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的推广,教育者逐渐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开始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要与学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科教学来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升华。而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就成了广大教师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德育教育
初中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一分子,心智还不健全,对外界事物还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影响,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认识。但是,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种种问题的限制,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困难,制约了学生的进步,亟待教师解决。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初中道德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情景、实践等方面展开了探索,发现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以生活为引线——培养学生德育意识
生活,就围绕在学生的周围,对学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生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又将学生携裹进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以生活为引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让德育渗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明白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能够严格遵守社会责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当今社会不遵守社会规则的案例资料,让学生围绕这些案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分享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由观。学生围绕案例,发表了自己关于规则的看法,认为社会之所以运行,就是靠大家遵守共同的秩序法则形成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生活,对学生展开教育,使学生形成了遵守规则的意识,有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二、以情景为引线——加深学生德育理解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生动活泼的情境来改善课堂的教学现状,将静态的文字符号变为动态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趣味性的一种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学生德育教育时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加深学生的德育理解。
例如,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看到祖国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树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国家近些年来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进步,使学生了解国家的进步。学生观看视频后,对国家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进步有了清晰的认识,看到了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和面临的问题,意识到国家的未来就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发展就代表着国家发展的缩影,学生纷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报效祖国的决心。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拥有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对国家奉献的精神,加深了学生对德育的理解。
三、以实践为引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自主活动环节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培育学生德育时,立足学生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足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多彩的职业”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能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掌握身边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入职条件,客观对待职业要求,知道敬业精神的各种表现,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组,组织学生合作对不同的职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职业的特点。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很快就投身调查中,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了解了不同的人的职业特点,形成了正确的、开阔的择业观,意识到不论是怎样的职业,都是社会发展重要的一环,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则,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形成了敬业意识。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几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本文以生活、情景、實践为引线,探索了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穿插学生德育教育,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改进,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前程. 谈谈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李前程.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途径[A].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德育教育
初中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一分子,心智还不健全,对外界事物还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影响,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认识。但是,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种种问题的限制,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困难,制约了学生的进步,亟待教师解决。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初中道德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情景、实践等方面展开了探索,发现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以生活为引线——培养学生德育意识
生活,就围绕在学生的周围,对学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生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又将学生携裹进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以生活为引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让德育渗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明白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能够严格遵守社会责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当今社会不遵守社会规则的案例资料,让学生围绕这些案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分享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由观。学生围绕案例,发表了自己关于规则的看法,认为社会之所以运行,就是靠大家遵守共同的秩序法则形成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生活,对学生展开教育,使学生形成了遵守规则的意识,有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二、以情景为引线——加深学生德育理解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生动活泼的情境来改善课堂的教学现状,将静态的文字符号变为动态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趣味性的一种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学生德育教育时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加深学生的德育理解。
例如,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看到祖国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树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国家近些年来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进步,使学生了解国家的进步。学生观看视频后,对国家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进步有了清晰的认识,看到了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和面临的问题,意识到国家的未来就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发展就代表着国家发展的缩影,学生纷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报效祖国的决心。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拥有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对国家奉献的精神,加深了学生对德育的理解。
三、以实践为引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自主活动环节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培育学生德育时,立足学生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足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多彩的职业”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能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掌握身边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入职条件,客观对待职业要求,知道敬业精神的各种表现,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组,组织学生合作对不同的职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职业的特点。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很快就投身调查中,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了解了不同的人的职业特点,形成了正确的、开阔的择业观,意识到不论是怎样的职业,都是社会发展重要的一环,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则,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形成了敬业意识。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几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本文以生活、情景、實践为引线,探索了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穿插学生德育教育,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改进,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前程. 谈谈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李前程.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途径[A].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