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湟川中学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wwvf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老湟川的最后一届新生
  
  1949年9月5日解放大军进驻西宁,宣告西宁解放,随即青海解放。9月中旬,西宁局势很快趋于平稳,我从乡下返回西宁去湟川中学报到。在这之前,我已于暑期报考了湟川中学,并以高分名列录取榜首。那年我在国师附小第三部(今西关街小学)应届毕业,报考仰慕已久的湟川是我的宿愿。湟川那时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学校。我到学校注册报到,成为湟川的学生,那也是老湟川中学的最后一届新生。宿愿已偿,非常开心。
  新生报到,编班上课。那时正值庆祝青海解放,并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大会。我们每天下午准备庆祝大会的具体事宜。组织秧歌队、学扭秧歌,成立歌咏队、学唱新歌,还有办墙报、写标语等工作。操场上锣鼓喧天,大家情绪高涨。那些新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民主青年进行曲》《咱们领袖毛泽东》等愉悦欢快的歌声,激励着年轻人的心。我参加歌咏队又参加墙报编写,既忙碌又愉快。
  10月1日那天,我们湟川的师生队伍前往小校场(今省政府大院)参加“西宁市各族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我们的歌咏队把那些新歌唱到了会场内外,非常响亮;我们的墙报贴在原省政府门前三棵榆处的大照壁上,满满当当,好不气派;我们的标语满大街到处都是。我们湟川的秧歌队工农形象打头,后面各种角色动作齐整、活泼热烈。我们的队伍和其他中学的队伍跟着解放军的队列整齐地行进在大街上。我们静坐在会场上,听领导讲话,呼喊口号,会后上街游行,锣鼓震天,口号嘹亮。我作为湟川队伍的一员,参加庆祝活动,心情格外激动,非常自豪。
  那时西宁市的中等学校有:
  原中央教育部所属学校两所。
  1、国立湟川中学,校址在西郊贾小庄。
  2、国立西宁师范学校,校址在西郊大营盘,今交通巷中段。
  原省立学校五所:
  1、省立西宁第一中学,今五中校址。
  2、省立西宁简易师范学校,西大街北侧。
  3、省立西宁女子师范学校,今十四中校址。
  4、省立职业学校,今观门街小学校址。
  5、昆仑中学,校址在现省军区。
  昆仑中学的前身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立高级中学(最初为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实际是为马步芳培养军政人才的学校。
  湟川中学成立于1939年,原称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立湟川中学。上世纪30年代,董事会和中央教育部组成考察团,对西北教育事业进行考察后在西宁成立的一所学校,首任校长王文俊。王文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一些中学中聘用了一批优秀教师,到湟川任教,使湟川一开始就具有了相当的教育资源优势。它起点高、教学严、质量优,为办好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很快形成了湟川教学严格,学术思想自由,成绩优异,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创名牌、出人才的优良校风。
  
  调整充实提高
  
  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刚刚建立,一切得从头做起,百废待兴,教育战线亦是如此。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1950年春季在省文教厅的领导下对西宁所属中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撤并调整。湟川也在其中。
  国立湟川中学与省立一中合并,成立青海第一中学,校址在湟川中学。
  省职业学校与昆仑中学合并,成立青海第二中学,校址在原职业学校,今观门街小学。
  国立西宁师范学校与省立西宁简易师范学校合并,成立青海师范学校,校址在西郊大营盘。
  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改为西宁女子中学,校址不动,在今十四中地址。
  合并调整后共有普通中学三所,中等师范学校一所。配备了领导班子,优化了师资力量,学生集中,各方面规模更趋完善,学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由省文教厅管理,为以后办好学校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湟川中学合并前有教学班10个,初中各年级各两个班,高中一年级两个班,高二一个班,高三一个班,学生共约500余人。合并后共15个教学班,学生约800人。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上大课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普及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这在解放初期是各学校统一进行的首要工作。此项工作于1949年冬天就已开始。
  由省文教厅统一组织,各校师生于每周六下午到省府礼堂集中上大课。请领导同志讲课,所讲课程主要如下:
  1、社会发展简史。
  2、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
  3、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等。
  4、五四运动以来青年学生的革命运动。
  5、蒋介石及四大家族。
  6、美国的垄断资本等。
  ……
  讲课的领导同志记得有省人民政府主席赵寿山、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君一、省文教厅厅长王志匀、省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刘瑞芳、省文教厅中教科科长王择等。新颖的课题与内容,生动而具体的讲解,使年轻学子们大开眼界,接受了党的阳光雨露的培养。
  上大课期间最生动最活跃的就是各校师生争相唱歌,各校的啦啦队由高年级同学指挥,那些启发性的、鼓动的、批评的,善意讥讽的词语,通过啦啦队的热烈强劲的呼喊,把上课前唱歌的气氛推向了一个相当活跃的高潮。那时抽调各学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教职员培训班,和学生一样坐在大礼堂的一角,这些老夫子们不善集体唱歌,在啦啦队面前显得相当的尴尬。啦啦队还在使劲地喊:“夫子队,来一个;夫子队,来一个!”
  1950年春,学校整合完毕。新的学校,新的师生队伍,在文教厅的统一布署下各校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始业训练,仍然是上大课的形式,由主讲老师讲课。上午讲课,下午讨论。上大课纪律井然,讨论会发言热烈,生动活泼。那时上大课的内容有社会发展简史、劳动创造了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经过一个星期的上课和讨论,学校的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师生的精神状态、生活纪律都有了新的进步。
  
  湟川的特点
  
  作为一所普通的中学,湟川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它有一批年富力强、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队伍。教学上的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是坚定不移的原则。湟川的数理化和外语教学是相当优秀的,它的毕业生有不少人考入了内地一些名牌大学,且成绩优异。教师在教学上的理念是严要求、讲民主、尊重知识、尊重学生,发扬学术上的民主作风。课内外紧密结合,提倡独立思考。紧密结合教学和思想动态的辩论会、主题班会经常穿插在课外进行,如在历史课的主题班会上允许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不同的看法,然后通过教师点评,达到共识或求同或存异。
  其次是课外文体活动全面推开,成绩斐然。球类的高水平、话剧的高质量是湟川的又一特点。三大球和垒球的活动频繁,不但班级之间,校际间的比赛经常举行且频频夺冠,还记得我们的排球队还与归国志愿军55师的排球队进行过友谊比赛。
  话剧是湟川的传统优秀项目,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放下你的鞭子》到抗美援朝时期的《教师之家》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师生之间也培养有一批话剧上的尖子和爱好者。那年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来青海访问时,做慰问演出的首选节目是我们湟川的话剧《打击侵略者》。
  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球类、音乐等文娱体育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项目,非常活跃。惹人注目的其他兴趣小组的活动也大受欢迎。绘画、雅乐、歌咏……等艺术项目自不必说。而京剧、藏语、刺绣、雕刻也非常吸引爱好者,而且总是有辅导老师认真辅导。记得学校的文艺晚会上京剧折子戏演出,乐队和演员都由师生合作担任。另外人民礼堂开会,需要奏乐时,我们湟川的乐队往往就承担此项任务。所有这些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都是经过学生会,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请老师来辅导。
  湟川是寄宿制的学校,学生住宿有集体宿舍,吃饭有大灶。而大灶不归学校总务处管,是学生们自己管理。每学期上灶的人集中选出总务一人、面粉组二人、膳食委员若干人,由这个机构管理伙食。总务和面粉组任期一个学期,每两人担任膳食委员,半个月一期,轮流担任时间不长,便于管理且不影响学习。那时伙食特好,一期结束时还要结灶,四菜、五菜甚至六菜,期期比赛哩。所以学生们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特强,也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西宁高级中学
  
  为了加强高中教育,1953年文教厅着手西宁高级中学的筹建。1954年秋季开学时,湟川中学和乐都中学的高中部划入西宁高级中学。地址在今火车站。两校高中部学生和任课教师随班迁入。我们班当时在湟川已经上完高中二年级的课程,划入高级中学后是高中三年级了。因为两校在主要课程上的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划入后班级没有打乱,那就是合而不分,各年级湟川是一班,乐中的是二班。就这样干净利落地组成的西宁高级中学在当时是青海的最高学府。
  第二年暑期,我们班以西宁高级中学首届毕业生结束了中学的学习生活。而这所学校不久又改成师大附属中学。就这样我们这一班同学就有了两个母校,具有两个学校校友的双重资格。如今湟川中学和师大附中每逢扩大举行校庆时,都向我们发出邀请函,因为我们是湟川学生,从初一上到了高二,而我们又是西宁高级中学的首届毕业生。
  
  优良校风代代相传
  
  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校风,这是它的传统。犹如一支部队具有这支部队的军风军魂一样。一个学校的校风与这个学校的创始人的学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校风形成,便代代秉承下来,形成传统。不论以后的主持人和校名如何变动,而他创建时所形成的传统校风始终不会改变。
  湟川这个学校不知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为青海和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知有多大的贡献,而具有湟川特点的校风在该校一直相沿下来。“湟川”校名地域特色较强,所含文化和历史内涵丰富,令社会人士敬慕、令校友怀念。如今湟川和师大附中、五中、十四中等学校都在继续发扬自己的校风,发扬优良传统,成为重点名校。尤其是湟川,当年的优良校风犹在,始终在教育战线上独领风骚。祝愿湟川中学优良传统校风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林玥,青海省文化馆退休干部。)
其他文献
自然界中,绿叶可以说是极普通的了,它到处可见,却不起眼。然而,稍若留心观察,它又那样地吸引着人,绿叶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细条嫩绿的柳树叶,有葱郁诱人的槐树叶,有宽大向上的白杨树叶,有阔大肥硕的梧桐树叶,还有那翠绿的茉莉花叶,碧绿滚圆的荷花叶,繁茂厚实、青翠欲滴的牡丹花叶,修长宛如细柳的“夜丁香”叶……一片片绿叶,装点得山川郁郁葱葱,衬托得鲜花格外美丽。  如同人间有名人、普通人一样,植物界有花叶之分
期刊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十三座雪峰耸立奇拔,  这是华热哇安宁的守护神山,  祝您永远如意吉祥!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奔流不息的浩门河水,  这是沐浴华热哇的圣水甘露,  祝您永远如意吉祥!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良驹骏马驰骋千里,  这是华热哇潇洒慢步的坐骑,  祝您永远如意吉祥!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白色牦牛布满草原,  这是养育华热哇不尽的宝藏,  祝您永远如意吉
期刊
敦煌莫高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它开凿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其中壁画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多彩,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壁画石窟群。意大利圣维塔尔教堂位于意大利腊文纳,于公元六世纪建成,教堂内部的壁画也在同期完成,敦煌莫高窟220号洞窟的壁画和意大利圣维塔尔教堂内的壁画几乎创作于同时期。本文将从构图形式、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材料、手法几个方面来分析
期刊
夏武平(1918—2009)河北柏乡人,1945年毕业于私立燕京大学生物系。历任原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室主任。1966年调到青海高原,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动物生态室主任、所长;1978年起,曾担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兽类学会理事长,是《兽类学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生物学集刊》主编
期刊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指导思想,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等高瞻远瞩的观点。随后,在各条战线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样,在群众文化领域中,为了培养艺术兴趣、提高艺术水准、检阅艺术成就、发现艺术精英,各级文化部门常会举办各类艺术比赛。既然称为比赛,就要比出水平高低、比出质量优
期刊
很多人常对佛教的放生很不理解,通常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你们放生了,难道它们就不死了吗?”“你们放生,那边有人钓、有人捞,这样有什么意义?不如去资助失学儿童。”“你们放生,就会有人去逮来鸟儿鱼儿让你们放,他们就会挣你们的钱,这样放生有什么意义吗?”我相信不了解放生的人都会问出一堆这样的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些问题以前我也有。  其实,在佛教没有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古时候就有放生的民间习俗。在《列
期刊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有关“和”字,《说文解字》口部书作“咊”,解为“相应也”,系与入口之饮食有关;龠部有“龢”字,解为“调也”,本是乐器的象征,皿部有“盉”字,解为“调味也”,原指调味器。“咊”“龢”、“盉”三字,同音同源,字形虽异,却都以“禾”字为旁。“禾”乃是“和”的观念的基本喻象,这透露出农耕文明的历史特点。  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
期刊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唐诗主题的第一大类,叫作咏怀诗。  什么叫咏怀诗?一言以概之,就是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感想、情感、精神活动。  中国的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主要是写诗人自己的一些情感,一些感想。顾名思义,咏怀也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我们看一看唐人的咏怀有哪些特点呢?  唐代出现最早的一首优秀的咏怀诗是魏征写的,题目叫《述怀》,就是讲述我的胸怀。写这首诗的时候,唐代还处于开国战争之中。魏征写
期刊
曲径行回两城间,斜阳卸影鸟飞还。  云重峭壁青千丈,风皱奔流绿一湾。  踏破丹梯崖似岩,凿开石锁坦为关。  往来人马从此过,地大势高一线川。  这首诗是唐蕃古道气势磅礴的真实写照。    ·古道背景与定位·    青藏高原自古就与中原华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古老而年轻的青藏高原,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许多宏伟壮观而绚丽多彩的诗篇,不仅有着十分悠久的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历史,而且是古代西域
期刊
在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歌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中国60华诞。在这个庄严喜庆的时刻,我作为一名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见证了60年沧桑巨变的老文艺工作者,真是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社会流变、人事更迭一齐涌上心头。在这些值得记述的往事中,最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事例之一,就是曾两次近距离接触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重要的成员、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    第三次文代会上向总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