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防灾减灾问题研究——中国综合防灾减灾的国家战略思考——背景、目标与行动方案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93792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多灾之国,各种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一直是危及民生与国家正常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在日益严重的灾害面前,应当将灾情视为重要的国情并加以认真考量,将举国减灾扩展为举国防灾减灾,并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用战略思维来指导全国的防灾减灾行动,同时明确追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防灾减灾目标、战略步骤与关键性措施。经过30—40年的努力,使中国从多灾之国转变成富有安全感的现代化强国,并对全球灾害的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在马克思看来,鲍威尔最大的问题是仅从“哲学的基地”来理解“犹太人问题”,与此相关,其只能将犹太人的解放问题转化为单纯的宗教解放问题。马克思的批判表明,要理解现代社会真正秘密,必须从对“犹太精神”的把握入手,即只有从利己主义原则入手,我们才能本质地把握市民社会的现代性质。
本文讨论了J·C·Gerretsen不等式的诸等价形式及其应用,从而揭示了一些形式不同的不等式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给出了J·C·Gerretsen不等式的一种加强;同时,建立了三角形内一些常见不等式的新的加强式。
本文以S·Beatty不等式为基础,推出了一个包含Funsler-Hadwiger不等式的不等式键,并从六种不同的途径讨论了这个不等式链中有关系数的进一步改进,最后在附录中给出了文[2]中定理的推广,这个推广其实是本文讨论问题的主要引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彼此交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从商品价值理论来看,交换价值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岔点,后者由此出发走向表层的价格分析和价格建模,而马克思则走向深处的价值阐释,多层次多方面地揭示和展现了商品价值的本质规定,从而创立了科学形态的劳动价值论。在此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原则、“历史”原则和“价值”原则发挥了重要的哲学方法论作用,也成为进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大厦的不二法门。
2011年12月22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研讨会(2011)”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70多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王民忠副书记、北京科技大学党委罗维东书记、陈曦副书记等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科技大学陈曦副书记主持。
国外学术界对社会资本在反贫困中的作用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研究范式等特征。根据经验事实、理论基础和主要思想,可以将这些研究区分为资本范武、制度范式和关系范式。对多元研究范式的分类和总结,对于国内学者研究我国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进程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H.T.弗罗洛夫是斯大林去世以后最重要的苏联哲学家,是苏联哲学人道主义化的主要代表,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哲学思想是俄罗斯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他在政治上的失败折射出哲学家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时的深刻困境。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辩证法理解有三种范式即认识论范式、方法论范式、本体论与世界观范式,但是,大部分理解却忽略了第三种理解范式。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与阐释辩证法,是我们创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核心的辩证法,其本质乃是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的辩证法。从这一维度看,辩证法是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一种本原性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强调世界的联系、变化、运动、发展,把事物、世界如其本身所是的那样看作关系、过程的集合。只有从这一本质维度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作为认识
2013年5月,《教学与研究》将迎来创刊60周年华诞。为了全面、系统、深入地回顾和总结《教学与研究》6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以充分汲取其成为《教学与研究》未来前行之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特于《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开辟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我与《教学与研究》”专栏,诚挚地邀请在《教学与研究》60年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以各种关心、支持、帮助的有关主管领导和期刊界同仁,以及《教学与研究》的读者、作者和编者为我们赐稿。来稿,或偏重于“后顾”,或凝焦于“前瞻”;或宏观,或微观
本文为作者考查喜饶大师与更登琼佩是否存在师徒之谊三访喜饶大师之徒拉仁巴格桑坚措的实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