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价值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g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教育随笔,我受到了很多启迪。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华老师“融错”的教学思想。
   华老师自己解释说,当乌云跟阳光亲吻之后就成了花朵。这就是他对“融错”的理解。多么精彩而生动的比喻啊!
   华老师说: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教师的义务。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绝对不能怕学生出错,更不能不让学生出错。因为只有看到学生的问题,教师才能自我反省教学的问题,也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试想,一道题目老师讲了三遍,学生还不会,是谁的问题?一定不是学生。相反,教师应该调整讲课的方法,换一个角度让学生理解。作为老师,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是着眼在对还是不对,而是有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数学教学如此,语文教学同样如此。
   我所教授的是二年级学生。对于已经上过一年学的他们来说,学习汉字时,利用偏旁表意的特点识记生字已经是他们一种常用的记字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偏旁都有这样的特点。比如“模型”的“模”。虽然有木字旁,但是就现在意思来说,已经和植物没有关系了。结果学生上课时在不认识这个字的情况下,就说这个字一定是一种植物。面对学生这样惯性的思维,作为教师,我并没有着急否定,而是先赞赏一番:“你真棒!能通过观察偏旁猜测字义。没错,木字旁的字大多是和植物有关,但这个字的有点例外,在现在的意思中只是标准。但我们可以想象,或许古人就是认为树木是笔直的,所以拿树木当衡量东西的标准,于是‘模’字带有木字旁。”在我的肯定与引导下,学生不仅牢固记忆偏旁表意的特点,还意识到偏旁表意也是有特殊情况的,他们以后记字将会更加准确而灵活。
   我认为,让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面对问题,并有能力解决问题,这是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的。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时,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勇气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只有当老师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欣赏者时,学生才能真正热爱这门功课,才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提出自己困惑,勇于解决出现的问题。
   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勇气面对孩子的错误,去发现错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一个有探索精神且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最后我想以华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
  □栏目编辑 江泓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音乐课堂要多元化和多样化,小乐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这里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实现这一要求的
早就听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有位大名鼎鼎的华应龙老师,数学课上得特别棒,好评如潮。只是因为我一直从事的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所以,虽有耳闻,却不曾有幸亲临华老师精彩的课堂,也一直无缘面对面地学习他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三年前,华老师来我校收徒、培训、讲座,老师们奔走相告,齐聚现场。但是,身为科任老师的我却被安排带班上课,又一次痛失良机,真是遗憾万分。万幸的是我得到了这本书《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
湖北三峡地区主要以宜昌为中心,该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几年来随着该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湖北宜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宜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
叶文程,又名向阳,1929年出生于福建南安,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研究工作,在陶瓷鉴定和考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厦门大学资深教授。谈及先生的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
现今的观众对于展会中的选择权与参与权的需求较之以往大大增强,现有的片段性的互动交流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和参展商对于宣传产品的需求.而在交互式体验中,艺术家从不同角
2017年7月30日,由山东省文化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共青团重庆市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重庆美术馆、山东省青年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研究了现今国内幼儿园空间设计的一些现状,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发现大多数幼儿园的格式化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提出了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野生”游戏型空间设计,打
初读到《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这本书的题目时,不禁为华老师的自信所震撼:好大的口气!也正是出于这种好奇,我翻开了扉页,这一翻开,就令我再难以释卷。   在华老师看来,“孩子永远是孩子,课堂是允许孩子们出错的地方,出错是他们的权利,应该反思的却是我们这些成人”。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牵绊众多教育者前行的关键所在。是呀,当我们一味地埋怨学生不懂得知识的迁移,不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时,我们是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