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人学思想中关于“何为人”的论述,是将“仁”规定为人之为人的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论述有着相通之处。研究儒家人学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克服对人的本质的片面理解,对实现人的内心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儒家人学 人性 本质 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人的本质的一般本性和具体历史的变动性、制约性的考察两个方面展开的。从人一般本性来说:“人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类”的特性是马克思从人的实践的向度对人本质的阐述,表明了人是一种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劳动才能真正存在的主体。所谓自由是指“人不断摆脱外在先验尺度的限制而处处运用自己的尺度,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是指人的不断超越、自我否定、生成和展开从而不断面向新的可能性”。①所谓“自觉”发展是指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观念与状态。从具体历史的变动性、制约性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从社会的向度对人的本质的阐述。马克思人学思想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给我们分析儒家人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现代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儒家人学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本质的论述主要是从人作为社会人的角度展开的,这与儒家人学思想将“仁”规定为人的本质有相通之处,只不过儒家的“人”处理的是一个有差等顺序的社会关系,而这个关系由近及远,由人及物,以致宇宙之间天地万物。儒家人学中的人首先是作为宇宙中的一种物类而存在,是从人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出发开始认识“人”本身,人与自然、宇宙万物是一种和谐的有机体。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具有同构性,天人同构、天人同类,又相互对应、相互联系,“三才”合在一起,“天人一也”,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宇宙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不仅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而且宇宙和人心、人类社会也息息相通,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紧密相连。总之,儒家人学中的“人”是一种与自然相即相容的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一种主客相容为一的关系。儒家人学这种思索人的本质的出发点和人与自然万物相容为一的最高境界对当代中国人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近代以来,面对救亡图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进程,但这又不可避免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的主客相分的二元思维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人本质的把握。长期以来,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成为不需付出任何代价、不用白不用的资源,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不无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笔者在山东沂水调查时发现,作为沂蒙老区,这里原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但是如今,铁矿石等各种矿石的开采,各种木料加工厂的设立,破坏了大批良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笔者重点调查的杨庄镇儒林村,总人口数不到2000人的村庄,连续五年来,每年有十几个人死于癌症,平均年龄在40岁~60岁之间,其发病率之高,覆盖面之集中让当地百姓生活在一种恐慌之中,甚至出现了一种活人修墓的怪现象,百姓不得不怀疑当地的环境尤其是地下水受到了污染。类似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克服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方式,克服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唯一指标的片面思路。那种认为人的本质是“经济人”、“理性人”的思想是错误的。要树立并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利于我们克服对人的本质的片面理解,对实现人的内心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
儒家人学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又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在宇宙万物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为天地之心,万物之本。而人之所以为人,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人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礼义廉耻的能力。儒家人学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仁”,“人则仁义”成为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标准和个体行为的价值准则,“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义”则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行为准则,孟子曾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儒家人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仁者爱人,义者宜也,其价值选择就是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个体自我的“内心和谐”是指个体内心的名、利、权、势、色等各种欲望的平和,对待困难、挫折、荣誉不卑不亢的正确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关系的融洽。“仁”是儒家人学中“人”应具有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是个体自我应达到的内心自觉与感通,它是个体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诗、语言来引发情感、启发自我心性、愉悦和团结他人,疏泄情绪,批评、劝谏、讽喻上政,来表达心志,展示自己内心理想、情感和欲望,肯定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而且在与接受者的互动中激发自己、调整自己,形成了自己的建构模式。②而要真正以诗言志,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还必须要心诚,守于“礼”,还要“成于乐”,达到真正的自主的自我境界,这个境界是“能排除种种迷人的享乐和虚荣的诱惑,不仅仅是指个体把握自我的状态,而且是追求人类精神的‘类我’,达到无私与至善的超越自我的阶段。” ③
而在生活实践中如何守“礼”,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来调适人与外在的矛盾?儒家人学主张通过知耻、养心、乐道的途径与方法来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它强调人要有荣誉心和羞耻感,主张“仁则荣,不仁则辱”,以爱人、亲民,“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为荣,反则为耻,它注重的是个体自我出于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和良心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注重的是个体荣誉心、耻辱感的自我体验,这种知耻感是个体自我追求价值理想的防卫底线,有助于防止个体陷于身和心、言与行的相互背离,是一个人生命尊严的体现。它主张人要“养心”、“求放心”,也就是主张“非义不居”,见到福、贵、利、禄要用义来衡量取舍,保持心灵世界的平衡和宁静,最终达到对天道、地道、人道的彻悟和对生命意义的真正理解。儒家人学这种对人的本质理解和对“人”的最高境界的追求对我们今天克服和消除“经济人”假设的不良影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人”理论以“人天性自私”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将“人性”假定为一个个具体的“经济人”,认为人在社会交往特别是经济活动中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利己心理和利己目的的“逐利行为”,这种利己心理和利己目的会不断驱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极力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人”理论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肯定了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其出现无疑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但这一假设“对人类其他行为和关系进行了极力的剥离,割裂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去掉了‘经济人’所处的社会历史制度、文化、传统,静态地把理性自利等人的局部的、历史暂时性的特征抽象化为永恒、绝对和不变的人性,这势必要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发生冲突。”{4}“经济人”理论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人的本质和行为的标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具体表现在少数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把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敛财的工具,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甚至个别政府机构为追求团体、部门、地方的利益,急功近利,不惜牺牲人民、国家的利益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部分企业经营者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制假售假,甚至无视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抛弃了做人的底线,彻底堕落为造钱的机器,“毒大米”、“毒奶粉”、“黑煤窑”等事件,件件触目惊心,性质恶劣;一向清静、高雅、纯洁的大学,也出现了治学日益行政化、教授日趋官员化、学术更富商业化等种种不良现象。所有这一切,无不都在说明人在物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人的内心的真实需求被个体自我忽视了,人与自己的内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裂,导致了病态人格的出现。
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难以避免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规范和完善社会权力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人学对人的本质论述的合理因素,追求人的内心的和谐,追求人与人之间人格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各自的生命尊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既要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塑造新型的社会主义和谐人格。(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注释
①魏传光:“人的本质发展的三个向度及其全面发展”,《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62页。
②③邵龙宝:“儒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第164页。
④王国敏,李玉峰:“论终结拜金主义的有效路径:消除‘经济人’假设的不良影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7期,第56页。
【关键词】儒家人学 人性 本质 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人的本质的一般本性和具体历史的变动性、制约性的考察两个方面展开的。从人一般本性来说:“人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类”的特性是马克思从人的实践的向度对人本质的阐述,表明了人是一种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劳动才能真正存在的主体。所谓自由是指“人不断摆脱外在先验尺度的限制而处处运用自己的尺度,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是指人的不断超越、自我否定、生成和展开从而不断面向新的可能性”。①所谓“自觉”发展是指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观念与状态。从具体历史的变动性、制约性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从社会的向度对人的本质的阐述。马克思人学思想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给我们分析儒家人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现代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儒家人学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本质的论述主要是从人作为社会人的角度展开的,这与儒家人学思想将“仁”规定为人的本质有相通之处,只不过儒家的“人”处理的是一个有差等顺序的社会关系,而这个关系由近及远,由人及物,以致宇宙之间天地万物。儒家人学中的人首先是作为宇宙中的一种物类而存在,是从人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出发开始认识“人”本身,人与自然、宇宙万物是一种和谐的有机体。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具有同构性,天人同构、天人同类,又相互对应、相互联系,“三才”合在一起,“天人一也”,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宇宙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不仅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而且宇宙和人心、人类社会也息息相通,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紧密相连。总之,儒家人学中的“人”是一种与自然相即相容的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一种主客相容为一的关系。儒家人学这种思索人的本质的出发点和人与自然万物相容为一的最高境界对当代中国人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近代以来,面对救亡图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进程,但这又不可避免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的主客相分的二元思维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人本质的把握。长期以来,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成为不需付出任何代价、不用白不用的资源,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不无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笔者在山东沂水调查时发现,作为沂蒙老区,这里原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但是如今,铁矿石等各种矿石的开采,各种木料加工厂的设立,破坏了大批良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笔者重点调查的杨庄镇儒林村,总人口数不到2000人的村庄,连续五年来,每年有十几个人死于癌症,平均年龄在40岁~60岁之间,其发病率之高,覆盖面之集中让当地百姓生活在一种恐慌之中,甚至出现了一种活人修墓的怪现象,百姓不得不怀疑当地的环境尤其是地下水受到了污染。类似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克服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方式,克服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唯一指标的片面思路。那种认为人的本质是“经济人”、“理性人”的思想是错误的。要树立并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利于我们克服对人的本质的片面理解,对实现人的内心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
儒家人学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又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在宇宙万物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为天地之心,万物之本。而人之所以为人,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人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礼义廉耻的能力。儒家人学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仁”,“人则仁义”成为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标准和个体行为的价值准则,“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义”则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行为准则,孟子曾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儒家人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仁者爱人,义者宜也,其价值选择就是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个体自我的“内心和谐”是指个体内心的名、利、权、势、色等各种欲望的平和,对待困难、挫折、荣誉不卑不亢的正确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关系的融洽。“仁”是儒家人学中“人”应具有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是个体自我应达到的内心自觉与感通,它是个体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诗、语言来引发情感、启发自我心性、愉悦和团结他人,疏泄情绪,批评、劝谏、讽喻上政,来表达心志,展示自己内心理想、情感和欲望,肯定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而且在与接受者的互动中激发自己、调整自己,形成了自己的建构模式。②而要真正以诗言志,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还必须要心诚,守于“礼”,还要“成于乐”,达到真正的自主的自我境界,这个境界是“能排除种种迷人的享乐和虚荣的诱惑,不仅仅是指个体把握自我的状态,而且是追求人类精神的‘类我’,达到无私与至善的超越自我的阶段。” ③
而在生活实践中如何守“礼”,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来调适人与外在的矛盾?儒家人学主张通过知耻、养心、乐道的途径与方法来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它强调人要有荣誉心和羞耻感,主张“仁则荣,不仁则辱”,以爱人、亲民,“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为荣,反则为耻,它注重的是个体自我出于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和良心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注重的是个体荣誉心、耻辱感的自我体验,这种知耻感是个体自我追求价值理想的防卫底线,有助于防止个体陷于身和心、言与行的相互背离,是一个人生命尊严的体现。它主张人要“养心”、“求放心”,也就是主张“非义不居”,见到福、贵、利、禄要用义来衡量取舍,保持心灵世界的平衡和宁静,最终达到对天道、地道、人道的彻悟和对生命意义的真正理解。儒家人学这种对人的本质理解和对“人”的最高境界的追求对我们今天克服和消除“经济人”假设的不良影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人”理论以“人天性自私”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将“人性”假定为一个个具体的“经济人”,认为人在社会交往特别是经济活动中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利己心理和利己目的的“逐利行为”,这种利己心理和利己目的会不断驱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极力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人”理论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肯定了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其出现无疑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但这一假设“对人类其他行为和关系进行了极力的剥离,割裂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去掉了‘经济人’所处的社会历史制度、文化、传统,静态地把理性自利等人的局部的、历史暂时性的特征抽象化为永恒、绝对和不变的人性,这势必要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发生冲突。”{4}“经济人”理论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人的本质和行为的标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具体表现在少数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把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敛财的工具,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甚至个别政府机构为追求团体、部门、地方的利益,急功近利,不惜牺牲人民、国家的利益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部分企业经营者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制假售假,甚至无视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抛弃了做人的底线,彻底堕落为造钱的机器,“毒大米”、“毒奶粉”、“黑煤窑”等事件,件件触目惊心,性质恶劣;一向清静、高雅、纯洁的大学,也出现了治学日益行政化、教授日趋官员化、学术更富商业化等种种不良现象。所有这一切,无不都在说明人在物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人的内心的真实需求被个体自我忽视了,人与自己的内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裂,导致了病态人格的出现。
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难以避免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规范和完善社会权力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人学对人的本质论述的合理因素,追求人的内心的和谐,追求人与人之间人格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各自的生命尊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既要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塑造新型的社会主义和谐人格。(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注释
①魏传光:“人的本质发展的三个向度及其全面发展”,《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62页。
②③邵龙宝:“儒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第164页。
④王国敏,李玉峰:“论终结拜金主义的有效路径:消除‘经济人’假设的不良影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7期,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