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竞技体育重要影响因素的环境研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进行研究,探求其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终身教育园区 环境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在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内涵也不相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的环境,主要是指在教育园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关联的周围空间的总和。而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首先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管理运行机制、教练员队伍等因素来分析。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有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等培养模式。我们也可以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分为集中型和合作型。集中型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在一个制度的管理下,集中学习文化知识和训练。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或青少年俱乐部安排专职的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对后备人才进行训练指导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合作型的培养模式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文化知识分开,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国家的教育系统负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比重失调
于爱军在其研究中指出: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中96.35%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同龄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处于及格线以下,仅有3.65%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上;重点业余体校中91.19%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下,7.67%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上,1.14%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良好的水平[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是后备人才的薄弱环节,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竞技体育全运战略的实施,为了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必然导致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短,有时甚至全天候的训练和比赛,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再加上一些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这些运动员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也会比较狭窄。
(二)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
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一般需要6-10年,只有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能最终攀登上世界体坛的高峰,正如人们所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后备人才的遴选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后备人才的训练处于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竞技体校、运动学校都采取早操训练、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训练,这种训练体制不仅造成了运动员的身心疲惫,同时也让教练员缺乏足够的时间总结训练过程的不足,从而不能有效的调整训练计划,导致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2]。
(三)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和为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体现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3]。
我国运动员人才梯队培养金字塔结构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初级训练阶段、中级训练阶段和高级训练阶段。以体委系统为主的青少儿竞技训练积极构建全国性网络的基础塔座的同时,教育系统的业余训练也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业余训练发展为各类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等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常规模式[4]。
由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障碍,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分离的现象依然显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问题依然缺乏长远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余万斌的调查中300名教练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62.3%,中专学历以下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37.7%;王万莉的调查中: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队伍96%是本科以下学历,运动经历参差不齐,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不够,学校带队教练员约80%没有制定科学、详细的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强[5]。现实呈现出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文化水平和职称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的措施
(一)完善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要树立文化学习与技术训练并重的观念,思想上提高对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贯彻到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制定针对“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推动体教结合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给后备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帮助运动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训练,其总任务是围绕未来高水平专项技能的需要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同时通过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并相应的发展基本的运动素质,注重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配置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2]。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等方面保障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福利,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
教练员作为竟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是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者,是运动员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内客的制定与实施者[6]。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在教练员的选拔上要严格,不仅考虑教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参考教练员的实际训练经验,选择最优秀的专业训练教练承担培养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督促教练员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同时要制定对教练员进行科学管理、考核的制度,督促教练员队伍对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增加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确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爱军.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2] 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69-71.
[3] 國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4]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5-9.
[5] 李海龙.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5.
[6] 陆炎.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分析[J].竞技体育.2012(35):25-27.
摘 要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竞技体育重要影响因素的环境研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进行研究,探求其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终身教育园区 环境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在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内涵也不相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的环境,主要是指在教育园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关联的周围空间的总和。而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首先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管理运行机制、教练员队伍等因素来分析。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有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等培养模式。我们也可以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分为集中型和合作型。集中型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在一个制度的管理下,集中学习文化知识和训练。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或青少年俱乐部安排专职的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对后备人才进行训练指导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合作型的培养模式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文化知识分开,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国家的教育系统负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比重失调
于爱军在其研究中指出: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中96.35%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同龄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处于及格线以下,仅有3.65%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上;重点业余体校中91.19%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下,7.67%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上,1.14%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良好的水平[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是后备人才的薄弱环节,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竞技体育全运战略的实施,为了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必然导致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短,有时甚至全天候的训练和比赛,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再加上一些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这些运动员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也会比较狭窄。
(二)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
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一般需要6-10年,只有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能最终攀登上世界体坛的高峰,正如人们所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后备人才的遴选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后备人才的训练处于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竞技体校、运动学校都采取早操训练、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训练,这种训练体制不仅造成了运动员的身心疲惫,同时也让教练员缺乏足够的时间总结训练过程的不足,从而不能有效的调整训练计划,导致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2]。
(三)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和为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体现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3]。
我国运动员人才梯队培养金字塔结构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初级训练阶段、中级训练阶段和高级训练阶段。以体委系统为主的青少儿竞技训练积极构建全国性网络的基础塔座的同时,教育系统的业余训练也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业余训练发展为各类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等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常规模式[4]。
由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障碍,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分离的现象依然显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问题依然缺乏长远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余万斌的调查中300名教练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62.3%,中专学历以下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37.7%;王万莉的调查中: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队伍96%是本科以下学历,运动经历参差不齐,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不够,学校带队教练员约80%没有制定科学、详细的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强[5]。现实呈现出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文化水平和职称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的措施
(一)完善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要树立文化学习与技术训练并重的观念,思想上提高对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贯彻到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制定针对“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推动体教结合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给后备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帮助运动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训练,其总任务是围绕未来高水平专项技能的需要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同时通过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并相应的发展基本的运动素质,注重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配置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2]。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等方面保障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福利,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
教练员作为竟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是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者,是运动员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内客的制定与实施者[6]。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在教练员的选拔上要严格,不仅考虑教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参考教练员的实际训练经验,选择最优秀的专业训练教练承担培养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督促教练员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同时要制定对教练员进行科学管理、考核的制度,督促教练员队伍对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增加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确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爱军.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2] 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69-71.
[3] 國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4]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5-9.
[5] 李海龙.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5.
[6] 陆炎.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分析[J].竞技体育.2012(3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