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与实体经济均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明确指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的三大工作任务。围绕三大任务,我国将全面推进金融监管的体制机制改革,并通过对监管体系的机构整合和制度建设,形成强监管、严监管的市场态势,有效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引 言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进步,实体经济的转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同时作为实体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传统金融也面临着“脱实向虚”等种种问题。金融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其出发点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在虚拟经济急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资产泡沫的膨胀与经济风险的不断积累,看似繁荣的经济背景下正隐藏着许多不规范和亟待解决的金融问题。因此,深入探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现阶段相背离的原因,并总结出金融如何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与实体经济
1.1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拥有资金渠道以应对偿债能力要求、规模扩张需求,保证企业能够有稳定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而这种融资渠道有赖于金融市场的成熟完善,才能应对实体经济对虚拟资本融通提出的各种要求。我们知道虚拟经济中的资本循环并不能够创造出国民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它存在的意义是融通资本,为实体经济运行提供资金便利以保证实体经济稳步增长,一旦金融市场背离了这一使命,资金在虚拟经济中不断循环,无法流通到实体经济中,就会造成金融市场的空前膨胀和实体经济的衰退。由此可见,虚拟经济是由实体经济孕育而生的,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绝对不能够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应该立足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础上发展。
1.2 金融市场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金融市场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实体经济效率与效益。早在1873年Walter Bag hot就指出“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把资金从低效率的投资导向高效率的投资”,金融市场本身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同时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有利于防范和降低实体经济主体的经营风险。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早就不单单依赖于自有资本,灵活运用权益资本和负债资金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资金融通,满足多样化的生产经营需求。
2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对策
2.1 从外部支持的角度
1)完善政策法规,维护实体经济发展
产业的发展既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资产配置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支持作用。政府要鼓励支持企业加快优化产业机构、提升服务水平,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税收政策上,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必要时可实行差异化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对产业的支持度等;在产业政策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实体经济利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放宽人才晋升机制,选贤任能,鼓励创新,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2)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金融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金融产品、服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我国已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一监管金融创新,针对局部出现危害金融稳定的情况,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坚决打击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建立更完善的金融监管體系,健全金融监管相关法规,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维护市场秩序,争取实现全方位监管金融市场。
2.2 从金融发展的角度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应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供给,最终使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首先要持续推进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稳中求进,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租赁业、信托业、保险业、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其次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最后要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完善金融市场的治理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注重金融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创新的核心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机构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除了传统的信贷需求,实体经济还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创新必须从实体经济的供给和需求入手,创新运用买方信贷、订单质押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方式,加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及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3)调整金融发展的规模、速度、方向
其一,金融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协调,金融资本总量规模与经济发展平衡,防止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其二,控制金融发展的速度,维持金融稳定发展,保持合理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其三,要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在不打破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实行公平竞争,打破国有资本的垄断,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将金融服务扩展到农村地区,延伸到低收入、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积极发展普惠金融。
2.3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
目前,由于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不足等,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远远不如虚拟经济,从而使得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只有通过转型,增强盈利能力,才能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1)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型升级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因此,企业要以创新为内在驱动力,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加大支持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研发,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来更好地运用于生产。走“互联网+”道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率。
2)优化产业结构
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如医药健康、建筑业、旅游业等;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近年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企业应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通过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多元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开发更多符合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明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大挑战[J].清华金融评论,2017(11):39-40.
[2]高尚全,陆琪.中国金融改革的进展和新任务[J].清华金融评论,2017(11):19-22.
[3]韩复龄.以新发展理念防控金融风险[J].大众理财顾问,2017(11):12-13.
[4]赵萌.以精益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N].金融时报,2017-10-23(001).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引 言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进步,实体经济的转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同时作为实体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传统金融也面临着“脱实向虚”等种种问题。金融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其出发点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在虚拟经济急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资产泡沫的膨胀与经济风险的不断积累,看似繁荣的经济背景下正隐藏着许多不规范和亟待解决的金融问题。因此,深入探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现阶段相背离的原因,并总结出金融如何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与实体经济
1.1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拥有资金渠道以应对偿债能力要求、规模扩张需求,保证企业能够有稳定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而这种融资渠道有赖于金融市场的成熟完善,才能应对实体经济对虚拟资本融通提出的各种要求。我们知道虚拟经济中的资本循环并不能够创造出国民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它存在的意义是融通资本,为实体经济运行提供资金便利以保证实体经济稳步增长,一旦金融市场背离了这一使命,资金在虚拟经济中不断循环,无法流通到实体经济中,就会造成金融市场的空前膨胀和实体经济的衰退。由此可见,虚拟经济是由实体经济孕育而生的,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绝对不能够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应该立足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础上发展。
1.2 金融市场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金融市场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实体经济效率与效益。早在1873年Walter Bag hot就指出“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把资金从低效率的投资导向高效率的投资”,金融市场本身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同时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有利于防范和降低实体经济主体的经营风险。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早就不单单依赖于自有资本,灵活运用权益资本和负债资金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资金融通,满足多样化的生产经营需求。
2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对策
2.1 从外部支持的角度
1)完善政策法规,维护实体经济发展
产业的发展既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资产配置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支持作用。政府要鼓励支持企业加快优化产业机构、提升服务水平,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税收政策上,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必要时可实行差异化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对产业的支持度等;在产业政策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实体经济利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放宽人才晋升机制,选贤任能,鼓励创新,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2)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金融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金融产品、服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我国已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一监管金融创新,针对局部出现危害金融稳定的情况,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坚决打击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建立更完善的金融监管體系,健全金融监管相关法规,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维护市场秩序,争取实现全方位监管金融市场。
2.2 从金融发展的角度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应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供给,最终使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首先要持续推进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稳中求进,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租赁业、信托业、保险业、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其次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最后要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完善金融市场的治理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注重金融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创新的核心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机构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除了传统的信贷需求,实体经济还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创新必须从实体经济的供给和需求入手,创新运用买方信贷、订单质押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方式,加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及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3)调整金融发展的规模、速度、方向
其一,金融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协调,金融资本总量规模与经济发展平衡,防止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其二,控制金融发展的速度,维持金融稳定发展,保持合理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其三,要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在不打破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实行公平竞争,打破国有资本的垄断,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将金融服务扩展到农村地区,延伸到低收入、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积极发展普惠金融。
2.3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
目前,由于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不足等,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远远不如虚拟经济,从而使得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只有通过转型,增强盈利能力,才能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1)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型升级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因此,企业要以创新为内在驱动力,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加大支持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研发,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来更好地运用于生产。走“互联网+”道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率。
2)优化产业结构
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如医药健康、建筑业、旅游业等;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近年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企业应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通过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多元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开发更多符合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明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大挑战[J].清华金融评论,2017(11):39-40.
[2]高尚全,陆琪.中国金融改革的进展和新任务[J].清华金融评论,2017(11):19-22.
[3]韩复龄.以新发展理念防控金融风险[J].大众理财顾问,2017(11):12-13.
[4]赵萌.以精益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N].金融时报,2017-10-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