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可以理解为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建设需要构建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发展规划、强化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诊断”课程实施过程与评价、营造学校文化发展环境及形成课程开发社会合力等方面来加以实现。
关键词:校长 课程领导力 构架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68-03
在校长的诸多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对课程的领导力应该是校长的重要能力之一,是所有能力中的核心,它是学校管理和校长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的新使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校长如何将课改精神落实到学校实践层面。由于学校课程改革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课程领导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此,笔者想从学校实践的视野,结合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的教育实际,谈谈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以及怎样发挥教师群体在新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与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含义新拓展
关于课程领导的内涵界定有多种,如果从学校实践的视野考察,笔者比较认同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澳大利亚学者迈克弗沙(Macpherson.I,1996)等人的理解:课程领导旨在改善学校现行的课程状况,指导并促进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推行,它是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它不仅强调改善学校课程现状,还强调改变教师对课程与教学所持有的态度和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
2.国内学者的理解(沈小碚等人,2004):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领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总称,是课程与领导两范畴的结合,必须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与策略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在我国更多强调的是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极大,新课程改革精神要落实到学校操作层面,必须特别强调提升课程改革的地方推进力与校本推进力。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领导力是领导者为实现共同理想或目标而影响和改变群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总之,校长课程领导力就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施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即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其基本构架如下:
二、建构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
校长在课程领导的实践中,可以借助的力量很多,如课程专家、教师行政、社区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等,但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创建学校高品质课程中的价值。因此,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努力构建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
(一)培养团体责任感,形成目标共识
要形成目标共识,首先应培养团体责任感。课程领导不纯粹是一个人领导的概念,它是基于民主决策基础上的团队领导的概念,学校课程领导要求下的学校目标主要是通过团体目标而实现的。课程领导者应帮助团体成员形成这样的共识:大家都是团体任务的执行者,都有团体责任,团体责任感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信任关系,只有校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更多的信任关系,他们便会以学校愿景为根本,消解个体之间的部分不和谐现象,形成一种共识。其次,帮助成员认识到个体目标、团体目标、学校目标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整体,并协调个体目标、团体目标,进而形成共同遵从的学校目标,使共同体成员对任务和过程等基本问题形成一致的认识。
日前,来自翔安区9个学科的200多名高中教师共聚厦门市新店中学举行了高中新课程研讨会,就“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议题开展了学习型小组的沙龙活动。活动之前,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就把‘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教学’,这项研究任务分解成几个部分,几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承担同一部分任务的老师组成一个个专家组,一起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在沙龙活动中各专家组的成员方可围绕本次热点话题各抒己见,纷纷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尝试、点滴体会、课后反思、真实感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交流。在漫谈式的讨论交流中,笔者和几位数学老师,提出了有效性教学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的想法。这样,在这次学习型小组活动中,笔者对本次议题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了解到数学学科在高中各年级如何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还了解了历史、物理等学科组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收获很大,对本人今后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实施有效性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每一个人献出的仅仅是一棵树,得到的却是一片森林。可见,一旦团队成员认识到了团队目标的重要,那么课程领导的实现就变得很自然了。最后,校长应与其他成员一道研制团体目标与学校目标,即制定共同认可的规范制度,形成团队活动规范。团体活动规范是指导团体活动的依据,是可以明文规定成员该做什么的思想,也是团体成员合情合理所接受的行为规则。通过这种共同所尊崇的普遍性团体规范,用集体目标“统领”个体目标,个体目标服从集体目标,以致可以在团体生活中化解因目标差异所引发的矛盾的激化。同时,由于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所以每个潜在和显在的课程领导者(主要是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自觉协调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与学校目标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目标共识。
(二)培养反思力,形成新的共识价值观
人力资源的多元、观点和视角的多样化所形成的合理思想交锋与文化交流,是学校课程领导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如果每个成员都以自身的价值观各行其是,形成“非赢即输”的冲突局面,便破坏了学校课程领导的本意,演化为个体的不良竞争。学校成员之间的不良竞争单纯靠课程领导很难解决,这需要校长通过行政手段,采取一定的合理措施,诸如重新组织成员商讨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重新组织教师等共创学校愿景等,培养个体的反思力,让其审视自身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反问其是否自负、是否真实地了解了其他成员的想法和意图,学会充分尊重不同个体的价值观,随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共同面临的问题。 长期的学校课程实践形成了一种共识文化,强烈地影响着成员的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发展,并内化于个体之中,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学校课程领导要求变革旧有的价值观体系,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由此而带来的冲突具有历史必然性。辩证地看,价值观的冲突有利于矛盾的不断解决和深化,可以促进学校成员对新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校长应以此为契机,使成员对不同价值观进行审视、比较、反思等,最终取得对新价值观体系的共识,整合不同的个体价值观,正确评价新旧价值观。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重建学校组织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应以共识价值观为基础形成新的共享的组织文化,以共享的组织文化来化解因不同符号系统间的理解和沟通障碍或分歧所造成的文化冲突。课程领导者应培育一种合作、对话、反思和慎思的伙伴式文化,并通过文化内化形成个体自觉的行为方式,成为协调差异、化解冲突的良好方式。
(三)提升个体的领导素养,增强角色的执行力
角色是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组织的不同,其行为标准也不一样,组织成员的角色也不一样,我们也许看到某个教师正扮演某种角色,或几个教师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注意到他扮演非常不同的角色:换句话说,学校成员在具有不同标准的组织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在组织权力结构中形成和谐关系。由此,校长除了需要自觉调整好自身的角色行为外,还应该帮助成员形成一定的角色意识,学校课程领导需要成员具有新的角色定位,需要成员意识到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这是进行角色实践的基础。其次,校长帮助所组建的团体形成团体任务角色,制定出团体的行为规范,因为每个人都希望知道他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力范围。个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力范围,可以在从事相应的组织任务时有参照对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角色的混乱往往是由个体的能力缺乏而造成的,如果个体没有完成多个课程任务的能力,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就不能有效完成所要求的任务。校长应着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能,培养具备包括关爱、积极、主动、谦虚、乐观、谦虚、友善、公正等个人素养,并为其提供必备的外部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设备,保证其所需的一切硬件与软件,给予行使课程领导角色的支持性组织环境,在学校课程领导的实践过程中增强课程领导能力,消除不必要的诸如评定、精力等方面的冲突等。
三、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
校长对课程应该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校长要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生的基础、需要、特点;深刻认识文化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制约作用;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学校课改的具体路线图和优先次序。校长不但要关注学校课程目标、推进策略的制定,而且要关注课程推进机制,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校长的课程专业素养还体现在对教学的指导上。目前大多数校长都意识到走进课堂、关注教学的必要性,这是课程实施过程性管理的必要基础,不少地区将“每周随堂听课”纳入行政干部职责范畴和考评指标。但由于校长本身学科的局限性和行政事务的繁忙,真正能够将随堂听课落实并能够对教师起到指导作用的不多。大多数校长寄希望于市、区教研机构或外聘专家,这只能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时还可能由于对学生情况的不了解,使得指导或评价有失偏颇。校长走进课堂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了解,也需要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科课程实施的过程。因此,校长要学会通式性听课方法,即脱离学科本身,从更一般的角度判断课的整体状态和教师的教学境界,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校长对教学的指导能力,是校长课程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发展规划
校长要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发展目标,规划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课程发展方向。在制定课程规划时,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中小学课程开发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开设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学校课程目的和意义、学校课程的总目标、学校课程的结构、学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的保障措施等。
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在教导处增设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课程开发工作,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同时,成立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提供课程开发的专业支持,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小组专家对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的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可创办课程开发网站,介绍课程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国内外的课程开发案例;探讨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三)提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长期以来,教师的课程活动徘徊于“机械化的知识传播”状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受到压抑和损伤、甚至正在走向缺失。调查显示: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缺少课程方面的培训”;对各种学历层次和教龄的教师而言,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都普遍存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通常要经历个人实验、交流观点、寻求信息、最低责任参与、主动参与、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六个阶段。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能力能否与之相适应。因此,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广泛发动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提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编写和使用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国家统编教材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翔安区充分利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域优势,以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和弘扬地方文化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并由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填补了厦门市地方教材开发的空白。其中翔安区大嶝中心小学利用海峡优势,开发《海峡两岸六缘文化》教材;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利用乡土资料编撰的校本教材《家乡真可爱》、《闽南童谣》等闽南地方校本教材丛书,此丛书已被省内不少地区定为校本教材。推行课程实验以来,翔安区各校共开设校本课程166门(类)。
(四)诊断课程实施过程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各级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现行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待性。这就要求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尝试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中小学校长要做好课程实施前的评价、课程的试验、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其次,要定向,即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再次。要校正,即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最后,要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五)营造学校文化发展环境
加拿大学者富兰认为:“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向的革新,而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课程领导最根本的目的是试图改造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合作分享的组织文化,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可分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环境文化。虽然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一旦形成,也就反过来以隐性的方式,深刻地影响、塑造和改变人。
中小学校长应从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入手,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建设。
1.营造新课程的教师文化。学校文化的转型,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新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新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
2.营造新课程的实施文化。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新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
3.营造新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
(六)形成课程开发社会合力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以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和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新课程需要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支持难以开展。新课程开发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体系的变革,而且涉及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不仅需要转变相关教育主体的教育意识,而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操作与物质的支持。新课程的保障体系由观念、制度、操作和物质四个层面构成。这四个功能各异而密切联系的层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指向新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校长要着力建立学校——社区、学校、家长的对话、合作机制,争取社区、家长的支持,发展新课程公共关系;广泛宣传开设新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更新教职工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组织教职工建立新课程开发的导向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和督评机制,引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让教师根据学校的新课程规划和任务,自主制定开发计划,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
在新课程三级管理体制下,校长课程领导力将受到高度的重视,领导力提升既是校长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保障。校长面对复杂的、有时是无法预测的教育教学情况,面对选择、决定、调整、适应等的多重使命,靠传统经验和直观的“开药方”式的管理方式已无法达到既定目标,及时把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明察学校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无一不是时代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东辉,施莉.课程领导理念探微[J].教师教育研究,2006,(2):61-65.
[2]高建新.学校课程领导者的任务与角色探微[M].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学报,2002,(33):113-128.
[3]郑东辉.教师课程领导者的角色与任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4):11-15.
[4]韩春梅.在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5]邹尚智.论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和策略[J].课程? 教材 教法,2007,(1):19-22.
关键词:校长 课程领导力 构架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68-03
在校长的诸多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对课程的领导力应该是校长的重要能力之一,是所有能力中的核心,它是学校管理和校长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的新使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校长如何将课改精神落实到学校实践层面。由于学校课程改革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课程领导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此,笔者想从学校实践的视野,结合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的教育实际,谈谈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以及怎样发挥教师群体在新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与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含义新拓展
关于课程领导的内涵界定有多种,如果从学校实践的视野考察,笔者比较认同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澳大利亚学者迈克弗沙(Macpherson.I,1996)等人的理解:课程领导旨在改善学校现行的课程状况,指导并促进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推行,它是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它不仅强调改善学校课程现状,还强调改变教师对课程与教学所持有的态度和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
2.国内学者的理解(沈小碚等人,2004):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领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总称,是课程与领导两范畴的结合,必须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与策略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在我国更多强调的是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极大,新课程改革精神要落实到学校操作层面,必须特别强调提升课程改革的地方推进力与校本推进力。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领导力是领导者为实现共同理想或目标而影响和改变群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总之,校长课程领导力就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施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即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其基本构架如下:
二、建构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
校长在课程领导的实践中,可以借助的力量很多,如课程专家、教师行政、社区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等,但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创建学校高品质课程中的价值。因此,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努力构建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
(一)培养团体责任感,形成目标共识
要形成目标共识,首先应培养团体责任感。课程领导不纯粹是一个人领导的概念,它是基于民主决策基础上的团队领导的概念,学校课程领导要求下的学校目标主要是通过团体目标而实现的。课程领导者应帮助团体成员形成这样的共识:大家都是团体任务的执行者,都有团体责任,团体责任感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信任关系,只有校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更多的信任关系,他们便会以学校愿景为根本,消解个体之间的部分不和谐现象,形成一种共识。其次,帮助成员认识到个体目标、团体目标、学校目标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整体,并协调个体目标、团体目标,进而形成共同遵从的学校目标,使共同体成员对任务和过程等基本问题形成一致的认识。
日前,来自翔安区9个学科的200多名高中教师共聚厦门市新店中学举行了高中新课程研讨会,就“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议题开展了学习型小组的沙龙活动。活动之前,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就把‘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教学’,这项研究任务分解成几个部分,几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承担同一部分任务的老师组成一个个专家组,一起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在沙龙活动中各专家组的成员方可围绕本次热点话题各抒己见,纷纷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尝试、点滴体会、课后反思、真实感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交流。在漫谈式的讨论交流中,笔者和几位数学老师,提出了有效性教学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的想法。这样,在这次学习型小组活动中,笔者对本次议题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了解到数学学科在高中各年级如何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还了解了历史、物理等学科组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收获很大,对本人今后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实施有效性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每一个人献出的仅仅是一棵树,得到的却是一片森林。可见,一旦团队成员认识到了团队目标的重要,那么课程领导的实现就变得很自然了。最后,校长应与其他成员一道研制团体目标与学校目标,即制定共同认可的规范制度,形成团队活动规范。团体活动规范是指导团体活动的依据,是可以明文规定成员该做什么的思想,也是团体成员合情合理所接受的行为规则。通过这种共同所尊崇的普遍性团体规范,用集体目标“统领”个体目标,个体目标服从集体目标,以致可以在团体生活中化解因目标差异所引发的矛盾的激化。同时,由于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所以每个潜在和显在的课程领导者(主要是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自觉协调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与学校目标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目标共识。
(二)培养反思力,形成新的共识价值观
人力资源的多元、观点和视角的多样化所形成的合理思想交锋与文化交流,是学校课程领导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如果每个成员都以自身的价值观各行其是,形成“非赢即输”的冲突局面,便破坏了学校课程领导的本意,演化为个体的不良竞争。学校成员之间的不良竞争单纯靠课程领导很难解决,这需要校长通过行政手段,采取一定的合理措施,诸如重新组织成员商讨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重新组织教师等共创学校愿景等,培养个体的反思力,让其审视自身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反问其是否自负、是否真实地了解了其他成员的想法和意图,学会充分尊重不同个体的价值观,随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共同面临的问题。 长期的学校课程实践形成了一种共识文化,强烈地影响着成员的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发展,并内化于个体之中,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学校课程领导要求变革旧有的价值观体系,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由此而带来的冲突具有历史必然性。辩证地看,价值观的冲突有利于矛盾的不断解决和深化,可以促进学校成员对新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校长应以此为契机,使成员对不同价值观进行审视、比较、反思等,最终取得对新价值观体系的共识,整合不同的个体价值观,正确评价新旧价值观。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重建学校组织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应以共识价值观为基础形成新的共享的组织文化,以共享的组织文化来化解因不同符号系统间的理解和沟通障碍或分歧所造成的文化冲突。课程领导者应培育一种合作、对话、反思和慎思的伙伴式文化,并通过文化内化形成个体自觉的行为方式,成为协调差异、化解冲突的良好方式。
(三)提升个体的领导素养,增强角色的执行力
角色是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组织的不同,其行为标准也不一样,组织成员的角色也不一样,我们也许看到某个教师正扮演某种角色,或几个教师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注意到他扮演非常不同的角色:换句话说,学校成员在具有不同标准的组织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在组织权力结构中形成和谐关系。由此,校长除了需要自觉调整好自身的角色行为外,还应该帮助成员形成一定的角色意识,学校课程领导需要成员具有新的角色定位,需要成员意识到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这是进行角色实践的基础。其次,校长帮助所组建的团体形成团体任务角色,制定出团体的行为规范,因为每个人都希望知道他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力范围。个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力范围,可以在从事相应的组织任务时有参照对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角色的混乱往往是由个体的能力缺乏而造成的,如果个体没有完成多个课程任务的能力,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就不能有效完成所要求的任务。校长应着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能,培养具备包括关爱、积极、主动、谦虚、乐观、谦虚、友善、公正等个人素养,并为其提供必备的外部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设备,保证其所需的一切硬件与软件,给予行使课程领导角色的支持性组织环境,在学校课程领导的实践过程中增强课程领导能力,消除不必要的诸如评定、精力等方面的冲突等。
三、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
校长对课程应该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校长要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生的基础、需要、特点;深刻认识文化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制约作用;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学校课改的具体路线图和优先次序。校长不但要关注学校课程目标、推进策略的制定,而且要关注课程推进机制,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校长的课程专业素养还体现在对教学的指导上。目前大多数校长都意识到走进课堂、关注教学的必要性,这是课程实施过程性管理的必要基础,不少地区将“每周随堂听课”纳入行政干部职责范畴和考评指标。但由于校长本身学科的局限性和行政事务的繁忙,真正能够将随堂听课落实并能够对教师起到指导作用的不多。大多数校长寄希望于市、区教研机构或外聘专家,这只能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时还可能由于对学生情况的不了解,使得指导或评价有失偏颇。校长走进课堂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了解,也需要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科课程实施的过程。因此,校长要学会通式性听课方法,即脱离学科本身,从更一般的角度判断课的整体状态和教师的教学境界,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校长对教学的指导能力,是校长课程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发展规划
校长要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发展目标,规划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课程发展方向。在制定课程规划时,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中小学课程开发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开设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学校课程目的和意义、学校课程的总目标、学校课程的结构、学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的保障措施等。
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在教导处增设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课程开发工作,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同时,成立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提供课程开发的专业支持,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小组专家对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的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可创办课程开发网站,介绍课程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国内外的课程开发案例;探讨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三)提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长期以来,教师的课程活动徘徊于“机械化的知识传播”状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受到压抑和损伤、甚至正在走向缺失。调查显示: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缺少课程方面的培训”;对各种学历层次和教龄的教师而言,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都普遍存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通常要经历个人实验、交流观点、寻求信息、最低责任参与、主动参与、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六个阶段。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能力能否与之相适应。因此,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广泛发动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提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编写和使用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国家统编教材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翔安区充分利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域优势,以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和弘扬地方文化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并由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填补了厦门市地方教材开发的空白。其中翔安区大嶝中心小学利用海峡优势,开发《海峡两岸六缘文化》教材;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利用乡土资料编撰的校本教材《家乡真可爱》、《闽南童谣》等闽南地方校本教材丛书,此丛书已被省内不少地区定为校本教材。推行课程实验以来,翔安区各校共开设校本课程166门(类)。
(四)诊断课程实施过程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各级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现行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待性。这就要求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尝试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中小学校长要做好课程实施前的评价、课程的试验、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其次,要定向,即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再次。要校正,即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最后,要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五)营造学校文化发展环境
加拿大学者富兰认为:“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向的革新,而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课程领导最根本的目的是试图改造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合作分享的组织文化,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可分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环境文化。虽然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一旦形成,也就反过来以隐性的方式,深刻地影响、塑造和改变人。
中小学校长应从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入手,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建设。
1.营造新课程的教师文化。学校文化的转型,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新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新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
2.营造新课程的实施文化。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新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
3.营造新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
(六)形成课程开发社会合力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以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和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新课程需要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支持难以开展。新课程开发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体系的变革,而且涉及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不仅需要转变相关教育主体的教育意识,而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操作与物质的支持。新课程的保障体系由观念、制度、操作和物质四个层面构成。这四个功能各异而密切联系的层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指向新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校长要着力建立学校——社区、学校、家长的对话、合作机制,争取社区、家长的支持,发展新课程公共关系;广泛宣传开设新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更新教职工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组织教职工建立新课程开发的导向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和督评机制,引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让教师根据学校的新课程规划和任务,自主制定开发计划,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
在新课程三级管理体制下,校长课程领导力将受到高度的重视,领导力提升既是校长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保障。校长面对复杂的、有时是无法预测的教育教学情况,面对选择、决定、调整、适应等的多重使命,靠传统经验和直观的“开药方”式的管理方式已无法达到既定目标,及时把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明察学校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无一不是时代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东辉,施莉.课程领导理念探微[J].教师教育研究,2006,(2):61-65.
[2]高建新.学校课程领导者的任务与角色探微[M].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学报,2002,(33):113-128.
[3]郑东辉.教师课程领导者的角色与任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4):11-15.
[4]韩春梅.在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5]邹尚智.论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和策略[J].课程? 教材 教法,2007,(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