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实践,通过整体分析课堂有效对话教学话题具有如下特点:开放性、参与性、适应性、挑战性。考察形形色色课堂有效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大致可分为四类:导引性话题,争论性话题,探究性话题,拓展性话题。
[关键词]话题特点 话题类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2(2012)03(a)-0029-01
在高中有效对话教学中,话题是对话教学的中心,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话题设计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对话教学的效果。因此有效对话教学更要设计好对话话题。
1 有效对话教学话题的特点
通过整体分析有效对话教学话题具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有效对话教学的话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向全体学生开放,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话题的对话中来。话题应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观点认识话题,话题能够允许学生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和途径展开对话和解决话题中的问题。话题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科界限、时空界限。有数对话教学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话语霸权”的产生,使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
(2)参与性。也就是有效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应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而且话题的讨论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对话的教学过程。
(3)适应性。有效对话教学的话题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应基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难易适中。话题还应符合学生个体学习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挑战性。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生可能达到或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有效对话教学的话题应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但又不能高于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使学生既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但又要克服一定的困难,这样的话题就是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话题,这样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
2 有效对话教学话题的类型
考察形形色色课堂有效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大致可分为四类:
(1)导引性话题。即旨在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解决的铺垫性话题。根据课堂情境和教学需要,它既可引发争论又可引起探究或使话题拓展。我们在学习《长亭送别》时,设问到莺莺在与张生倾诉衷情时,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如何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就又问到[二煞]曲中有一个词描绘了莺莺此时的心理活动——怕,怕什么?为什么怕?这都是起铺垫作用的导引性话题,
(2)争论性话题。即能引发师生进行争论性“对话”的话题。争论性话题能够激发对话双方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进行独立思考。如我们学习《包法利夫人》一课时,学生对于爱玛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很有争议,教师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有利于学生批判反思能力的培养。
(3)探究性话题。就是引发师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欲望的对话性话题。学完《长亭送别》后,提供给学生两组资料,一是元·王实甫《西厢记》的结局: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二是明·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王《西厢记》大团圆结局,以张生和鹫鹫分手的悲剧结局。让学生思考哪一种结局好,并阐述理由。先由学生自由讨论,后师生交流,有的支持王实甫的大团圆结局,有的喜欢金圣叹批本的悲剧结局。此讨论具有开放性,赞成任何一个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毕竟每个人的审美追求、价值观、人生观、美学情趣等不同,允许有不同的观点。探究性话题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在促进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开放心态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拓展性话题。在初步目标达成以后,进一步拓展思维并引发想象和创造的话题。
我们在学习《简·爱》时,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延伸拓展这一环节,即让学生就小说的内容、主题、人物形象写一篇文学评论,并提供给学生参考的评论角度,如《追求人格平等的高傲的灵魂一一简·爱形象浅析》《穿行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浅谈简·爱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我爱我恨我受苦我幸福——简·爱形象分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谈(简·爱)的爱情观》《平凡的爱,简单的爱——谈恋爱中的女性形象》等。这一环节是在完成初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话题,具有拓展性和深化性,是一个典型的拓展性话题。
从上述诸例可看出,“对话”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对话”者的水平,与话题的选择也有很大关系。导引性话题目标指向较切近,所提供的思维空间不大,但又是课堂有效对话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话题。尤其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导引性话题生发的一组对话,具有指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启发性意义。而争论性话题和探究性话题既能提供在争论中独立思考和倾听不同声音的机会,又能提供充分说理和开放性的情境。探究性话题因具有较大的思维拓展空间,且由于同一话题的思路和结果不是唯一,所以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意见的精神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拓展性话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视界的开阔,并有助于学生对认识多样性的理解和接纳,倾听不同的声音。因此,虽然各种话题所生发的对话都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但争论性话题和探究性话题构成的对话质量最高,更体现其有效性,其生发的对话对全面体现对话负载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价值更大。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60-65.
[3]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话题特点 话题类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2(2012)03(a)-0029-01
在高中有效对话教学中,话题是对话教学的中心,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话题设计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对话教学的效果。因此有效对话教学更要设计好对话话题。
1 有效对话教学话题的特点
通过整体分析有效对话教学话题具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有效对话教学的话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向全体学生开放,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话题的对话中来。话题应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观点认识话题,话题能够允许学生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和途径展开对话和解决话题中的问题。话题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科界限、时空界限。有数对话教学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话语霸权”的产生,使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
(2)参与性。也就是有效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应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而且话题的讨论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对话的教学过程。
(3)适应性。有效对话教学的话题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应基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难易适中。话题还应符合学生个体学习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挑战性。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生可能达到或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有效对话教学的话题应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但又不能高于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使学生既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但又要克服一定的困难,这样的话题就是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话题,这样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
2 有效对话教学话题的类型
考察形形色色课堂有效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大致可分为四类:
(1)导引性话题。即旨在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解决的铺垫性话题。根据课堂情境和教学需要,它既可引发争论又可引起探究或使话题拓展。我们在学习《长亭送别》时,设问到莺莺在与张生倾诉衷情时,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如何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就又问到[二煞]曲中有一个词描绘了莺莺此时的心理活动——怕,怕什么?为什么怕?这都是起铺垫作用的导引性话题,
(2)争论性话题。即能引发师生进行争论性“对话”的话题。争论性话题能够激发对话双方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进行独立思考。如我们学习《包法利夫人》一课时,学生对于爱玛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很有争议,教师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有利于学生批判反思能力的培养。
(3)探究性话题。就是引发师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欲望的对话性话题。学完《长亭送别》后,提供给学生两组资料,一是元·王实甫《西厢记》的结局: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二是明·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王《西厢记》大团圆结局,以张生和鹫鹫分手的悲剧结局。让学生思考哪一种结局好,并阐述理由。先由学生自由讨论,后师生交流,有的支持王实甫的大团圆结局,有的喜欢金圣叹批本的悲剧结局。此讨论具有开放性,赞成任何一个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毕竟每个人的审美追求、价值观、人生观、美学情趣等不同,允许有不同的观点。探究性话题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在促进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开放心态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拓展性话题。在初步目标达成以后,进一步拓展思维并引发想象和创造的话题。
我们在学习《简·爱》时,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延伸拓展这一环节,即让学生就小说的内容、主题、人物形象写一篇文学评论,并提供给学生参考的评论角度,如《追求人格平等的高傲的灵魂一一简·爱形象浅析》《穿行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浅谈简·爱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我爱我恨我受苦我幸福——简·爱形象分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谈(简·爱)的爱情观》《平凡的爱,简单的爱——谈恋爱中的女性形象》等。这一环节是在完成初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话题,具有拓展性和深化性,是一个典型的拓展性话题。
从上述诸例可看出,“对话”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对话”者的水平,与话题的选择也有很大关系。导引性话题目标指向较切近,所提供的思维空间不大,但又是课堂有效对话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话题。尤其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导引性话题生发的一组对话,具有指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启发性意义。而争论性话题和探究性话题既能提供在争论中独立思考和倾听不同声音的机会,又能提供充分说理和开放性的情境。探究性话题因具有较大的思维拓展空间,且由于同一话题的思路和结果不是唯一,所以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意见的精神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拓展性话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视界的开阔,并有助于学生对认识多样性的理解和接纳,倾听不同的声音。因此,虽然各种话题所生发的对话都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但争论性话题和探究性话题构成的对话质量最高,更体现其有效性,其生发的对话对全面体现对话负载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价值更大。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60-65.
[3]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