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215-02
淘宝之志——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科技引领,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创新·实践·发展”的科学思想,通过综合实践与科技特色创建活动相融合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认真落实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指导纲要精神,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以来我校取得综合实践类奖项省、市级10项,国家级11项,学生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淘宝园里快乐成长(图1)。
我校“七彩学堂”课程18门,其中科技与生活有6门。每学期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部分孩子一学期都可以拿到“双修”甚至是“三修”的合格证了……瞧,这是水果拼盘课上,孩子们小组合作成功完成作品后的快乐展示;这是在“七巧科技”专题学习中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淘宝之旅——
我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专题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零基准点,研究生态大厦、桥隧时代,走进大洋样品馆,研究衣服碳排放,关注土壤、饮料瓶的变故……这些活动成果在国家、省、市分别获奖(图2)。
孩子们尽情徜徉在淘宝园里,神情多么专注,多么快乐呀!
我们提出“小调查发现大事实,小实验懂得大道,小活动拓展大思维”,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体验中认识问题、在探究中努力解决问题。
宝贝1:
小调查发现大事实——《小小饮料瓶,环保大学问》
“老师,李硕的矿泉水瓶接热水时被烫歪了,他还烫着手了……”个头不高的一年级新同学的小报告引起了我的思索,这种事情在夏天里几乎每个中午都要出现,虽然一再强调过不准使用用过的矿泉水瓶子来当接热水的杯子用,真是屡禁不止啊……看来,光凭简单的说教收效甚微,我就转变了思维,让孩子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用综合实践的研究方式来专门研究“小小的饮料瓶”,看一下自己的水杯是可以重复使用、健康的吗?
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饮料瓶重复使用的例子随处可见。为了解人们对塑料饮料瓶的认知情况,孩子们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展开研究,对家长、老师、社区居民三个层面进行了饮料瓶方面的调查问卷,共下发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42余份,并进行了汇总,刘博同学在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写到,“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人们是知道矿泉水瓶盛热水有害,但100%都没重视 ……”刘雨琪同学写到“我妈妈说矿泉水瓶装酒精、醋等没有事,不会影响什么,我觉得不对……”。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很少人知道饮料瓶重复使用有害处,绝大部分人对饮料瓶重复使用的危害都不重视或是缺乏了解。
抓住学生生活中常用饮料瓶当水杯的这一现象,学校组织各年级进行了“减少重复使用塑料饮料瓶,倡导低碳健康新生活”科普剧比赛。面对塑料饮料瓶的影响,学校与全体家长签订了“防塑料,保健康”家长承诺书,饮料瓶一般只可一次使用,尽量不要重复使用,更不能装入热水或热饮料。有些利用饮料瓶盛放老酒、醋、酱油等调味品也是不可取的。
活动中孩子们认识到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性的、枯燥性的科学知识,在主题研究中进行了亲身体验,助推了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这真是“小调查发现大事实”——饮料瓶等塑料制品一定要认清“身份证”,在规定的温度下使用才能对人体无害,否则塑化剂将在身体里长期累积致癌。
开展主题活动后,孩子们使用矿泉水瓶当水杯的现象越来越少,活动受到了众多家长、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家长们也通过学生的活动,对“重复用饮料瓶的危害”有了了解,与学生一起加入到“小小饮料瓶,生态大学问”的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都市便民报、青岛崂山区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多次对实践活动进行报道,活动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宝贝2:
小实验懂得大道理——《给垃圾找家还土壤本色》
“奶奶種花要买土,老师,周围很多有很多土,为什么要自己种花了反而要买‘花土’?”“我生病了可以打针吃药?那泥土生病了,怎么办呢?……”几位一年级的小朋友的一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再看看周围的土地更是令人心酸——我们学校是城乡结合部的一座村办小学,座落在崂山区中韩街道的车家下庄村西面,以前一出校门就是满眼绿色的庄稼和蔬菜,现在村庄拆迁了,学校周围到处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甚至有越堆越高的态势,庄稼和蔬菜连影子也找不到了,有些人家的自留地都没法种菜了。
身边的土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如何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研究这个问题呢?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午在校吃饭同学的剩饭菜也是天天有,这些厨余垃圾不管去哪里也会对土壤有影响的,怎样把这两个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呢?
首先,我们带着剩饭菜先来到了他的出生地——快餐公司,结果工作人员说,剩饭菜有专门机构来处理——青岛市天人环境有限公司,在实验室里,我们见到了剩饭菜变沼气的整个流程,听工程师叔叔说,厨余垃圾经过处理提取沼气后对土壤的污染是零排放。那其他垃圾对土壤的污染也会零排放吗?根据学校周边整村改造引起生活环境的变化,提出研究主题“给垃圾找家,还土壤本色”,并作为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山东省一等奖,层层选拔入选全国创新大赛并获得二等奖。活动过程中,根据各学段科学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设为六个主题:一年级——我每天制造的垃圾明细, 二年级——垃圾分类,三年级——土壤污染我了解, 四年级——保护土壤我设计,五年级——减少垃圾我设计,六年级——美丽家园我设计。
在实验中孩子们亲眼见证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感受科技的神奇,从小进行垃圾分类处理零污染零排放等环保生态理念教育。
宝贝3:
小活动拓展大思维——《低碳换物总动员》(图3)
这是一段综合实践课堂上的对话: “你想换到什么玩具?用什么来换?”
“你得现在就得做准备——怎么准备,准备什么呢?”
“要准备的可多啦——我要会说,会说自己物品的好处,说得对方心动想跟我交换;我还要会保存,保护好我看过的书和玩过的玩具,好换回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才能更加节省钱,节省资源……”
“那你就要学什么本领呢?”
“老师,会说话就要学好语文,还要学好数学,别算错帐……”
这是孩子们在2015年6月3日参与了“旧物交易”活动后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常想有下一次的交易。
东韩小学“低碳换物总动员”现场活动已经结束,但作为教师多渠道了解换物交易信息,掌握孩子们的心声,我们又如何来有效地继续开展研究呢?
1.建立信息库,积累换物交易的相关资料。
各班建立“旧物交易记录单”,学生将自己平时闲置的物品信息,制成交易信息卡,放置在学校的“心愿树”上,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閱读,相互交流讨论,构思交易时如何“讨价还价”,将自己喜欢的物品交易成功……班级形成了浓厚的环保氛围:自己购买的书籍分外爱惜了,生怕看时有褶角别人不愿意交换;玩具玩完后也不乱堆乱放而是小心翼翼的擦拭干净,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会爱惜玩具了:还有,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文明多了,不再像以前粗言秽语,想说啥就冒出来了,而是在脑子里记着一个想法:我准备换他的玩具不敢“得罪”他了,这类同学上课专心听讲了,作文写起来不犯愁了……全校共收集换物交易资料8本,二百余条交易信息。
2.依托国家课程,丰富实践活动内涵。
学校将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根据课题准备、开展、分析、总结四个阶段,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成立了子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小组活动方案;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完成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社区、广场,进行采访调查,了解成年人对于“换物交易”的理解与支持程度并完成资料卡。同学们在活动中参与着,收获着,也成长着……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我校将定期开展此项活动,学生们把自己闲置的物品与其他同学甚至是老师们进行交换。条件允许的话还将本活动推向社区,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旧物交易”中来,真正做到“旧物交易,人人参与,变废为宝,人人可为”。活动中引导孩子们沿着这样思路继续发散性的思维去考虑下一次的“交易”活动。
淘宝之乐——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得,在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增强孩子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活动。
“低碳换物总动员”——2015年6月3日全校性参与的主题活动,孩子们的笑脸在青岛新闻网和半岛都市报上绽放;低碳的生活理念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结语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听见的东西,容易忘记;我看见的东西,可能记住;我亲手操作的,才真正理解。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纲的落实,一定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我们携手同行,思索着,收获着……
作者简介
金红蕾(1975年出生)女,山东青岛人,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科技教育。
淘宝之志——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科技引领,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创新·实践·发展”的科学思想,通过综合实践与科技特色创建活动相融合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认真落实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指导纲要精神,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以来我校取得综合实践类奖项省、市级10项,国家级11项,学生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淘宝园里快乐成长(图1)。
我校“七彩学堂”课程18门,其中科技与生活有6门。每学期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部分孩子一学期都可以拿到“双修”甚至是“三修”的合格证了……瞧,这是水果拼盘课上,孩子们小组合作成功完成作品后的快乐展示;这是在“七巧科技”专题学习中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淘宝之旅——
我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专题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零基准点,研究生态大厦、桥隧时代,走进大洋样品馆,研究衣服碳排放,关注土壤、饮料瓶的变故……这些活动成果在国家、省、市分别获奖(图2)。
孩子们尽情徜徉在淘宝园里,神情多么专注,多么快乐呀!
我们提出“小调查发现大事实,小实验懂得大道,小活动拓展大思维”,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体验中认识问题、在探究中努力解决问题。
宝贝1:
小调查发现大事实——《小小饮料瓶,环保大学问》
“老师,李硕的矿泉水瓶接热水时被烫歪了,他还烫着手了……”个头不高的一年级新同学的小报告引起了我的思索,这种事情在夏天里几乎每个中午都要出现,虽然一再强调过不准使用用过的矿泉水瓶子来当接热水的杯子用,真是屡禁不止啊……看来,光凭简单的说教收效甚微,我就转变了思维,让孩子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用综合实践的研究方式来专门研究“小小的饮料瓶”,看一下自己的水杯是可以重复使用、健康的吗?
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饮料瓶重复使用的例子随处可见。为了解人们对塑料饮料瓶的认知情况,孩子们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展开研究,对家长、老师、社区居民三个层面进行了饮料瓶方面的调查问卷,共下发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42余份,并进行了汇总,刘博同学在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写到,“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人们是知道矿泉水瓶盛热水有害,但100%都没重视 ……”刘雨琪同学写到“我妈妈说矿泉水瓶装酒精、醋等没有事,不会影响什么,我觉得不对……”。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很少人知道饮料瓶重复使用有害处,绝大部分人对饮料瓶重复使用的危害都不重视或是缺乏了解。
抓住学生生活中常用饮料瓶当水杯的这一现象,学校组织各年级进行了“减少重复使用塑料饮料瓶,倡导低碳健康新生活”科普剧比赛。面对塑料饮料瓶的影响,学校与全体家长签订了“防塑料,保健康”家长承诺书,饮料瓶一般只可一次使用,尽量不要重复使用,更不能装入热水或热饮料。有些利用饮料瓶盛放老酒、醋、酱油等调味品也是不可取的。
活动中孩子们认识到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性的、枯燥性的科学知识,在主题研究中进行了亲身体验,助推了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这真是“小调查发现大事实”——饮料瓶等塑料制品一定要认清“身份证”,在规定的温度下使用才能对人体无害,否则塑化剂将在身体里长期累积致癌。
开展主题活动后,孩子们使用矿泉水瓶当水杯的现象越来越少,活动受到了众多家长、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家长们也通过学生的活动,对“重复用饮料瓶的危害”有了了解,与学生一起加入到“小小饮料瓶,生态大学问”的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都市便民报、青岛崂山区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多次对实践活动进行报道,活动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宝贝2:
小实验懂得大道理——《给垃圾找家还土壤本色》
“奶奶種花要买土,老师,周围很多有很多土,为什么要自己种花了反而要买‘花土’?”“我生病了可以打针吃药?那泥土生病了,怎么办呢?……”几位一年级的小朋友的一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再看看周围的土地更是令人心酸——我们学校是城乡结合部的一座村办小学,座落在崂山区中韩街道的车家下庄村西面,以前一出校门就是满眼绿色的庄稼和蔬菜,现在村庄拆迁了,学校周围到处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甚至有越堆越高的态势,庄稼和蔬菜连影子也找不到了,有些人家的自留地都没法种菜了。
身边的土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如何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研究这个问题呢?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午在校吃饭同学的剩饭菜也是天天有,这些厨余垃圾不管去哪里也会对土壤有影响的,怎样把这两个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呢?
首先,我们带着剩饭菜先来到了他的出生地——快餐公司,结果工作人员说,剩饭菜有专门机构来处理——青岛市天人环境有限公司,在实验室里,我们见到了剩饭菜变沼气的整个流程,听工程师叔叔说,厨余垃圾经过处理提取沼气后对土壤的污染是零排放。那其他垃圾对土壤的污染也会零排放吗?根据学校周边整村改造引起生活环境的变化,提出研究主题“给垃圾找家,还土壤本色”,并作为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山东省一等奖,层层选拔入选全国创新大赛并获得二等奖。活动过程中,根据各学段科学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设为六个主题:一年级——我每天制造的垃圾明细, 二年级——垃圾分类,三年级——土壤污染我了解, 四年级——保护土壤我设计,五年级——减少垃圾我设计,六年级——美丽家园我设计。
在实验中孩子们亲眼见证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感受科技的神奇,从小进行垃圾分类处理零污染零排放等环保生态理念教育。
宝贝3:
小活动拓展大思维——《低碳换物总动员》(图3)
这是一段综合实践课堂上的对话: “你想换到什么玩具?用什么来换?”
“你得现在就得做准备——怎么准备,准备什么呢?”
“要准备的可多啦——我要会说,会说自己物品的好处,说得对方心动想跟我交换;我还要会保存,保护好我看过的书和玩过的玩具,好换回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才能更加节省钱,节省资源……”
“那你就要学什么本领呢?”
“老师,会说话就要学好语文,还要学好数学,别算错帐……”
这是孩子们在2015年6月3日参与了“旧物交易”活动后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常想有下一次的交易。
东韩小学“低碳换物总动员”现场活动已经结束,但作为教师多渠道了解换物交易信息,掌握孩子们的心声,我们又如何来有效地继续开展研究呢?
1.建立信息库,积累换物交易的相关资料。
各班建立“旧物交易记录单”,学生将自己平时闲置的物品信息,制成交易信息卡,放置在学校的“心愿树”上,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閱读,相互交流讨论,构思交易时如何“讨价还价”,将自己喜欢的物品交易成功……班级形成了浓厚的环保氛围:自己购买的书籍分外爱惜了,生怕看时有褶角别人不愿意交换;玩具玩完后也不乱堆乱放而是小心翼翼的擦拭干净,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会爱惜玩具了:还有,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文明多了,不再像以前粗言秽语,想说啥就冒出来了,而是在脑子里记着一个想法:我准备换他的玩具不敢“得罪”他了,这类同学上课专心听讲了,作文写起来不犯愁了……全校共收集换物交易资料8本,二百余条交易信息。
2.依托国家课程,丰富实践活动内涵。
学校将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根据课题准备、开展、分析、总结四个阶段,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成立了子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小组活动方案;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完成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社区、广场,进行采访调查,了解成年人对于“换物交易”的理解与支持程度并完成资料卡。同学们在活动中参与着,收获着,也成长着……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我校将定期开展此项活动,学生们把自己闲置的物品与其他同学甚至是老师们进行交换。条件允许的话还将本活动推向社区,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旧物交易”中来,真正做到“旧物交易,人人参与,变废为宝,人人可为”。活动中引导孩子们沿着这样思路继续发散性的思维去考虑下一次的“交易”活动。
淘宝之乐——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得,在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增强孩子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活动。
“低碳换物总动员”——2015年6月3日全校性参与的主题活动,孩子们的笑脸在青岛新闻网和半岛都市报上绽放;低碳的生活理念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结语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听见的东西,容易忘记;我看见的东西,可能记住;我亲手操作的,才真正理解。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纲的落实,一定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我们携手同行,思索着,收获着……
作者简介
金红蕾(1975年出生)女,山东青岛人,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