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中,美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如果能在范读、讲解、板书、教态展示等基本教学过程中,注重美感作用,使听、说、读、写在美的旋律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和谐统一,那么,语文教学就能实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 范读课文要有音韵美
“读”,从声音分,有默读、朗读两种。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规范的朗读。“范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它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要求,是一种声情结合的技巧。教师只有掌握了范读的技巧,了解范读的要求,才能给学生示范并指导学生朗读。泛读技巧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师,应当广泛学习,经常练习。从声音的速度、轻重、停顿、韵律、节奏等读出词和句子的内在意蕴,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声音语言,使课文内容在音韵美的感受中浸入学生的心田,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求知欲。因为高级的声韵美,不仅爽于口、悦于耳,而又易甜于心。比如,诗歌的范读,可利用它的整齐明快的特点,读出诗句的节奏感,给学生一种音乐美的享受;散文的范读,可利用它畅达、飘逸的情思,读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之感;记叙文的范读,可利用文章曲折、生动的情节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在有张有弛的语调中使课文内容形象地浮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训练他们说话时发音正确、句读分明、语气连贯的语言习惯,而且在节奏明快、悦耳和谐的朗朗范读声中,能使他们大脑兴奋、思维活跃,同时也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美的联想。
二、 讲解课文要有鉴赏美
讲解,是教学法的一种。它要求教师用学生能接受的简明的语言,向学生具体讲解事实材料,或者描绘学习的对象,说明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结果及其细节。使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由感性认识而能动地进入到理性知识。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修辞性、逻辑性、趣味性,使口头语言的形式美得到尽可能发挥,让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传递知识、启迪思维、鉴赏艺术的媒介作用。首先,教师讲述课文必须要说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清晰,干净利落。不带“嗯”“啊”“这个”“那个”等语病。能巧妙而自然地把语言、声音、目光、手势、情感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综合起来运用,善于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并创造出各种听觉形象,使学生能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止地步入作品的境界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语言美、情思美、意境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的。其次,教师讲解要善于用形象说话,富有幽默感。但是形象、风趣的语言是和敏锐、清晰、严密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和准确、迅速地选择词语的能力分不开的。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了解学生生活实际,才会有通俗、幽默而又十分生动、感人的语言,才会使课文内容立起来、动起来。讲到水,水声入耳;讲到花,香气扑鼻,使学生心驰神往,赞叹不已,特别是那些情态可掬、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教师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能从课文中走出来,并在学生的思维帷幕上渐渐显现、放大。如少年时期的闰土、可笑可恼的阿Q、好喝懒做的孔乙己、严格遵守纪律的邱少云、以保尔、雷锋等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在教师的深情描述中,将会永远铭刻在少年的心扉上,甚至成为他们做人立业的楷模。
三、 板书内容要有艺术美
(1)立体美的感受。如散文多从作者情感变化去设计板书,既注重了文章的线索变化,也增添了意境美的感受;说明文多从时空层次的转换、方位角度的透视去设计板书,既注意了事物的性能特征、用途作用,也突出了造型美的感受;议论文多从因果推理去设计板书,既注意了分析事理的逻辑性,也显示了结构美的效应。
(2)字迹和布局的艺术。教师的字体是学生练字的楷模,特别是汉语的书写,本身就有纯洁和规范民族汉字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的板书,一定要字迹工整、秀丽、大小适中,不能“龙飞凤舞”,一笔大草,更不能写错字和不规范的字。
四、 教态展示要有感官美
教态,一般指教师在教学时的衣着打扮、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它可以说是一种直观而“神奇”的教育力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态“对儿童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为此,许多教育家推测:未来教师要有一副轻松自如的精神形象,在思想观念上,显现出清晰脱俗;在价值观念上,认清人的价值,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给儿童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表率,宜具有智慧性、人道性、艺术性与预知性。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师教态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教态自然,不仅使学习者心理上能呈现出一种自由的“心理安全”感,而且能引起他们对学习的愉悦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使学生的各种思维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促使他们逐渐形成教育所期望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语文教学的魅力就不言而喻了,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美感效应就显而易见了!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掌握教学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不断磨炼,才能做到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与审美心理有机结合,才能自然而然地发挥其功能效应!
(如皋市高明学校)
一、 范读课文要有音韵美
“读”,从声音分,有默读、朗读两种。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规范的朗读。“范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它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要求,是一种声情结合的技巧。教师只有掌握了范读的技巧,了解范读的要求,才能给学生示范并指导学生朗读。泛读技巧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师,应当广泛学习,经常练习。从声音的速度、轻重、停顿、韵律、节奏等读出词和句子的内在意蕴,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声音语言,使课文内容在音韵美的感受中浸入学生的心田,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求知欲。因为高级的声韵美,不仅爽于口、悦于耳,而又易甜于心。比如,诗歌的范读,可利用它的整齐明快的特点,读出诗句的节奏感,给学生一种音乐美的享受;散文的范读,可利用它畅达、飘逸的情思,读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之感;记叙文的范读,可利用文章曲折、生动的情节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在有张有弛的语调中使课文内容形象地浮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训练他们说话时发音正确、句读分明、语气连贯的语言习惯,而且在节奏明快、悦耳和谐的朗朗范读声中,能使他们大脑兴奋、思维活跃,同时也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美的联想。
二、 讲解课文要有鉴赏美
讲解,是教学法的一种。它要求教师用学生能接受的简明的语言,向学生具体讲解事实材料,或者描绘学习的对象,说明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结果及其细节。使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由感性认识而能动地进入到理性知识。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修辞性、逻辑性、趣味性,使口头语言的形式美得到尽可能发挥,让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传递知识、启迪思维、鉴赏艺术的媒介作用。首先,教师讲述课文必须要说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清晰,干净利落。不带“嗯”“啊”“这个”“那个”等语病。能巧妙而自然地把语言、声音、目光、手势、情感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综合起来运用,善于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并创造出各种听觉形象,使学生能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止地步入作品的境界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语言美、情思美、意境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的。其次,教师讲解要善于用形象说话,富有幽默感。但是形象、风趣的语言是和敏锐、清晰、严密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和准确、迅速地选择词语的能力分不开的。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了解学生生活实际,才会有通俗、幽默而又十分生动、感人的语言,才会使课文内容立起来、动起来。讲到水,水声入耳;讲到花,香气扑鼻,使学生心驰神往,赞叹不已,特别是那些情态可掬、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教师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能从课文中走出来,并在学生的思维帷幕上渐渐显现、放大。如少年时期的闰土、可笑可恼的阿Q、好喝懒做的孔乙己、严格遵守纪律的邱少云、以保尔、雷锋等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在教师的深情描述中,将会永远铭刻在少年的心扉上,甚至成为他们做人立业的楷模。
三、 板书内容要有艺术美
(1)立体美的感受。如散文多从作者情感变化去设计板书,既注重了文章的线索变化,也增添了意境美的感受;说明文多从时空层次的转换、方位角度的透视去设计板书,既注意了事物的性能特征、用途作用,也突出了造型美的感受;议论文多从因果推理去设计板书,既注意了分析事理的逻辑性,也显示了结构美的效应。
(2)字迹和布局的艺术。教师的字体是学生练字的楷模,特别是汉语的书写,本身就有纯洁和规范民族汉字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的板书,一定要字迹工整、秀丽、大小适中,不能“龙飞凤舞”,一笔大草,更不能写错字和不规范的字。
四、 教态展示要有感官美
教态,一般指教师在教学时的衣着打扮、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它可以说是一种直观而“神奇”的教育力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态“对儿童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为此,许多教育家推测:未来教师要有一副轻松自如的精神形象,在思想观念上,显现出清晰脱俗;在价值观念上,认清人的价值,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给儿童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表率,宜具有智慧性、人道性、艺术性与预知性。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师教态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教态自然,不仅使学习者心理上能呈现出一种自由的“心理安全”感,而且能引起他们对学习的愉悦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使学生的各种思维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促使他们逐渐形成教育所期望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语文教学的魅力就不言而喻了,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美感效应就显而易见了!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掌握教学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不断磨炼,才能做到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与审美心理有机结合,才能自然而然地发挥其功能效应!
(如皋市高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