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吸引了广大青年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在“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精神的指引下 ,广大学生积极投身扶贫支教、抢险救灾、城市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高中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是不断注入到志愿服务事业的新鲜血液,是青年志愿者的新生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高中生在志愿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让志愿精神之花在中华大地上越开越艳,学校应加强高中生志愿服务的培育。以“育”为旗,做好高中生志愿服务。
一、明确“育”因,加强高中生志愿思想培育
(1)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高中生正处于人格、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們思想道德状况不仅关乎其个人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利于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因素。经济的发展,使绝大部分学生成了家里的宠儿,他们在家长的溺爱中失去了无私奉献的爱心;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太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做了手机的奴隶;留守儿童一方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在金钱上的补偿,一方面又沉浸在祖父母的宠溺中,从而形成人格上的缺陷;重娱乐轻科学的舆论导向,也严重影响了高中生正确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升学的压力也迫使很多高中生整天遨游于题海中,而忽视了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建设。学校加强对高中生的志愿服务培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高中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缺陷,有助于其在关键时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国家对高中生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中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国家对高中生提出了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而志愿者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中生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是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践行国家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知晓“育”义,提升高中生志愿服务价值
(1)开展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解释。在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他们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不仅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志愿服务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抓手。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周围的教师和同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校园形成人际和睦,影响和带动学校师生自觉将自己纳入到这种道德环境中,与校园氛围良性互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形成。
(3)开展志愿服务是促进高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中小学要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依据。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 的关键时期,开展志愿服务势必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了解情况,这将成为他们认识社会、走进社会、提升自己的重要渠道,也将促使他们加深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识,理解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丰富自己社会阅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实践“育”行,做好高中生志愿服务
(1)以“关爱社会”为主题,组织高中生开展文明风尚普及活动。利用上、下学时间,走上街头,进行交通礼让、文明出行等宣传、劝导活动。
(2)以“关爱自然”为主题,组织高中生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一是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队清扫街道、清除杂草、铲除小广告、收拾垃圾杂物等,净化、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二是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依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
(3)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组织高中生开展献爱心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陌生人提供帮助,成立爱心协会等等。
(4)以“关爱自己”为主题,对高中生宣传“勇于面对挫折,珍爱生命”的思想。如今大部分高中生是温室里的花朵,一点点失败或不如意就可能自暴自弃。定期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有助于高中生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尊重生命。
(5)利用纪念日,组织高中生开展相应的知识宣传活动。如“315消费者权益日”,可做好诚信经商和坚决打假的理念宣传;“512”地震纪念日可开展地震逃生知识宣传,亦可拓展到安全教育等。
(6)跟随传统节日的脚步,开展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现今西方文化入侵,年轻人重视西方节日,而忽略中国传统节日。选定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组织高中生进行节日文化宣传,既是一次文化的熏陶,又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7)建立一支教师志愿服务队伍,做高中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志愿行为的影响,远胜于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建立一支教师志愿服务队伍,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传递了正能量,给学生以强大的榜样力量。
总之,在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完善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明确“育”因,加强高中生志愿思想培育
(1)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高中生正处于人格、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們思想道德状况不仅关乎其个人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利于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因素。经济的发展,使绝大部分学生成了家里的宠儿,他们在家长的溺爱中失去了无私奉献的爱心;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太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做了手机的奴隶;留守儿童一方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在金钱上的补偿,一方面又沉浸在祖父母的宠溺中,从而形成人格上的缺陷;重娱乐轻科学的舆论导向,也严重影响了高中生正确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升学的压力也迫使很多高中生整天遨游于题海中,而忽视了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建设。学校加强对高中生的志愿服务培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高中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缺陷,有助于其在关键时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国家对高中生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中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国家对高中生提出了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而志愿者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中生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是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践行国家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知晓“育”义,提升高中生志愿服务价值
(1)开展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解释。在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他们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不仅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志愿服务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抓手。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周围的教师和同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校园形成人际和睦,影响和带动学校师生自觉将自己纳入到这种道德环境中,与校园氛围良性互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形成。
(3)开展志愿服务是促进高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中小学要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依据。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 的关键时期,开展志愿服务势必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了解情况,这将成为他们认识社会、走进社会、提升自己的重要渠道,也将促使他们加深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识,理解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丰富自己社会阅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实践“育”行,做好高中生志愿服务
(1)以“关爱社会”为主题,组织高中生开展文明风尚普及活动。利用上、下学时间,走上街头,进行交通礼让、文明出行等宣传、劝导活动。
(2)以“关爱自然”为主题,组织高中生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一是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队清扫街道、清除杂草、铲除小广告、收拾垃圾杂物等,净化、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二是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依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
(3)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组织高中生开展献爱心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陌生人提供帮助,成立爱心协会等等。
(4)以“关爱自己”为主题,对高中生宣传“勇于面对挫折,珍爱生命”的思想。如今大部分高中生是温室里的花朵,一点点失败或不如意就可能自暴自弃。定期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有助于高中生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尊重生命。
(5)利用纪念日,组织高中生开展相应的知识宣传活动。如“315消费者权益日”,可做好诚信经商和坚决打假的理念宣传;“512”地震纪念日可开展地震逃生知识宣传,亦可拓展到安全教育等。
(6)跟随传统节日的脚步,开展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现今西方文化入侵,年轻人重视西方节日,而忽略中国传统节日。选定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组织高中生进行节日文化宣传,既是一次文化的熏陶,又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7)建立一支教师志愿服务队伍,做高中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志愿行为的影响,远胜于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建立一支教师志愿服务队伍,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传递了正能量,给学生以强大的榜样力量。
总之,在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完善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