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国初年是中国林政的重要转型期.当时对林业重要作用的认识及西方林业思想的引进、林务机关的设立、相关民间社团组成、一系列森林法规颁布,都着意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并掀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是中国林政的重要转型期.当时对林业重要作用的认识及西方林业思想的引进、林务机关的设立、相关民间社团组成、一系列森林法规颁布,都着意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并掀起了一场兴林热潮.尽管这场热潮因种种原因,不过十年便衰退了下去,收效也甚微,但民初的林政在制度的设计和运作的机制上,有其合理之处.而且,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林业科技工作者,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只因政治环境不佳,其理想未能实现.可见,政治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甚大.
其他文献
从浙江林学院的发展经历分析入手,阐明1998年以来学校抓住机遇实现扩大发展的关键是'冲破了学科建制‘单林’和办学场所‘临安’的束缚选择的正确性'。根据学校定位
和谐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理念,和谐思维的形成需要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应从林业开始。自从林业的经营理念从过去的以木材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追求环境保护和生
森林的美学资源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形态、色彩、声音、嗅味等因素构成。正是这些美学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分析森林美学因素,能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帮助人
该文探讨林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作用。和谐分两个方面,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文章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
21世纪初中国的林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对木材的主导需求被生态的主导需求所替代.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生态优先、"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生态文明问题,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和政府对生态和环保是越来越重视.
在深入分析国家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高等学校要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树立全面的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关键,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该文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创新人才知识结构树状模型。模型主要包括树根代表的知识结构与积累 ,芽和枝叶代表的运用知识和创新点 ,树干代表的创新
清朝初期统治者较为开明,尽力发展生产并减轻农民的负担,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和平安定的'康乾盛世'.清朝中叶,中国人口开始急剧增长,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清政府除
2005年9月24-25日,由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首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东京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