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科书拓展案例的编写探索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拓展案例的学习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现行高中地理教科书均在主要案例之外提供了拓展案例。笔者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对中图版地理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的编制情况进行研究,并为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的编写提供建议。
  关键词:拓展案例;案例教学;中图版
  地理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代表某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同时,案例又是具体、独特的,都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涵盖地理原理所蕴涵的全部内容。为减少单一案例分析可能带来的局限性,学生需在主要案例学习后,通过同一主题的拓展案例,对主要案例中的原理、方法、技能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在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除主要案例外,为每一学习主题均提供拓展案例。本文即以这部分拓展案例为样本,对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的编写进行探讨。
  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拓展案例编制情况
  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教师和教科书编写者应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3中“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编写教科书内容,对于课程标准中5个学习主题分别设计一个主要案例和一个拓展案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拓展案例分析
  1. 拓展案例的位置与篇幅
  课文系列与探究系列相结合的双系列编写方式是中图版教科书的核心特色。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拓展案例的编排也巧妙利用这种双系列结构模式来处理主要案例与拓展案例的关系。教科书在课文正文中为学生提供学习该主题的主要案例,拓展案例则安排在正文之后的“案例研究”栏目中。也就是说,拓展案例与主要案例是分开和独立的,两者没有教科书编排上的交叉,这样的处理方式保证了每一个案例的整体性,确保学生能够完整、连贯地进行主要案例的分析、学习之后,再通过拓展案例进行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从篇幅看,5个拓展案例的篇幅均在一页半到两页半之间,与主要案例四页到七页左右的篇幅相比,拓展案例的篇幅约为主要案例的1/3。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科书编写者在拓展案例部分采用与主要案例不同的叙述方式。二是主要案例的编写中除用文字描述案例外,还使用较多地图、照片、统计图表等形式,成为主要案例中陈述案例事实的重要方式。拓展案例中,同样使用地图和图片、示意图等,但图像部分所占比重小于主要案例,教科书编写者只选用案例分析所需的最重要图像。三是主要案例中穿插一些与该案例分析相关的活动,用设问或对图像的解读分析等,引导学生通过案例事实归纳地理原理。而拓展案例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地理原理后,因此拓展案例中穿插的活动很少,为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留下更大空间,这一做法考虑了学生在主要案例学习前后在知识和方法掌握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2. 拓展案例的选取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对于拓展案例的选择来说,所选案例与学习主题的适切性,以及拓展案例与主要案例的关系是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中图版教科书中所选的5个拓展案例均为多年来地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区域,较好地承载了该学习主题所包含的地理原理,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在区域尺度、区域分布等方面,中图版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的选取充分考虑与主要案例的关系。在课程标准中,对于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所选案例的区域大小并未作出要求。为分析教科书在案例区域尺度上的倾向性,笔者将区域划分为省内区域、省级区域、跨省区域三个尺度等级。通过分析发现,包括中图版在内的现行四套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者不约而同地将案例的着眼点放在大中尺度的区域上。但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而言,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大洲,小到一个市、一个县,甚至是城市中的某个区域,都可用以讨论可持续发展。中图版教科书的拓展案例解决了这一问题。在5个拓展案例中,省内区域3个,省级区域1个,跨省区域1个。这种大小区域相结合的案例选择方式,可帮助学生学习在不同尺度区域范围内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表现和研究方法。从案例的分布来看,拓展案例与主要案例兼顾国内和国外的区域,在区域分布上形成互补。
  3. 拓展案例的叙述方式
  在中图版教科书的拓展案例中,案例的呈现顺序多为地理背景—成因分析—整治措施—整治效果,这与主要案例的叙述逻辑一致。但在处理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的关系方面,拓展案例与主要案例却有很大不同。从案例的叙述方式看,中图版教科书的拓展案例中少有对原理的概述或对案例分析方法的提示,而以对案例区域的客观描述为主,即案例提供的是某一区域的客观事实。这种案例编写方式更接近案例的本质——案例是以事实为素材,对实际情景的客观描述。这样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生成地理原理的空间。学生拿到的仅仅是一个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故事”,需要通过分析案例形成地理原理。这种以提供事实为主的拓展案例有助于学生将在主要案例中学习的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在新案例中实践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和能力迁移的平台。而在主要案例的学习之后进行这样的拓展案例学习,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具体案例的学习提升到认识一般原理的高度,而不会忽略案例学习中地理原理的重要性。
  三、 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编制的几点建议
  1. 增加拓展案例内容
  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推进,案例教学逐步成为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但对很多教师来说,案例教学的应用尚在摸索之中,使用中还存在很多误区;案例的编选难度大,还需要依靠教科书所提供的案例材料进行教学。从教师的时间安排来看,案例教学花费的时间较多,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我国高中班额普遍较大,地理教师人员不足,教师工作强度偏大,并且常常跨年级授课。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搜集、整理案例。因此,教科书有必要提供较丰富的拓展案例教学资源,以便教师完成案例教学。   2.多种形式编写案例
  综观四套高中地理教科书,无论必修还是选修,无论专题式还是案例式,每一版本的七册教科书都具有统一的编写方式和体例结构。从教科书的编者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十分必要,不但有利于形成某一版本教科书的独特风格,也便于教科书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可以熟悉和更高效使用该版本教科书。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的教科书,也承袭了其它专题式内容的编写方式,即以编写者角度描述案例,请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但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弊端——忽略了案例式内容的特点和特殊性。因此,在拓展案例的编写中,采用更加灵活的案例编写方式,可帮助学生接触更多样的学习框架和思路。拓展案例可通过地图、数据、图片、当事者描述等多种形式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案例,这些来自于现实的第一手资料,可增加案例的情境感,增强学生处理生活中地理信息的能力,也弥补了主要案例编写方式的不足。
  3. 丰富反省取向案例
  案例依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实例取向的案例和反省取向的案例。实例取向的案例多为成功事例,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案例主角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什么、为什么等来获取隐藏在案例事实背后的原理。反省取向的案例则为失败或者值得商榷的案例,强调反省和建构的过程,鼓励学生批判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接受和学习原理,也有助于学生建构概念、形成策略、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对中图版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在案例类型上,拓展案例与主要案例类型大致相同,均以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中某成功地区作为案例主体。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前人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但事实上,各地区在面临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时,也有过不少失败案例和正在争论中的问题,这些不成功的案例同样能作为拓展案例供学生分析。因此,在成功案例之后,拓展案例以反省取向的案例为内容,或许可以拓展学生在所学原理上的思路,丰富教学方法,从而增加学生对案例探究的兴趣。
  综上所述,地理教科书中的拓展案例为学生通过地理案例学习原理提供了扩展和迁移的平台,中图版地理教科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可供参考的范本。在拓展案例的编制思路方面,笔者认为,不应拘泥于现有形式,可选择和尝试更多编写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第3册[M].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民杰(台湾).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九州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尽管从40岁时就嚷嚷过何时退休,但此次也绝非宋卫平的收官时刻。四年时间,他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蓝城”项目上,“到这个年龄已经差不多是最后一段的尾声,所以必须要做好,所以就做中国的乡村(小镇)”。  “蓝城”,是他的夙愿。壹  “我想一个标准的小镇,应该有酒馆、茶室,几家风味餐厅,一到两个书店,几间电影放映厅,有广场、有湖、有礼堂……”宋卫平在杭州做的第一个小镇“桃李春风”,光户型图就在朋友
学生在作文中,恰当运用古诗词,不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能使语言优美典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文采斐然。犹如给文章披上一件光彩照人的外衣,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吸引阅卷老师去发现文章的内在美。具体用法,奉上三招。    第一招:海边拾贝。随意点缀。    这是入门功夫,即引用个别诗句,点缀文章(有时作为题目),帮助表达。    例1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
生命里最深的记忆,是上世纪50年代吃不饱饭的童年。“你问我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让别人再经历同样的苦难。”王振耀说。  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唯有守护最初梦想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2003年11月11日,我们从永安路106号出发,记录这个国家一点一滴的变化。12年后,我们选择了30人——他们无论身处喧嚣躁动,亦或遭遇时代逆流,均以不变的信念应对万变的困局。 
地理课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核心环节,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如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优化地理课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创设宽松氛围,放飞学生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地理课特别是自然地理知识课堂容量大、跨度大,学生普遍感到紧张压抑,有时不能充分展开思考。此时宽松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融洽师
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温情,“虽然不愿意,但是这一天还是到来了。能和宫崎骏这样的大师生活在同一时代,真是感到很幸运。请您好好休息,一定要健康哦。”网友对宫崎骏宣布退休很是不舍。那些年,你看过哪些宫崎骏的作品?  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吉卜力工作室星野康二社长在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宣布:“宫崎骏和大家说,再见!”  这意味着在入行第50个年头,创作了近50部作品后,72岁的宫崎骏退休了,此后将不
摘 要: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侧重贯彻“综合思维”这一主线。笔者从“综合思维”视角出发,将2021年浙江高考试卷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主题,并分别剖析其解题思考路径,最后提出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以期更多的地理教师关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不断深入研究地理教学策略,搭建教学与考试之间的桥梁,实现“以考促教”。  关键词:综合思维;思考路径;试题探析;教学建议  一、基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复杂、细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爱护他们,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树好学生的榜样    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期,可塑性很强,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言行和品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教师必
近年来,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新媒体往往冲在最前方,如火线记者一般实时传递信息与画面,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但在此过程中,恼人的谣言与假消息,也引发了不合时宜的“杂音”,且常常反复上演。  面对突发事件,新媒体究竟该做些什么?  “重大火灾,爆炸声跟打雷一样”。8月12日晚,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小宝最爱旻旻”的账号发布了一条15秒的视频,被认为是最早发布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消息的网友之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是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其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用语,对于准确把握人物生平、宦海沉浮,进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翻译能力大有裨益。常见的表官职变更的“专业术语”有以下几类:    一、表授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宋史·辛弃疾传》)
李娜因伤缺席的美网,仍有中国金花在女单赛场上争艳,曾两夺大满贯双打冠军的彭帅这次要书写自己单打成绩的辉煌篇章。  9月3日晨,在2014年美网女单1/4决赛的一场较量中,中国金花彭帅以6比2、6比1的比分横扫了17岁的瑞士天才少女本西奇,个人职业生涯首次挺进大满贯赛事单打半决赛。今年28岁的彭帅也成为郑洁和李娜之后,第三位闯入大满贯单打半决赛的中国金花。  9月3日早上,彭帅更新了自己的微博,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