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操作难的问题,校企合作也部分流于形式,对于学生们的技能培养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中完善组织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激励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保障校企合作可以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为其他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路径。
关键词:管理 制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机能及运行方式,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机制要充分考虑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包括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组织管理体系,资源配置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成果使用和转化机制等。校企合作是个持续的过程,运行机制促使校企双方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以保障校企合作可以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完善实践教学,是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根据近年来我院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应当在下面这些方面予以保障。
一、组织制度进一步完善
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不是靠某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必须有多个层面和部门协同完成。教学组织主要由战略上主导方向的学校层面、具体的执行层面及教学与研究层面等构成,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就是要区别于大学教育,更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层面要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作为办学方针,将校企合作写入学院的规章制度,职业院校要认清校企合作对于学校的重大意义,力图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的诉求达到最大化。
具体的执行层面为专业教研室,教研室作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单位,对于实践教学的具体作用和实施有着较为清晰和深刻的认知。主要职责包括:修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科目开设,实践教学设定及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
教学研究层面则落在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明确实践教学的模式、校企合作的方式等,制定、统筹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大纲、任务书、指导书等。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实践教学作为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良好运行依赖于有效的组织管理系统。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作为必修课给予固定学分,把实践课程的成绩定位同其他课程成绩一样重要。制定详尽的教学规范和管理办法,也就是在制度上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定教学基本内容,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等规定,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依据。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始终表现为“一头热”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校企双方缺乏创新的合作项目,二是行业企业的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高职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尚未建立,三是学校教育文化与产业文化还未能有效接轨,导致了校企合作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没有达到预期。因此要在这三个方面做出改变,首先创新校企合作项目,资本的特点是具有逐利性,所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需要衡量成本和收益,任何的商业行为总是希望以较小的投入产生较大的收益,这样才能提高商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要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培养、同时考虑企业成本收益的项目作为合作点,在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管理系多年的校企合作中,我们与娃哈哈集团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就是很好的例子,我院管理系参加娃哈哈营销大赛建立了娃哈哈营销基地,在每年的学生企业模拟实习中娃哈哈集团都会热情的参与,各种新产品都在校园里率先售卖,使学生们品尝新品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产品的宣传,企业派专业市场人员对学生们的市场调查、品牌推广、营销策划、销售实践等活动进行指导,不仅使学生们增强了实际市场销售能力,也是企业一个很好的品牌推广平台,同时由于学生的活动,企业不仅获得了销售额的提升,还从学生的品牌推广、广告设计中获得了创意,也为集团人力资源的储备做了铺垫,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工作选择了去企业工作,不仅如此企业每个季度还愿意拿出上万元的奖学金以鼓励学生。这样的校企合作不仅实现了双赢,还实现了三赢,既学院解决了培养人才营销技能的需要、学生获得了实战的经历和奖学金、企业在人力资源、销售创意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因此,各方合作意愿十分高涨。
因此在校企合作中,我们要寻找专业与企业对接点,不仅仅是让企业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而是尊重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创新合作形式,改变过去只输送学生到企业去,而忽略了将企业引进来,我院管理系针对不同专业在校企合作中采用了不同的合作形式,例如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更多采用了现代学徒制,将学生输送到天津长城制造企业,将学生分配给了生产一线的技工,由他们带领学生完成企业生产,学生获得了技能,企业则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宣传了企业,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其次要聘请企业的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上来,提供最前沿的指导意见。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或理事会,为校企合作双方做好联系、沟通、指导和服务工作,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最后要促进教育文化和产业文化融合,教育文化和产业文化的融合,此外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渗透产业文化,
1.鼓励学院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在国家级大赛的示范作用和指引下,全国职业院校先后开始各级别各类的技能大赛,这里面包括各行业,同时也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的大赛。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行业制定的各项比赛都是根据产业发展的岗位需求设计的,而且由行业专家来担任大赛的评委。大赛的公平公正性得到最大的保障。通过大赛,明确了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使教育和产业联系的更加紧密,也让企业通过大赛挖掘到了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其次各个学校通过省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导向作用申请经费,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能为竞赛提供练习的场地,也为学生日常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对于同大学理论教育不同的高职教育的学生也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也有了进入优秀企业的机会。
四、完善考评激励制度
对学生的考评不仅仅看最后实习报告的质量,更要注重实践过程的考核,包括在实践教学中的综合表现,参与实践教学的程度等。
学生的考评可以由一个团队来完成,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自己有机会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其次学生所在团队的其他成员相互评价,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氛围。最后由企业实习负责人根据日常实习表现给出实习成绩,综合以上三点由带队老师作出综合评价。成绩确定后进行总结,让每一名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各项成绩,对今后的实践教学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在实践教学之前是否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在遇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其次,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和讲授能力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第三,是否在企业兼职。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教师也同時具有一线工作经验,这样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行业保持零距离沟通。时刻掌握本行业最新的职业要求。对于各方面都优秀的教师要给予物质精神的双重激励,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更大的动力。
关键词:管理 制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机能及运行方式,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机制要充分考虑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包括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组织管理体系,资源配置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成果使用和转化机制等。校企合作是个持续的过程,运行机制促使校企双方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以保障校企合作可以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完善实践教学,是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根据近年来我院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应当在下面这些方面予以保障。
一、组织制度进一步完善
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不是靠某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必须有多个层面和部门协同完成。教学组织主要由战略上主导方向的学校层面、具体的执行层面及教学与研究层面等构成,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就是要区别于大学教育,更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层面要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作为办学方针,将校企合作写入学院的规章制度,职业院校要认清校企合作对于学校的重大意义,力图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的诉求达到最大化。
具体的执行层面为专业教研室,教研室作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单位,对于实践教学的具体作用和实施有着较为清晰和深刻的认知。主要职责包括:修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科目开设,实践教学设定及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
教学研究层面则落在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明确实践教学的模式、校企合作的方式等,制定、统筹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大纲、任务书、指导书等。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实践教学作为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良好运行依赖于有效的组织管理系统。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作为必修课给予固定学分,把实践课程的成绩定位同其他课程成绩一样重要。制定详尽的教学规范和管理办法,也就是在制度上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定教学基本内容,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等规定,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依据。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始终表现为“一头热”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校企双方缺乏创新的合作项目,二是行业企业的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高职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尚未建立,三是学校教育文化与产业文化还未能有效接轨,导致了校企合作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没有达到预期。因此要在这三个方面做出改变,首先创新校企合作项目,资本的特点是具有逐利性,所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需要衡量成本和收益,任何的商业行为总是希望以较小的投入产生较大的收益,这样才能提高商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要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培养、同时考虑企业成本收益的项目作为合作点,在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管理系多年的校企合作中,我们与娃哈哈集团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就是很好的例子,我院管理系参加娃哈哈营销大赛建立了娃哈哈营销基地,在每年的学生企业模拟实习中娃哈哈集团都会热情的参与,各种新产品都在校园里率先售卖,使学生们品尝新品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产品的宣传,企业派专业市场人员对学生们的市场调查、品牌推广、营销策划、销售实践等活动进行指导,不仅使学生们增强了实际市场销售能力,也是企业一个很好的品牌推广平台,同时由于学生的活动,企业不仅获得了销售额的提升,还从学生的品牌推广、广告设计中获得了创意,也为集团人力资源的储备做了铺垫,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工作选择了去企业工作,不仅如此企业每个季度还愿意拿出上万元的奖学金以鼓励学生。这样的校企合作不仅实现了双赢,还实现了三赢,既学院解决了培养人才营销技能的需要、学生获得了实战的经历和奖学金、企业在人力资源、销售创意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因此,各方合作意愿十分高涨。
因此在校企合作中,我们要寻找专业与企业对接点,不仅仅是让企业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而是尊重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创新合作形式,改变过去只输送学生到企业去,而忽略了将企业引进来,我院管理系针对不同专业在校企合作中采用了不同的合作形式,例如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更多采用了现代学徒制,将学生输送到天津长城制造企业,将学生分配给了生产一线的技工,由他们带领学生完成企业生产,学生获得了技能,企业则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宣传了企业,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其次要聘请企业的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上来,提供最前沿的指导意见。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或理事会,为校企合作双方做好联系、沟通、指导和服务工作,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最后要促进教育文化和产业文化融合,教育文化和产业文化的融合,此外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渗透产业文化,
1.鼓励学院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在国家级大赛的示范作用和指引下,全国职业院校先后开始各级别各类的技能大赛,这里面包括各行业,同时也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的大赛。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行业制定的各项比赛都是根据产业发展的岗位需求设计的,而且由行业专家来担任大赛的评委。大赛的公平公正性得到最大的保障。通过大赛,明确了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使教育和产业联系的更加紧密,也让企业通过大赛挖掘到了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其次各个学校通过省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导向作用申请经费,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能为竞赛提供练习的场地,也为学生日常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对于同大学理论教育不同的高职教育的学生也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也有了进入优秀企业的机会。
四、完善考评激励制度
对学生的考评不仅仅看最后实习报告的质量,更要注重实践过程的考核,包括在实践教学中的综合表现,参与实践教学的程度等。
学生的考评可以由一个团队来完成,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自己有机会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其次学生所在团队的其他成员相互评价,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氛围。最后由企业实习负责人根据日常实习表现给出实习成绩,综合以上三点由带队老师作出综合评价。成绩确定后进行总结,让每一名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各项成绩,对今后的实践教学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在实践教学之前是否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在遇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其次,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和讲授能力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第三,是否在企业兼职。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教师也同時具有一线工作经验,这样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行业保持零距离沟通。时刻掌握本行业最新的职业要求。对于各方面都优秀的教师要给予物质精神的双重激励,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更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