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的自传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传在本质上是关于自我的书写,而哲学的最大目的是对自我的认识,以自传文体的机巧来表现哲学观念的意图是一类自传者的写作方式,使得自传中的哲学意味浓厚,而白哲学的自传表现却又是浅显易懂,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就是属于这一类,他用自传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宗教哲学观念,反过来又以他的宗教哲学观念来观照自己的生平,两者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奥古斯丁的自传书写和哲学思考是同步的。
  关键词:奥古斯丁;自传;哲学性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18-02
  西欧现在一般用于“自传”语义的autobiography 一词,其实并不久远。罗伯特·弗尔肯夫利克在他所编的《自传文化》一书的开头认为,1786年,“Autobiography Narrative”这一形容词最早出现,而autobiography以及它的同义词self-biography,18世纪后半叶在英国、德国偶或一见,法国则更迟,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使用。这一语汇于1800年前后出现,应该与自传的概念本身在当时已得到确定有关。据中川久定的研究,以卢梭为先导的欧洲近代自传,形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叶,这和autobiography一词的出现,适相吻合。西方学术界关于自传的定义,有过几个比较有影响的描述,德国学者乔奇·米希认为“只能概括‘自传’一词的含义来给它定义——由一个人自己(auto-)来描述(graphy)此人的一生”,这是对自传的一个非常传统的定义。法国学者菲力浦·勒热纳在他的《自传契约》中把自传定义为定义:“某人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用散文体写成的后视性叙事,它强调作者的个人生活,尤其是其人格的历史。”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自传内涵,并指出了“现代自传”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读者对自传这一文体或体裁的就其所论述的内容的期待,大体是自传者用回顾性的视野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这是我们阅读自传文本通常从文字本身就能看到的内容。杨正润先生认为“自传的本质是对生平的回顾性叙述”,说到底是出于自我表达的欲望,从自己的个人生活中来传达自己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想理念、身份认定等等,這基于一个内在自我探讨与自我思考的基础,也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与界定问题。
  “哲学”的英文写作为Philosophy,其词源为希腊文philosophia,据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创造这个词,意为“爱智慧”。19世纪经日本学者西周用汉字译之为“哲学”,1896年再经黄遵宪借用这个日本泽名,之后便在中国流行并通用。“爱智慧”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哲学家就意味着追求”,其最大的智慧,莫过于对人自身的认知,所以古希腊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在后世广为传布和承继。同时黑格尔又说:“(哲学)它是最盛开的花朵。它是精神的整个形态的概念,它是整个客观环境的自觉和精神本质,它是时代的精神、作为自己正在思维的精神。”比较自学地把哲学与生活世界联结起来了,胡塞尔则认为生活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础,一个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所以,“生活世界问题与其是一个局部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哲学的普遍问题”。在此意义上说,哲学与自传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正如史密斯所说的,“在文学性文类中,没有什么比自传更接近于哲学了。”对此,德里达也有过类似的表达,“对我来说,哲学,至少是学术性的哲学,一直服务于回忆的这一自传性蓝图。”而尼采更是把哲学说成是自传的自我剖析,“渐渐地,我弄清楚迄今为止每种伟大的哲学是什么了:它们是作者的个人自白,以及某种无意识的和未被觉察的回忆。”由此哲学与自传是有着隐秘的关系的。
  奥古斯丁是西方自传这一体裁的开拓者,他的《忏悔录》在西方自传史中建立了影响深远的宗教忏悔传统,同时富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尤其是有着宗教哲学的内蕴,从形式到内容,以自传的表层结构来指向进而阐释奥古斯丁的宗教哲学内涵,也就是说他的自传经历与他的哲学理念是高度统一的。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一方面是一部自传,他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三十三岁的生活经历,主要是从卷一到卷九。同时,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另一方面又是一部伟大的宗教哲学著作,即基督教哲学,他在此书中讲述了皈依上帝的心路历程,这里主要是从卷十开始,是奥古斯丁所作的宗教哲学思考。
  基于如此的文本结构特征,《忏悔录》的自传性意味不可必免地会受到质疑,如法国历史学家马洛就指出,在《忏悔录》中,“自传部分… …只占了十三卷中的九卷。在卷十中,我们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不再是历史的,而是教义的阶段;奥古斯丁不再叙述他过去的生活,而是分析他在写作时的思想状态。从卷十一开始,阐述又生硬地跳入另一个领域:最后三卷实际上不过是对《创世记》第一章的寓意性评注… …是一篇可以独立成章发表的论文。”然其他学者却不这样看待,沃特认为,“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在一个三维框架内展开:时间、空间和永恒。这些维度产生了传主运思的三个轴线,而且每一个轴线都展现了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奥古斯丁生活的时间方面是向前和向后运动的;其存在的空间方面指向外
  部和内部;其生活于其中的永恒层面则上下延展。当这些轴线汇聚在一起时,对于他本人和他的读者来说,便确立了一个其生活和思想被加以展现的地方。”如果全书处在这样的一个框架内来思考,那么“从文本的前九卷到后四卷,奥古斯丁并没有用纯粹的反思取代描述的存在,而仍然处于一种朝圣之旅,只是这一历程最初倾向经验,然后倾向反思而已。这表明在一个宽泛的意义上,《忏悔录》确实是一部自传。”而认识自我,则是自传这一文体的最大的目的所在。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以忏悔为题的,而在行文中也有着无处不在的忏悔话语与忏悔意识,如在卷一开篇:“一个人,爱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这人遍体带着死亡,遍体带着罪恶的证据,遍体证明‘你拒绝骄傲的人’。”坦诚地诉说自己是有罪恶的,自己是个傲慢的人,而这些在基督教中认为是有罪,需要向上帝忏悔,这给全书定下一个忏悔的基调。那忏悔从何而来,也就是说奥古斯丁为何要在书本进行忏悔,从他自己还是胚胎开始,从幼年、童年、青年再到壮年,都在虔诚地认罪,这是因为奥古斯丁深刻的原罪观念,可以说“原罪说”在奥古斯丁这儿得到了极大的阐释与论述。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来自于基督教使徒保罗《罗马书》的“原罪”教义。《旧约》和福音书中虽有不少“人皆有罪”、“全然败坏”的启示,但没有明确的“原罪”观念。保罗也没有使用“原罪”这一术语,他在《罗马书》第5章中论述人在上帝面前犯罪的原因和后果,被后世称作“原罪”说。“原罪”之“罪” (sin)指人类之罪,“原”(original)可以指“起源”,也可以指“原因”。所谓原罪,即背负在所有人类身上的挥之不去、逃之不脱的人类始祖的第一桩罪。由于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滥用上帝所赋予的自由意志违背上帝的规定,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知识禁果,从那一刻起邪恶便产生,人类的罪孽便通过血缘关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所以每个人都背负着原罪的沉重锁链。然而又如何获得到救赎呢?奥古斯丁这样说道,“‘谁能挽救他脱离死亡的肉体?’只有凭借你的恩宠”,恩宠即为恩典,来自上帝的恩典,信仰上帝,这是奥古斯丁要在《忏悔录》中传达的基督教哲学信念。   “在某种意义上讲,一切哲学都是自传。……每位哲人都只是有意无意地用普遍形式表达自己带有个人气质的世界观,就好比那些易怒者世界的中心就是愤怒一样。……倘若不考虑与爱智活动关系密切的个人活动,就根本无法思索哲学。”作为哲学的自传,它有着它的特征和功能,如“自我认知”、“自我解释”和“自我评价”,其中的生平、叙述方式等等都应当服务于其哲学的目的,它有着诸如道德指引、安慰、辩解、忏悔以及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探究等的功能,这正是吸引读者的地方,而自传的意义,其实就是指个体自我背后的人性,突出了其蕴涵的普遍性。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自传文本的形式与自传者宗教哲学思想的结合,他自传的外壳来表达自己的宗教观、世界观,积极进行着哲学思考,如他用自己的自传呈现了“忏悔”、“原罪”、“恩典”等的哲学理念与皈依上帝的人生状态,《忏悔录》整部书都处于思考中,且是用自己生活中通俗的言行事例的方式来阐释其深刻的宗教哲学理念,力图认识自己的生命与精神,他的写作与其身体、生命和精神相依,可以看出奥古斯丁的上帝意识和观念对他的基督教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
  就《忏悔录》本身的内容而言,奥古斯丁描写了自己的生平,但他关注的不是自己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而是自己生平的意義,这意义就体现与上帝的这种关系上。如米什所说,“这部著作并不是对一个名叫奥古斯丁的人的生平历史的简单复现,它意在使人们感到在心上帝与灵魂的真实关系为基础的一个个体的生命进程中,什么真实地发生了”。在这里,自传者不太去关注“事实真实”,却是注重“个人真实”乃至“哲学真实”,因为奥古斯丁关注的是内在自我与精神历程,他的生平历史就是失落——寻找——忏悔——重返的过程,这使得奥古斯丁的生平超越了普通的历史记述而具有了宗教意义和哲学意义,也就是说奥古斯丁的个人体验是真实的,他的宗教哲学探索是真实的,这使得自传不再是琐碎的事实,而是要传达更普遍更深刻的意图,超越了简单的事实本身,体现了自传者的个人价值与哲学价值,是自传背后一种较为严肃的信念,“一部自传如果写得像寓言一样,就绝不是非哲学性质的,恰恰相反,它可以成为有效哲学的榜样。”这样,奥古斯丁把个体生活——从梨树下的犯罪到无花果树下顿悟——化成哲学寓言和宗教寓言的启示录,用它来表达其宗教哲学理念,自传就有了人类自传的普遍意义,是一种典范的人生历程,一种符合与遵循信仰上帝的规律历程,也就把自我的人生与哲学的思辨相互打通,相互联系起来,赋予自己的人生以基督教哲学的意义。
  哲人以自我经历和人生体验为人性样本,以更加超然、智慧的姿态来建构其哲学模式,同时在建构过程中将自我形象定格。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与自传如此紧密地编织在了一起,哲人因自传或自传性而贴近人性或宗教,自传因哲学思想而便愈发深邃。而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把哲学家观念、人生历程与自传文本和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无法分割。奥古斯丁的一生就是一种宗教哲学式生存,又以这种生存方式来反过来塑造自我。
  作者简介:刘群(1989-),女,汉族,江西吉安人,文学研究生在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恒久发展的基础,对于水力发电企业亦是如此。在发电量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发电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我国水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详细的介绍了我国水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观念上的落后以及事前控制不到位,检修材料的选购方法,监管不到位等方面。并通过对
期刊
摘要:千百年来以故事、歌谣、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工艺美术等多种多样的文艺方式,流传和演变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白蛇这个千古颂唱的形象在历史长流中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关键词:白蛇形象;蛇仙;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01-01  从最初的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到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再到清朝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
期刊
摘要:苏童在作品瑰丽阴暗,直逼人性。在具体作品《米》中,描述了以五龙为主角,环绕在周围的一圈人物的爱恨纠葛。人物个性鲜明甚至偏激,但是都是截断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窥探人性带来的浪漫气息以及宗教般的人性复杂上,来解读人性的复杂,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生解读。  关键词:人性;自我;人生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06-01  对于
期刊
摘要:被郭沫若称之为唐代“双子星座”之一的杜甫早已被历史定格在一个忧国忧民的形象之上。本文试图在挖掘杜甫忧国忧民情怀产生的渊源的基础之上,结合杜甫的诗篇探析其忧国忧民情怀在诗歌中的体现。  关键词:杜甫;忧国;忧民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02-01  韩愈曾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千古并称的两大诗人,成
期刊
摘要:“我是乡下放进城里来的一只风筝,飘来飘去已经二十多年,线绳还系在老家的房梁上”,这便是季栋梁笔下令人动容的情感体验,也正是这种乡村情怀促使作者始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乡村的人与事、情与爱。《黑夜长于白天》便是季栋梁以自我方式对农村苦难的一种呈现,而这种苦难具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故将其称为“历史齿轮上的伤痕”。  关键词:苦难;女性身份;社会现实;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U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小说主角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贵为国母统领后宫。但却因为一次南巡,被打入冷宫,虽未被废,但死后却按皇贵妃礼仪下葬。她就是那拉皇后。作者流潋紫自己就在杭州工作和生活,她自己对这段历史有好奇心,想写这个故事,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  关键词:如懿;弘历;情意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15-01  一、初入宫,真心相许  《后宫·如
期刊
摘要:当代审美文化依托现代科技和消费经济,造出各种现代神话,新的世俗神话着眼于大众自身的生活,为大众提供类似于宗教感的激动、幻想和痴迷,在上帝缺失的时代增补精神的空白。“审美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首要策略”表征这一全社会性质、全民性质、全球性质的审美化潮流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经验世界。审美活动和艺术欣赏对于人心的陶冶感染往往是潜移默化、不露痕迹的并最终达到使人情性愉悦、志气和顺的效果。构成文学艺
期刊
摘要:沈从文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经典小说,其小说中也诞生了一些为后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人物形象。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是浪漫主义文学家,他的小说亦被称之为牧歌式小说,沈从文在为我们描绘湘西风土人情的同时,在其作品中亦有不少揭露女性悲剧的篇目。本文以沈从文小说《阿黑小史》《萧萧》为文本,旨在探究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关键词:沈从文;人物形象;小说;女性悲剧  中图分类
期刊
萧红在情感上遇到了三个男人,一个是未婚夫王恩甲,一个是救她于水火的萧军,在一个是万念俱灰下结婚的端木蕻良。当初,萧红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因此在表哥的帮助下逃离了家庭,逃离了婚姻,来到北平上学。但是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还是和未婚夫同居了。一天,王恩甲说回家取钱,却一去不回,杳无音信,独留怀孕的萧红在东兴顺宾馆苦苦等待。在被抛弃的情况下,一面要应对宾馆老板的要挟,一面 还要想法设法的逃离这无边的苦海。对于
期刊
摘要:孟郊《古怨别》和济慈《明亮的星》都是两首抒发离别的无情的诗歌,本文通过比较两首诗中的意象、韵律、色调,来说明同为销魂的离别之曲,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希望可以为现代诗歌分析与写作有所启发,本文第一部分简要说明两首诗歌的共同点,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阐述了两首诗歌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二部分解释了两首诗歌的不同意像,第三部分阐述了两首诗歌的不通格律,第四部分阐述了两首诗歌给人不同的色调感。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