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山市本土校本美术教材《童画佛山》立足佛山本土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里面内容以家乡传统文化为主,分不同单元不同课程,每一课都运用了不同的制作手法来制作传统艺术作品。而传统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除了造型独特、制作精美以外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对于对事物接受能力还处于比较初级阶段的小学生们来说可是大问题,所以往往出现了那句俗语:提笔容易下笔难。学生们在接到制作本课作业作品时无从入手。本文就如何解决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时“下笔难”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下笔难;本土传统文化;校本教材
因笔者负责教授《童画佛山》这本佛山本土儿童美术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小问题,如,第一单元魅力佛山第四课“佛山瓦甲天下”中要求学生使用轻粘土制作佛山瓦当,学生们看完照片视频和老师示范后都兴致勃勃,撸起袖子准备干,但当正式开始以后又都傻眼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从下手也不知道怎么样制作才是最好的。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因此做了调查研究。
一、对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下笔难”的问题思考
1.对题材感到恐惧,引起下笔时自信心不足
一部分学生在初次制作以前从未试过的艺术作品时,自信心不足,且往往先主观上感到“我不行”不敢为之和不敢挑战,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胜任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甚至惧怕承担责任,惧怕下错笔或开坏了头从而影响整个画面或整个作品而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或自己的心理要求。然而不自信就会惧怕,惧怕当然会选择逃避,所以课堂上总会有部分不自信的学生反复跟笔者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来帮我吧等等”。
2.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对学生吸引力不足
教师如果课前备课不够充分,特别是没有做好“备学生”这一环节,即使课件,教具设计得很完美,但是不符合所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就算准备得再充分,也引起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提升不了学生们的参与热度。同样地,除了紧盯教学对象以外,教师还要紧盯教学内容、课堂环境、教学气氛、教学节奏等等,每一个环节稍有不足,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一节课40分钟,教师没有把握好进度,一次性讲授的内容太多太复杂同时缺乏趣味性。学生听不进去同时一下子还没有消化就进行操作,就会出现停机状态。从而完成不了布置的作业,更别说开头起稿了。或作业设计难度较大,不考虑所教班级学生的操作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等。
3.传统艺术作品普及度不高,造成学生了解不足
传统艺术作品大多都来自于先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过去的生活用品和器具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有了距离,正在慢慢地退出人们的生活,被慢慢地遗忘。如,佛山的瓦当、灰塑、狮头等等,这类型传统艺术作品虽然造型独特,制作精美,但大多只能出现在古旧农村民宅或祠堂里。舞狮表演更是只能在一些商业店铺开业开张才会见上一两面。即使以前见过也从未仔细留意或关注,更极少地会去近距离观看欣赏。只通过课堂上的照片和视频与示范,很难激发起或唤醒学生们的热情与记忆。
如,佛山瓦当与灰塑其实城市周边的农村里到处都有,同学们或许在回爷爷家外婆家的时候都可能会看到过,但从未细看或考究。到了课堂上自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懂其形,无从下手。更甚者如佛山狮头,制作精美,颜色艳丽,但佛山狮头的图案设计,多采用传统的吉祥纹样,如意云纹、云头纹等等,远看精美华丽,近看细致复杂。画起来异常的考验耐性,同学们接触到,更是摇头说不。
二、解决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时“下笔难”的策略
找到笔者认为会影响到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时“下笔难”的几个原因以后,笔者通过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经验并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式,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多元化的展示,做到每课汇报精彩。
1.评价多样化
以往解决学生不敢下笔,不愿意动手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通过在上课期间或课后口头方式表扬学生的能力,通过语言给学生打气或激励学生,增强其信心迈出第一步。但笔者认为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
对学生每一节课的作品评定,除了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每节课的作品评定应该做到不用好坏论高低,不以成绩定输赢。而是用多样化的评价来鼓励學生增强自信心。通过学生自评、朋友间互评和小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更能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通过自评,自己先看看自己的不足。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结合好友间的互评以及小组内的互评能更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与不足。老师最后以认同性鼓励的态度去赞扬学生。长期坚持下去以后,学生就能感觉到“我就是主角,我能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或添加。
2.展示多元化
除了评价多样化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课堂的结尾部分要做到展示多元化。笔者认为,展示是最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一个真正能让学生当主角的重要环节。美术界行内有一句俗语叫“三分画、七分裱”,这就和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样,好看的装饰或者是好看的展板都是能令学生的作品更上一个档次的办法。同时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觉到自己做的作品是有用之物,是可以展览展示的作品。如图一各种各样的展板,都是笔者根据《童画佛山》本土教材里面的课程而专门设计的。
如,第二单元第一课“醒狮舞龙闹新春”笔者根据作业要求:利用轻黏土或陶泥制作一个狮头。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个狮王争霸赛的主题展台;还有第三单元第二课“佛山美术扬天下”笔者根据作用要求:利用轻黏土或陶泥制作一款佛山美食。特意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个佛山早茶点心争霸赛的主题饭桌以及海报。所有的展台制作都精心准备,大小还要考虑到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确保展示其中。 这样的方法使得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上到展台或展板上争霸夺艳,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以及个人满足感成就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看!我的作品就在那。”
多元化展示除了制作展板、展台、海报以外还能尝试用听音乐唱歌跳舞举行游行大会等方式进行另类展示,如,第二单元第二课“秋色提灯闹元宵”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灯笼。笔者让学生把制作好的灯笼,搭配动听的音乐,模仿真正的秋色巡游,在教室举行一场小型的巡游大会。这也是另一种有趣的展示方法。
(二)采用精心备课、制作精美教具,做到每节课都有精彩故事
除了做好评价以及展示以外,解决学生们“下笔难”的方法还有:做好精心备课、准备好精美的教具、再编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强调学生的主角身份让学生更投入学习,走进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里。
1.为每节课做好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重点是做好课前准备,因《童画佛山》校本本土教材是自编教材,因此,要求教师自己学会分析哪节课适合哪个年级上,哪些传统艺术作品更容易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同时,传统艺术作品制作复杂,工艺考究。一般学校硬件设施达不到一比一制作,教师就必须在备课环节为本节课的内容想好一个作品的制作方法或代替制作方法。如,《佛山陶瓷甲天下》一课,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块佛山瓦当。但瓦当的制作工序较麻烦,陶泥制作以后要烧制等等,制作好一个瓦当需要的时间跨度大,根本无法一节课完成。
同时,复杂的工艺和制作程序也会消磨掉学生们的热情和耐性,从而让他们望而止步,出现“下笔难”的问题。因此,本课设计出新的替代瓦当:用切割过的矿泉水瓶当支架,颜色丰富的超轻黏土代替陶泥。把握住瓦当的重点是图案设计,捉住重点让学生绘画设计出图案,再用超轻黏土包在矿泉水瓶上。制作轻巧方便,容易操作同时成品更具有新意。精心备课这一环节做好了,就不怕上课期间学生们因为太难而望而止步“下笔难”了。
2.为每节课制作精美教具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下笔难”的问题,笔者还考虑到了因制作的作品大多是传统艺术作品,学生们平时接触少。就算见过也从来没有近距离的观察过,欣赏过。它们虽然是学生们平时可能会见到过的物体,但由于缺少真正有意义的接触,就彼此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笔者会在每一节课都尽可能地把实物带进课堂,如,《醒狮舞龙贺新春》这节课笔者把佛山狮头带进了教室供学生们近距离观看抚摸、“佛山陶瓷甲天下”把佛山瓦当带进了教室、“佛山美术扬天下”把酒楼桌布、蒸笼带进教室等等。这种近距离的与实物接触,不仅能让学生们与传统艺术作品面对面,零距离地接触,增强了解。同时还能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注意力,从而解决了因陌生而产生的“下笔难”问题。
3.为每节课编写精彩故事
《童画佛山》教材里面取材大多是佛山家乡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作品,传统艺术作品很多与现实中生活脱节了,慢慢地被遗忘。与学生们平时接触的动画作品、游戏人物自然不能相提并论。造成了一听名字先丧气一半,参与度较低。因此,笔者坚持每一节课都安排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如:(1)“狮王争霸赛”设计了一个一年一度的西樵山狮王争霸赛开始了,学生们都有一张资格证去参加比赛,但必须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狮头才有参赛资格的故事。
(2)“早茶点心争霸赛”里面设计了一个小食神因听闻佛山美食扬天下以后特意来到佛山寻找美食,而学生们负责制作不同的美食来给小食神尝的故事。
(3)“佛山陶瓷甲天下”里面设计了一个住在农村的老奶奶家里房顶的瓦当烂了,天天漏雨,听闻学校的学生们技艺高超,特意赶来学校看看学生们制作的瓦当,等等。
通过设计合理的精彩的故事,引人入胜,激发起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培养出小主人精神,能让学生们担起主角的角色,从而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主动去下笔解决问题,从而解决“下笔难”的问题
(三)采用校园文化特殊语言,做到让学生贴近生活,促进理解
传统文化艺术品都来自于先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很多传统艺术作品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有了距离,大多都存在于农村里或者博物馆内。学生们接触到的时间少,有意义的接触更少,往往就造成了课堂上的陌生而不愿意去制作或绘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们喜欢并接受传统文化艺术品呢?这对于生活在“卡通时代”和“手机时代”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们更了解民间艺术,激发起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环境围绕着学生。注重美术功能室的环境改造,創造一个更符合佛山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或装饰,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佛山印象馆。让传统艺术品真正走进校园,让学生们更贴近传统,促进对传统艺术品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陌生,从而消无声息地解决“下笔难”的问题。
三、结语
本文就如何解决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时“下笔难”的问题做出研究,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自信心,利用各种手段增强课堂体验。让学生们知道开头确实很难,但是一旦开好了头,也就是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屈原的《离骚》说过:“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开山之作最费力,婴儿学走起步难,头关不破二关难攻。”所以,说明了“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攀登”。希望佛山本土文化能真正在新一代的佛山孩子身上得到传承,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创作的快乐,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真正收获传承与理解佛山本土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0.
[2]陈静.中小学传统文化艺术读本[M].山东美术出版社,2015:13-57.
[3]章献明.孩子与美的邂逅: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研究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6:12-42.
[4]秦明华,闵小冰.美术教材教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
【关键词】下笔难;本土传统文化;校本教材
因笔者负责教授《童画佛山》这本佛山本土儿童美术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小问题,如,第一单元魅力佛山第四课“佛山瓦甲天下”中要求学生使用轻粘土制作佛山瓦当,学生们看完照片视频和老师示范后都兴致勃勃,撸起袖子准备干,但当正式开始以后又都傻眼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从下手也不知道怎么样制作才是最好的。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因此做了调查研究。
一、对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下笔难”的问题思考
1.对题材感到恐惧,引起下笔时自信心不足
一部分学生在初次制作以前从未试过的艺术作品时,自信心不足,且往往先主观上感到“我不行”不敢为之和不敢挑战,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胜任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甚至惧怕承担责任,惧怕下错笔或开坏了头从而影响整个画面或整个作品而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或自己的心理要求。然而不自信就会惧怕,惧怕当然会选择逃避,所以课堂上总会有部分不自信的学生反复跟笔者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来帮我吧等等”。
2.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对学生吸引力不足
教师如果课前备课不够充分,特别是没有做好“备学生”这一环节,即使课件,教具设计得很完美,但是不符合所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就算准备得再充分,也引起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提升不了学生们的参与热度。同样地,除了紧盯教学对象以外,教师还要紧盯教学内容、课堂环境、教学气氛、教学节奏等等,每一个环节稍有不足,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一节课40分钟,教师没有把握好进度,一次性讲授的内容太多太复杂同时缺乏趣味性。学生听不进去同时一下子还没有消化就进行操作,就会出现停机状态。从而完成不了布置的作业,更别说开头起稿了。或作业设计难度较大,不考虑所教班级学生的操作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等。
3.传统艺术作品普及度不高,造成学生了解不足
传统艺术作品大多都来自于先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过去的生活用品和器具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有了距离,正在慢慢地退出人们的生活,被慢慢地遗忘。如,佛山的瓦当、灰塑、狮头等等,这类型传统艺术作品虽然造型独特,制作精美,但大多只能出现在古旧农村民宅或祠堂里。舞狮表演更是只能在一些商业店铺开业开张才会见上一两面。即使以前见过也从未仔细留意或关注,更极少地会去近距离观看欣赏。只通过课堂上的照片和视频与示范,很难激发起或唤醒学生们的热情与记忆。
如,佛山瓦当与灰塑其实城市周边的农村里到处都有,同学们或许在回爷爷家外婆家的时候都可能会看到过,但从未细看或考究。到了课堂上自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懂其形,无从下手。更甚者如佛山狮头,制作精美,颜色艳丽,但佛山狮头的图案设计,多采用传统的吉祥纹样,如意云纹、云头纹等等,远看精美华丽,近看细致复杂。画起来异常的考验耐性,同学们接触到,更是摇头说不。
二、解决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时“下笔难”的策略
找到笔者认为会影响到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时“下笔难”的几个原因以后,笔者通过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经验并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式,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多元化的展示,做到每课汇报精彩。
1.评价多样化
以往解决学生不敢下笔,不愿意动手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通过在上课期间或课后口头方式表扬学生的能力,通过语言给学生打气或激励学生,增强其信心迈出第一步。但笔者认为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
对学生每一节课的作品评定,除了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每节课的作品评定应该做到不用好坏论高低,不以成绩定输赢。而是用多样化的评价来鼓励學生增强自信心。通过学生自评、朋友间互评和小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更能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通过自评,自己先看看自己的不足。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结合好友间的互评以及小组内的互评能更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与不足。老师最后以认同性鼓励的态度去赞扬学生。长期坚持下去以后,学生就能感觉到“我就是主角,我能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或添加。
2.展示多元化
除了评价多样化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课堂的结尾部分要做到展示多元化。笔者认为,展示是最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一个真正能让学生当主角的重要环节。美术界行内有一句俗语叫“三分画、七分裱”,这就和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样,好看的装饰或者是好看的展板都是能令学生的作品更上一个档次的办法。同时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觉到自己做的作品是有用之物,是可以展览展示的作品。如图一各种各样的展板,都是笔者根据《童画佛山》本土教材里面的课程而专门设计的。
如,第二单元第一课“醒狮舞龙闹新春”笔者根据作业要求:利用轻黏土或陶泥制作一个狮头。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个狮王争霸赛的主题展台;还有第三单元第二课“佛山美术扬天下”笔者根据作用要求:利用轻黏土或陶泥制作一款佛山美食。特意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个佛山早茶点心争霸赛的主题饭桌以及海报。所有的展台制作都精心准备,大小还要考虑到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确保展示其中。 这样的方法使得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上到展台或展板上争霸夺艳,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以及个人满足感成就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看!我的作品就在那。”
多元化展示除了制作展板、展台、海报以外还能尝试用听音乐唱歌跳舞举行游行大会等方式进行另类展示,如,第二单元第二课“秋色提灯闹元宵”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灯笼。笔者让学生把制作好的灯笼,搭配动听的音乐,模仿真正的秋色巡游,在教室举行一场小型的巡游大会。这也是另一种有趣的展示方法。
(二)采用精心备课、制作精美教具,做到每节课都有精彩故事
除了做好评价以及展示以外,解决学生们“下笔难”的方法还有:做好精心备课、准备好精美的教具、再编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强调学生的主角身份让学生更投入学习,走进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里。
1.为每节课做好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重点是做好课前准备,因《童画佛山》校本本土教材是自编教材,因此,要求教师自己学会分析哪节课适合哪个年级上,哪些传统艺术作品更容易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同时,传统艺术作品制作复杂,工艺考究。一般学校硬件设施达不到一比一制作,教师就必须在备课环节为本节课的内容想好一个作品的制作方法或代替制作方法。如,《佛山陶瓷甲天下》一课,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块佛山瓦当。但瓦当的制作工序较麻烦,陶泥制作以后要烧制等等,制作好一个瓦当需要的时间跨度大,根本无法一节课完成。
同时,复杂的工艺和制作程序也会消磨掉学生们的热情和耐性,从而让他们望而止步,出现“下笔难”的问题。因此,本课设计出新的替代瓦当:用切割过的矿泉水瓶当支架,颜色丰富的超轻黏土代替陶泥。把握住瓦当的重点是图案设计,捉住重点让学生绘画设计出图案,再用超轻黏土包在矿泉水瓶上。制作轻巧方便,容易操作同时成品更具有新意。精心备课这一环节做好了,就不怕上课期间学生们因为太难而望而止步“下笔难”了。
2.为每节课制作精美教具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下笔难”的问题,笔者还考虑到了因制作的作品大多是传统艺术作品,学生们平时接触少。就算见过也从来没有近距离的观察过,欣赏过。它们虽然是学生们平时可能会见到过的物体,但由于缺少真正有意义的接触,就彼此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笔者会在每一节课都尽可能地把实物带进课堂,如,《醒狮舞龙贺新春》这节课笔者把佛山狮头带进了教室供学生们近距离观看抚摸、“佛山陶瓷甲天下”把佛山瓦当带进了教室、“佛山美术扬天下”把酒楼桌布、蒸笼带进教室等等。这种近距离的与实物接触,不仅能让学生们与传统艺术作品面对面,零距离地接触,增强了解。同时还能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注意力,从而解决了因陌生而产生的“下笔难”问题。
3.为每节课编写精彩故事
《童画佛山》教材里面取材大多是佛山家乡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作品,传统艺术作品很多与现实中生活脱节了,慢慢地被遗忘。与学生们平时接触的动画作品、游戏人物自然不能相提并论。造成了一听名字先丧气一半,参与度较低。因此,笔者坚持每一节课都安排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如:(1)“狮王争霸赛”设计了一个一年一度的西樵山狮王争霸赛开始了,学生们都有一张资格证去参加比赛,但必须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狮头才有参赛资格的故事。
(2)“早茶点心争霸赛”里面设计了一个小食神因听闻佛山美食扬天下以后特意来到佛山寻找美食,而学生们负责制作不同的美食来给小食神尝的故事。
(3)“佛山陶瓷甲天下”里面设计了一个住在农村的老奶奶家里房顶的瓦当烂了,天天漏雨,听闻学校的学生们技艺高超,特意赶来学校看看学生们制作的瓦当,等等。
通过设计合理的精彩的故事,引人入胜,激发起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培养出小主人精神,能让学生们担起主角的角色,从而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主动去下笔解决问题,从而解决“下笔难”的问题
(三)采用校园文化特殊语言,做到让学生贴近生活,促进理解
传统文化艺术品都来自于先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很多传统艺术作品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有了距离,大多都存在于农村里或者博物馆内。学生们接触到的时间少,有意义的接触更少,往往就造成了课堂上的陌生而不愿意去制作或绘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们喜欢并接受传统文化艺术品呢?这对于生活在“卡通时代”和“手机时代”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们更了解民间艺术,激发起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环境围绕着学生。注重美术功能室的环境改造,創造一个更符合佛山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或装饰,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佛山印象馆。让传统艺术品真正走进校园,让学生们更贴近传统,促进对传统艺术品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陌生,从而消无声息地解决“下笔难”的问题。
三、结语
本文就如何解决学生制作传统艺术作品时“下笔难”的问题做出研究,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自信心,利用各种手段增强课堂体验。让学生们知道开头确实很难,但是一旦开好了头,也就是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屈原的《离骚》说过:“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开山之作最费力,婴儿学走起步难,头关不破二关难攻。”所以,说明了“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攀登”。希望佛山本土文化能真正在新一代的佛山孩子身上得到传承,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创作的快乐,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真正收获传承与理解佛山本土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0.
[2]陈静.中小学传统文化艺术读本[M].山东美术出版社,2015:13-57.
[3]章献明.孩子与美的邂逅: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研究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6:12-42.
[4]秦明华,闵小冰.美术教材教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