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01-01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时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单调、肤浅,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听课、学习和教学实践,就课堂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利用“错误”培养学生语言表现能力
在现实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通过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摸索,我觉得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要求学生讲、“命令”学生讲,往往不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学生如果兴趣不浓,就不能产生说话的欲望,如果没有说话的欲望,学生往往就缄口不言,或含糊其词,更有甚者讲得东扯西拉、离题千里,教学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那么要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怎样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如能给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眼中有物,就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令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有幸观摩了李镇西老师教学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板书课题时他故意把“在烈日和暴雨下”写成“在暴雨和烈日下”。刚一写完,学生就嚷起来:“错了!错了!应该是‘在烈日和暴雨下’,老师,您刚好写反了!”听到学生们激动的声音,李老师真是高兴,但是,他故意不认错:“我没有错,是的,我写的课题是和书上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您们看,‘烈日和暴雨’是什么短语?他有意引学生“上钩”。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并列短语”。“对了!既然是并列短语,那么连词前后的部分并没有主次之分,当然可以颠倒一下!”他很得意地说。“不对!”一位女生似乎有些激动,她说着便站了起来:“题目名为‘在烈日和暴雨下’而不是‘在暴雨和烈日下’是有道理的,因为课文先写烈日,后写暴雨,这既是天气变化的顺序,也是课文的大体结构,怎么能够随便颠倒呢?”
当学生的智慧灵光被点燃后,李老师故作恍然大悟状:“嗯,同学们言之有理。看来,烈日和暴雨还真不能颠倒。好,我接受你们的意见。谢谢同学们!”一篇文章的内容顺序和结构,李老师利用一个巧妙的“错误”轻松点出。
由此可见,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而创设适当的情境正是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的重要手段。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会使学生觉得所学所想所讲与现实生活相当接近。所学内容就好像日常闲谈一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二、利用“错误” 训练学生口语生成能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考虑不周而产生的失误也会偶有发生,如果采用掩饰或回避的方式,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而机智地抓住失误这一契机,把本不该出现的错误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这样的“错误”就会既精彩也美丽。
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在讲到天游峰的高峻,游人爬山艰辛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天游峰的高、险,但读到“半途而返”这个词语,许多同学朗读时反复出现错误,读成“半途而废”,不管是个别读,还是齐读。起初笔者不以为然,以为学生粗心大意,便强调一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还是出现错误,心里不禁有些生气:怎么读书这么马虎,而且还不是个别人?怎么办呢?
应该是帮助他们改正过来。于是笔者把“半途而废”与“半途而返”进行强调、比较。
师:在这句话中为什么不用“半途而废”,而是“半途而返”呢?两者能不能进行替换,为什么?
生1:不能。因为“半途而废”指中途停止,做事没有坚持到底,而“半途而返”指游客爬天游峰非常累,爬不动了,而回到山下去。
生2:我觉得也不可以。半途而废一般用在学习、工作、做事中,而对于爬山还是用半途而返比较恰当。
生3:半途而废意思是做事做到中途就停止了,而爬山你想爬到一半总不能一直停在半山腰不下去,最终要返回山脚下,所以还是用半途而返恰当,符合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是头头是道,很有道理。那么让我们再一起准确地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果然这一次读书的准确率是百分百,远比老师一遍遍生硬的强调、纠正来得生動、深刻、巧妙。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置若罔闻,也不能横加指责,要善待学生的错误,静下心来找一找学生犯的错误的根源。“半途而废”,学生接触、运用得比较频繁,所以也容易先入为主,印象深刻,而“半途而返”这个新词与“半途而废”只有一字之差,学生造成口误也是情有可原。在这教学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自主探究,从各自的角度理解,学生经细细分析,纷纷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能从词语的不同含义以及所运用的具体情境、生活实际,来区分词语,体会到“半途而返”更适用于《天游峰的扫路人》这课的内容,学生认识加深了,也体会到作者的遣词用字的准确性,也就是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不知不觉地造就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
三、利用“错误”锤炼学生口语逻辑能力
在教学《九寨沟》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九寨沟水的清澈,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除了课文中所写,在这清澈的湖水里还可以看到什么?请仿照书上的句式练习说话。话音刚落,学生很快举手。
学生1:湖水清澈见底,湖底小鱼游来游去。
师:湖底小鱼历历在目,这九寨沟的水可真清!
“不对!”从教室的一角传来这样的声音。
笔者把目光投过去:“你的理由是——?”
“俗话说:水清则无鱼。九寨沟的水这么清,怎么可能有小鱼呢?
好一个“俗话说”,弄得大家无言以对,的确,这在我备课时万万没有想到的,教室里有了短暂的沉默,大家在思考,寻找对策,最后通过讨论得知由于九寨沟水质的特殊性,特别适合一种叫“松潘裸鲤”的鱼生存。因此古人说的“水至清则无鱼”,可在九寨沟“此言差矣”。
学生2:湖水清澈见底,湖底水草在飘荡。
学生3:湖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倒映其中。
学生4:湖水清澈见底,清得使我忍不住捧一口解解渴。
……
这样,整节课把学生的发言带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力,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一个新事物,就像春天一样鲜活,就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拓宽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巧妙利用“错误”,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使其充满信心地进入角色、投入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开创出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万紫千红的新局面。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时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单调、肤浅,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听课、学习和教学实践,就课堂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利用“错误”培养学生语言表现能力
在现实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通过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摸索,我觉得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要求学生讲、“命令”学生讲,往往不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学生如果兴趣不浓,就不能产生说话的欲望,如果没有说话的欲望,学生往往就缄口不言,或含糊其词,更有甚者讲得东扯西拉、离题千里,教学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那么要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怎样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如能给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眼中有物,就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令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有幸观摩了李镇西老师教学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板书课题时他故意把“在烈日和暴雨下”写成“在暴雨和烈日下”。刚一写完,学生就嚷起来:“错了!错了!应该是‘在烈日和暴雨下’,老师,您刚好写反了!”听到学生们激动的声音,李老师真是高兴,但是,他故意不认错:“我没有错,是的,我写的课题是和书上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您们看,‘烈日和暴雨’是什么短语?他有意引学生“上钩”。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并列短语”。“对了!既然是并列短语,那么连词前后的部分并没有主次之分,当然可以颠倒一下!”他很得意地说。“不对!”一位女生似乎有些激动,她说着便站了起来:“题目名为‘在烈日和暴雨下’而不是‘在暴雨和烈日下’是有道理的,因为课文先写烈日,后写暴雨,这既是天气变化的顺序,也是课文的大体结构,怎么能够随便颠倒呢?”
当学生的智慧灵光被点燃后,李老师故作恍然大悟状:“嗯,同学们言之有理。看来,烈日和暴雨还真不能颠倒。好,我接受你们的意见。谢谢同学们!”一篇文章的内容顺序和结构,李老师利用一个巧妙的“错误”轻松点出。
由此可见,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而创设适当的情境正是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的重要手段。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会使学生觉得所学所想所讲与现实生活相当接近。所学内容就好像日常闲谈一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二、利用“错误” 训练学生口语生成能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考虑不周而产生的失误也会偶有发生,如果采用掩饰或回避的方式,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而机智地抓住失误这一契机,把本不该出现的错误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这样的“错误”就会既精彩也美丽。
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在讲到天游峰的高峻,游人爬山艰辛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天游峰的高、险,但读到“半途而返”这个词语,许多同学朗读时反复出现错误,读成“半途而废”,不管是个别读,还是齐读。起初笔者不以为然,以为学生粗心大意,便强调一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还是出现错误,心里不禁有些生气:怎么读书这么马虎,而且还不是个别人?怎么办呢?
应该是帮助他们改正过来。于是笔者把“半途而废”与“半途而返”进行强调、比较。
师:在这句话中为什么不用“半途而废”,而是“半途而返”呢?两者能不能进行替换,为什么?
生1:不能。因为“半途而废”指中途停止,做事没有坚持到底,而“半途而返”指游客爬天游峰非常累,爬不动了,而回到山下去。
生2:我觉得也不可以。半途而废一般用在学习、工作、做事中,而对于爬山还是用半途而返比较恰当。
生3:半途而废意思是做事做到中途就停止了,而爬山你想爬到一半总不能一直停在半山腰不下去,最终要返回山脚下,所以还是用半途而返恰当,符合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是头头是道,很有道理。那么让我们再一起准确地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果然这一次读书的准确率是百分百,远比老师一遍遍生硬的强调、纠正来得生動、深刻、巧妙。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置若罔闻,也不能横加指责,要善待学生的错误,静下心来找一找学生犯的错误的根源。“半途而废”,学生接触、运用得比较频繁,所以也容易先入为主,印象深刻,而“半途而返”这个新词与“半途而废”只有一字之差,学生造成口误也是情有可原。在这教学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自主探究,从各自的角度理解,学生经细细分析,纷纷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能从词语的不同含义以及所运用的具体情境、生活实际,来区分词语,体会到“半途而返”更适用于《天游峰的扫路人》这课的内容,学生认识加深了,也体会到作者的遣词用字的准确性,也就是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不知不觉地造就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
三、利用“错误”锤炼学生口语逻辑能力
在教学《九寨沟》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九寨沟水的清澈,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除了课文中所写,在这清澈的湖水里还可以看到什么?请仿照书上的句式练习说话。话音刚落,学生很快举手。
学生1:湖水清澈见底,湖底小鱼游来游去。
师:湖底小鱼历历在目,这九寨沟的水可真清!
“不对!”从教室的一角传来这样的声音。
笔者把目光投过去:“你的理由是——?”
“俗话说:水清则无鱼。九寨沟的水这么清,怎么可能有小鱼呢?
好一个“俗话说”,弄得大家无言以对,的确,这在我备课时万万没有想到的,教室里有了短暂的沉默,大家在思考,寻找对策,最后通过讨论得知由于九寨沟水质的特殊性,特别适合一种叫“松潘裸鲤”的鱼生存。因此古人说的“水至清则无鱼”,可在九寨沟“此言差矣”。
学生2:湖水清澈见底,湖底水草在飘荡。
学生3:湖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倒映其中。
学生4:湖水清澈见底,清得使我忍不住捧一口解解渴。
……
这样,整节课把学生的发言带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力,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一个新事物,就像春天一样鲜活,就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拓宽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巧妙利用“错误”,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使其充满信心地进入角色、投入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开创出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万紫千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