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含义;特征;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40—02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图书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自动化管理,推动了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机构的革新,对图书馆向数字化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平台,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增强读者用户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方能在信息服务的激战中取得不败的成绩。本文对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一、数字图书馆的含义与特征
1. 数字图书馆的含义。数字图书馆就是以数字形式贮存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合而为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它针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加工,不再是传统图书馆以纸质介质或其他非数字介质为存储媒体。它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通过国际互联网上网服务,供用户随时随地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贮存位置的信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询资料、获取信息。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因特网上的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馆藏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搜集方面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所限定的文献范围,拥有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区域乃至全世界的以电子书籍、期刊、报纸、杂志、数据库形式存在的多种信息资源,可以实现资源馆藏数字化。
(1)流通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要通过国际互联网传递到单位或个人计算机,只有通过网络才能随时随地检索、查看或下载应用。
(2)操作机械化。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自由存取并使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并且不受时间、条件或数量的限制,突破传统资料查阅的限制。
(3)资源共享化。凡是网络用户,不管是哪个国家、地区、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共同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在实践工作中,要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并不容易,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我国传统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指导、文献、咨询等服务,强调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参与,能够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仍有优势。就目前来看,我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除了传统的人工提供的方式,已经可以进行初步的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 网络信息资料检索服务。网络信息资料检索服务主要包括OPAC、数据库检索服务以及信息推送服务3种方式。OPAC是指在线公共查询;而数据库则包括自建数据库、在线数据库检索方式;信息推送服务方式则是运用了推送技术,定期向读者发布推送信息。
2. 资料借阅服务及资料报道服务。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建立了网上资料借阅制度,拥有自己的网站,并在网站上储存了相应的电子书。传统的资料报道服务往往局限于对书目的文摘、索引,现代信息服务则还能实现结题报告、文章述评等更为深入的报道服务,使得资料报道服务体现了现代化技术,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3. 网络咨询参考服务。传统的咨询参考服务由专业咨询人员回答读者的问题,虽然能实现问题的及时解决,但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咨询参考服务能很好地避免咨询服务的局限性,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直接向图书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通过网站提供电子邮件的方式,在线获得所需要了解的信息以及资料。
三、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 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完善。信息资源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的管理、质量与共享的问题上。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绝大部分图书资源都是纸质图书,进行管理时较为简易。而电子信息则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虽然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导致了信息垃圾的出现,且受到病毒攻击导致系统瘫痪的威胁,最终影响了信息资源的管理。
2. 读者对信息技术使用不当。由于部分读者对信息技术不了解,在面对搜索引擎以及检索工具时,不知道如何使用,往往选择放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的搜索或者借阅;或者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实现在线查询。
3. 图书馆自身的缺陷。我国许多图书馆都缺乏相应的资金进行更新,大部分图书馆只是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并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此外,我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型人才。
四、数字图书馆引起传统信息服务发展方式转变
1. 信息服务内容深层化。图书馆要成为传播文化的前沿阵地,就要开展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来吸引广大读者用户。数字时代的图书馆除了提供常规的书目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外,还要提供知识化、专业化、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如音乐、录音、影视),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拓展。
2. 信息服务手段数据化。数字图书馆运用了大量信息技术,如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服务手段由单一的检索点、检索方式向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检索技术延伸。
3. 信息服务管理集成化。数字时代,管理集成化,就是要做到整体优化、多维推进、连锁互动、虚拟联盟,图书馆要满足用户全方位信息需求,就需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分散化、多样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集成,使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形成有机整体,用户通过统一的界面,一次检索即可得到各种信息资源,享受“便捷式”服务。
4. 信息服务范围扩大化。图书馆数字化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泛、更为方便的服务,互联网可以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连接在一起,服务对象从本地用户扩大为全世界用户,只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登陆,就可检索馆藏文献、阅读电子期刊、图书等。
5. 信息服务观念读者化。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较为被动,往往是被动浏览,但是数字图书馆下的信息服务则变得更为机动和灵活。读者用户不再局限于本馆馆藏文献的使用,还可以根据所需从网络中检索搜寻,服务更为“人性化”。
五、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对策
1. 强化合作。首先是馆与馆之间的相互合作,数字时代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单凭一个图书馆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专业的用户需求,图书馆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互通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读者用户服务。其次可以考虑图书馆与企业合作。信息服务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可以商业化、产业化,数字图书馆是拥有各种数据库、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手段的“信息中心”,提供这些服务必然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支撑,图书馆需要与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完成“信息加工处理”这项任务,强化合作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借助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利用图书馆数字化的趋势,对一些信息产品(如二次文献服务、专题服务)进行有偿服务,进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丰富运营资金,还可以减轻财政负担。
2. 强化人才培养。要加强图书馆员专业素质与整体素质的培训投入,未来的图书馆需要更多的新鲜的、有力量的、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介入,不仅仅是单一的“出库入库”的登记工作,还需要熟练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大规模数据库应用与维护技术,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用户。
3. 强化创新型服务。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还局限于本馆馆藏的信息资源,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异常丰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要求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是随便在因特网上就可以浏览或查询,要创造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40—02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图书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自动化管理,推动了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机构的革新,对图书馆向数字化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平台,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增强读者用户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方能在信息服务的激战中取得不败的成绩。本文对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一、数字图书馆的含义与特征
1. 数字图书馆的含义。数字图书馆就是以数字形式贮存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合而为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它针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加工,不再是传统图书馆以纸质介质或其他非数字介质为存储媒体。它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通过国际互联网上网服务,供用户随时随地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贮存位置的信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询资料、获取信息。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因特网上的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馆藏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搜集方面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所限定的文献范围,拥有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区域乃至全世界的以电子书籍、期刊、报纸、杂志、数据库形式存在的多种信息资源,可以实现资源馆藏数字化。
(1)流通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要通过国际互联网传递到单位或个人计算机,只有通过网络才能随时随地检索、查看或下载应用。
(2)操作机械化。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自由存取并使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并且不受时间、条件或数量的限制,突破传统资料查阅的限制。
(3)资源共享化。凡是网络用户,不管是哪个国家、地区、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共同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在实践工作中,要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并不容易,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我国传统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指导、文献、咨询等服务,强调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参与,能够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仍有优势。就目前来看,我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除了传统的人工提供的方式,已经可以进行初步的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 网络信息资料检索服务。网络信息资料检索服务主要包括OPAC、数据库检索服务以及信息推送服务3种方式。OPAC是指在线公共查询;而数据库则包括自建数据库、在线数据库检索方式;信息推送服务方式则是运用了推送技术,定期向读者发布推送信息。
2. 资料借阅服务及资料报道服务。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建立了网上资料借阅制度,拥有自己的网站,并在网站上储存了相应的电子书。传统的资料报道服务往往局限于对书目的文摘、索引,现代信息服务则还能实现结题报告、文章述评等更为深入的报道服务,使得资料报道服务体现了现代化技术,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3. 网络咨询参考服务。传统的咨询参考服务由专业咨询人员回答读者的问题,虽然能实现问题的及时解决,但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咨询参考服务能很好地避免咨询服务的局限性,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直接向图书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通过网站提供电子邮件的方式,在线获得所需要了解的信息以及资料。
三、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 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完善。信息资源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的管理、质量与共享的问题上。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绝大部分图书资源都是纸质图书,进行管理时较为简易。而电子信息则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虽然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导致了信息垃圾的出现,且受到病毒攻击导致系统瘫痪的威胁,最终影响了信息资源的管理。
2. 读者对信息技术使用不当。由于部分读者对信息技术不了解,在面对搜索引擎以及检索工具时,不知道如何使用,往往选择放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的搜索或者借阅;或者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实现在线查询。
3. 图书馆自身的缺陷。我国许多图书馆都缺乏相应的资金进行更新,大部分图书馆只是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并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此外,我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型人才。
四、数字图书馆引起传统信息服务发展方式转变
1. 信息服务内容深层化。图书馆要成为传播文化的前沿阵地,就要开展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来吸引广大读者用户。数字时代的图书馆除了提供常规的书目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外,还要提供知识化、专业化、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如音乐、录音、影视),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拓展。
2. 信息服务手段数据化。数字图书馆运用了大量信息技术,如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服务手段由单一的检索点、检索方式向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检索技术延伸。
3. 信息服务管理集成化。数字时代,管理集成化,就是要做到整体优化、多维推进、连锁互动、虚拟联盟,图书馆要满足用户全方位信息需求,就需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分散化、多样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集成,使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形成有机整体,用户通过统一的界面,一次检索即可得到各种信息资源,享受“便捷式”服务。
4. 信息服务范围扩大化。图书馆数字化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泛、更为方便的服务,互联网可以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连接在一起,服务对象从本地用户扩大为全世界用户,只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登陆,就可检索馆藏文献、阅读电子期刊、图书等。
5. 信息服务观念读者化。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较为被动,往往是被动浏览,但是数字图书馆下的信息服务则变得更为机动和灵活。读者用户不再局限于本馆馆藏文献的使用,还可以根据所需从网络中检索搜寻,服务更为“人性化”。
五、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对策
1. 强化合作。首先是馆与馆之间的相互合作,数字时代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单凭一个图书馆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专业的用户需求,图书馆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互通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读者用户服务。其次可以考虑图书馆与企业合作。信息服务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可以商业化、产业化,数字图书馆是拥有各种数据库、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手段的“信息中心”,提供这些服务必然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支撑,图书馆需要与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完成“信息加工处理”这项任务,强化合作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借助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利用图书馆数字化的趋势,对一些信息产品(如二次文献服务、专题服务)进行有偿服务,进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丰富运营资金,还可以减轻财政负担。
2. 强化人才培养。要加强图书馆员专业素质与整体素质的培训投入,未来的图书馆需要更多的新鲜的、有力量的、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介入,不仅仅是单一的“出库入库”的登记工作,还需要熟练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大规模数据库应用与维护技术,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用户。
3. 强化创新型服务。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还局限于本馆馆藏的信息资源,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异常丰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要求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是随便在因特网上就可以浏览或查询,要创造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