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物理知识和技能只是学习物理知识的载体,物理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经历与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探究方法,使学生具备科学的探究精神,富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开展探究式教学。为此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以往知识性讲解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概念及物理规律的讲解释疑上,更应该注重高中生对物理现象的经历和体验。
一、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很薄弱,而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尽一切可能演示实验过程,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生活场景,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需要加快实验教学改革步伐,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新课程教学的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应掌握的物理常见实验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这就要求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怎样才能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方法。如果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就必然会出现“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的现状。因此,要想真正地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第二,多开展学生分组实验。爱因斯坦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物理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具体的实验操作为载体,以达到素质教育为要求,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而进行。学生实验即是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又调动了获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总结出事物发展的新规律。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二、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演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在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亲手做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利用该学生动手实验的结果。组织全班同学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条件:电路要闭合,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教师接着提示:如果导体不动,而磁场运动,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在学生议论猜测的基础上,教师演示条形磁铁插入螺线管,在螺线管中不动,从螺线管中拔出的三个实验,学生观察后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一个结论:只要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电路中就有可能发生感应电流。教师又再次设疑:如果磁场与导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会有感应电流产生吗?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大胆猜想,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启发全班同学根据上述几个实验的结果,深入进行思考,找出其共同的本质,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最一般条件。
以上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有所“创新”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素质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就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因此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验来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方式。
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就是要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展现。例如,在讲“感应电流方向一楞次定律”一节,可以安排每三人一组,每组备有:原副线圈各一(外面有明显的绕向标志),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表,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然后教师发下实验用的讲义,并重点指出以下几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过程:
(1)什么是原电流、原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
(2)原电流与原电流磁场的方向由学生自己控制;
(3)每次实验时应明确其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4)感应电流方向由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向测出,教师应重点指出,电流从哪一端流入,指针就偏向哪一端;
(5)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画出副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磁场;
(6)根据作图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条件,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电流磁场方向间的规律;
(7)在实验小组内相互讨论总结出规律,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字结论,然后再与课本对照,并找出楞次定律中的关键字句。采用这种优化教学方法比传统的讲授法很明显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也要注意一定的问题
比如:对于刚刚接触高中物理的新生来说,新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陌生感,伴随而来的是一定的畏难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在教学时要合理安排科学探究的操作难度和思维难度,还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因素,使教学由浅入深、循序展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收获。因为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而不是精英教学,重在使所有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当受到充分重视,要注重实验教师的培养,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分析与反思。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听实验教师的课、听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同时也要争取做到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力争做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精神。
一、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很薄弱,而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尽一切可能演示实验过程,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生活场景,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需要加快实验教学改革步伐,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新课程教学的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应掌握的物理常见实验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这就要求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怎样才能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方法。如果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就必然会出现“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的现状。因此,要想真正地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第二,多开展学生分组实验。爱因斯坦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物理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具体的实验操作为载体,以达到素质教育为要求,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而进行。学生实验即是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又调动了获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总结出事物发展的新规律。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二、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演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在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亲手做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利用该学生动手实验的结果。组织全班同学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条件:电路要闭合,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教师接着提示:如果导体不动,而磁场运动,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在学生议论猜测的基础上,教师演示条形磁铁插入螺线管,在螺线管中不动,从螺线管中拔出的三个实验,学生观察后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一个结论:只要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电路中就有可能发生感应电流。教师又再次设疑:如果磁场与导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会有感应电流产生吗?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大胆猜想,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启发全班同学根据上述几个实验的结果,深入进行思考,找出其共同的本质,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最一般条件。
以上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有所“创新”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素质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就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因此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验来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方式。
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就是要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展现。例如,在讲“感应电流方向一楞次定律”一节,可以安排每三人一组,每组备有:原副线圈各一(外面有明显的绕向标志),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表,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然后教师发下实验用的讲义,并重点指出以下几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过程:
(1)什么是原电流、原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
(2)原电流与原电流磁场的方向由学生自己控制;
(3)每次实验时应明确其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4)感应电流方向由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向测出,教师应重点指出,电流从哪一端流入,指针就偏向哪一端;
(5)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画出副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磁场;
(6)根据作图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条件,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电流磁场方向间的规律;
(7)在实验小组内相互讨论总结出规律,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字结论,然后再与课本对照,并找出楞次定律中的关键字句。采用这种优化教学方法比传统的讲授法很明显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也要注意一定的问题
比如:对于刚刚接触高中物理的新生来说,新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陌生感,伴随而来的是一定的畏难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在教学时要合理安排科学探究的操作难度和思维难度,还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因素,使教学由浅入深、循序展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收获。因为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而不是精英教学,重在使所有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当受到充分重视,要注重实验教师的培养,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分析与反思。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听实验教师的课、听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同时也要争取做到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力争做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