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12月~2013年7月共136例内眦赘皮并单睑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典型Y-V成形原理,对Y的长臂及两短臂的形态、位置及短臂与长臂的夹角进行改良,个性化设计成形切口线,并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术。结果:采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术后内眦部位切口隐蔽,无明显瘢痕,重睑皱襞弧度流畅自然,与内眦部延续自然,符合美学标准。随访3~15个月,手术效果稳定,无复发。结论: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同期行切开重睑成形术,是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的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眦赘皮;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重睑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1-0001-04
  内眦赘皮为内眦皮肤前方自上而下呈顺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行的蹼状皮肤皱褶,呈半月型,常可遮住部分泪阜及半月皱襞,重者可遮挡部分视线,使睑裂变短,内眦间距增宽,影响眼睑美观,是黄种人常见的眼睑特征之一,又称蒙古皱襞,发生率约50%,单睑人种中发生率为70%[1],目前常用的内眦赘皮矫治手术方式有横切纵缝术、Z成形术、W成形术及Y-V术等。自2011年12月~2013年7月,笔者根据Y-V成形原理,应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同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共完成手术136例,术后随访3~15个月,临床效果满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36例,其中男5例,女131例,年龄18岁~42岁,平均29岁。均为双侧先天性内眦赘皮合并单睑者。内眦赘皮程度:轻度26例,中度95例,重度15例。全部行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联合同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术前告知患者停止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2周以上,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2]。
  1.2 术前设计:患者双眼平视正前方,根据患者眼部形态、两内眦间距离,内外眦连线与水平线夹角角度设计新内眦点位置,泪阜内侧2mm处定点A',其在内眦皮肤上的投影点为A(较A'点稍偏下0.5mm~1.0mm不等,外眦角稍高于内眦角,兼顾到内外眦的美学效果),将内眦皮肤自A'点斜向下平行下睑缘下1.0mm~1.5mm处向外侧延长,终点为B,原则上不超过角膜内缘,约4mm~6mm,常规设计重睑线,向内延伸至新的内眦点A,A点沿重睑延长线上外1.5mm~2.0mm处定点C,术者用手指将内眦赘皮皮肤向鼻侧牵拉,依次连接AA'、A'C、A'B,AA'为Y长臂,A'C、A'B为Y的两个不等边短臂,且呈弧形,具体形态以患者重睑皱襞及下睑缘形态而定,∠BA'C大小以较患者内眦角度略大(图1)。
  1.3 手术步骤:患者平卧位,采用1:10万盐酸肾上腺素+2%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11号尖刀片沿标记线依次切开AA'、A'B皮肤全层,切口上下沿眼轮匝肌浅面精细分离,分离范围要广,以切口缝合时无张力为度,彻底打断内眦皮肤与眼轮匝肌之间的纤维连接,注意勿损伤泪小管,切除切口上下错位异构的眼轮匝肌与皮下增厚的筋膜组织,剪断部分内眦部分环形眼轮匝肌,注意勿剪断内眦韧带浅头。内眦皮肤向鼻侧上下退缩后可见AA'基本重合,泪阜暴露度增大,根据AA'重合情况,重度内眦赘皮患者应行内眦韧带浅头折叠缝合,AA'无张力缝合,按术前设计重睑切口线常规切开,去除部分皮肤、眼轮匝肌及睑板前结缔组织,于重睑切口内侧沿重睑弧度向内侧剪除一条眼轮匝肌,并剪断内侧切口皮下环形眼轮匝肌,使得重睑皱襞沿AC连线向新的内眦点自然延续,重睑切口与内眦切口不连续,修剪AC、AB连线切口外侧猫耳畸形平整,内眦皮肤切口无张力缝合,重睑切口常规行切口下唇皮肤、睑板前组织、切口上唇皮肤缝合,术毕。
  1.4 术后处理:术区常规涂四环素眼膏,纱布包扎,适当加压2~6h,冰敷24~48h,口服抗感染药物3天,6天拆线,术区一般不需涂用预防抑制瘢痕增生药物。
  2 结果
  本组136例术后随访3~15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内眦切口隐蔽,恢复后瘢痕不明显,内眦赘皮明显改善,外形良好,泪阜暴露适度,较术前明显增加,重睑皱襞弧度流畅自然,与内眦部延续自然,睑裂长度高度均增加,符合美学标准,效果满意(典型病例如图2~4)。
  3 讨论
  正常人内眦角较外眦角低,内外眦角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黄种人中以10°为美,此内眦角稍上翘,双睑裂内窄外宽呈弧形展开,理想值为睑裂水平径和内眦间距相等[2],符合“三庭五眼”的美学标准,先天性内眦赘皮患者内眦角形态改变,不仅影响眼部美观,还影响眼部的一些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妨碍视野。临床上根据遮盖泪阜的程度,将内眦赘皮分为[3]:轻度:皱襞较小,遮住泪阜的小于1/2,中度:皱襞明显,遮住泪阜的1/2~2/3,重度:皱襞较大,遮盖泪阜的2/3以上或全部。
  国内外先后有学者先后根据尸体解剖得出内眦韧带形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4,5-6]:1、内眦眼睑皮肤的形态分布是由于眼轮匝肌肌纤维的走向决定,由于上下眼睑眼轮匝肌于内眦韧带起始处错位、错构所致;②由于上下睑眼轮匝肌少部分环形肌纤维于內眦韧带前上、下及外方交叉形成而且伴皮下组织增厚;③由于内眦部垂直向皮肤张力过大,牵拉而使内眦部皮肤产生皱襞所致。
  矫治内眦赘皮的手术方式有很多,目前临床中常用的的有横切纵缝术、Z成形术、W成形术及Y-V成形术等,这些手术存在着手术设计复杂,不易掌握,切口瘢痕明显,矫正不足等问题。笔者根据Y-V成形原理,重新设计皮肤切口线,根据病人内眦部皮肤特点及眼部特征,进行个性化设计,对Y的长臂及两短臂的形态、位置及短臂与长臂的夹角进行改良,位于下睑缘及重睑皱襞与内眦的延长线上,切口隐蔽,标志点清楚明了,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术,术后重睑皱襞弧度流畅自然,与内眦部延续自然,睑裂长度高度均增加。   根据内眦赘皮形成的成因及眼部基本的美学标准,术中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内眦皮肤皮下分离范围要广,布仁[7]等认为范围约15mm×15mm,向上方分离约5mm左右,向下方向分离约10mm,笔者以分离后切口无张力缝合为度,一般不宜超出此范围;分离宜浅,但皮瓣分离不可过薄,否则易造成局部血运障碍,皮肤坏死,内眦切口可与重睑切口相通,可彻底松解内眦皮肤由于异位粘连、内眦垂直向皮肤张力过大形成的内眦赘皮,术中要剪除内眦部异位增生肥厚的眼轮匝肌,并剪断部分环形轮匝肌(注意勿损伤泪小管),这是改善内眦形态的重要解剖学基础;②根据内眦皮肤肌肉松解后内眦角的移动情况,术中及时调整线结的松紧,重度内眦赘皮应行内眦韧带浅头褥式缝合或折叠缩短,缝合过程中根据切口对合情况随时调整缝合进针点,从而使上下切口无张力缝合,上切口位于重睑皱襞与内眦的延长线上,可使内眦切口与重睑线过渡自然,下切口位于下睑睫毛下方1~1.5mm处,术中操作要保护睫毛根部不受损伤。
  传统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存在切口瘢痕明显、恢复时间长、矫正不足、术后易复发等问题,笔者现在采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同期行切开重睑术,切口更加隐蔽、恢复快、设计操作简单,医患双方均满意,对轻中度内眦赘皮患者改善尤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建星,孙美庆,陈江苹,等.东方人内眦赘皮的解剖及治疗[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5):251-253.
  [2]王志军,刘林嶓,等.美容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9-164,168-179.
  [3]李冬梅.眼部整形美容手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8-250.
  [4]赵宏武,卢范,宋建星.内眦赘皮的解剖成因[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4):215.
  [5]高莎莎,王飏,丛国辉,等.重睑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379-381.
  [6]Yeon Woong Oh,Chul Hwan Seul.Medial epicanthoplasty using the skin redraping method[J].Plast Reconstr Surg,2007,119(2):703-710.
  [7]布仁,张艳青.刘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及同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2,18(4):267-269.
  [收稿日期]2013-10-22 [修回日期]2013-12-09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皮下间断内翻缝合法在四肢手术切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50例四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皮下间断内翻缝合法和传统单纯对合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对切口愈合情况、瘢痕面积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液化、线头冒出、皮下硬结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瘢痕面积之差(50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缝合后脂肪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维他灵(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用于游离端缺失的临床修复效果,为游离端缺失义齿修复时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游离端缺失、拟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修复,对照组30例采用钴铬合金整体刚性铸造支架式义齿修复。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估Vitallium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痤疮患者使用5%平痘复合剂凝胶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采用GAGS评分法分别评价5%平痘复合剂凝胶使用前、使用2周后、使用4周后的皮损改变情况并拍照,最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使用2周后、4周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与使用前相比,使用5%平痘复合剂凝胶治疗2周后、4周后,GAGS综合分值分别下降49.2%和65.6%,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整形美容患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病患,她们在让自己变的更美的同时,除了关心手术安全、有效,更希望达到全过程的无痛。随着镇痛技术的发展,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假体隆乳术后全麻的患者,疼痛是其术后最常见、最不适的症状。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使用方便,效果好,起效快,具备连续、灵活给药的优点,能够及时给予小剂量药物,减轻疼痛对机体的刺激,满足多数隆乳术后患者的需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起始量为0.4J/cm2,每周3次,每次递加0.1J/cm2,共12次;B组:采用卤米松乳膏、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每天各1次,共用4周。两组中瘙痒剧烈者均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10mg,2次/日。结果:A组有效率达58%,B组有效率达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Q开关激光不同能量照射对黄褐斑动物模型黑素细胞的增殖、黑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Q开关激光不同能量照射黄褐斑动物模型,取表皮黑素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的影响;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的含量;体外多巴氧化反应法测定酪氨酸活性的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除高能高频组外各能量密度和频率组激光照射后即刻黑素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第5次治疗后高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既可以治疗腋臭,又达到腋窝手术部位外形美观,瘢痕增生不明显,且无功能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的治疗腋臭的方法。方法:手术以切除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中的病理检查结果为指导,去除手术范围内一层皮下脂肪组织,翻转皮瓣剪除大汗腺、打孔引流,加压包扎。结果:本方法用于37例病例,大汗腺清除较为彻底,效果持久,并发症较少,切口美观瘢痕不明显。结论:此腋臭治疗方法,疗效肯定、腋窝外观满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脱敏剂对楔状缺损充填后的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并制作楔状缺损洞型,分别用MEdental,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进行表面处理,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任何处理,经牙合力循环、热循环后,用2%亚甲基蓝染色,24h后将每个离体牙由颊舌向沿牙长轴连续切下3片。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40倍观察充填体边缘染液微渗漏情况,然后在SEM下观察流动树脂与牙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Er:YAG激光用于残根保存修复前牙周手术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Er:YAG激光对32颗已经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进行修复前牙周手术,其中13颗行牙龈切除术、19颗行牙冠延长术,术后采用桩核及牙冠修复。修复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接受治疗的患牙牙龈颜色、形态基本正常;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良好。结论:应用Er:YAG激光进行牙周手术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提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FrankelⅡ功能矫治器(FRⅡ)治疗生长发育高峰期下颌后缩合并开牙合的患者,研究患者治疗前后颅颌面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比研究20例下颌后缩合并开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结果:①治疗后患者上下颌切牙和磨牙均有伸长,上颌切牙突度减小,下颌切牙突度增加。②SNB、B-V治疗后数值增大,下颌骨的位置前移。下颌长度(Pg/V-Co/V)、下颌升支长(Go/X-Ar/X)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