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发生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AVRT)伴RR间期长短交替的发生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AVRT患者317例临床资料, AVRT时给予异博定5 mg,缓慢静脉推注10 min,给药后观察是否有RR间期、AH间期、HV间期和VA间期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时间。

结果

给予异博定后有8例患者发生RR间期长短交替,并且均伴QRS波电交替,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发生时均为相邻心搏的AH间期差值逐渐延长,无AH跳跃,HV间期和VA间期恒定,此现象发生于给药后6~17 min,心动过速平均周期比给药前延长16~42 ms;3例患者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消失时均为相邻心搏的AH间期差值逐渐缩短,无AH跳跃,HV和VA间期恒定,直至AH间期相等,消失时间为给药后19~57 min;5例患者给药后AVRT终止。

结论

由此推断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心动过速时AH间期频率依赖性递减传导所致,这一心电现象不能被程序刺激诱发。

其他文献
1型糖尿病(T1DM)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特异性免疫损伤而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进而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替代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虽能控制高血糖,但不能遏制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无法有效阻止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细胞疗法基于T1DM病理生理特征,旨在通过胰岛β细胞替代或再生治疗保护甚至重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系统,从而改善疾病进程与预后,是T1DM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围绕胰岛移
期刊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检测手段层出不穷,使得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也使得医学界的观念逐渐从治疗疾病转向预防疾病,其中糖尿病领域也不例外。糖尿病的快速流行,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医疗领域的最大负担之一。因此,提出糖尿病前期这一概念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尽早识别潜在的高危人群,从而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然而,关于糖尿病前期的定义,近20年一直争论不休。笔者就糖尿病前期的由来及演变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分析一例中国己糖激酶型高胰岛素血症(HK1-HI)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方法分别抽取患儿及父母亲乙二胺四乙酸钠抗凝血提取基因组DNA,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 对明确或可能与受检者临床表型相关的基因变异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患儿于生后5个月起病,二氮嗪治疗有效,组织学分型为弥漫型。HK1基因第12外显子区有一个c.886 C>A(p. L296M)杂合突变,使编码产物的第296位由
近年来,随着大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涌现,各项权威糖尿病诊疗指南的决策理念逐渐转向关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或安全的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为最早开展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的新型降糖药物,已经证实了其心血管安全性。而新近公布的使用利格列汀对比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AROLINA)作为目前唯一以活性药物(格列美脲)作为对照开展的CVOT与利格列汀治疗具有心
期刊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与泌汗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8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UDOSCAN仪测得的手和足电化学传导率[双手平均电化学传导率(HESC)、双足平均电化学传导率(FESC)]将患者分为泌汗功能正常组(262例)和泌汗功能异常组(123例)。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高糖状态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糖代谢相关酶在Nrf2及PI3K/Akt影响K1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K1细胞分为5组:正糖组(正糖5.5 mmol/L培养48 h)、高糖组(正糖5.5 mmol/L培养24 h后,换25 mmol/L高糖继续培养24 h
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或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血糖升高。易导致高血糖或糖尿病的非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抗高血压药、调脂药、抗精神病类药物、免疫调节药物等。药物性高血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用药病史及相关药物使用与高血糖出现的先后顺序,停药或药物减量后血糖的变化趋势。
期刊
目的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睡眠中心239例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纳入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T2DM合并OSAHS患者93例,其中利拉鲁肽治疗患者50例作为
目的了解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惰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3至5月对"中国城市三级甲等医院T2DM费用调查研究"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如6个月后治疗方案未做升级,即未增加≥1种的口服降糖药物、未起始胰岛素或未起始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即被视为临床惰性。采用
目的探索指尖血糖(CBG)联合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法(CDRS)在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初筛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7~8月以"糖尿病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技术与切点研究(SENSIBLE研究)"江苏分中心的3 798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空腹指尖血糖(FCBG)及糖负荷后2 h指尖血糖(2h-CBG)。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