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和“言语”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典舞蹈作为中国所独有的艺术类型,其中不仅体现了大量的武术、戏曲中的动作与造型,并且蕴含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悠久文化内涵。此外,还包括了民族、民间以及芭蕾与现代舞等多种元素。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研究过程中,就要对其所蕴含的“语言”与“言语”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了解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形态,并深入探索其中所体现出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美学特征,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语言 言语随着现代人生活情趣的提升,舞蹈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对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舞蹈语言”以及“舞蹈言语”这些理论与内涵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够对在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古典舞蹈所具有的独特之处进行有效的研究,从而以更深层次的角度,实现对于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与“言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将舞蹈看作一种语言符号学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理解在舞蹈过程中,身体是怎样实现表意与传情的。
  一、当前中国古典舞所存在的语言问题
  在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史研究后发现,其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是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所影响的,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舞是不能回到过去的,所以就必须要向前发展。而在舞蹈界对于中国古典舞的价值也有着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古典舞要能够代表国家的形象,并且要代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当代复兴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中国古典舞的“语言”要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表现出的舞蹈动作语言,也要体现出我国人民所独有的审美意识。
  当前,中国古典舞已经出现了语言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分类的困境与问题。所有的既定舞种都存在其所独有的语言方式,芭蕾是以“开、绷、直”进行呈现的,而戏曲舞蹈的语言则表现为“中正”与“方圆”等等,所以必须要有比较清晰的界定,才能够进行更好的表达。如果在一个舞蹈作品中,没有比较单一与清晰的语言系统进行使用的情况下,观众就会无法理解。但是在当前中国古典舞的作品中却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语言”,仅仅名称是中国古典舞。只有作品的名称与舞者的服饰能够表明其属于中国古典舞,这使人产生了混淆,难道是有古典的服饰与名称,就可以被称为是中国古典舞了吗?
  这就需要了解,到底什么才是中国古典舞,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的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首先提出了“中国古典舞”的概念。自此以后,我国的舞蹈理论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最终明确了中国古典舞的定义。古典其实就是这个民族的最高认同,同时也是民族艺术中的主流。而古典舞就是将俗升华为雅的艺术种类,其通过对民族理想化的艺术类型的创立,最终成为这个民族终身寻找的文明化的结局。此外,还有研究认为,古典舞作为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主要表征,必须要充分重视身体符号中所具有的民族与审美特征。古典舞的时间界定表现为历史与古代,但其在意识形态与艺术成就层面则有着经典与流传较广的特征。此外,其主要的类型是古代宫廷贵族进行服务的宫廷舞蹈、进行宗教祭祀的宗教舞蹈,还有就是戏曲舞蹈等。虽然当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系统的标准,但其所共有的特点都表明,中国古典舞艺术必须要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以及民族表征性。
  中国古典舞所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语言问题。在对其语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以后,类属划分问题自然可以得到化解。而对舞种进行划分主要还需要对此舞种的核心属性进行研究。虽然我们认为舞蹈的语言中是不存在绝对的“能指”与“所指”的,但要认识到,只有单独的语言个体能够实现“一元”以及自足,“多元”以及“多样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中國古典舞中关于“语言”和“言语”
  (一)当代中国古典舞中的言语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言语发展中,为了实现有效复兴,多种方式都在进行积极的回应。特别是大量借鉴了明清以后的戏曲与基本的舞蹈动作,以及语言形态还有舞蹈化的构建。戏曲关注的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而只有更加注重当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我国民族生活的典范内容。此外,仅仅分析古典这一词语,如果对其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所建构形成的语言形态方向以及方法就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其最终所表现的古典舞的话语就会不同。因此,对于中国古典舞实质语言的建构与构成,与当代的舞蹈艺术家的思想与看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求这些艺术家们要拥有对于美学的追求,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民俗舞蹈文化的愿望和想法。
  (二)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
  舞蹈中的上下肢动作和多种舞蹈姿势的呈现,还有舞蹈表演过程中的连接、动力特征等多方面的内容都被称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所以,就算舞蹈的种类的分类项目无法包括全部的舞蹈种类,但其归纳原则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就像汉唐古典舞不属于“八字圆动律”以及其他的动律,但是别的舞蹈种类则不存在此类归类。再比如《汉唐乐府》是由梨园戏曲发展而来的,其动律以及典型的舞姿是程式化动作的直接呈现。虽然“昆舞”和其比较类似,也是通过戏曲衍生出现的,但其更为重视的是舞蹈和音乐、伴奏间的协调性。而《汉唐乐府》中的舞蹈者需要遵从吹奏者的表演,舞蹈动作要能够满足音乐节奏,从而将统一和谐的表演呈现给观众。所以,会导致所有的动作都不能进行拆解。虽然,当前很多的研究人员认为,音乐要和舞蹈进行融合,但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就需要服从于音乐的节奏,无法脱离与超越音乐本身。
  三、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个性化创造
  随着人们审美情操的不断提升,对于古典舞蹈作品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优秀的古典舞蹈作品在给予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能够超越舞蹈,带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感受,比如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意义,这对于中国古典舞语言及言语理论的研究十分关键,也是当代中国古典舞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想要更深层次地研究与创作中国古典舞语言,就要对中国历史及舞蹈形态特点进行研究,但其重点内容仍然是如何进行创作。在对其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地把握历史的刻度,在具体历史的基础上,对包含个性的内容进行创造,从而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语言是舞蹈创作的关键与关注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与民族及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在形式和内在的多重含义下,进行良好的舞蹈创作。这就需要舞蹈创作者对历史内容进行研究,但不能完全进行历史的复制,不仅仅需要对一定的历史题材进行改编与编舞,同时还应该对现代人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体现。就算无法真正回到历史中去,但要对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选择,也就是要将传统舞蹈与现代审美需求相结合。此外,我国的古典舞的艺术形象主要来源于生活,所以还要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有效的创造,在弘扬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中国古典舞的有效发展。
  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语言创造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其意境的创造,这也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所要求的。古典舞蹈中的语言、题材还有形象,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艺术氛围,从而在舞蹈动作方面,实现良好意境的创建。也就是说,这样的意境其实是进行中国古典舞语言创造过程的最终追求。
  综上所述,在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其所具有的“语言”虽然还没有出现比较统一完整的集体化模型,但其追求与所具有的规律存在统一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即使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言语”特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实也正表明了当代舞蹈艺术家的鲜明特征,对于“古典”一词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其对于古典部分的关注也不尽相同,导致对于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本身也存在着差异较大的理解。其实,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发展中,每个艺术家都只能关注到其中的某一侧面。因此,在对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和“言语”的探析过程中,还要将其与我国优秀璀璨的传统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春雪.关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和“言语”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65-67.
  [2] 肖灿,刘德欢.舞蹈身体语言的解读[J].艺海,2015(9):50-52.
  [3] 田.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和“言语”[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4):43-49.
  [4] 史博.语言与题材形象与意境——对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37-41.
其他文献
摘 要:先锋与大众通常是相对的概念,但是穆时英这位具有双重人格的天才作家,在同时期创作出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完全大众口语的和完全新潮书面的。作为新感觉派的作家,穆时英能够在大众形式方面实现了其探索,有意识地利用大众语言进行创作而取得不菲的成就。  关键词:穆时英 《南北极》 两副笔墨 “活”的语言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作家,提到他,人们记住的是先锋派的他。他为人所知的是写
期刊
摘 要:《女勇士》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较为典型的女权主义文本,作家汤婷婷也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创作形式备受评论界关注。作为第一代华裔美国人的代表,汤婷婷的该部作品也反映了华裔女性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确立自我的艰难历程:一方面,该作品表现了被压抑的女权意识的觉醒与向男权社会的挑战与复仇;另一方面,作品也折射出华裔这一特殊群体在美国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追寻,是一本集中了种族主义和女性主
期刊
摘 要:《小伙子布朗》与《教长的黑面纱》都是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尽管两篇小说分别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但它们都描写了主人公在受到清教教义影响下走入虚幻,并在压抑与痛苦中终结一生的故事。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这两位主人公各自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他们的伦理选择,试图挖掘导致他们人生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小伙子布朗》 《教长的黑面纱》 文学伦理学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
期刊
摘 要:对诗歌意象的选取不仅可以反映出诗人的文化内蕴,也是诗人主体情感与外界的契合。细究艾青诗作中使用的大量女性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继承,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这些女性意象群体的刻画意在展现时代与人生、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内涵,借此表达个体与时代、光明与黑暗在时代旋涡中的浮沉。  关键词:艾青 诗歌 女性意象  艾青,绘画出身,但最为人知的却是他的诗人身份。艾青的诗作因其对色彩的熟稔运
期刊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节气制度,它在各个层面给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早在春秋时代,先民们就有了自觉的节气意识。文章以《诗经》为中心,探究早期诗歌中关于节气的记载,并试图厘清其对文学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诗经》 氛围 情感意象  一、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根源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节气制度,它以约15天为一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开创之前,我们国土上有齐国的三十节气的制定方法。它以
期刊
摘 要:信息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图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其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来自设计者的关怀,时刻以他人着想为己任。本文以防震减灾应急常识手册为例,在设计时尽力以贴近读者的方式,将知识信息“传递”给读者。完美的防震减灾应急常识手册信息可视化设计图,要使受众都能够理解并得到帮助,这才是“善解人意的设计”。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设计 防震减灾  谈起中国的防震减灾
期刊
摘 要:“水”是宋词中的常见意象,是宋词庞大意象家族中不可忽视的一支。词人常以水意象表现闺阁情思、旷达胸襟、豪迈气概。水意象的运用也与宋词“要眇宜修”的美感特质互为表里,对此问题的探讨,或可为词体文学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宋词 “水”意象 要眇宜修  一、水意象在宋词中存在的普遍性  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通物质,在中国文化中,水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宋词中的“水”意象,是宋词庞大意象家族中不可忽视
期刊
摘 要:莎士比亚《哈姆莱特》里的奥菲利娅与太宰治《人间失格》里的祝子,同是作家笔下极富悲剧性的女性形象,虽身处东西方差异明显的文化语境之下,却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从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爱情悲剧、自我意识这三个角度延伸出去,立足于文本,建立起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隐藏在她们悲剧命运背后东西方女性意识的共通之处,并由此获得女性意识现代性启示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奥菲利娅 悲剧命运 女性意识 
期刊
摘 要:长篇小说《离婚》写的是财政所的一群科室小职员们,庸庸碌碌地过着自己的灰色人生,却也有身为小人物的烦恼。几个家庭为了这样那样的理由,吵吵闹闹要离婚,但最终都以敷衍、妥协的生命态度继续“混”下去,一切因离婚而引起的风波归于平静。本文将从揭示“灰色”的诗意世界、追问“万能”的人情往来、探寻“天平”的家庭关系三个方面对《离婚》的主题思想进行阐述。  关键词:老舍 《离婚》 诗意 人情 家庭关系  
期刊
摘 要:关于《围城》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对方鸿渐悲剧根源的探究。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对其文化身份进行分析,指出:除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原因,方鸿渐的悲剧根源还在于他困于中国传统文人的身份,怯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对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想习而不得,以至于过时、落伍,不容于世。  关键词:方鸿渐 留学生 文化身份 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围城》的研究汗牛充栋,书中主人公方鸿渐的悲剧及其根源是研究热点之一。其中有些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