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由于中文语境下长期缺少与“science”对应的词语,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內以“格致”指代科学,直到19世纪末,“科学”一词才由维新派人士从日本传入中国,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与“格致”的区别,并大大扩充了“科学”概念的内涵。
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语中scire,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know,意为知道;认识;了解等。该词的名词形式为scientia,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knowledge。拉丁语scientia进入法语后,根据法兰西民族自身的发音特点,其拼写上演变为science,主要是指“自然知识”。该词后来被英语语汇吸收,由于英语中已经有natural philosophy(自然哲学)一词专指自然科学,两词一度作为同义词使用。工业革命后,英语中science逐渐演变为“学科、科学”这一概念。
近代科学一般是以培根倡导的实证主义、伽利略为实践先驱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获取关于世界的系统知识的研究,并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以此与艺术、哲学、宗教及文学等相区别。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
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曾以其严密的系统性及深刻的思想影响和社会影响,先后为19和20世纪赢得了“科学的世纪”的美誉。然而,在中国,人们对近代科学的接受却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西方近代科学于明朝末年以耶稣会士为桥梁开始传入中国,传教士利玛窦开始用“格致”代指科学,此后“格致”一词指代“科学”逐渐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
我们要考证“科学”的渊源,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近代的科学,揭示近代 “科学”概念及其含义,就必须对中国近代“科学”一词的源头—“格致”进行详细研究,并对“格致”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中国近代“科学”的前身“格致”的演变
“科学”这一概念在中国近代的出现,与“格致”一词的衍化有关。“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从“格致”到“科学”,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格物致知”一说,源于中国古代典籍《礼记·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文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简称为“三纲”,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为“八目”,此后长期被奉为经典。此时期的“格致”的意义指探究事物而推展自身知识,以科学教育的观点来看,此处的“格”可视为探究自然世界之理的一种手段,虽然它表示了当时中国了解自然事物之理的方式,相当于西方科学中的所讲求的探究方法,但这种方法未能如西方科学中明确指出的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结论,从而建立学说、定律及理论等具体结构和步骤。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初,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北京,他深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和文化统系的国家,不容易接收西方的异质文化。要传播教义和西方文化,唯一的办法就是顺从士大夫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在他们所认同的知识体系里尽量塞进异质文化的成分,以其新奇性和特异性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利玛窦用“格致”之学来定义西方自然科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深知儒家文化强调以修身养性为本,而将科学视为“雕虫小技”的“末务”。为使在儒家文化侵染下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轻视并能乐意接受西方科学技术,对儒家经典颇为熟悉的利玛窦借用儒家文化的语言来指代它,是合乎逻辑的。
他在《几何原本序》中首先使用“格物穷理”一词:“夫儒家之学,亟致其知,致其知当由明达物理耳。……吾西陬国虽褊小,而其痒校所业,格物穷理之法,视诸列邦为独备焉。……其所致之知且深且固,则无有若几何一家矣。”可见,他是把格物、致知、穷理作为科学方法看待,而且认为几何学是最高深的格致之学。
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在1600年在南京见到利玛窦后,开始了他向国人介绍西方科学的历程。1607年他介绍利玛窦所传入的西学时,曾指出:“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关于“格物穷理之学”,徐光启说:“格物穷理之中,又复旁出一种象数之学。”在这里,徐光启从科学的角度发挥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论,这里的“象数之学”就是自然科学,徐光启把科学从一般的学问中分离出来,而归属于“格物致知之学”。1633年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刊行《空际格致》一书,内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空际”相当于“自然”,“格致”相当于科学。
到了清代,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门类的统称。直至清末洋务运动时期,1861年伟烈亚力、傅兰雅与李善兰合作,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译作《数理格致》;1866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编译了《格致入门》,全书分力学、水学、气学、火学、电学、化学、测算举隅等7卷;直到1874年徐寿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时,述其办学宗旨是“意欲令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美国传教士傅兰雅在1874年编辑出版《格物汇编》,登载声、光、电、化等制造文章,目的是“意欲将格致之学问并制造工艺之理法广为传布”。皆将“格致”或“格物”与英语中“science”(科学)对译。
甲午战争后近代“科学”的出现与流播
甲午战争后,随着人们对西方科学认识和理解的加深,“格致”一词已经不能完全包含西方科学的真正内涵,需要新的词汇来取代“格致”一词,康有为首次从日本引进和使用“科学”一词始,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开始超越器与技,走向学与理,“科学”的含义开始与“格致”的含义分家。
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时懋有感于西方的science分成诸多学科,与中国传统入学讲求纲常伦理浑然一体的精神有所不同,故将science理解为“分科之学”,并用日文汉字译为“科学”。甲午战争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借鉴日本变法图强之经验,1897年,维新派人士在上海创办大同译书局,同年康有为所著《日本书目志》由该局印刷出版。梁启超在同年11月15日《时务报》对该书作了介绍,该书的第一册卷二“理学门”中列有“《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这是中文中首次出现“科学”一词。康有为之后较早采用“科学”一词的是严复,他的译作《原富》中多次出现“科学”,如“科学中一新理之出,其有裨益于民生日用者无穷”。此处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又如“其中课授科学之师常不许学者自择,而必由管学者之所命。”此“科学”是指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门科学。由于严复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翻译家,所以“科学”一词经严复在其译著和著作中不断使用后,影响力大增,在近代中国很快传播开来。
自严复直至辛亥革命,国人使用“科学”的频率逐渐增多,并出现“格致”与“科学”并存的局面,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格致学沿革考略》,专门讨论了“格致学”的范围,追溯了它的历史。该文中多处使用“科学”,如“一切科学”“科学革新之气运”“科学之方针”等,皆系泛指各门学问,表明此期“科学”与“格致”是并存的。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科学”才逐渐代替了“格致”。
随着民国肇建,大批海外留学生归国,他们痛感国人对科学的无知,开始将西方科学介绍到中国来,并且设法使它开花结果。1915年,任鸿隽、赵元任、杨杏佛等人成立中国科学社,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发达”为宗旨,出版发行《科学》杂志,1933年九三学社先贤卢于道筹办科普杂志《科学画报》,介绍西方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成为国人提倡科学的思想基地。
五四以后的中国,国人对于科学的认识日渐深入,并确立了现代科学的含义。科学的真正含义开始成为广大科学家、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予以系统的回答,科学被认为是“人类一种最有效的精神活动,利用感觉材料及思维能力,以认识现实的周围环境,继而驾驭环境”。民国以降,大批科学家留学归国,他们相似的文化背景与知识背景使他们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家共同体。他们在中国社会中开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他们也带回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并将各种专门学科的研究纷纷展开,近代科学事业开始萌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科学事业在中国的初步确立,各种传授科学知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设立,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播获得了比较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深厚的土壤,科学知识开始进入到社会不同层面,更多的国人对科学产生兴趣并致力于其宣传和推广工作,为科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奠定了基础。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
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语中scire,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know,意为知道;认识;了解等。该词的名词形式为scientia,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knowledge。拉丁语scientia进入法语后,根据法兰西民族自身的发音特点,其拼写上演变为science,主要是指“自然知识”。该词后来被英语语汇吸收,由于英语中已经有natural philosophy(自然哲学)一词专指自然科学,两词一度作为同义词使用。工业革命后,英语中science逐渐演变为“学科、科学”这一概念。
近代科学一般是以培根倡导的实证主义、伽利略为实践先驱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获取关于世界的系统知识的研究,并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以此与艺术、哲学、宗教及文学等相区别。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
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曾以其严密的系统性及深刻的思想影响和社会影响,先后为19和20世纪赢得了“科学的世纪”的美誉。然而,在中国,人们对近代科学的接受却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西方近代科学于明朝末年以耶稣会士为桥梁开始传入中国,传教士利玛窦开始用“格致”代指科学,此后“格致”一词指代“科学”逐渐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
我们要考证“科学”的渊源,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近代的科学,揭示近代 “科学”概念及其含义,就必须对中国近代“科学”一词的源头—“格致”进行详细研究,并对“格致”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中国近代“科学”的前身“格致”的演变
“科学”这一概念在中国近代的出现,与“格致”一词的衍化有关。“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从“格致”到“科学”,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格物致知”一说,源于中国古代典籍《礼记·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文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简称为“三纲”,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为“八目”,此后长期被奉为经典。此时期的“格致”的意义指探究事物而推展自身知识,以科学教育的观点来看,此处的“格”可视为探究自然世界之理的一种手段,虽然它表示了当时中国了解自然事物之理的方式,相当于西方科学中的所讲求的探究方法,但这种方法未能如西方科学中明确指出的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结论,从而建立学说、定律及理论等具体结构和步骤。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初,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北京,他深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和文化统系的国家,不容易接收西方的异质文化。要传播教义和西方文化,唯一的办法就是顺从士大夫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在他们所认同的知识体系里尽量塞进异质文化的成分,以其新奇性和特异性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利玛窦用“格致”之学来定义西方自然科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深知儒家文化强调以修身养性为本,而将科学视为“雕虫小技”的“末务”。为使在儒家文化侵染下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轻视并能乐意接受西方科学技术,对儒家经典颇为熟悉的利玛窦借用儒家文化的语言来指代它,是合乎逻辑的。
他在《几何原本序》中首先使用“格物穷理”一词:“夫儒家之学,亟致其知,致其知当由明达物理耳。……吾西陬国虽褊小,而其痒校所业,格物穷理之法,视诸列邦为独备焉。……其所致之知且深且固,则无有若几何一家矣。”可见,他是把格物、致知、穷理作为科学方法看待,而且认为几何学是最高深的格致之学。
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在1600年在南京见到利玛窦后,开始了他向国人介绍西方科学的历程。1607年他介绍利玛窦所传入的西学时,曾指出:“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关于“格物穷理之学”,徐光启说:“格物穷理之中,又复旁出一种象数之学。”在这里,徐光启从科学的角度发挥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论,这里的“象数之学”就是自然科学,徐光启把科学从一般的学问中分离出来,而归属于“格物致知之学”。1633年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刊行《空际格致》一书,内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空际”相当于“自然”,“格致”相当于科学。
到了清代,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门类的统称。直至清末洋务运动时期,1861年伟烈亚力、傅兰雅与李善兰合作,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译作《数理格致》;1866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编译了《格致入门》,全书分力学、水学、气学、火学、电学、化学、测算举隅等7卷;直到1874年徐寿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时,述其办学宗旨是“意欲令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美国传教士傅兰雅在1874年编辑出版《格物汇编》,登载声、光、电、化等制造文章,目的是“意欲将格致之学问并制造工艺之理法广为传布”。皆将“格致”或“格物”与英语中“science”(科学)对译。
甲午战争后近代“科学”的出现与流播
甲午战争后,随着人们对西方科学认识和理解的加深,“格致”一词已经不能完全包含西方科学的真正内涵,需要新的词汇来取代“格致”一词,康有为首次从日本引进和使用“科学”一词始,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开始超越器与技,走向学与理,“科学”的含义开始与“格致”的含义分家。
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时懋有感于西方的science分成诸多学科,与中国传统入学讲求纲常伦理浑然一体的精神有所不同,故将science理解为“分科之学”,并用日文汉字译为“科学”。甲午战争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借鉴日本变法图强之经验,1897年,维新派人士在上海创办大同译书局,同年康有为所著《日本书目志》由该局印刷出版。梁启超在同年11月15日《时务报》对该书作了介绍,该书的第一册卷二“理学门”中列有“《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这是中文中首次出现“科学”一词。康有为之后较早采用“科学”一词的是严复,他的译作《原富》中多次出现“科学”,如“科学中一新理之出,其有裨益于民生日用者无穷”。此处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又如“其中课授科学之师常不许学者自择,而必由管学者之所命。”此“科学”是指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门科学。由于严复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翻译家,所以“科学”一词经严复在其译著和著作中不断使用后,影响力大增,在近代中国很快传播开来。
自严复直至辛亥革命,国人使用“科学”的频率逐渐增多,并出现“格致”与“科学”并存的局面,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格致学沿革考略》,专门讨论了“格致学”的范围,追溯了它的历史。该文中多处使用“科学”,如“一切科学”“科学革新之气运”“科学之方针”等,皆系泛指各门学问,表明此期“科学”与“格致”是并存的。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科学”才逐渐代替了“格致”。
随着民国肇建,大批海外留学生归国,他们痛感国人对科学的无知,开始将西方科学介绍到中国来,并且设法使它开花结果。1915年,任鸿隽、赵元任、杨杏佛等人成立中国科学社,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发达”为宗旨,出版发行《科学》杂志,1933年九三学社先贤卢于道筹办科普杂志《科学画报》,介绍西方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成为国人提倡科学的思想基地。
五四以后的中国,国人对于科学的认识日渐深入,并确立了现代科学的含义。科学的真正含义开始成为广大科学家、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予以系统的回答,科学被认为是“人类一种最有效的精神活动,利用感觉材料及思维能力,以认识现实的周围环境,继而驾驭环境”。民国以降,大批科学家留学归国,他们相似的文化背景与知识背景使他们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家共同体。他们在中国社会中开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他们也带回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并将各种专门学科的研究纷纷展开,近代科学事业开始萌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科学事业在中国的初步确立,各种传授科学知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设立,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播获得了比较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深厚的土壤,科学知识开始进入到社会不同层面,更多的国人对科学产生兴趣并致力于其宣传和推广工作,为科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奠定了基础。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