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通过比较才能确定事物同异关系,这是人们思维过程的一种方法。比较法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被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我以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法进行部分教学。
  根据作家生活感悟、文化修养的不同以及写作目的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表现手法均不相同。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很有效果的。
  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求异、发散、立体的、多方位的审视文章,及主题立意,语言结构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地去发现教材中作者个性及行文个性。那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同一单元课文的教学比较
  语文教材每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文,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如“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上课时,教师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故宫、大会堂这两建筑群的不同性质和共同特点,而且只用了一教时的时间,解决了原两教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二、不同体裁课文的教学比较
  教材中有些课文是同一类型的内容,因体裁不同,其表达方式也就不同了。为让学生理解体裁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常将内容相似而体裁各异的课文进行比较。如:把教材中《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和前面所学的《荔枝蜜》中有关“蜜蜂”一段描写进行比较,然后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对说明、描写、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中的作用都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思想内容的教学比较
  教师的天职即“传道,授业,解惑。”可见,“传道”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就是“文道结合”。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更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在教学《短文两篇·陋室铭》一文时,指导学生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陈毅的《梅岭三章》进行比较,组织学生反复进行议论有关刘禹锡提出的“唯吾德馨”问题,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清廉固然要,但要以“国”为重,要居安思危,不能只安贫乐道。同时不同时代,德的标准是不同的,当今我们提倡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与刘禹锡的“德”也是有区别的。
  四、文章结构的教学比较
  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在于文章的不同结构,采用什么结构,要取决于文章内容。一个完美的艺术结构,是最能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教师在教学中,对结构精巧的文章常常爱不释手,总要引导学生到精巧的艺术殿堂里去领略一番。如《驿路梨花》所表现的内容是“学雷锋,做好事”。在教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将顺叙与倒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领略那完美的艺术结构,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用意是使文章曲折、委婉、悬念环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五、表现手法的教学比较
  文章中人和事物可从正面来表现,也可以从侧面来表现。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各有不同。但作者在选择表现手法上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反复推敲酌斟来确定的。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抓住一些典型的课文进行比较法教学,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第二次考试》时,首先对陈伊玲有关的侧面描写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指名学生改用第一人称讲述。两者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对陈伊玲过去的经历及第二次考试失败的原因用侧面描写,更能突出陈伊玲乐于助人的精神和谦虚腼腆的性格,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场合中采用不同表现手法的作用。
  此外,还有句子和词语的教学比较等。
  运用比较法教学,着力点应放在以学生为主体方面,以提高学习效果为最终目的。教师实施比较法教学应特别注意坚持学生参与教学,比较法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之上的,要为学生留有“教学间隙”,让学生驾驭课堂,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运用比较法教学,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单篇”、“单向”讲授性的授课模式,求得“综合”、“横向”性连贯比较,有利于教师把握重点,突出文章精髓,从而改变了学生以往学语文只学词语、分层次、归纳中心等呆板的模式。
  (作者单位:415900湖南省汉寿县洋淘湖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写作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一杆标尺。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数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摸索出以下几点:  一、积累材料是写作的基础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积累和大量阅读。生活越充实,感受就越深刻,生活材料的积累越扎实、越丰富。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才真实可信,才吸引人;学生课内外阅读材料的
期刊
在拼音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离拼音教学指导思想中的“掌握音节”和“结合语言”。如:一部分教师处理不好指导学生学习字母与训练学生直呼音节、书写音节的关系。具体表现是,教师在每节拼音课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字母的发音与识记字母形状的指导,而忽略直呼音节与书写音节的训练。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还导致学生不能结合语意有效地识记音节及扩展学生的词语占有量,给下一段的借助拼音提前阅读和
期刊
排比能加大语言的信息量,使语言条理性强,且节奏鲜明,适于反映事物的情状,尤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排比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它与作者的“思想”密切相关     古罗马哲学家朗加纳斯说过:“美妙的措词,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思想宏通的人,语言自然宏通;卓越的  语言永远属于卓越的心灵。”意思很清楚,思想活跃、开阔、缜密,语言自然优秀、活泼、大气、
期刊
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渗透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俯拾即是,利用异彩纷呈的德育内容,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功能之一。健康人格的标准是:完美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统一。语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因素的形成。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的内容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点。怎样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教书和育人完美地结合在一
期刊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尤其语文学习更加明显。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语文呢?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  1、转变教师的角色。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作为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形成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彼此走进心灵。由重知识讲授向重能力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期刊
一、第一个关键词:语言    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1、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
期刊
曹操,被鲁迅先生誉为“改革文章的祖师”,其《短歌行》(对酒当歌)选用乐府旧题平调曲,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人生感慨,并表达了渴望天下贤才,与之共成统一大业的心情。  该诗四句一章,两章一层,共有四层,每层都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  一、第一层中诗人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苦短,只好借酒浇愁来表现建安时期诗歌悲凉慷慨的格调  曹操作为汉末“乱世奸雄,治世能臣”,受封为大将军及丞相,统一了北方后
期刊
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体会:教识字容易、教写字难、教写好字更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中的“五个不够”造成的。一是认识不深,不够重视。许多家长、甚至一些教师都认为,孩子的字写得好坏不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是“分数”、是“及格率”。二是写字习惯不够重视。校内校外,许多家长和教师都不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良好的写字习惯。三是训练松驰、不够严格。许多教师常常放宽要求,只求
期刊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现状 成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重视周记训练,厚实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产生新的动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自由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心灵处于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