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师简介】
李公敏,现为河南三门峡第二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25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近年来,致力于新课程理论的研究及探索,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数十篇,教科研成就突出。主持“十二五”省级科研课题《学教练考教学法研究》(研究中)。曾荣获“三门峡市教学标兵”“三门峡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创作感言】
即便是一棵小草,也有生活的权利。那一抹浅绿,那一朵小花,都记录着它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努力地绽放,尽情地喷薄,是它不懈的追求。在阳光下的每一次沐浴,在风雨中的每一次摇曳,都是它在为生命而歌唱!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就会被生活所感动。
【我话我师】
李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知识丰富的人,只要他上语文课,课堂上就会充满笑声。我们在笑声中学习,在愉悦中成长。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八(2)班学生 胡 浩
李老师对我们很严厉,谁不写语文作业,或者布置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没背会,老师就会对他“另开小灶”:作业翻倍。我们谁也糊弄不得他!
——八(2)班学生 李永强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在偏僻的农村,在那种饥荒的年代,能看到的书是很有限的。于是,我的目光在亲戚邻居中搜索,逮住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印象最深的是《封神演义》《说岳全传》,虽然这些书破破烂烂、缺张少页,但我却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吸引着我,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松手。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在我的心灵中刻下了善恶的意识,让我对岳飞、姜子牙一类的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对秦桧、纣王、申公豹之类的反面人物深恶痛绝;其次是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从初中到高中,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满足了我那小小的虚荣心。我耿直的性格,就是从那时逐渐形成的;我的文学之梦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真正系统地读书是在大学里。走进学校的图书馆,我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那浩如烟海的书籍让我顿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我沉浸在书里,就像蜜蜂一样吮吸着知识的甘浆,那种甜蜜、那种满足至今难忘。也是在那时,我学着写作,学着投稿。先是在校报、校园文学报上发表一些诗歌、散文,后来又向外投稿,总有零星的收获和欣喜。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了散发着墨香的铅字,看着报社寄来的稿费单,我的心里万分的激动。那种感觉,那种惊喜,就像怀胎十月的母亲,终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一般。这些收获和进步,给我的生命注入了前进的动力,使我对文学的喜爱变成了热爱,并且使我养成了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后来参加工作,当了老师。一个农村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到城里学校的讲台上,在自豪的同时,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我讲朱自清的《春》。当读到“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时候,学生突然哄堂大笑,经过学生指点,我才明白自己把“杏树”读成了“横树”。“这有错吗?”我不解地问,因为在我的家乡方言中,“杏”就读做“横”。这件事使我下决心练习说普通话。虽然刚开始觉得别扭,但我硬着头皮大声练习,遇到问题虚心请教、勤查字典。看电视时,我经常关注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语言风格,跟着他们学习普通话,注意总结、纠正自己的方言错误,所以进步很快。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拿到了“普通话合格证”。如今,我说起普通话,特别流畅,特别大方。当然,说家乡话,我也是行家,但在讲台上,我再也没有闹出过笑话。文学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书籍则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学习它,研究它,你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前几年,学校搞“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校长让我负责此项工作。我发挥自己爱好文学的特长,查资料,写讲义,办讲座,改作品,使我校的诗词楹联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经我辅导的师生诗词楹联作品先后在《三门峡广播电视报》《三门峡诗联报》《三门峡文艺》《大河楹联报》《中国楹联报》等媒体上发表。因为成绩突出,我校被评为三门峡市诗词楹联工作先进单位,受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的表彰。我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作文大赛,共有200多名学生在大赛中获奖。近几年来,我致力于新课程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我撰写的教研论文有近百篇在报刊上发表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这些都得益于我对文学的热爱、对读书的热爱。
转眼间,我已经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虽然工作繁忙、事务繁杂,但对文学的爱好却始终没有改变。工作之余,读书、写文章是我最大的爱好,每年我都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那种甜蜜的感觉洋溢在我的心头,我感觉到生活是这样的美好,是这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李公敏,现为河南三门峡第二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25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近年来,致力于新课程理论的研究及探索,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数十篇,教科研成就突出。主持“十二五”省级科研课题《学教练考教学法研究》(研究中)。曾荣获“三门峡市教学标兵”“三门峡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创作感言】
即便是一棵小草,也有生活的权利。那一抹浅绿,那一朵小花,都记录着它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努力地绽放,尽情地喷薄,是它不懈的追求。在阳光下的每一次沐浴,在风雨中的每一次摇曳,都是它在为生命而歌唱!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就会被生活所感动。
【我话我师】
李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知识丰富的人,只要他上语文课,课堂上就会充满笑声。我们在笑声中学习,在愉悦中成长。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八(2)班学生 胡 浩
李老师对我们很严厉,谁不写语文作业,或者布置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没背会,老师就会对他“另开小灶”:作业翻倍。我们谁也糊弄不得他!
——八(2)班学生 李永强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在偏僻的农村,在那种饥荒的年代,能看到的书是很有限的。于是,我的目光在亲戚邻居中搜索,逮住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印象最深的是《封神演义》《说岳全传》,虽然这些书破破烂烂、缺张少页,但我却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吸引着我,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松手。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在我的心灵中刻下了善恶的意识,让我对岳飞、姜子牙一类的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对秦桧、纣王、申公豹之类的反面人物深恶痛绝;其次是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从初中到高中,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满足了我那小小的虚荣心。我耿直的性格,就是从那时逐渐形成的;我的文学之梦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真正系统地读书是在大学里。走进学校的图书馆,我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那浩如烟海的书籍让我顿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我沉浸在书里,就像蜜蜂一样吮吸着知识的甘浆,那种甜蜜、那种满足至今难忘。也是在那时,我学着写作,学着投稿。先是在校报、校园文学报上发表一些诗歌、散文,后来又向外投稿,总有零星的收获和欣喜。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了散发着墨香的铅字,看着报社寄来的稿费单,我的心里万分的激动。那种感觉,那种惊喜,就像怀胎十月的母亲,终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一般。这些收获和进步,给我的生命注入了前进的动力,使我对文学的喜爱变成了热爱,并且使我养成了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后来参加工作,当了老师。一个农村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到城里学校的讲台上,在自豪的同时,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我讲朱自清的《春》。当读到“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时候,学生突然哄堂大笑,经过学生指点,我才明白自己把“杏树”读成了“横树”。“这有错吗?”我不解地问,因为在我的家乡方言中,“杏”就读做“横”。这件事使我下决心练习说普通话。虽然刚开始觉得别扭,但我硬着头皮大声练习,遇到问题虚心请教、勤查字典。看电视时,我经常关注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语言风格,跟着他们学习普通话,注意总结、纠正自己的方言错误,所以进步很快。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拿到了“普通话合格证”。如今,我说起普通话,特别流畅,特别大方。当然,说家乡话,我也是行家,但在讲台上,我再也没有闹出过笑话。文学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书籍则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学习它,研究它,你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前几年,学校搞“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校长让我负责此项工作。我发挥自己爱好文学的特长,查资料,写讲义,办讲座,改作品,使我校的诗词楹联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经我辅导的师生诗词楹联作品先后在《三门峡广播电视报》《三门峡诗联报》《三门峡文艺》《大河楹联报》《中国楹联报》等媒体上发表。因为成绩突出,我校被评为三门峡市诗词楹联工作先进单位,受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的表彰。我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作文大赛,共有200多名学生在大赛中获奖。近几年来,我致力于新课程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我撰写的教研论文有近百篇在报刊上发表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这些都得益于我对文学的热爱、对读书的热爱。
转眼间,我已经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虽然工作繁忙、事务繁杂,但对文学的爱好却始终没有改变。工作之余,读书、写文章是我最大的爱好,每年我都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那种甜蜜的感觉洋溢在我的心头,我感觉到生活是这样的美好,是这样的富有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