厚。
1.3 拨弦
拨弦是扬琴演奏的共性。扬琴的前身是萨泰里琴,萨泰里琴是通过羽管拨弦或指拨而发音,最终形成了两类扬琴,它们分别以击奏、拨奏为主。在演奏中,巧妙地运用拨弦技法,往往能够产生非常明亮、清脆的音色。在演奏一些民族歌曲的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上滑拨、下滑拨,使得演奏更加具有民族韵味。
使用琴竹头的背面来击打琴弦(反竹技法)。所发出的音色清脆而明亮。这种演奏技法的音色与传统扬琴的音色是最相近的。由于传统扬琴的琴竹头上没有包裹其他材料,反竹技法在表现一些变化音色时更为直接,更为方便,因此这种技法广泛运用于现代扬琴作品中。
演奏者使用右手琴竹来击打琴弦,左手马上按住余音,进而发出一种非常有弹性且短促的声音(顿音技法)。这种音色是广东音乐中扬琴所独有的。在作品《雨打色蕉》的演奏中,通过巧妙地运用顿音,不仅能够让乐曲抑扬顿挫的感觉更加鲜明,还能使整个音乐的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
演奏者在击打琴弦之后,琴竹不马上离开琴弦,而是直接使用琴竹头来闷压琴弦(闷竹技法)。在现代扬琴作品的演奏中,要想实现这种演奏效果,可通过制音器的半止音效果来进行替换。
1.4 浪竹和揉弦
传统的演奏技法中还有浪竹和揉弦。其中,浪竹是四川扬琴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在演奏中给人一种激昂热烈、粗犷豪放的感觉。
揉弦,是指演奏者一只手来演奏某一个音,另外一只手在琴弦的另外一侧上下按动琴弦,这种演奏技法是通过揉动琴弦时琴弦张力的变化而让音高发生变化,代表作品有《苏武牧羊》。
通过巧妙运用揉弦,能够让音乐带有一种凄凉和深沉的情绪,这种独特的效果很好地契合了苏武被扣在匈奴时心中无限的苦闷以及他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2 扬琴演奏技法的创新
2.1 连续颤竹
如前所述,颤竹在营造热烈、轻快的气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在表达细腻、深沉的情感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多种颤竹技法中,左颤和左滑颤在传统作品中使用最多,连续颤竹较少。在第一首现代意义上的扬琴作品《觅》中,连续颤竹得以大量运用,充分展示了扬琴在不同音区上的出色表现,这种技法的运用使得其对比度大大增加,让音乐更加富有表现力。
在传统扬琴作品的演奏中,颤竹很多情况是运用在润饰旋律的音腔上,主要作用是增加作品的韵味。在保留和传承其传统特色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对时代所赋予的‘新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发挥其技法特色,丰富其音乐语言,进而更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奏。
2.2 连竹技法
在传统扬琴演奏技法中,连竹是不允许使用的,尤其是一只手连续击打两下琴弦的做法是绝对禁止的。然而,随着扬琴演奏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时代的发展,连竹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通过不同的竹序安排,能够创造一些独具魅力的律动,大大丰富了扬琴演奏的表现力。要实现“顺竹法”理念,连竹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随着扬琴艺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仅限于使用的单一的“左竹法”或“右竹法”的傳统竹法已经难以满足扬琴演奏技术的要求。在演奏现代扬琴音乐作品的时候,通过使用同音连竹、异音连竹等技法,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和大跳,有效地较低演奏的难度,增强音乐的流畅性。
2.3 组合技法
现代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丰富。一些作曲家大胆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如,主调、复调、多声部、多声织体等。多织体的运用,也使得扬琴的演奏需要开发一些不同的技法。通过将不同的技法进行巧妙的组合,形成组合技法,能够大大增强扬琴音乐作品的音乐表现力。目前作曲家对组合技法有研究的少,精通扬琴演奏法专业的作曲家还比较少,这就使得演奏者本身在扬琴艺术的传播中必须担负起重要的使命。由于他们每天都在和演奏打交道,因此,相对于作曲家而言,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扬琴,进而充分地挖掘和展现扬琴演奏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1.辽宁歌舞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2.辽宁民族乐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