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提高效率的几点做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ne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本地区历史学科中考实行开卷考试,题目更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难度提高。面对开卷考试的新形式,复习课应该怎样上,如何在短时间内对历史课本进行全面的复习,使学生理清头绪、掌握众多内容、提高考试成绩,是中考复习阶段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认为,中考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工作开始前,做好详细的、周密的复习计划,做到复习的时间、内容、方法手段的落实,并在制定计划时做好以下工作。
  1、掌握中考要求的基本内容。中考考纲要求是历史复习的主要依据,必须认真研究考试内容,领会其精神,把握其思路与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2、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
  3、全盘规划,全面把握。制定复习计划时,要考虑到复习方法的选择。
  
  二、正确选择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
  
  好的复习方法是整个复习工作的重中之重。
  1、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
  在全面进入复习阶段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掌握基础知识,全面复习,充分掌握史实,打好基础。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教科书逐册、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但是,要注意这不是上新课,也就是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语言精炼,做到画龙点睛;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包括提纲和图表),增强语言的叙述性和直观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整体性。
  如:在复习“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时,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组建革命团体: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2)1900年宣传革命思想;(3)领导各地武装起义;(4)1912年1月建立中华民国;(5)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重要事件看书,反复琢磨教材,消化吸收,逐步深化。总之,在这个复习当中,要重视基础知识,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要注意课本中的名言名句、人物图片和历史事件图片等。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都应做到人人过关——不熟练掌握基础史实,必在答题时手忙脚乱。经验表明,考试成功的往往是基本功扎实、史实清楚的学生。
  2、综合知识,归类知识,“纵横”联系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复习,是为下一步的复习打基础。为了把知识学活,第二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结合课本,比较对照,辨其异同,“纵横”串联地归类知识。2005年中考列举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共占了30分,主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开卷考试有许多题不可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综合,若不注意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就很难适应中考的要求。因此,只有充实基础,全面掌握历史课本知识,再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才能具有中考应变的能力。在这个复习阶段中,要在全面复习历史教材的前提下,重视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这就要求师生双边活动,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横”向地联系,就是要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相联系或比较,如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从背景、内容、性质、后果等方面来比较。又如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开辟新航路,可从目的、规模、时间、影响四个方面去寻找其不同之处。复习中国的抗日战争就要把它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起联系比较。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可归类为:1640年至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至1861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59年至1861年意大利统一战争;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1864年至1871年德意志统一战争;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再如将1861年发生的中外大事串联,则有美国内战的爆发、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中国总理衙门的建立及洋务运动的开始等等,将1921年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串联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等。另一方面,历史上每一事件都前后联系、一脉相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使其基础知识系统化,这就是“纵”的联系。如:中国近现代史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形成,其线索就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①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②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1945年发表的《波茨坦公告》一致强调日本必须将其窃取的中国台湾、澎湖列岛无条件归还中国;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④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阻挠解放军解放台湾;⑤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⑥目前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活动,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与前后相承的,有其内在联系,纵横串联十分重要,既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可以加深对知识全貌和实质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答题能力的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开卷考试该如何考?许多学生无所适从。对于学生的答题能力,在复习的后阶段中,要根据中考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中考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我们要重视研究其题型特点和解题技巧,并从中探索出一定的解题规律,以便考出更好的成绩。面对各种题型,要学会审题,审题的过程是仔细阅读和分析题目、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的思考过程,是答好题目的关键。审题时首先要审题型,明确题目作答的方式与方法;其次要审题目的结构,找出问题的答题方式语、限制语、中心词等;第三要审清侧重点和难点,若是材料题要认真审清材料,找出基本观点。如列举汉高祖恢复社会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审题时就要弄清限制项是“汉高祖”,中心项是“恢复社会经济”,求答题是“措施”。只有正确理解了题目要求,才能答出正确的答案。平时练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练习和理解练习两大部分。前者采用选择、材料分析、列举等题型;后者采用对比、归纳、叙述、简答等题型。如对林则徐、孙中山、陈独秀、林肯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近现代史中有关香港问题、台湾问题的总结,对工业革命的因果分析,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对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的异同进行比较,培养学生概括问题和比较两个事件异同的能力。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4、要注意对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中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有些知识隐形在目录和标题中。如复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些知识隐形在图片中,如2005年中考题——漫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就要求学生知道这幅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的“浮夸风”现象,又如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时局图”则反映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险现实,要求学生了解图片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被瓜分的程度和危害性。由此可见,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消化
  
  在全面复习中,学生有一个知识消化的过程,教师不能包办,应更多地从复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大量地复习工作得由学生去完成,这点至关重要。如基础知识的复习阶段,对课本的熟悉,只能让学生自己去看,教师是不能代替的,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答题能力的提高,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多练习来完成。但学生的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有的教师的复习工作就是搞题海战术,企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完成任务,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越复习越糊涂,达不到复习的效果。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转变这种思路和做法,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前面所讲的手段进行复习。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中考说明要求,扎实基础,以课本为主,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读书,要融会贯通历史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其他文献
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是不断从英语课文的学习中逐渐获得的,课文是教学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课文教学有两个目的:第一,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其中的语言点,达到能运用的目的;第二,在学生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逐步跳出语言点的圈子,从而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培养阅读能力。因此,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     一、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解    1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环境描写的论述,阐明了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 描写 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一文中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的社
期刊
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解排列应用题时,常感到很吃力,难于理解,不易掌握,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处理。有时,即使解了题,不能确定答案是否正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理解概念,抓住实质    首先,要正确理解排列的定义,必须向学生强调以下三点:一是不管研究对象如何,都应看作元素;二是元素与顺序有关;三是一个排列中的元素各不相同。  例1:(2006年湖南高考)在数
期刊
在当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中,各个学科在围绕“新课标”这个中心展开,美术教育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进行着不断的改革。现在美术教育彻底改变了,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艺术教育。而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自身的优势。情商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情商呢?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对情商作了更明确的说明,他认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
期刊
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对词法和句法的理解。同时,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也是为培养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服务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热衷于分析、讲解一条条的词法和句法,从根本上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学了多年英语的人也不会用英语会话和写作。这是片面强调语法教学的结果。而中学的语法教
期刊
英语活动课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之一,它仍然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旨,即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旨。而且活动课在培养这种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无穷的魅力和独到的优势。  首先,活动课符合中学生好动的特点,绝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即使少部分学生因成绩不好而对活动存在心理包袱,但由于受到成绩好的学生的表率带头作用,受到活动气氛的陶冶以及活动中师生那种无拘无束的融洽关系的感
期刊
英语新课程教学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明确教学任务,经过具体教学活动实施任务,然后以成果展示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进行的。这三个环节互相衔接、相辅相成。    一、明确教学任务,创设语境氛围    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动力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每一课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首先让学生有个明确的了解,确立这节课所要学会并运用的内容,然后再展开活动、导入、训练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期刊
根据乔姆斯基的语言双层结构的观点,语言的理解是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换的。语言理解的难易、快慢与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换的步骤有关,转换的步骤越多,理解起来就越慢。如果是熟悉的句子,转换的步骤可以大大地简化。而语感就是通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感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正确的、敏锐的感受能力。  事实上,学生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是学生的语言直觉或语言习
期刊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而理解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无论是立足现实还是放眼长远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物理是一
期刊
动量守恒定律是指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相互作用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常用表达式为:m1v1+m2v2=m1v1′+m2v2′。它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解题时只需要考虑系统作用前后,不考虑中间作用过程,解题简便,但要应用好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需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注意系统的整体性    在应用动量宋恒定律解题时,所分析的对象是系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